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第62节
她这是自己忧虑不算,非要把一个人拖下水啊!
不过话说回来,也是江东的来信,先来膈应她的,她回个信件去,也没什么问题。
…
邢道荣听到鲍隆说把自己的绝笔信送到江陵去的时候,心里是不大所谓的。
反正自己又没死,顶多是误会而已。
他实在是低估了现在这个时代信息传输的难度,根本没想到对樊玉凤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眼下养伤的他,却遇到了一个“幸福的烦恼”。
“子舆啊!你什么都好,就是太不惜命了。”
“眼下得给你选两个嫡亲副将,一来跟着你身边学着些,二来也是护你周全。”
“此事吾提得一嘴,这几个都想跟你身边学习东西,你自己选吧。”
邢道荣看着鲍隆、魏延、刘封、关平,当真是一个不想选。
但眼看这一个个殷切的眼神,再看看刘备非常认真的表情,邢道荣知道今天这事是逃不过了。
其实鲍隆虽然一直跟着邢道荣,但确实也没个说法,只是刘备一直让荆南的武将搭档而已。
眼下邢道荣的嫡亲副将,还真没有。
此刻邢道荣上身光着膀子,缠着两圈纱布,无奈道:“主公,你这是叫我得罪人了。”
刘备一脸不在乎道:“哎,子舆你尽管选人就是,有什么不好选的。”
要说培养价值的话,肯定是魏延最高的。
刘封这个家伙的地位很尬,跟在身边,以后很可能成为麻烦。
相比之下关平就不错,跟在自己身边,多加教导,说不得日后荆州一败,还有所改。
至于鲍隆,这老部将肯定也在考虑范围之内。
而瞧这些一个个的都盼着自己被选上的表情,邢道荣还真觉得压力有些大。
沉凝片刻,还是犹豫道:“主公,此事在下还需考虑,待过些日子再说可好。”
邢道荣难得这么犹犹豫豫的,让刘备先是一愣,随后也笑道:“成,便是待子舆你想明白了,与我说就是。”
说着,也是把众人都给轰走,以免打扰邢道荣的休息。
本来这事,邢道荣也就想着稍微留一点思考的时间,不要当真众人面说,以免会引起难堪。
却不料他这一思量,问题更大了。
只因几人之中,最积极的人,竟就是身份最尴尬的刘封。
…
“邢将军,末将有有个不请之请。”
看着刘封朝着自己深深拜下的时候,邢道荣心里是跟个明镜似的。
这家伙是想知道自己身份尴尬,来找个依靠来了。
说起来刘封这个养子到底有没有继承权,邢道荣其实没有特别搞清楚,或者说,这个身份其实本来不是很重要。
说白了,就看袁绍、刘表,那搞继承,不是也没按照长幼有序么?
但话又说回来,刘封最开始被刘备收养的,还改了姓的时候,绝对是有让他当继承人的想法。
刘备收刘封做养子的时候,年龄已经是四十五岁往上,可以说在刘备集团没有破局之前,以及在刘禅成年之前,刘封就是刘备集团唯一的继承人。
这里牵扯不到什么法理和嫡庶之分。
小军事集团要啥法理?有个成年继承人就不错了。
当然,刘备在这期间突然死了,刘封能完整继承刘备集团势力是存疑的,比如关羽可能就不服刘封。
毕竟关羽说过:“兄长既有子,何必用螟蛉?后必有乱。”
但随着刘备逐渐要攻下益州,刘禅又开始逐渐成长,刘封自己知道,自己这个养子的身份开始尴尬起来。
甚至不仅仅是鸡肋,更可能是.拖累。
刘封知道关羽不喜欢自己,张飞虽然没说,但他们兄弟一条心,也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好感。
唯一的寄托,便放在了邢道荣身上。
“将军,末将想跟随将军左右,做将军的副将,好好学些兵法就是。”
终于,刘封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只是邢道荣并不想趟这个浑水。
关羽都不喜欢你了,自己还有必要掺和在其中么?
