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266节
……
与邓艾的一番对答,又再一次让曹睿确认了此人的优异之处。
邓艾原本从雍州向陇右督粮,而后又一直随大军监督粮草之事,对后勤的重要性看得愈加重要。
同时,也夹杂了一丝顾念百姓的朴素同情心。
以邓艾看来,既然汉中是对蜀的前沿,堡垒化和军事化、是汉中最好的方案。
若日后蜀军来攻,平地旷野之上无所依托。
汉中之地再无百姓,蜀军也无从迁民或者搜刮百姓存粮。
而且对于百姓来说,居住在稳定的、确认不会遭遇战事的后方,心中增加的安稳感不是一点半点。
无论是耕作或者徭役,都会更从容、更有积极性些。
在这个时代,邓艾这般同情底层民众的理念,是很难能可贵的。迁民,并不一定都是坏事。
伴随着五月上旬的到来,已经沉寂了许久的汉中战事,也有了一些新的动向。
五月初一的时候,张郃率八千士卒攻下了成固。
城破之后,成固守将冯期、及麾下司马、曲长、都伯等军官二十余人尽数被斩。剩余不足八百蜀军,尽数缴械看管了起来。
成固的攻克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自此,汉中境内所有城池都已归属大魏。
而一直被曹真派兵把守着的米仓道北口,也并没遇到任何蜀军的动静。
李严并没有敢来汉中半步。
……
五月十三日,曹睿在沔阳正在与臣子们计划着返回洛阳之事,却被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断了讨论。
“诸葛亮给朕来信了?”曹睿略带诧异的看向王昶:“呈上来吧。”
王昶双手将诸葛亮的文书递了上来,曹睿细细看了一遍,将其折叠起来放在桌案上,并未如以往一般、拿给旁人看。
辛毗好奇道:“陛下,不知那诸葛亮说了什么?”
曹睿面色平淡的答道:“诸葛亮说大汉皇帝刘禅陛下仁慈,将汉中之地敕封给朕了。”
“诸葛亮还说,阳安关山美水美、景致绝佳,乃是不可多得的宝地,邀朕本人来彼处一观。”
辛毗笑着摇了摇头:“诸葛亮技穷了。自从夏侯献从白水关回来后,诸葛亮就缩在阳安关里、再也没有其他动作。”
曹睿先是颔首表示赞同,而又缓缓摇了摇头:“以朕来看,诸葛亮还是应该想和朕打下去的。只不过蜀国民少地狭,恐怕没有那么多民力军力、供他来与朕作战了。”
“辛侍中,”曹睿看向辛毗:“由卿来执笔,为朕给诸葛亮、刘禅二人,各写一封回信。”
“遵旨。”辛毗此刻正坐在桌案前,略微扯了一下右手的袖子、露出手腕来,笔尖轻轻的蘸满了墨汁。
曹睿淡淡说道:“告诉诸葛亮,朕等着他再来攻朕。若他再来,朕也一定会再来见他的。以蜀国国力之弱,若不主动进攻大魏、他还哪里有什么出路呢?”
“再告诉刘禅,朕此前告知诸葛亮的条件,现在依旧有效。若他来投,朕还是会拿关中之地封给他。”
“蜀地的臣子将军们,朕也会一并重用、并无隔阂。”
说罢,曹睿看向辛毗:“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辛卿帮朕润色一下。别管劝降有没有用,写出去就是了。”
辛毗笑着拱手:“臣已经听闻,此前的劝降文书、到诸葛亮那里就止住了。此番到了刘禅面前,不知蜀地众人又会如何想法。”
“谁知道呢?”曹睿轻呼出一口气来:“且行且观吧。”
就在这时,毌丘俭从堂外走入,拱手行了一礼:“禀陛下,安西将军孟达孟子度,正在堂外候着。”
第343章 进见闲雅
“孟达来了?”
曹睿轻笑一声:“朕让他二十日到,他十九日到的沔阳。虽说擦了个边,却也没违反朕的旨意。”
“让他进来吧。”
“是。”毌丘俭拱手一礼,随即转身向外准备领人去了。
不一会儿的工夫,毌丘俭就领着一个中等身材、穿着朝服的中年男子进来。
孟达走路不急不慢、端庄有节,目光下视地面,走到皇帝面前两丈的地方直接下拜:
“臣孟达拜见陛下!恭贺陛下击退蜀贼、重取汉中,四海一统指日可待!”
说实话,曹睿见到孟达的第一感觉,与脑海中一直以来的印象全然不同。
孟达此人像貌不错、走路姿势颇为端正、声音也清朗明晰。从形象上来看,是典型的正面角色。
外貌与人心之中,又能有多少相似之处呢?
