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第343节
半晌,才稳了心态道:“此事…不可心急,要从长计议。”
司马懿道:“魏王若信我,可叫我行此事。”
“定叫天下人主动请魏王代汉而立,不受人口舌。”
曹丕听得心里激动不已,却道“仲达救孤为难之中,孤自然信你,此事…便交仲达全权负责!”
第425章 调动,长安!
原本的历史上,曹丕从220年三月曹操去世继位,到十月代汉而立,确实也就七个月的时间而已。
不过邢道荣从来没觉得如今的曹丕也能七个月后就代汉而立。
毕竟原来曹魏的形式,可比现在好多了。
所以许昌里头发生的事情,邢道荣是没有半点意料到。
此刻他正迎接着诸葛亮,移交兵马回来。
…
“军师!”
“这如何夺的宛城,可是能与我说说?”
却说诸葛亮回了江东,没能参战的邢道荣,总算是开始体会到以前别人看自己立功时候的目光了。
看别人立下功勋,确实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
好在邢道荣这也是第一回有这体验,难受归难受,新奇倒也新奇。
诸葛亮却不详细说,只是含糊说了下道:“全靠赵云黄忠,奋力去战,日行千里,奇袭宛城,这才能成事。”
诸葛亮说的是简单,但邢道荣却能知道其中定然凶险无比。
不过诸葛亮这会儿不详细说,却不是不想说,而是没有这个时辰。
却听其道:“子與…今日过后,这宛城、九江、江东已连成一片,上回曹丕亲征过后,主公也开始有了反攻的念头。”
“只是反攻一事,子與就要上些心思了,总不如此番这般清闲了。”
邢道荣闻言先是一愣。
没想这才打退了曹丕的总攻,那头刘备马上就要反打的架势。
不由有些吃惊道:“主公可是要如此着急?”
诸葛亮道:“这为何着急…还不是因为子與的缘故。”
邢道荣听着摸不着头脑,却道:“这与我何干?”
“昔年子與与主公道,若是今生要匡扶汉室,一统天下,已无蹉跎荒废之时日。”诸葛亮说是怪邢道荣,但话语里哪里有当真怪的意思。
说话时候一脸笑意:“主公将此言牢记在心中,自然是丝毫不敢忘。”
“而今曹丕新败,曹家定是风雨飘摇,内部不稳,主公自然要抓住时机。”
这些道理邢道荣自然都懂,不过…
“江东这些年,自咱们攻下以来,连年征战。”
“虽靠着新币与曲耕犁,勉强支撑了下来,却怕一直打下去也不是办法。”
江东这些年的确一直都在征战之中,邢道荣又是把江东当做了试验田,虽然一直红红火火的是不错,但关键是压力也很大。
将士、百姓都很疲惫。
前头是曹丕主动打来,那江东人没办法,只能齐心抵抗。
现在再让江东去攻,不说不乐意吧,只怕也会人心涣散,出工不出力。
这事情…换谁都一样,不是说江东有什么问题。
诸葛亮自然不认为邢道荣是刻意包庇,更是也没存着江东出兵的心思,当下点头道:“子與说的是,是以此番也不打算江东出兵。”
邢道荣一听,这不打算从江东出兵,岂不是又和自己没什么干系了?
心头疑惑,便听诸葛亮解释道:“子與…江东待够了,该换换地方了。”
邢道荣倒是不在意去哪里,不过就是少许有些担忧他走之后,这江东谁来总领。
诸葛亮似乎看出了邢道荣的心思,却道:“子與在江东做了那么多事,总不能半途而废,是以这头的事情,我会一一向着伯言、子初学个明白。”
听这话,显然是要用诸葛亮亲自来坐镇的意思了。
有诸葛亮换自己,邢道荣就不大担心换了人,会改变自己改革的事情了。
何况诸葛亮用了“学习”二字,显然是准备跟随邢道荣原本的改革了。
只是…
都要把诸葛亮弄来也要调动自己,刘备到底要打哪里?
邢道荣觉得这事情肯定不简单,便问:“敢问孔明,主公到底要我去哪里?”
诸葛亮道:“关中!攻长安,光复旧都!”
