北齐怪谈 第472节
没有粮食什么都干不成。
庙堂没办法一次性给所有军府提供满额的粮草,只能是先提供一部分人的。
军府制本来就是要有地方均田制来帮着维持,若是全靠庙堂,那庞大的军事费用就能将庙堂给榨干了。
偏偏此时的地方还是如此破败,刚刚经历战事。
寇流先来接受当地的校场,而后进行各类的部署,他将自己的将军府直接设立在了校场外。
他等不及的要进行征募。
刘桃子效仿周人,多以征召汉人来成为军队,而原先刘桃子所练出来的两支军队,也证明了汉人并非是不能战,若是用心操练,给与吃的喝的,他们也能跟周人一较高低,没什么区别。
寇流要做的事情非常多,好在有不少军吏帮忙。
比起忙碌的寇流,崔劼便要惬意太多了。
他不怎么插手郡县的事情,大多时候,都是在各地转悠,查看麾下的众人,遇到有能力的,就提拔上来,遇到有问题的,就给对方讲清楚,若是遇到心怀不轨的,那就罢免了他。
他这治政方式在外人看起来几乎就是每天都在四处游荡,也不怎么召集官吏们开会,让众人各忙各的。
在相关政令方面,他也不做过多的要求。
整体的氛围跟幽州那边完全不同,但是也不能说没有效果。
很多有才干的官吏得到了提拔,有很多跑去外地的百姓们也开始纷纷返回。
将军府内。
寇流坐在了案前,看着面前的诸多文书,有些头痛。
这军府将军跟过去的将军还真的有些不一样。
军府将军要做的事情更多,要跟当地打交道的地方也有很多,寇流还是初次经历这些,光是征募的事情,就让他极为头疼。
来到这里十余日,他还没能招募到一千人,操练甚至都没能正式开始。
想起自己刚刚来到这里的时候,还大放厥词,让刺史将一万人的粮草准备好,寇流就不由得有些脸红。
就在寇流苦苦思索的时候,甲士忽走了进来。
“将军,崔刺史前来拜见。”
“啊让他进来,进来。”
寇流急忙起身,又觉得不妥,“我出去迎接他。”
寇流匆匆外出,正好在院门处遇到崔劼。
寇流即刻行礼拜见崔劼还是那笑呵呵的模样,急忙扶起寇流,两人一同往正屋走去,走在路上,崔劼打量着寇流的脸色,“寇将军的事情不太顺利?”
寇流一愣,支支吾吾的说道:“并非是不顺利,只是,当地人口太少,我的粮食也不太充足,我初次做”
崔劼又问道:“那一万人的粮草,还需要给将军送过来吗?”
“这”
看着回答不出来的寇流,崔劼笑了起来,他认真的说道:“我当初没有答应你,就是因为现在这种情况。”
“光有粮草是不行的,军府在境内算是处例,周人那边的情况,还不能完全借鉴,寇将军越是急着想要完成,就越是无法完成。”
“我知道那时寇将军急着办成这件事,故而没有前来打扰,等到你经历之后,我才敢前来。”
寇流低下头,“原来如此。”
两人走进了内屋,寇流让崔劼坐在上位,自己坐在了一旁,他认真的说道:“崔公,我也不太明白,为什么我在此处就招募不到军士呢?”
“此处的户籍再少,这万余青壮还是能凑出来的吧?”
“此处不是边塞,您之所以没能招募到士卒,是因为百姓惶恐。”
“惶恐?”
“过去的郡县兵,都是强征,靠骗,连年还要抓人到边塞去充当民夫苍头,像这样以募兵的名义抓人和杀人的事情,不知发生了多少次,寇将军前不久又刚刚在此处大开杀戒.”
寇流猛地拍了下额头,“我竟忘了这一点.当地向来有这些传统,我老家便有,我太久不曾返回老家,竟是忘却了。”
崔劼笑了起来,“以寇将军的出身,只要明白了这些,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去解决这些事情。”
“我就不多言了。”
“寇将军啊,这开府不是越快完成就越好,做什么事,都得去看地基,只要这地基打的稳固,往后做什么都方便,如今寇将军就等于是在修建地基,勿要急着去完成,要多用心雕琢,各地的情况不同,问题不同,得找出最合适当地的方式才好。”
崔劼讲述了许多许多,寇流听的很认真。
等到对方说完,寇流方才再次行礼。
“我前来任命的时候,兄长在书信里告知我,让我勿要得意忘形,前来之后,多听取您的建议。”
“如今方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说。”
崔劼一愣,问道:“大将军当真是这么说的吗?”
