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怪谈 第50节
雾气散去了,远处变得清晰可见。
姚雄也变得紧张了起来。
三人缓缓走在路上。
老吏相当的有经验,时而走官道,时而走小路,有些道路,是桃子都不知道的。
如此走了许久,远处出现了一个村庄。
这村庄比张村要大的多,站在远处,能看到那道道炊烟。
村落门口,有两个小娃正在捡柴,忽然间,他们抬起头来,看到前来的三人,丢下手里的柴,转身便跑。
老吏依旧是满脸的警惕。
他们就这么走进了村里,家家户户的门都是紧闭着的。
老吏没有再前进,逗留在此处。
很快,就有几个人笑着跑过来。
为首的那人,圆滚滚的身材,跟那张成极为相似,他看到老吏,很是热情。
“张君!!”
老吏翻身下驴,不冷不热的跟那人寒暄了几句。
“我这次来,是为了宣读一个很重要的命令。”
“陛下有令:天下凡是冒姓元的,或因不良目的改姓元的,无论是几代之前改的,都必须要改回原先的姓。”
老吏从怀里掏出了纸,大声的宣读上头的内容。
那里吏毕恭毕敬的听着。
老吏说完,方才问道:“你们村里似是有五个元姓?”
里吏沉默了片刻,“我和三个儿子,一个孙子。”
“那便让这五人即刻改姓,如若不从,即刻斩首。”
里吏慌了,赶忙说道:“即刻就改,改,改…..”
他赶忙请几个人进屋,老吏不为所动,只是拿出了纸,让里吏进行登记。
里吏拿着笔的手都在颤抖,他让仆从趴在地上,令人将一块板放在仆从背上,再将纸放在板上,这一套相当的熟练。
他拿着笔在纸张上书写了起来,又令人叫来自己的儿子。
桃子跟姚雄就坐在了不远处,喝着水,吃着饼。
“桃子哥,我们跑吧。”
姚雄吞了一口水,眼里久违的出现了些波动。
“我全家都已经死光了,没有什么怕的,难得出城,又是这么一个老吏。”
“县衙内只有死路一条,牛马尚且有可以休息的时日,而我们没有,日夜操劳,不休不眠,迟早都要死。”
“以前只听说徭役能累杀人,没想到这做吏也可以…..桃子哥,走吗?”
姚雄直勾勾的看着桃子,眼里满是期待。
这次外出的机会,对他来说实在难得,何况又有桃子哥为伍,跑出去后,就是当贼寇,也不会饿死。
刘桃子喝完了水,又几口将饼吃进去。
”为什么遇到问题,大家都想要跑呢?”
“能跑到哪里去?何处可得太平?”
姚雄浑身颤抖着,“哥,不跑要留下来等死吗?”
桃子撇了他一眼,“有人要杀你,除了跑和等死,便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姚雄皱起眉头,眼里缓缓出现了一丝杀意。
他盯着远处的老吏,低声说道:“杀了他。”
“你杀他做甚,是他要杀伱吗?”
姚雄再次咬着牙,“何行僧,我要杀了他。”
刘桃子又吃了口饼,“那你怕是来不及了。”
“我非要杀…..嗯??”
姚雄看向一旁的刘桃子,瞪圆了双眼,“难道桃子哥已经将他给…..这怎么可能?你昨晚方才询问他的住所…..”
姚雄的声音越来越小,他仿佛意识到了什么。
“难怪今天是努尔夏出来告知……”
他再次转头看向了桃子。
桃子已经吃饱喝足,他站起身来,活动了下身体。
“起来吧,该去下个村庄了。”
那散吏做好这里的事情,再次上了他的驴,领着两人走在路上。
“唉,这本都是职吏该做的事情,奈何,衙内的职吏还没补上,上吏很是忙碌。”
老吏忽然开了口,自言自语的说着。
“等职吏齐全,那就不会像如今这般劳累了,当然,你们也就有机会来补散吏了。”
桃子率先开口打断了他,“君不必多言,我们不会跑的。”
老吏露出了一个非常不自然的笑容,他似乎早就忘记了该如何笑。
“那就好,那就好,尤其是你们两位,身材高大,体格壮硕,说不好就能被上吏看重,一飞冲天,过去有个叫乞楼难,便是如此……”
“其实你们有吃有喝,已经很不错了。”
“我想……”
老吏刚想说些什么,便停了下来。
远处的路口,出现了一个人,披着破布,骨瘦如柴,晃晃悠悠的前进着。
而在他之后,又出现了几个人,相同的模样。
他们呆滞的看向了三人,他们身后不断有人出现。
这是大量的亡人。
老吏看到他们手里持着木棍,有人拿着石块。
双方对视,一动不动。
老吏低声说道:“勿要轻举…….”
“啊!!!!”
姚雄发出了愤怒的咆哮,他拔出了佩刀,双眼通红,朝着那些人冲了上去。
“杀!!杀了你们!!”
他的脸色狰狞,整个人几乎疯魔。
这一刻,对面的那些亡人慌了,他们的眼里也出现了波动,转身就跑。
姚雄大吼着追了上去。
桃子不知什么时候从身后抱住了他,姚雄看着那些跑掉的亡人,依旧是挥砍着手里的刀。
“杀!!杀!!”
姚雄大吼着,声音里带着哭腔。
…………..
三人继续走在路上,姚雄很是平静,似乎什么都不曾发生。
桃子持着两把刀,走在最后,老吏再也不说话了,只是低着头。
他们来到了一个全新的村庄,再次引的众人逃窜,孩童哭泣。
当地的里吏将村民们叫出来,迎接他们。
骨瘦如柴的老人和孩子茫然的站在那里,听着张君讲述着他们也听不明白的话,瑟瑟发抖。
桃子缓缓闭上了双眼。
ps:八月,诏诸军民或有父祖改姓冒入元氏,或假托携认,忘称姓元者,不问世数远近,悉听改复本姓。——《北齐书·文宣本纪》
第42章 此院食人否?
当三人回到县衙的时候,天色已经漆黑。
张君疲惫的下了驴,从桃子手里拿了刀,疲惫不堪的朝着里屋走去。
刚刚走进去,便与那努尔夏撞在了一起。
努尔夏皱起眉头,眼里满是凶恶。
“你这老狗,一出去便是一整天!还带着两个人去!”
“你一天不偷懒便要死是吗?”
他的口水几乎喷在了那老吏的脸上。
老吏脸色平静,一动不动。
这老吏没有家眷,没有靠山,他在这里当散吏已经很久了。
几乎没有人看得起他,也没有人善待他。
老吏解释道:“努公,我去了九个村庄,彼此都不近,不曾耽误片刻,一直都在赶路…….”
“放屁!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手段,老狗,再有下次,我必将你挂起来打!”
“滚!”
努尔夏再次怒骂,老吏不曾反驳,只是当作听不到,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