“孟卿,抬起头来,让朕好好看看你。”曹睿说道。
“臣遵旨。”孟达跪坐于地,上身直立,抬头与皇帝对视了一瞬,而后又低下头来。
“平身吧。”曹睿语气平淡的说道,就好像是遇到了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一般。
对于这个昔日让自己用封号和爵位收买的孟达,皮相再好,曹睿都提不起什么兴致。
但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谢陛下。”孟达起身时的仪态依旧风度翩翩。
竟有了七分夏侯玄的感觉。
曹睿出声问道:“孟卿这是第一次朝见,朕也是第一次见卿。先帝在时,常常和朕提到孟卿,常常称卿为友人。”
“先帝驾崩之后,卿为何不向朕上表、来洛阳祭拜呢?”
孟达懵了。
他在接到旨意,一日不停赶往沔阳的路上,确实想过皇帝找自己、是到底要干什么。
而且孟达盘点过自己这数年来所为之事,丝毫没有违法或者不忠之事。
想必皇帝也就是想见下自己吧。
不然此前的安西将军、镇宁乡侯又该怎么解释呢?
这就是人视角的局限性了。
被朝廷众人视做反复之徒的孟达,全然不会知道自己在皇帝心中是这等印象。
坐在堂中两侧的曹真、司马懿、辛毗、王昶、张郃、曹洪、牵招、郭淮等人,看孟达也全如看笑话一般。
在这些大魏真正的权贵面前,没人真正拿一个孟达当回事。
可孟达想了几瞬以后,面上却丝毫不慌的从容答道:“启禀陛下,新城毗邻吴蜀,当彼国丧之时,臣唯有尽职尽责、保守城池,方能报先帝圣恩之万一。”
“今日得见陛下天颜,又闻陛下挥师南下屡战屡胜,臣来汉中的路上一直不胜欣喜。万望陛下恕臣来迟之罪。”
曹睿瞥了孟达一眼,继续问道:“那孟卿今日见到朕了,朕与先帝相比何如啊?”
司马懿看了皇帝一眼,略带无奈的微微摇了摇头。
仗打完了,皇帝似乎又‘轻佻’起来了。和先帝相比,这种话是能随便说的吗?
曹真、辛毗等人倒似乎并不作他想,只是在堂中犹如看热闹一般。
孟达从容的拱手应道:“陛下有问,臣下自当竭诚而答。”
“陛下承先帝遗烈而鞭挞宇内,绍德继命无往不克。先帝与陛下之比,犹如大禹比之夏启,汉高比之汉文,由是而已。”
曹睿终于笑了起来:“进见闲雅,才辩过人。孟卿果然不凡啊!”
孟达见皇帝终于露出些笑意,一直紧绷着的情绪也终于放松了下来,顺着话头开起了玩笑:
“先帝昔日与臣初见之时,曾戏问臣是否为刘备刺客。臣无甚才能,无非是奏对以诚、事君以忠。”
巧言令色!
曹睿笑道:“不错,好一个忠臣!”
“既然孟卿是忠臣,今日朕见了你、理应提拔一下。”曹睿道:“新城偏僻之地,孟卿屈才了!”
“孟卿想在何处为官?尽管说来!”
孟达听闻‘提拔’二字、以及皇帝口风一转,心头喜出望外,刚要开始盘算该选个什么职位。
刚要张口,孟达却本能般的感到如芒在背。
心下警觉之时,微微侧头用余光一瞥,孟达就注意到了司马懿略带一丝嘲讽之意的冰冷面孔。
司马懿……
孟达对司马懿是知晓的。
或许是出于臣下固宠的本能反应,昔日曹丕身边的近臣们,无论是侍中刘晔、还是尚书台的司马懿,都屡屡在曹丕身边进言孟达不妥。
孟达是知情的。
整个大魏朝廷,曾与孟达交好的只有故尚书令桓阶、以及故征南将军夏侯尚二人。
桓阶死了、夏侯尚死了,可是刘晔和司马懿都还在,而且都是身居高位!
几乎是瞬间,在魏蜀之间骑墙多年的经验,让孟达迅速做出了本能反应。
跪是不能跪的,方才在话头上建立起来的‘雅士’做派,跪一下就全毁了。
孟达躬身一拜:“臣忝为朝廷之臣,却于国家无甚功勋,得天恩眷顾才能有如今太守之位、将军之职。”
“只要是陛下所命,臣定然万死不辞!”
孟达朗声说道:“全凭陛下安排!”
曹睿没有说话,就这样静静盯着孟达的脑袋。
时间一瞬一瞬流过,孟达没有听到回声,也丝毫不敢抬头,就这样在堂中、在众人的目光下,静静躬着。
“孟卿,直起身来吧。”曹睿轻叹一声:“满洛阳的官员,上至两千石的重臣、下至三百石的小吏,都说朕是一个大方天子。赏赐官阶职务,朕从来都不吝惜。”
“朕有意给卿一个好结果,就看卿想不想要了。”
孟达额头上的汗珠继续流了下来。
是申仪、还是其他什么人,将自己在上庸之事与陛下透露了?
自己此前数次私见蜀国使者,难道被皇帝知道了?
上一篇:人在特一,开局救下军区长官
下一篇: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