当即拒绝道:“刘公子,跟在吾身边,危险太多,再说你身份做吾副官,实在不妥。”
刘封听邢道荣拒绝,顿时又拜下道:“邢将军,莫称呼什么公子,在下只是一个普通将军罢了。”
“再说.既然入了军营,别人能当将军副将,我难道当不成?”
“还请邢将军莫以为在下是什么人物,只当寻常将士便是。”
刘封这说的倒是容易,却哪能就这么当他普通人?
要他是刘封,就苟着就是,别给刘备找到机会给自己砍了,等刘禅继位,总能当个王爷。
若是当中还有变故,混个柴荣的结局也是有机会的。
只是这些东西邢道荣没必要教会刘封啊.
PS:首订结果出来有加更的话就放在第二天上午的更新
第80章 营中声威
“刘封将军,此事我不能应你,一来副将我已有人选,二来你日后要自为大将,不可伴吾左右。”
“你还是回去吧。”
邢道荣终究还是没答应刘封。
他实在搞不清楚刘备对刘封是什么态度,不想招惹麻烦。
刘封见邢道荣根本不为自己所动,自然有些难过。
闷闷离开。
出了营帐,却见庞统正一脸笑容的看着自己。
刘封心知庞统不是看自己笑话,这般笑着,是心存善意。
知道庞统本事,慌忙上前道:“庞先生,将军不答应我为副将,可求你帮我说上两句好话?”
庞统听着却连连摆手道:“邢将军既然不应,自有考量,吾又该如何说服他?”
“倒是刘将军,你也不好太过心急。”
“只消安稳带军,以主公仁厚,定不会委屈待你。”
自己的情况自己知道。
尤其是自己父亲的态度,即使是非常细微的变化,刘封也能感受得。
当即只是苦笑的摇了摇头,也不好过多解释,自行离开。
庞统见状眼睛眯了眯,却也没再多说。
只入了邢道荣的营寨,看着邢道荣一脸沉思的样子,有些尴尬的笑了两声。
“怎么?可是又想绵竹关的事了?”
张任自被刘备在雒县杀败之后,就退守了绵竹。
刘璋听得一败再败,心头气急,却只能再出援军。
令中郎将吴懿、护军李严、参军费观出兵援助绵竹。
与其他将领不同的是,吴懿并不是益州人。
他是兖州陈留郡人,叔父吴匡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属官。
刘焉迁任益州牧,吴懿因其父亲与刘焉交情很好,因而带着全家随刘焉入蜀。
后刘焉心怀自立为帝的想法,善于面相的人又说吴懿妹妹吴氏日后将有极尊贵的地位,于是让跟随自己入蜀的儿子刘瑁迎娶了吴氏。
这家伙可以说是从刘焉时代开始就跟着的老人中的老人了。
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刘备入蜀之后,吴懿率军向刘备投降,还能让身为寡妇的妹妹吴氏给刘备做皇后,简直是手段高超。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眼下绵竹关到底如何,
按着原本的剧情来看,既然吴懿原来肯投降,如今刘备携汉中之地,想必他是更愿意投降了。
是以庞统说起绵竹关,邢道荣只是摇头道:“雒县既是已破,绵竹无伤大雅。”
“川军早是没了士气,日后投降之人,多如牛毛。”
“便说是此番进绵竹的吴懿等人,可叫主公去一份信去劝降,则此事可定。”
庞统听着有些惊奇道:“吴懿乃刘焉旧部,安得能降?”
邢道荣要不是穿越过来的,他也不大相信吴懿能干这事。
可惜事实摆在眼前,不想认也不行。
只道:“天下大乱二十余载,便是要属西川之地,久未受战乱袭扰。”
“刘璋之军士,多是碌碌无能之辈!便是区区一个张鲁,也可叫他们心惊胆颤。”
“如今,主公二路军势,皆不可挡,兵锋远比张鲁之利,其内早已不和。”
“内既不和,将在外,又如何勠力同心,同舟共济?”
“主公只去一封信,不消一战,此事可成。”
庞统听得邢道荣如此自信,也是有些惊奇。
想了想,便是叫主公去个劝降信倒也不是什么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