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第178节
忍不住骂骂咧咧了两句道:“那雍闿什么来头,这时候起事,也不看看什么日子!”
邢道荣虽然是大将,但往日脾气都不错。
这般生气时候,也是难得的场景。
叫诸葛亮与刘备都有些稀奇道:“子與,倒是难得看着你如此动怒。”
邢道荣也是不藏着掖着,直抒心意道:“本以为是蛮人起事,却不想竟是自家人!”
“雍闿那厮也不知得了什么好处!”
诸葛亮听得便介绍道:“雍闿乃是什邡侯雍齿的后人,在郡中甚有名气,平日里就不服管制,嚣张跋扈。”
“今日反叛,外定有支持,就不知是曹魏还是东吴来的。”
邢道荣听得一叹。
这年头世家实在厉害,你看雍闿那厮平日就不服管教,却还弄不了他,便是顾忌他老祖宗。
邢道荣这回儿真是被拖后腿的家伙给气着了,主动道:“该死,主公这回叫吾去,必然平灭这些叛贼!”
邢道荣去,刘备自然放心。
正要应话,却听诸葛亮道:“邢将军且慢,这回…本军师准备亲自出兵。”
“邢将军若是有些力气,就随我一同去可好?”
诸葛亮亲自带兵?
一点叛贼…还用诸葛亮去?
邢道荣听着奇怪道:“这点叛贼,吾去就是,何必叫军师走一趟。”
却听诸葛亮解释道:“这雍闿不仅自己叛乱,还又召集了南中蛮人,而对付这些蛮人,还要怀柔为主,是以吾才准备亲自去一遭。”
原来根据线人所报,益州蛮人开始是不愿跟随雍闿的。
后来这厮说刘备奢侈喜逸,想要征收三百头乌狗,而且胸前都得是黑色,让蛮人大为为难。
雍闿又许了重利,这才叫蛮人跟随生事。
诸葛亮心知这些蛮人如果一直生事会极为麻烦,若是每次北伐都在后生乱,于北伐大计极为不利。
为了一次性彻底折服这些蛮人,叫南中彻底安定,这才亲自领兵去讨。
不过…
虽要出兵,倒是不至于过于心急。
毕竟刘备大军才回来,南中虽然响应雍闿的不少,但忠勇之士也很多。
比如永昌郡的黄权,蜀郡的严颜,在牂牁太守朱褒带军杀时,直接打退了敌军。
不过南中这些七七八八的叛贼人数还真不少,黄权和严颜虽有心杀敌,但无奈守军兵马太少,又被刘备北伐抽调了一部分,实在不能主动出击。
只能先留在驻守原地,先保证自己地方安全。
而刘备这头本是刚刚经过激战,兵卒自然疲惫不堪,就是再急,也要把状态调整回来。
便与邢道荣道:“子與且先休息几日,过几日南中之战,还得有子與用武之时。”
邢道荣点了点头,忽然又想起来个事。
却与刘备与诸葛亮拜道:“主公、军师,今日天水既定,吾倒是想起个事来。”
见二人看来,邢道荣整了整盔甲道:“这天水有一少年,姓姜名维,如今年不过十岁左右。”
“不过…”
“听闻其素有才情,吾欲带在身边。”
这话一出,刘备与诸葛亮哪里还听不明白。
从小带在身边,便是要传授其衣钵。
却不知是哪个幸运儿有此殊荣。
而这年头,大部分人有点本事都传自己后代了,“带徒弟”这种事情,还真是少见的很。
一时之间,两人也对这能入邢道荣法眼的少年有些兴趣了。
刘备当即道:“好!速速请人去天水请那少年姜维来此,孤也看看,这能被子與这么看重的少年,到底是个什么模样的!”
第221章 刘封的嫉妒
天水。
功曹姜冏拿到信件的时候,完全搞不懂这信里是什么意思。
信是汉中王亲自传来的没错,但信里的内容,实在叫人看不懂啊!
且不提为何汉中王能知道自己一个天水的功曹,便说只叫自己幼儿姜维去成都的事情,也着实叫人摸不著头脑。
然而那信中写的明明白白的,肯定不能作假。
只是让幼子独自去,姜冏实在不安心。
正在心头犹豫时候,幼子已到。
“爹,你着急找我何事?”
自己这儿子,虽然不过十岁的年纪,却天资聪颖,是以姜冏直就与其说起这奇怪的信件来。
“维儿,成都来了个信件,汉中王请你去成都一趟,说是左将军邢道荣看重,想带你在其身边。”
“此事若是为真,自然是大好事,只是.”
