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不是袁术

我不是袁术 第238节

第299章 不搞扩大化就好啊

  不过刘表到底也是经历过生死一瞬间、见过大世面的成熟官僚,他深深的明白自己不能在这里乱了阵脚,并且进一步开始思考袁树这么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他觉得袁树不是平白无故这样对他说的,袁树一定已经知道了自己来找他的目的,所以才故意这样把话说得很严肃。

  关键此时此刻,袁氏集团和党人集团直接闹掰了有什么好处呢?

  对双方有什么好处?

  袁氏集团面临着执政地位的危机,党人集团则面临着第三次党锢之祸可能爆发的危机,这绝不是他们双方想要看到的,这一切的一切,本不应该发生,所有一切混乱都是张俭这个人造成的,与党人整体没有太大的关系。

  就刘表所知道的,只有少部分党人官员对张俭的态度比较认可,大多数人都不认可张俭这个时候搞事情。

  大家蜜月期都还没过,甚至蜜月都还没有开始,你就直接开始作妖搞事情,这如何符合我们整体的利益呢?

  所以刘表的心中忽然有了一种猜测,他打算尝试一下主动出击,如果他猜对了,那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子嘉,你所说的,我当然也能理解,朝中有些大臣的确是行为不端,在不合适的时候说了不合适的话,我非常不认可这种行为,并且我所熟识的很多人也都对这种行为很不满意,多有抨击。

  当下这个情况,大汉还有不少忧患没有处理,内忧外患不断,雒阳作为帝都,天子脚下,实在不应该再生出什么事端来了,若有个别人不明事理,一定要生事,处置了也就处置了,但是,万不可使事态扩大,你以为呢?”

  说完,刘表满脸期待的看着袁树。

  袁树哪里还能不明白刘表是什么意思?

  他几乎就是明牌了,明着告诉袁树关于张俭的事情最好到此为止,而不要继续扩大,只要不继续扩大,张俭的处置问题就是九牛一毛,并不重要。

  看起来,刘表已经猜到了掀起舆论攻势、要废掉张俭的人就是袁树,而他此来就是为了证明这个猜测,并且进一步判断出袁树这么做的目的,到底是仅仅只针对张俭,还是有扩大化的趋势?

  当然不至于扩大化,这个时候扩大化,就不知道要再过多久才能收拾完毕、北上对付鲜卑了,而且现在就和党人集团搞内部斗争,更不利于清算宦官集团势力之后的这段恢复期与发展期。

  蜜月短暂,但是很甜,哪怕终将消失,毕竟存在过,为什么要直接舍弃呢?

  于是袁树笑了笑,转过身子面对着刘表。

  “刘公,个别虫豸当然不会影响到大局,眼下,外有鲜卑、羌乱尚未完全平息,内由宦官余孽尚未清算完毕,这么多重要的事情要去做,雒阳实在是不应该继续发生什么太大的波折了,这一点,我完全认可。

  其实此番若不是个别虫豸主动挑起事端,也不会横生枝节,当初,宦官为了攻击袁氏,估计散播谣言,说袁氏将要联合宦官,引得雒阳城内大量虫豸群起而攻,袁氏一时间狼狈不堪,这样的事情,袁氏不想再有第二次了。”

  袁树也把自己的牌告诉了刘表。

  刘表听后,心中一喜,立刻明白了自己的猜测和试探全都办对了。

  这件事情,的确就是袁树在主使,一切的一切还真的不是袁逢的手笔,就是袁树在其中操作,且针对的,只是张俭一个人,并没有扩大化的想法。

  这就好啊!这就好啊!

  只要双方的目的是一样的,能够达成这种默契,那么一个张俭的确没什么大不了的。

  大家还有那么多的权力、那么多宦官集团灭亡之后留下来的刀乐还没有分润掉,那么多好处还没有拿到手里,你现在就要和操刀子分蛋糕的人闹不愉快?

  非要人家把切蛋糕的刀子捅你胸口你才开心是吧?

  此番默契既然已经达成了,刘表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整个人直接放松下来,深深叹了口气。

  “许久未见,子嘉已经成长到了这个地步,真是让人惊叹啊,其实这些年在茂陵良庄里,我,还有其他人也一起听说了不少子嘉的事情,知道你的威望一日胜过一日,都非常高兴。

  你的学派,你的学说,在未来都很有可能登堂入室,成为天下显学,如今更是操持大权,身居高位,还如此年轻,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届时,还望你多多提携啊!”

  刘表恢复了笑容可掬的模样,向着袁树鞠躬行礼,一派为了前途完全不顾及年龄、辈份差异的急不可耐的模样,倒是让袁树觉得有点好笑。

  哪里还有点名士风范呢?

