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第185节
鄂焕想了想道:“可设一席,令人去请雍闿。彼若无异心,必坦然而来;若其不来,必有异心。我主可攻其前,某伏于寨后小路候之,闿可擒矣。”
高定从其言,当即设席请雍闿。
雍闿那头,听高定有请,却哪里敢去!
先前放回军士之言,他可字字也听得了心里头。
且不说诸葛亮对高定为何如此宽厚,只说自家军士也都是一副想跟着高定而去的心思,他就不敢赴宴。
只怕军中哗变啊!
而高定知雍闿不敢前来,心头却知其必然是有异心!
是也,高定引兵杀投雍闿寨中。
而正如雍闿所担心,前头放回的军士,都念着高定的好!
毕竟要不是高定,之前自己要说是雍闿部下,肯定就被直接被斩了!
于是皆想高定之德,乘时助战。
雍闿军中不战自乱,自然挡不住高定军马的冲杀。
雍闿上马往山路而走。
行不二里,鼓声响处,一彪军出,乃鄂焕也!
挺方天戟,骤马当先。
雍闿措手不及,被其一戟刺于马下,就枭其首级!
这家伙,还真成了万夫不当之勇了!
见主将战死,雍闿部下军士皆降高定。
当下高定见大事已成,当即引引两部军来降诸葛亮,献雍闿首级于帐下。
心里想着,按着诸葛亮的仁义,自己又杀了雍闿,总归是没事了。
不想诸葛亮却冷着脸,高坐于帐上,直接喝令左右推转高定,斩首报来!
高定慌忙大呼:“某感军师大恩,今将雍闿首级来降,何故斩也?”
诸葛亮却冷哼一声道:“汝来诈降。敢瞒吾耶!”
高定大呼冤枉:“军师何以知吾诈降?”
却见诸葛亮于匣中取出一书信,直接丢在那高定眼前道:“朱褒已使人密献降书,说你与雍闿结生死之交,岂肯一旦便杀此人?吾故知汝诈也。”
高定哪里想到,这事情分明都已经快要了结了,又杀出一个朱褒来!
顿时忙拜道:“闻说军师向来明辨忠奸,如何能不知此乃朱褒反间之计也?”
“军师!切不可信啊!”
高定说的是非常恳切,可惜诸葛亮那是一点没有感动的样子,便道:“吾亦难凭一面之词!”
说着又是沉凝半晌,似乎是下了个决定才道:“汝若捉得朱褒,方表真心。”
高定一听,事有转机,如何能不从之?
当即拜下道:“军师休疑,某去擒朱褒来见军师,若何?”
此话一出,诸葛亮直接就点了点头道:“若如此,吾疑心方息也。”
高定闻言,顿时领兵而去,又复杀朱褒而去!
高定即引部将鄂焕并本部兵,杀奔朱褒营来。
比及离寨约有十里,山后一彪军到,乃朱褒也。
朱褒见高定带军杀来,眼见气势汹汹,慌忙要与高定搭话。
高定却直接大骂:“汝如何写书与诸葛军师处,使反间之计害吾耶?”
朱褒听得目瞪口呆,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自然不能回答。
正思量如何应他,忽然鄂焕于马后转过,一戟刺朱褒于马下!
偷袭!
这偷袭的一击太过突然,叫朱褒没有半点反应。
高定见得手,厉声而言:“如不顺者皆戮之!”
于是众军一齐拜降。
高定引两部军来见诸葛亮,又献朱褒首级于帐下。
诸葛亮见状大笑:“吾故使汝杀此二贼,以表忠心。”
“若是不然,不可消汝反叛之罪!”
高定听得拜服,虽然心知大概是被诸葛亮骗了,却没半点怨言。
诸葛亮便使高定继续为此地太守,鄂焕为牙将。
如此…三路军马已平!
