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袁术 第218节
“哈哈哈哈哈哈,果然啊,能被家兄欣赏的人,不会是什么凡人,与我一般的年岁,便有如此英豪之气,果然不同凡响!”
袁树抚掌大笑:“如此英豪少年,又为国立功,正当重赏!赏黄金三十两,白银一百两,蜀锦十匹,以筹为国杀贼之功!恢弘少年志士之气!”
曹操眨了眨眼睛,顿时一愣,没反应过来。
曹钟却是反应过来了。
这可不是什么小赏赐,这是真的重赏,能给如此重赏,岂不是说明袁树对曹操很是看好吗?
曹钟面露喜色,立刻喊道:“操,还不向袁都尉道谢!”
曹操被这一喊,立刻反应过来,嘴巴一张,深深一礼。
“操多谢袁都尉赏赐!”
“无需多礼。”
袁树摆摆手笑道:“国家有此英勇少年,未来才能越发的繁荣昌盛,曹君如此年轻,便有如此胆气,可见不凡……不知曹君可有读过什么书?”
袁树这话说出来,本该显得奇怪,因为他自己也不过十八,他也只能算个英勇少年,但是在众人眼中却没有任何奇怪的地方。
因为他的权势、声望、地位实在是太高了。
曹操也丝毫没有把袁树当作一个同龄人来看,而是颇为小心紧张的把他当作一个上位者、统治者来看待,情不自禁地对他采取臣下的姿态。
对袁树的问话,曹操不敢有丝毫怠慢,心中还隐隐有些激动。
“回袁都尉的话,操读过五经,也读过《管子》和《韩非子》,还读过《孙子兵法》。”
“嗯,不错,少年人不仅要读五经,也要读一读其他先贤的著作,开阔视野是对的,至于兵书……”
袁树沉吟片刻,缓缓道:“兵书,知晓内容就好,不要读太多,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一本兵书说不完天下兵事,一家之言道不尽千古战局,更多的还是要看自己的理解。”
“操受教!”
曹操激动道:“袁都尉之言,操必谨记于心!还有……操……操也读过《孟子解诂》和《知行论》。”
“哦?”
袁树来了一些兴趣,微笑道:“你还读过我的作品?”
“正是!”
曹操忙说道:“您的作品传播甚广,十分精妙,更有标点、注解,读起来十分轻便易懂,妙趣横生,操得之,爱不释手,连续读了五遍。”
袁树点了点头。
“可曾读出些什么感悟来?”
“最大的感悟,便是您所说的世风日下、士风不正。”
曹操朗声道:“光武中兴以前,国事日衰,儒者认为到了变革天命之际,这才推动王莽篡逆,王莽篡逆之后完全参照先贤之学改革天下,却完全失败,天下大乱,割据混战!
直至光武中兴,天下方才重新安定,可如此一来,天下大乱不就是儒者所造成的吗?所以光武才不信任儒者,所以才有谶纬之学大行于世,而儒学日渐衰微、倾颓,直到心学出世!
致良知,知行合一,推良知以致天下,操每每读之,感慨万千,操又听闻您在各地建设良知农庄,以良知之学治理农庄,使得平民安居乐业,皆得饱腹,无有饥馑之忧,心实向往!”
从曹操的这番话里,袁树听出了满满的粉丝味道。
难道说,这曹孟德已经成为了自个儿的粉丝吗?
袁树顿时感到十分有趣。
“你真的这样认为吗?”
“那是自然!”
曹操立刻说道:“事实就在眼前,由不得旁人不认同!若不赞同,就让他们亲眼去看!”
“可就是有很多人不认同啊,他们觉得我这是妖言惑众,是在动摇大汉的根基。”
袁树缓缓道:“为此,他们在雒阳对我围追堵截,联手驳斥,叫我好生狼狈啊……”
“那是他们的无知!”
曹操不满道:“他们若是觉得您所言是错的,那就与您辩驳,证明他们才是对的,但是他们做不到,更别说良知农庄安居乐业,而其他地方却屡屡有饿殍遍地,这难道不能证明您才是对的,而他们才是错的吗?”
“人只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其他的,就算把真相放在眼前,他们也只会觉得这是弄虚作假。”
袁树双手抱于胸前,摇头道:“刘郃、王吉诸贼起兵作乱,大军三万即可荡平,可此等人心中之贼念,却是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我才觉得,破世间贼易,破心中贼难啊!”
曹操抿了抿嘴唇,忽然心中一动,开口道:“若然如此,那就让心中有贼之人成为世间之贼,而后以力破之!荡平世间之贼,如此,心中之贼也就没有了容身之所!”
