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第385节

  东汉时期,朔方郡治搬迁到了临戎县,撤消了窳浑等县,境内农业人口大减。

  永和五年,南匈奴左部句龙王吾斯、车纽等逃叛,杀死了朔方长史。

  随后,南匈奴又引乌梅、羌胡南下,于是朔方郡治又被迫从临戎迁到了五原郡。

  从此,朔方郡及所属县城全部沦为废墟。

  朔方郡从设置到废弃,共经历了约二百六十余年。这一带草原上出现了垦殖,经历了短暂的繁荣之后,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与日俱增。

  如今

  早就是一片沙漠划的荒凉了!

  当然,这都是人们通常以为的,要说到底情况如何,鲍隆也没去过,实在不知。

  然就是这么一看,长安以北的地方,还真是没有什么可待的地方。

  这从三国时期的地图来看也能看的出来,长安上面,就是缺陷的一块地区。

  实在也是因为这地区一没有人口,二没有重要的城镇,确实不能画在版图之中。

  鲍隆这一看,才发现自己确实好像说的是离谱了一些。

  司马懿决然不可能躲在什么北地这种地方。

  这种地方,一来很容易被发现,二来地方上的基本盘.嗯,这词语乃是鲍隆跟着自家将军学来的。

  总之意思他是大概的解了,地上的基本盘,是根本支持不了司马懿的数万大军的。

  这么一想.

  鲍隆就发现情况不对了啊!

  这不是明摆着告诉自己想错了么!

  这可如何能行!

  鲍隆一想到自己手上吃了亏,又是被张辽手上给欺负过了,属于方方面面,都被全面的压制,如何能服?

  于是咱们的鲍隆将军,凭借着自己的一股热血,凭借着自己一根筋的精神,准备亲自去一趟北方,看看情况到底如何!

  这日便是来寻邢道荣,说着自己的打算。

  老鲍这种死不认输的精神,邢道荣还是佩服的。

  不过斥候都往北面去过了,就算鲍隆自己去了,也是个无用功而已。

  去.

  也是白白浪费功夫。

  邢道荣当即劝说道:“老鲍,这长安北面到底是什么一个状况,想来你也是应该知道了,那司马懿当真藏不住!”

  “你这去了.也是白搭啊!”

  可惜,鲍隆要是能听得进去,他就是不是鲍隆了。

  当下面色一变道:“大将军!你说的不错,只是若是要咱就这么心服,可是不服气!”

  “非是要去北面瞧瞧,才是死心!”

  鲍隆知道邢道荣的个性,邢道荣又如何不知道鲍隆的个性?

  这家伙认准的,也不是轻易能说服的。

  这种个性也是在长期的战争环境下形成的,说起来要不是有这种个性,确实也不能几番死战不退!

  倔强!

  是大多数为将者的素质之一。

  邢道荣闻言,也是不多劝,反正去北面走走也好,毕竟不去一去,确实不知道那里头的真实情况。

  当下便答应道:“既然如此,那去一去也好,只是早去早归,别耗费了太多功夫。”

  “若是一去不回,可别怪日后东进中原的时候,又不带你!”

  邢道荣多说了一句,是怕鲍隆上头,一路追寻,追到漠北去了。

  而不能跟随将军出征这种事情,自然是鲍隆最是不能接受的。

  这番没能出现在长安之战里头,鲍隆就与邢道荣抱怨过了不知道多少次。

  尤其是知道邢道荣在潼关之战差点丢了命之后,更是抱怨的厉害。

  这一被说不能跟随将军东进,鲍隆顿时心中一紧,也是连忙点头道:“放心放心,咱肯定早些回来,这要是找不到司马懿的踪迹,也不能留在漠北啊!”

  邢道荣听得这才安心,叫鲍隆去了。

  鲍隆倒是也不要人,直接独自一人,就往北面而去。

  咱们的鲍将军,对自己也是实在有信心的很,根本不怕孤身一人会出现什么问题。

第478章 鲍隆独过富平县

  鲍隆入北地之后,终于是发现了自己原来的想法有多愚了。

  就说长安以北这一片地区,简直就是荒漠!

