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不是袁术

我不是袁术 第282节

  纠结了一个时辰之后,他终于下定决心,把自己的建议告诉了袁基。

  他手里握有长水营八百余人,袁基作为太仆,也有护卫四十余人,两人各自府上还有武装部曲百余人,加在一起也接近一千人了。

  这一千人可以作为内应。

  至于外援,则需要动用党人的力量。

  以陈翔为首的那一批和两兄弟走得很近的党人各自都有各自的基本盘在雒阳城内外,他们府中有家丁,聚集起来也能成事。

  且在具体的措施上,袁绍甚至都提出,要参考袁逢和袁树当年搞事情的时候的成功经验,夺取城门,封锁雒阳,然后再冲入皇宫,把袁逢控制住,逼迫他交出兵权,从而控制整个雒阳。

  对于这一意见,袁基犹豫不决。

  袁逢是他爹,他这么做就是在威胁他爹、胁迫他爹,这要真的搞起来,他岂不就是天字第一号大不孝子吗?

  一个不孝顺的人,又怎么能够统领整个天下呢?

  袁绍对此则完全不在意。

  “兄长,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您还要在意孝顺与否吗?如果真要论的话,袁氏如今的地位本就不是靠着常理得来的,那也是诛杀宦官、废黜天子得来的!

  这些年,不断有人说我们袁氏是无君无父、犯上作乱的奸贼,只是声音不大,不能成为忧患就是了,他们自己做了这样的事情,却要我们这些后辈什么也不做,难道是合理的吗?

  更遑论再有几日,您的嫡长子身份就没有意义了!届时,子嘉才是袁氏继承人,您包括我在内,这一辈子都要被压在子嘉身下不得翻身,这难道是您愿意接受的吗?”

第359章 袁基心潮澎湃

  袁基当然不愿意接受。

  袁逢对他的狠心与绝情也让他受伤太重,心都碎了,袁绍的话语不断的刺激着他的神经,最终让他产生了“大逆不道”之想法。

  他认真地审视了一下目前已知的情况,发现自己如果不想成为袁树一辈子的阶下囚的话,只有一个选择。

  趁着袁树不在雒阳的时候奋勇出击,效仿袁树和袁逢曾经做的事情,对袁树和袁逢发起逆袭,将袁逢控制起来,强行接管他的位置,并且接掌雒阳兵权。

  如此一来,或许就能改变他注定的命运。

  不过这么一来的话,还是有很多前提条件的。

  他深吸了一口气,看了看袁绍。

  “本初,当初父亲和子嘉举事之时,手握重兵,子嘉有六千死士,父亲也有数千袁氏武士,更有北军五营和执金吾所部加入帮助,更有内应无数,这才得以成功。

  当初的成功,可是父亲和子嘉经营半年之久的成果,如果没有那半年的准备,如何能成功诛灭宦官呢?眼下雒阳兵权都在父亲手中,你我只能动用千余人,这千余人如何对抗的了雒阳军队呢?

  别的不说,就算我们封闭了雒阳城、隔绝北军,皇宫内还有虎贲军和羽林军两支,王宠和董宣是父亲和子嘉的心腹亲信,他们控制这两支军队保卫皇城,我们又该如何对抗呢?

  就算有陈翔等党人加入,仓促之间,又能聚集多少人马?别的不说,城门校尉各部都是子嘉的亲信控制,想要封闭雒阳城,这就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吗?

  就算我们能打垮城门校尉各部把控雒阳城,那么获得雒阳武库的武器也是必需的,而雒阳武库被执金吾把守,执金吾又是父亲的心腹,他会背叛父亲、站在我们这里吗?”

  袁基还是把问题看得很明白的,比起袁绍这一脑子热血,显然更加冷静一些。

  而袁绍听了这些问题,显然也有些迟疑、为难。

  的确,之前的政变之后,袁逢和袁树显然是对雒阳城防打了补丁,他们也担心会有后来人有样学样再搞一次雒阳政变,所以也是多方防备。

  城门校尉是袁树的一心会亲信把控,一心会是袁树的死忠,素来不与袁基、袁绍与党人有任何来往,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他们根本不曾有丝毫染指。

  这就是第一道难关。

  而紧随其后还有与之匹配的第二道难关。

  雒阳武库。

  当初袁逢和袁树就是通过掌控雒阳武库、拿到武器装备之后才得以实力大增,从而压制了宫内军队,如果不能掌控雒阳武库,那么袁基和袁绍手下的大部分人都无法获得足以对抗雒阳驻军的装备。

  这样搞的话,完全就不可能成功。

  而若要控制雒阳武库,就要通过执金吾那关,执金吾目前依然是袁逢的心腹亲信担任,只对他一人负责,袁基和袁绍又该用什么方式争取到他的合作呢?

  他会背叛袁逢、站在袁基和袁绍这边吗?