自光武帝与更始帝决裂,称帝于鄗,重建汉政权,定都洛阳之后,后面两百年的大汉都城的确是洛阳。
不过光武帝之前,都城皆是长安,说光复旧都,倒是也没毛病。
再说虽然李傕郭汜把长安折腾的够乱,但总比被董卓一把大火烧的洛阳是好多了。
如果刘备能匡扶天下,说不得那都城还得定在长安。
所以…
这一战,还当真是极为重要。
邢道荣也是有些吃惊道:“这…当真要攻长安去了?”
诸葛亮也是一脸正色道:“主公亲征,哪能半点玩笑!”
“不过这回是其他兵马都不动,只用益州里的兵马。”
原来如此。
只怕刘备是要打一场奇袭,来个偷袭长安。
“花小钱,办大事!”
难怪是要自己回去参与这长安之战了,刘备是想不按套路出牌。
邢道荣当即点头道:“既然如此,我克日就往成都去。”
诸葛亮闻言道:“子與倒是也不必心急,我还得与你请教不少事…”
诸葛亮说请教不少事,还真不是说说而已。
他的问题那是从新币的金融体系,到曲耕犁的创造性,诸葛亮都想一一问个明白。
邢道荣不厌其烦,把能解释的都解释了一遍。
不过诸葛亮的求知欲,比邢道荣想象中的还要强烈。
于是这一教学,就教学了个没完了。
甚至诸葛亮学着学着,甚至从新币改革,学到了“金融”这个词汇上去。
邢道荣只能有些无奈的先来了一串名词解释道:“金融是指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
说完看诸葛亮一脸懵的状态,才接着道:“说白了就是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之后,实现价值和利润的等效流通。”
诸葛亮这下总算听懂了道:“就是一块饼,如何分来的道理。”
邢道荣也来了状态,点头道:“当然了,这资源,也就这大饼总是有限的,所以要想让每个老百姓都活的好,要么创造出更大的饼,要么就抢别人的饼。”
“曲耕犁,就是把饼做大,新币改革,就是让大家把这饼分的更快一些,至于能不能抢别人的,就得看日后主公一统天下之后,咱还能不能开疆拓土了…”
第426章 大格局的邢道荣
诸葛亮听出来,邢道荣这已经想到日后一统天下之后还能不能开疆拓土的事情了。
虽然早知道邢道荣是个有理想,有抱负,脱离了低级趣味,视生死不顾的人物。
但听他又是想开疆拓土的架势,不由又是感叹了一阵。
却道:“此天下未平之际,子與便想着国之对外之事,叫亮佩服…”
“至于传道授业之事,更该叫亮一拜!”
说罢,诸葛亮朝着邢道荣深深一拜。
不过邢道荣对这些礼节向来是不咋在意的,于其而言,事情都做到了这程度了,那一统天下决然不是终点。
当下见诸葛亮如此,连忙上前把人扶起道:“孔明不必如此,正所谓祖宗之业不可丢,便不说别的,就说那丢了百来年的西域,总要拿回来。”
西域,准确的来说,就是西域都护府。
西域都护府,是汉朝时期在西域设置的管辖机构,乃是西域官阶最高的官职。
所谓“都护”,便是是汉西域地方最高长官,“秩比二千石”,相当于汉地的“郡都尉”。
“郡都尉”是一郡首脑太守的副职,掌管军事。西域因地位特殊,故设“都护”,实际上与郡级区划相等。
其主要职责在于守境安土,协调西域各国间的矛盾和纠纷,制止外来势力的侵扰,维护西域地方的社会秩序,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
鼎盛时期“都护”统管着大宛以东、乌孙以南的三十多个国家,各国:“自译长、域长、君、监、吏、大禄、百长、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确认是汉的官员。
也就是说当时那些西域诸国,都可以说是汉臣。
听得邢道荣说起西域,诸葛亮哪不知其有“卫青、霍去病之志”。
当即也跟着应道:“永初元年,都尉段禧虽然保住了龟兹,但通往中原的道路已被堵塞,命令、文件无法传递。”
“时年,公卿中议论此事的人认为西域阻碍重重而距离遥远,又屡次反叛;官兵在那里屯戍垦田,经费消耗没有止境。”
“于是朝廷撤销西域都护,派遣骑都尉王弘征调关中士兵,将段禧和梁慬、赵博以及伊吾卢和柳中的屯田官兵接回东汉本土。”
这西域都护府怎么没的邢道荣是不大清楚,只大概知道是一百年前没了的。
没想到诸葛亮倒是如数家珍,一清二楚。
要不说人家是当丞相的人呢,这点事情比自己是门清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