“那是当然。”
崔劼有些小激动,他感慨道:“当初孝昭皇帝执政的时候,曾多次对我说过大将军的事情,还想安排我们两人相见,奈何,大业还不曾完成,孝昭皇帝就已经逝世,太上皇登基之后,更是要清算我们这些老臣,老夫只是因为反对和士开,就被罢免了官职,险些还丢了性命。”
“如今看来,能继承孝昭皇帝大志的人,不就是大将军嘛?”
ps:天保初,以议禅代,除给事黄门侍郎,加国子祭酒,直内省,典机密。清俭勤慎,甚为显祖所知。拜南青州刺史,在任有政绩。皇建中,入为秘书监、齐州大中正,转鸿胪卿,迁并省度支尚书,俄授京省,寻转五兵尚书,监国史,在台阁之中,见称简正。——《北齐书·崔劼传》
第317章 收手吧,阿祖
平城。
大将军府。
马车飞奔而来,迅速停靠在了门口,祖珽犹如飞鸟一般,从马车内跳出来,大步朝着府内冲去。
门口的甲士都懵了,来不及阻挡,就看到祖珽从自己身边嗖一声飞过去。
这怎么都不像是个老头子,几个甲士对视了一眼。
“幢主?要追嘛?”
史万岁看着飞进去的祖珽,沉默了片刻,而后对几个甲士说道:“看来祖公是有大事要禀告.记录一下就是。”
史万岁继续守在了将军府的门口,心里啧啧称奇。
这大将军麾下还真是人才济济,当真是什么样的鸟人都有。
祖珽此刻迈开了双腿,一路飞奔,终于是冲到了内屋门口。
他高声呼喊道:“主公!!我有大事禀告!!”
屋内顿时寂静了下来。
下一刻,刘张氏轻轻打开了门,祖珽一愣,急忙行礼拜见老主母。
刘张氏笑着说道:“既是有大事,那我就不打扰你们了。”
她领着一个婢女转身离开了此处。
祖珽快步走进了屋内,刘桃子正坐在一旁,面前还放着饭菜,吃了一半。
祖珽却顾不上这些,他急忙说道:“主公!伪周出了大事!!”
“那宇文邕在皇宫里袭杀了宇文护,而后召集心腹前往皇宫,又以宇文护的名义,将他的子嗣,心腹召集到皇宫,一并杀死。”
“各地的刺史,太守,将军们纷纷上书请罪!”
“宇文邕这贼子,是我们轻视了他,没想到这厮竟是如此的果断,狠辣,而且治政的能力又极为高超,他杀了宇文护之后,又迅速分化了宇文护所重用的群臣们,赏赐提拔,不能拉拢的便杀死或罢免,很轻易的夺回了朝政!!当真是.强敌!强敌!”
祖珽明显的有些慌了。
过去他们对伪周不屑一顾,都是因为伪周有个很好的统治者。
宇文护这个人,向来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在内杀的朝野无敌手,一旦出了国,那就是四处挨打。
宇文邕这些年里,又表现得格外平庸,他几乎不跟任何人来往,也不读书求学,也不做什么巩固威望,或者给宇文护添堵的事情。
有许多人,包括祖珽在内的谋臣们,都认为伪周的未来是惨淡的,宇文护不太行,他的儿子们更是‘人中龙凤’,宇文邕平庸无能,又无法夺权.
宇文邕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看似最为平庸,最和善,最无能的这个人,忽然暴起,杀掉了大权在握的宇文护,这还不是最厉害的,最厉害的是他居然还能真的将权力给夺回来,没有引发什么内乱。
这哪里是什么昏君啊,这是他妈的宇文家一脉最强的皇帝啊!
祖珽的脸色格外的冷峻,“主公,不能让这厮如此顺利的掌权,我们得想办法.”
刘桃子依旧平静,哪怕是听到了这个消息,他也没有多少惊讶。
“他动手倒是挺早。”
“啊?”
“祖公,你不是说,只要我们能做好自己的事情,自身强大,就不必担心什么外在的敌人吗?”
祖珽挠了挠头,心烦意乱。
他此刻都能想到崔季舒的那张老脸是多么的得意,如果先前用的是崔季舒的决策,持续不断的给伪周边境制造压力,或许还能让宇文护多执掌几年的朝政,毕竟在外敌施压的情况下,只要没发疯,就不会急着对权臣动手,谁也不知道这会对前线的军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主公,我.”
“我并非是在问罪。”
刘桃子拿起面前的菜,看向祖珽,“祖公要吃些吗?”
祖珽点点头,刘桃子就令人再添双碗筷,祖珽靠近了些,一同吃了起来。
不知为何,跟着刘桃子吃起饭菜,祖珽的心情却开始渐渐平复下来,没有了方才的急躁。
刘桃子吃的极快,大口大口的吃,两人也都不说话。
很快,饭菜就被两人吃的干干净净。
祖珽都有些茫然,明明来之前吃过饭,怎么又吃了一次?还吃得这么多?
刘桃子擦了擦嘴,盯着面前的祖珽。
“祖公,崔季舒便这么可怕吗?”
“嗯?”
“我记得祖公过去无论遇到什么事,都格外的沉稳,都能想出应对的办法,自从朝中有了不同的声音之后,祖公做事,就越来越急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