  一片充满着沧桑与荒芜的土地。

  放眼望去,广袤的大地仿佛被无尽的寂寥所笼罩。

  鲍隆站在路口,只感觉狂风呼啸而过,带起漫天的沙尘,模糊了视线,让天地都变得混沌起来。

  路上,倒是也有几个县城。

  只是古老的城墙在岁月的侵蚀下,早已破败不堪,城墙上的砖石斑驳陆离,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战火与纷争。

  城内的房屋稀稀落落,大多也已残垣断壁,毫无生气。

  至于百姓什么的,那是一个都没有!

  走出县城,荒野之上,杂草丛生,却长得稀稀拉拉,在风中无力地摇曳着。

  偶尔能看到几棵枯树,孤零零地挺立着,枝头没有一片绿叶,只有干枯的树枝如同扭曲的手指,指向灰暗的天空。

  远处的山脉连绵起伏,却没有一丝绿意,全是光秃秃的岩石,在阳光下泛着冷峻的光芒。

  山间偶尔传来几声不知名的鸟鸣,却更增添了此地的苍凉之感。

  总之

  北地这个地方,完全他娘的不是人能生活的地方。

  左右看去,道路上,尘土飞扬,几乎看不到行人的踪迹,只有那被风吹得四处滚动的枯枝败叶,仿佛是这片荒凉之地唯一的“访客”。

  天空中,乌云常常低垂,给整个北地郡带来一种压抑的氛围。

  “该死的!”

  “难怪那张辽如此笃定呢,这般看来,这地方还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鲍隆心里暗骂一句,走不多时候,便是有了退堂鼓的打算。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

  这来都来了,便是再往前瞧一瞧就是。

  鲍隆知道,再前头就是原来的富平县。

  富平县之历史,可谓也是着实悠久。

  追溯起来,当从春秋时期开始论说。

  时年周室衰微,平王东迁,将迤山划辖秦国。

  随着秦国势力的不断扩张,秦厉共公二十一年(公元前456年)始在频山以南设置频阳县治。

  这岁月.便是算到眼下的东汉末年,都他娘的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随着时代变迁,富平县在东汉时期,逐渐变成了北地郡的“郡县”。

  然之所以说是原本的富平县,乃是因为自打汉末乱世之后,这北地整个郡都逐步荒凉,其郡县富平县如何了,还真不知情况。

  鲍隆觉得多半也是人去县空,早是荒凉了。

  只是

  毕竟说已经到了这地方了,上前几步就是富平县,瞅瞅才是叫鲍隆觉得安心而已。

  当下心下有了主意,便是也不多想,就是一人一马,往富平县而去。

  要说在这么一个环境下一个人策马而行,有时候还真会叫人感觉一阵的不自在感觉。

  鲍隆也是边走边骂道:“娘的,这地方比南蛮之地还是不如!”

  “那南蛮之地好歹还是有些异族生活,这地方真叫是什么玩意都没有。”

  没错,难怪鲍隆是会如此骂骂咧咧的。

  极目望去,四周是一片苍凉的景象,没有一丝生命的迹象。干裂的土地如同张着大口的怪兽,仿佛要将一切吞噬。

  天空中,烈日高悬,无情地炙烤着大地,热得让人几乎窒息。

  走的难受啊!

  鲍隆感觉自己好像是没苦硬吃,但是硬吃也只能吃了。

  虽说眼下回去也不是什么问题,然鲍隆总觉得自己如此回去,却是会有些半途而废的意思。

  鲍隆死命的眨着眼.

  风,偶尔吹过,却带着一股干燥的气息,吹起的沙尘模糊了视线。

  孤独的行者,裹着破旧的披风,一步一步艰难地走着,每一步都像是在与这片荒芜抗争。

  这环境下走多了,绝对是会把人给逼疯的。

  幸好,鲍隆很快就到了地方。

  果然,与想象之中的一样,这富平县基本也是一个被遗忘的县城。

  依稀是能看到原本的外城样子,但随着风雨与岁月的痕迹,基本就能用破壁来形容了。

  没有鸟语,没有花香!

首节 上一节 385/5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世子你别乱来

下一篇:大汉:吾乃冠军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