  不过转念一想,刘表或许从来就是一个身段柔软、善于变通的人,他从来也不是一个死硬分子,他非常懂得政治权力运行的底层逻辑,所以才能够在波谲云诡的汉末乱世中求得一片生存之地,直至病逝。

  至于张俭……

  相差太远了!

  此后,两人继续并肩前行,袁树为他介绍了不少军营里的事情,指着已经招募进来的正在训练的新兵们给刘表看,刘表见到这些身姿雄壮、孔武有力的三河高质量男性,啧啧称奇,称赞袁树必然能带出一支强有力的新军来。

  一阵吹捧结束之后,达成了目的的刘表也就向袁树告辞了。

  不过在离开之前,或许是良心发现、良知未泯,刘表还对袁树说了一些事情。

  “在良庄的时候,或许你不知道,但是夏公和张……张公对你的事业都比较赞许,称赞你的良庄内没有饥谨之忧,对你的心学也多有钻研,各自都有些看法。

  他们或许是刚直了一些,不过,就我个人看来,仅仅只是我个人看来,他们其实并不是想要做大事的人,不过是就事论事,看到不符合心意的事情就想要做出改变。

  我们都在袁氏的庇护下得以活命,这一点我们是感激的,非常感激,只是每个人表示感激的方法或许并不相同,所以……还请子嘉不要误会太深。”

  刘表说完,端正了自己的冠服,向着袁树深深一礼,而后翻身上马,打马离开。

  望着刘表离去的背影,袁树稍稍叹了口气。

  他相信刘表说的是真的,只是局势在此,容不得他有什么妇人之仁。

  掌握最高权力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尤其是袁氏并非皇族,没有很高的不可企及的身份,原则上来说,袁氏能做的事情,什么马氏张氏王氏李氏都能做,只要他们有实力。

  汉高祖刘邦给自己的后代留下了一道护身符,名为“白马之盟”,规定非刘氏不能称王,而若要成为皇帝,就应该先称王,然后才能顺理成章的登上帝位。

  尽管这并非是什么不可打破的金科玉律,但是在奉行一套传统价值观的古代社会之中,你能顺着这条路线走,登上帝位所面临的阻力肯定远远小于直接打破这一套规则所面临的阻力。

  因为打破一套规则容易,重建一套规则却是千难万险,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

  刘邦这一手,确实给后来的篡位者带去了很大的名不正言不顺与规则方面的困扰。

  对于袁树未来的前进方向,也是有一些阻碍的。

第300章 袁树的魔法震撼

  袁氏并非刘氏,在白马之盟的约束下,无法顺理成章的称王。

  甚至连公爵在东汉一朝都只是前朝皇室子孙的专属爵位,并不是授予臣子的,而是授予客人的,持有公爵者在大汉等同于汉皇室需要善待的客人。

  既然是客人,就要老老实实,不能“喧宾夺主”,否则是非常不礼貌的。

  所以从身份地位上来说,袁氏家族和许许多多士人家族、大豪强家族一样,并没有本质区别,袁氏能办到的事情,很多家族只要足够牛逼、有强悍的武力,一样可以办到,这就否绝了袁氏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

  如果不能展现出强悍的绝对威慑力,如果不能用武力建设起恐怖威慑,则必然会引发一轮又一轮针对袁氏专权的挑战运动,此起彼伏,难以终结。

  以袁逢这种和平主义的政策和应对手法,断然无法在这种残酷的环境下维系袁氏专政的存续,所以有些事情,就必须要做的比较干脆彻底,要让所有人都看到——

  袁氏有充分的名义和武力可以在精神和肉体层面对反叛者进行双重打击,让他面临社会性和生物性的双重死亡。

  这一切都只在袁氏的一念之间。

  袁树并不会杀死张俭,但是他也会让所有人知道,张俭除了一条生物意义上的生命之外,什么都不会剩下。

  他可以杀死张俭,但是他没有。

  或者说,就算要除掉张俭,也不会由袁树或者袁氏亲自动手,这种会脏了自己手的事情,袁树才不会去做。

  他是要站在阳光下的人,这种脏活儿,只能交给同样隐藏在黑暗之中的人去做。

  怀着这样的信念,袁树派人送消息给袁逢,让袁逢知道自己已经和党人那边谈妥了,张俭已经被抛弃,只要短时间内别让他死了,怎么处置都可以。

  所以袁树建议光是将他罢官夺职还不够,还要让他深刻的领会到什么叫绝望。

  他建议由司隶校尉府出面,利用他之前的黑料对他进行审判,判张俭一个过失杀人之类的罪责,按照“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概念给张俭增添罪名,以此进行道德审判。

  这个典故现在还没有出现,这是在魔法晋书目录里才出现的典故。

  但是这里头包含的意思却比较明确,就是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的概念。

  袁树打算提前为大汉士人们引入这个概念,给他们一点小小的魔法震撼。

  反正儒家士人最喜欢用这种道德审判来给他人定罪,只要道德上有污点,就会被人诟病,这如何不算是一种用魔法对抗魔法呢?

