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第528节
“不必。”邢道荣抬手制止,反而走进那院子。
老人们发现他后,歌声戛然而止,惊恐地匍匐在地。
邢道荣蹲下身,“亲切”问道:“唱的什么?”
最年长的老者颤抖着回答:“是是祖辈传下来的歌谣.”
邢道荣听着挑了挑眉头道:“继续唱。”
老人们在恐惧中重新开始吟唱,沙哑的声音颤抖着诉说着关于扶桑的传说。
不过用的是扶桑语言,其实邢道荣压根也听不懂。
只是以表尊重,还是给耐心听完了。
如此静静听罢,在众人忐忑之中,邢道荣突然又问道:“你们可有孙辈?”
老人们面面相觑,最终一个瘦削的老妪答道:“有老身的孙子在文阁读书“
邢道荣依旧挂着笑容:“他可会唱这些歌谣?”
老妪的眼中闪过一丝悲哀:“他他说这些是蛮夷之音,有辱斯文“
邢道荣闻言站起身,掸了掸衣袖:“好好记住这些歌谣吧,再过十年,恐怕就没人会唱了。”
说罢,便转身离去,身后传来老人们压抑的啜泣声。
这让邢道荣颇有些当恶人的感觉。
只是此乃利在千秋之事,管他恶不恶了…
…
回到皇宫,邢道荣召见了各地私塾的督学。
汇报的结果令人欣慰:最新一批学子中,已有七成无法用扶桑语进行完整对话。
另外,九成以上的家庭自愿改用了汉姓。
而在女子私塾中,《女诫》《列女传》的背诵率甚至超过了中原某些州郡。
“大将军,这是九州地方送来的请愿书。”一位督学呈上一卷绢帛,“当地百姓请求拆除最后一座神社,改建为孔庙。”
邢道荣展开请愿书,落款处密密麻麻的汉文名字。
当即答应,现场盖印许可。
身为扶桑王,他自然也有自己的印章了。
又有陆逊道:“大王,另已编纂《东瀛方舆志》,书中已将山川城池都换上了汉名。”
想了想,他提笔蘸墨,在扉页上写下:“文化者,血脉也。血脉同流,则永世为一家。”
搁下笔,远处传来文阁的钟声。
那是标准的汉式编钟,按照《周礼》记载的规制铸造。
钟声回荡在城中…就仿佛在宣告一个旧时代的终结,一个新时代的诞生!
第656章 不愿闲着的姜维
扶桑汉化已不可逆,自己千年的知识也开始有序传承,邢道荣似乎该做的都做完了。
于是他终于闲了下来,准备开始好好培养一小代的问题。
眼下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得好生培养,可不是光养好世子就是。
只是他闲下来,有人却闲不住。
谁?
姜维啊!
年轻的将士一心想立功勋,眼下天下太平,异族平定,立功的机会,远不如之前。
姜维倒是有些憋不住了。
幸好…
邢道荣的世界地图,还是给了姜维一些方向。
…
世界地图首先邢道荣是给了刘备和诸葛亮的,但紧接着在扶桑王宫之中,邢道荣也交给了姜维。
世界太大了。
确实不是他这一生能整合的。
光靠他远远不够,还需要年轻一代前赴后继的努力。
只是这世界地图交给姜维之后,对小小的他来说,真是大大的震撼!
天下…姜维所认为的天下在这幅地图上竟然只占据了不到十分之一的区域!
姜维的双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地图其余部分绘制着他从未想象过的广阔天地:北方是无边无际的草原和沙漠,标注着“匈奴故地”、“鲜卑部落”…
这些北方地方,后面还跟着一行备注。
平定…或是已臣服。
西方是连绵的雪山和高原,写着“大月氏”、“安息”等陌生国名。
而南方与东方姜维的视线被那片广阔的蓝色海域牢牢吸引。
“南海…扶桑…”
扶桑已经平定,邢道荣为扶桑王。
可南海…姜维只见图上,中原以南的大片海域点缀着无数岛屿,有些标注着名称,更多则是空白,只画着象征未知的问号。
后面备注:待后人探险平定,开疆拓土。
“原来世界如此之大…”姜维喃喃自语,喉头发紧。
烛火在地图上跳动,那些线条仿佛活了过来,在他眼前延伸、扩展,变成真实的山川湖海。
他看见雪峰耸入云霄,沙漠广袤无垠,海洋波涛汹涌…
一滴汗水从姜维额头滑落,砸在地图上的南海区域,晕开一小片水渍。
他的心脏剧烈跳动,像是要冲破胸膛。
这种震撼比他第一次出使草原还要强烈。
见得这地图之后,一种前所未有的渴望在胸中燃烧。
姜维想亲眼看看那些地图上的地方,想亲自踏足那些未知的领域。
不知不觉间,姜维的手指已经在地图上勾勒出一条航线。
从扶桑出海口转向南方,沿着海岸线探索那些标注着珍宝符号的岛屿。
他的眼前仿佛已经出现了乘风破浪的船队,听见了水手们的号子声,闻到了带着咸味的海风。
姜维猛地站起身,地图在他手中沙沙作响。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形。
组建船队,招募熟悉水性的将士,准备足够的补给。
他要向南探索!
…
邢道荣听到姜维要出海的时候还是蛮吃惊的。
出海这事情,到底是风险很大。
姜维又如此年轻,如今都未到弱冠之年。
只是看他笔直笔直站在自己眼前,邢道荣也不能直接拒绝了。
便自此问了问其想法。
却道:“姜维,你需要出海探寻新岛,需要多少人?”
姜维早有腹稿:“五艘船,三百精锐,三个月补给。”
人和补给,其实都没有问题。
但关键是…船!
南海地区,不比东海。
岛屿众多,更是完全没有航行过的区域。
危险很大!
姜维…需要一艘船,一艘足以抗住巨大风浪,甚至可以环球旅行的船。
而这艘船其实并不难做。
邢道荣甚至有直接的参照物。
卡瑞克帆船。
一款在15世纪盛行于地中海的三桅或四桅的帆船。
特征就是其巨大的弧形船尾,以及船首的巨大斜桅。
而它在前桅及中桅装配了数张横帆,后桅则配上一面三角帆。
卡瑞克帆船是欧洲史上第一款用作远洋航行的船舰,这是因为它的庞大体积能够在汪洋大海中保持稳定。
此外,它被划分大量空间,得以摆放足够远洋航行的物资。
虽然这船在一千年之后才会出现,但并不是说眼下这年代就弄不出来。
尤其是眼下科技迅速发展,说不定真有机会。
当下邢道荣便道:“姜维…你如此有冒险精神,本王甚是欣慰,不过…”
“要出海,先要造船。”
“南海不如扶桑,扶桑与中原,向来有船只往来,航线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