“咱们在天水之中,行事向来低调,也不知汉中王与左将军,却是从哪里得知的你。”
姜维闻言,也是大吃一惊。
毕竟只是个十岁孩子,便是再聪慧,听得此事总归也不知到底是什么缘由。
只道:“今天水虽已归汉中王,然此地新纳,局势终有有些不稳.此举,莫不是求质子之举?”
姜冏闻言,却只是一阵摇头。
却道:“为父打听过了,只有咱们收得了这个信件,再说左将军向来重情重义,绝对不能有此心思。”
“想来是当真看重你,去是自然要去,就是此去为父不安心,要请人送你去。”
姜维闻言,却拜道:“父亲,若是要去,孩儿一人去就是。”
“眼下天水去成都,皆是汉中王所属,孩儿拿着这信件,自然不会出问题。”
姜冏苦笑道:“就知维儿会这般说,这才特地来和你交待两句。”
姜维自然认真听得,却得父亲好生嘱咐,一人就拿起行囊,带着几个家仆,便往成都而去。
却说刘备知邢道荣如此重视姜维之后,就算那姜维只有十岁,刘备也是极为重视他。
得知其一路自己往成都而来,心下倒是也有几分佩服。
觉得这少年确实有些能耐,性情难得。
如此待那姜维到了成都,即刻就请他来见,当然顺便也喊上了“始作俑者”邢道荣。
如果没有邢道荣,按着原本的历史节奏的话,姜维虽然是蜀汉忠良,却是一个压根没见过刘备的蜀汉忠良。
邢道荣见姜维与刘备相见,倒是真有几分感触,虽然眼下的姜维,不过十岁而已,但终究还是见着了不是。
而眼下姜维这小子正朝着刘备拜道:“姜维见过汉中王。”
刘备看着还是很满意的。
却道:“姜维,今日见你,乃是因为左将军听闻你素有才情,想叫你跟在其身边,只是你到底年幼,此事还得叫你答应才是。”
“今日孤就亲自问问你,可是愿意?”
姜维闻言,直就拜道:“回汉中王,在下愿意。”
刘备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愿意就以后跟着邢将军,当要好好学些兵法,切莫不要懈怠。”
总得来说,邢道荣在刘备心中还是打仗最为厉害,是以说学习,还是教姜维学兵法为主。
姜维猛猛点头,转头看着邢道荣,眼里都是佩服之情。
却朝着邢道荣拜道:“邢将军,日后定不可有丝毫懈怠,誓死相随。”
邢道荣闻言却笑道:“不说什么死不死的,你尚且年幼,当要保全性命,努力学习,日后报效社稷,做大汉贤良!”
“至于这誓死之言,且交给咱们就是了。”
这话年纪不大的姜维听着没什么反应,但是刘备听得可有感触。
如今他也不少年纪了,深刻觉得匡扶汉室,说不定不是他这一辈能完成的事业。
邢道荣这举动,也算是高瞻远瞩,真是为大汉事业所日夜思虑。
更为难得的是,他也不为自己思量,只是一门心思想着培养人才为大汉日后基业所用,如此忠义之心,日月可鉴啊!
当下心头感动的实难自禁,便朝着邢道荣道:“邢将军!你忠义之情,孤全权记在心头,定不负你忠义。”
邢道荣自然不懂刘备此刻的脑补,听刘备忽然这么说,也是有些莫名其妙的。
自己不过突然是想到了姜维这小子,让他少走十几年的弯路而已,和忠义倒有什么关系?
不过既然刘备这般说了,那自己也就坦然接受了。
只微微点头,见事情说定,便领着少年姜维离开,先回自己府上。
以后姜维吃喝生活,显然都会跟着邢道荣一起了,毕竟这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总不可能把他放在外头去,
只是此等举动,却又给了一些人压力来了。
邢道荣如今作为刘备身边的大红人,又是留在成都的军中最高职位,自然一举一动,都受到有心人的关注。
听闻其从天水郡弄来了一个十来岁的小子带在身边,多数人必然得打听打听他是什么来头。
打听之下,却知是邢道荣知晓其才情出众,准备领着身边,便也放下了此事。
而刘封.
却有些受不了了?
这事情还得从当年刘封主动为邢道荣副将说起,当年邢道荣在几人之间犹豫,得刘封几番相求,却压根就没考虑过他,叫刘封一直没有放下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