  袁逢那边很快得知了此事的结果,对袁树的能耐感到非常的欣慰,甚至还有一丝丝小小的佩服,觉得自己能生出这样的儿子真是太牛逼了,直接同意了袁树的操作需求。

  袁树则转达消息给段煨,让段煨从间接杀人的角度上给张俭安插道德罪名,进行道德审判,争取在社会性意义上判处他死亡的罪行,然后给他判一个服役之类的刑罚,让他去受害者家乡服役,以此赎罪。

  段煨得知袁树的要求,惊呼六百六十六!

  没想到居然还有这种对付人的办法!

  雒阳果然是人杰地灵的地方,套路那么深,搞得他都有点想回老家了。

  不过他的凉州老家现在治安不怎么好,与之相比还是套路深的雒阳比较安全,所以段煨还是选择了顺应袁树的要求,进行了一番操作,对张俭进行了间接杀人罪的道德审判。

  他宣布承认宦官的主要杀人责任,宦官是一群混帐、王八蛋、寄生虫,丧尽天良,罪该万死,所以被司空袁逢、后将军袁树全部剿灭,清算到底,这是符合天意的。

  但是宦官有主要责任,张俭也有次要责任,他本可以选择逃入深山老林,避开人烟,就算为此身死,也不过死他一人,但是他却选择逃入人家,以致数千人为他而死。

  既然决定反宦官,本就改心存死志,置生死于度外,诸多反抗宦官的党人义士都有此觉悟,并且为此慷慨赴死,气节高尚。

  为什么你张俭又要反宦官、又要亡命奔逃于人烟稠密之处,让宦官有借口屠戮郡县、残害忠良呢?

  本是一人的劫难,却要让数千人为其分担,那数千人虽然不是张俭杀的,却是因为张俭而死,张俭没有触犯律法,却抵不过上天降下的责怪。

  因此,司隶校尉段煨上表朝廷,建议判决张俭七年徭役,分别在七个有人为他而死的郡国中服徭役,以此作为赎罪的方式,等七年之后再解除徭役,令其返回家中,终生不得出仕。

  表奏送到皇宫,不过半日就得到了批准。

  据说刘悝用最快的速度接受了段煨的建议,立刻盖上玉玺,认可了这一决议。

  这一决议很快传回了司隶校尉府,司隶校尉府派人宣读圣旨,宣读对张俭的惩处结果,张俭听后,眼前一黑,直挺挺倒在地上,很久都没有苏醒。

  随后,段煨下令将张俭的府邸查抄,所有财物全部没收,其家男女老幼三十九口人都要随着张俭一起前往七个郡国服役七年,一天不会多,一天不能少,以此作为对张俭的惩罚。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刘表正在夏馥的府上,同时,名士、议郎荀爽也在府中。

  三人共同商议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而后一起得知了朝廷对张俭的惩处。

  得知以后,夏馥当时就十分感叹。

  “张元节半生功名毁于一旦,活着和死了又有什么区别呢?”

  荀爽也连连感叹。

  “古人常说为人办事要谨言慎行,万不可张扬,张元节虽有才德,却失之谨慎,贸然与不该为敌之人为敌,可悲,可叹!”

  刘表则想起了之前与袁树的交谈,深深叹息。

  “张元节几乎必死,却仍然得以活命,袁子嘉终究还是仁德之人啊。”

  听到刘表如此感叹,夏馥和荀爽都很意外,于是询问,刘表这才把之前自己与袁树交谈的事情告诉了两人,并且告诉他们策划主持这件事情的就是袁树,而并非袁逢。

  “袁司空为人敦厚,不会设计出如此环环相扣的必死之局,袁子嘉机敏权变,多谋果断,不出手则以,一旦出手,必有所得。”

  夏馥和荀爽听后都很惊讶。

  尤其是夏馥,在他的印象中,对袁树还全都是正面的观念,记着的全都是袁树做过的好事,比如设置良庄以活人命、售卖低价粮食以平抑粮价等等,这些都是心善的人才会做的事情。

首节 上一节 238/2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下一篇:民国:打下东北,暴兵当球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