而这三下五除二,自己兵马都没怎么动,直接叫叛将三方内斗就平定此部叛贼,也叫邢道荣佩服不已。
第230章 杨文先捐躯为汉,崔德儒为国联兄
诸葛亮的离间计,让邢道荣大为欣赏。
自己以前盘算的计策,根本就没想过能自己人打自己人的。
这番诸葛亮也是给自己开眼了。
是以事情结束之后,邢道荣不由讨教道:“军师…你这番计策好生厉害!”
“能叫叛军互相征伐,这如何能做到的?”
诸葛亮欣赏的看着邢道荣道:“子與…用计当先识人心。”
“这叛军联合,看着声势浩大,却内有间隙,更有主次之别。”
“若是外无敌人也罢,一旦强敌来袭,定会分崩离析。”
“子與一接战,便把那敌将拿了,如此自然叫其惊惧。”
“稍一用计,自然各自心思异动。”
原来如此!
邢道荣受教道:“这用计之前,先识人心,某受益匪浅。”
诸葛亮笑道:“子與大才,却如此谦虚,实在难得。”
“只今日南中之战,雍闿等人并不是难处,倒是蛮人孟获,当是要费些心思。”
邢道荣听着不由心道:“七擒七纵,可不是要费心思么!”
不过面上当然不能先知先觉,只装着十分理解的样子道:“不错,那些蛮人在蛮夷之地,败了就回部落之中,有异心了就杀来,若是不能彻底收复他们,极为麻烦。”
“为了收他们的心,还得彻底打服了他们。”
诸葛亮听邢道荣说的正中自己心意,倒是丝毫也不意外。
邢道荣当年能说出入益州而三分天下,可见其目光广大,今面对区区一个南蛮,自然容易和自己想一块去。
当即也顺着道:“只得叫那南蛮人屡战不胜,才能打服了他们。”
“就是如此一来,可叫子與多用些心思了。”
邢道荣闻言微微点头,却压根没放进心里去。
这南中之战,他的定位属实相当明确。
诸葛亮打哪,他就打哪!
跟着军师出征,他可没打算动太多脑子。
只是显然诸葛亮的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邢道荣想在战场上轻轻松松的,又哪能这么容易.
说罢此事,邢道荣正要告退,却听诸葛亮忽然又道:“对了,前日崔公来消息,说眼下邺城之中还未见曹操露面。”
“子舆.这消息咱们听得自己心里盘算盘算就是,到底如何,眼下犹未可知,不能动摇了心思。”
诸葛亮这话,是怕邢道荣以为曹操要死了,觉得大事可成,心情急切。
只是邢道荣一直觉得曹操还有七八年的时间呢,自然不会有此心思。
便点了点头道:“曹操那贼,想死也没那么容易,咱们只消自家稳住了,再等机会就是。”
诸葛亮听邢道荣与自己心思一样,更是放心。
邢道荣依靠诸葛亮,诸葛亮何尝也不是如此?
当邢道荣表现的如此出众的时候,诸葛亮自然也会更多参考他的意见。
…
却说邢道荣自己是发自内心的觉得曹操肯定没事的时候,邺城里的众人却不这般想了。
没有邢道荣的“外挂”,看到曹操一直不出面,很难没有一些想法。
尤其是.
对于曹操称王之事,本来就有意见的一些人。
比如杨彪。
杨彪乃是东汉重臣,少承家学,初举孝廉,后在灵帝时期,历任司空、司徒、太尉、尚书令等显职。
建安元年曹操掌权时,杨彪也随刘协到了许昌,因维护刘协,遭曹操罢免,并被诬陷下狱。
只是杨彪此等名士,也不能说弄死就弄死,便是下了监狱,也得弄出来,还给个太常之位。
可杨彪忠于汉室,自不得曹操喜爱,便在六年后再被罢免。
此后看透官场,不再出仕。
不过就算是不出仕,像是曹操病重的消息,他如何能不知?
当即心下一动,却要找刘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