袁树顿时很是惊异的看着曹操,仿佛看到了一片新大陆。
曹氏、夏侯氏众小也颇为惊讶地看着曹操,觉得曹操是不是有点大胆了。
曹钟更是大惊失色,一看袁树的脸色,立刻起身呵斥。
“操!休得胡言!袁都尉面前岂容你放肆?”
他立刻走到曹操身边,狠狠的拍了曹操一下,然后立刻转过身来对袁树鞠躬行礼。
“袁都尉,操年轻,不懂事,若有冒犯之处,还请您不要追究!”
第269章 你可愿随我去雒阳?
袁树没在意曹钟说了什么,倒是曹操刚才说的那番话让他很是欣赏。
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是他深切的感悟,也是古往今来无数试图变法、处置利益集团的人所面临的共同困境。
他们有些人为此感到恐惧绝望,最后放弃,变革失败了。
有些人选择迎难而上,直面心中贼,或者硬碰硬,但实力不济,然后失败;或者采取巧妙的技术,合纵连横,获得一定意义上的成功,却也逃不了最后的清算。
最后就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他们面对心中贼,采取的就是曹操方才的说法。
杀!
把心中贼直接等同于世间之贼,用对付寻常贼人的方式对付心中之贼,力求将心中贼斩尽杀绝。
比如洪武皇帝,比如钢铁同志。
他们就采取了最坚决的方式,想要消灭心中贼的承载体,并且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好像也没有完全成功。
从古至今,尚且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消灭所有的心中贼。
但这不是曹操的问题,这是一个历史性、哲学性的问题,是贯穿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问题,绝不是现在的曹操能够解决的。
袁树甚至也有两手准备,一手良知,一手钢刀,并且把这种深意隐藏在了《孟子解诂》和《知行论》的深处。
对此,看出来的人几乎没有。
但是此时的曹操却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
难道,他能够从自己的字里行间中品味到那一丝被他隐藏的极深的杀意吗?
袁树顿时感到了一阵惊喜。
所以他直接上前,越过曹钟,站在了曹操身前。
“曹君,这是你自己的想法吗?这是你读过《知行论》和《孟子解诂》之后的出来的感悟吗?”
曹操刚才被曹钟吓了一跳,心中有些忐忑,却没想到袁树直接站在了他的面前,一脸期待的看着他。
难道……
自己所说的,正是袁树所想的?
他的大脑疯狂的转动,无数种可能涌入脑海。
短短的一瞬间,他做出了决定。
“您在《知行论》当中有一章节,提到过耕战为良知之说,操以为,耕可以种植良知,战也可以保卫良知,耕若不成,便只有战。”
“原来如此啊……”
袁树心中顿感欣慰。
这隐藏的极深的意味居然被年轻的曹操察觉了。
这份洞察力,属实高超啊!
袁树露出了十分满意的笑容,于是伸手拍了拍曹操的肩膀,很是高兴的点了点头,转头看向了一脸不明所以的曹钟。
“曹公,曹氏有麟儿啊!”
“这……这……”
曹钟完全没搞懂这是怎么一回事,他过于宽广的知识盲区让他跟不上袁树的思维。
但是看起来,袁树好像非常欣赏曹操。
所以,这是好事?
曹钟没搞懂,但是之后,袁树又很高兴的给曹操增加了五十万钱的赏赐。
然后,给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小年轻一起赏赐,每人都赏了钱,赏了绢布,不过还是曹操的赏赐最为丰厚。
当晚,曹钟又招待袁树在曹氏族地吃席,食物非常丰盛,还有舞女、乐师助兴。
席间,袁树把曹操从年轻小辈聚集着的那一块给喊到了前台长辈聚集的地方,敬了他一杯酒,然后向曹钟问了一个问题。
“曹君已经十八了,不知曹氏打算如何安排曹君的未来啊?”
曹钟几口酒下肚,脑子倒还是很清醒,似乎听出了袁树的言外之意,顿时面露喜色。
“本是打算明年为操行冠礼,而后推荐他为孝廉,安排他去雒阳为郎官,接着,再安排吧,不过,当然是要仰仗袁氏。”
袁树点了点头,转头看向了站在旁边、脸上有些局促的曹操。
“曹君,不久之后我就要班师雒阳了,届时,你可愿随我去雒阳?你可以放心,仕途上,绝不会短了你。”
曹操顿时一愣。
曹钟则是大喜。
袁树果然看上曹操了!
好啊!
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袁树是什么人?
年轻归年轻,但是权势滔天,自有一套班底,那可是未来必然成为袁逢继承人、主宰大汉的牛逼人物啊!
上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下一篇:民国:打下东北,暴兵当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