  可能性不大。

  就算前面两个问题都解决了,皇宫守备力量也很强,当初袁逢和袁树动用一万多人才攻了进去、掌控了皇宫,现在换做他们,要怎么凭借一千多人做到同样的事情?

  虎贲军和羽林军在政变之后被袁逢和袁树进行了改革,分别交给亲信王宠、董宣率领,分别负责驻守南宫和北宫,武备力量大大增强,兵马也换了一茬。

  现在是绝对坚实可靠的袁氏护卫军。

  袁逢本人常驻皇宫尚书台中,尚书台就有重兵保护,想要拿下他,绝非易事。

  两兄弟算计来算计去,发现越算计越是郁闷,越算计越是无奈,感觉凭他们手上现有的力量,根本办不成这些事情啊!

  但是正所谓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作为一个坚定的封建主义反动战士,袁绍的思想从来不存在任何滑坡的可能性,于是他很快就想到了替代方案。

  如果袁逢一直都在皇宫里面,他们当然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能够对付,但是如果袁逢不在皇宫里而是在司空府内呢?

  袁基一想,顿时眼睛一亮。

  对啊!

  袁逢虽然是目前的朝廷实控人,常驻尚书台办公,但是他真正的职位是司空,司空是朝廷三公之一,在雒阳城内有专门的府邸予以居住,就在雒阳城的东南角。

  在那儿,太尉、司空和司徒这三位顶级官员的府邸一字儿排开,不在皇城之中。

  根据过往的经验,袁基和袁绍都知道,袁逢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这两天会离开皇宫、在司空府里吃饭、睡觉,顺便会见朋友之类的,算是袁逢本人的休息日。

  而恰好,三天之后,袁逢给袁基的最后一天限期,就是十五日,就是袁逢回家吃饭睡觉的那一天。

  那个时候,袁逢离开了皇宫,离开了虎贲军和羽林军的保护,离开了宫廷卫士的保护,身边只有袁氏家丁。

  那个时候,是袁逢身边安保力量最虚弱的时候。

  那个时候,如果袁基和袁绍选择动手,完全可以在司空袁府内部将袁逢拿下,将他的人身安全控制住,逼迫他交出兵权,然后由袁基掌控雒阳兵权,以此完成权力的“更新换代”。

  袁绍将这种可能性告诉了袁基。

  “如果能在府中将叔父控制住,就不需要担心城中军队和城外军队的影响,甚至于我们不需要动用长水营的军队也能完成,只要在司空府内多安排我们的人手就可以。

  而且那个时候,三叔,五叔,还有其他一些族中长辈都会在府中,父亲在朝中的朋友亲信也会在府中,我们直接动手,就能将他们一网打尽,然后立刻派人接掌他们的职权!”

  袁基一想,顿时也觉得心潮澎湃。

  他不担心没有足够的人能帮助他们。

  他们在实际权势方面确实不足,兵权啊,政治权力啊,确实有所不足,但是他们不缺人手。

  那群党人,还有那群嗷嗷待哺的党人子弟,那可都是伸直了脖子等待着有足够多的职位落在他们嘴里让他们大快朵颐呢!

  因为袁逢对袁氏门生故吏集团的优待,以及袁树对一心会集团的优待,党人们已经很久得不到足够的官职了,他们对这个现状是非常不满意的。

  如果能打破这个现状,他们绝对满意!

  一念至此,袁基立刻让袁绍去把陈翔、王磊、张休等党人中的核心人物找到他的太仆府内,与他们进行协商,讲述这一计划的可行性,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

  陈翔等人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非常惊讶的,他们没想到袁逢居然那么快就下定了决心,并且还要付诸行动,居然时间就在三天之后。

  这是完全不给他们反应过来筹集人手的时间!

  如果袁逢成功了,废黜了袁基的继承人之位,确立了袁树的地位,那他们在短时间内就真的看不到翻身的可能性了。

  袁逢有他的基本盘,袁树甚至也有他的基本盘,这两大势力都不是非常需要党人集团为他们做点什么,他们自己就能自成一派、各自办事。

  党人们到底是被袁氏救下来、迎回雒阳的,他们不是靠着自己的实力回来的,所以在这方面受到袁氏的诸多掣肘。

  他们又无法在武力层面与袁氏政权匹敌,所以唯一的希望就在袁基身上。

  缺少基本盘的袁基若要和袁树争夺继承人的位置,有且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党人们。

  双方利益一致,一拍即合。

  但是在这个具体问题上,除了陈翔很快表态支持之外,王磊和张休等人都怀有一定的忧虑,觉得这样搞风险太大了。

  动手地点在雒阳城内,雒阳城内都是袁逢和袁树的人,皇宫里的虎贲军和羽林军,城内的执金吾所部和城门校尉所部,还有城外北军,那可都是袁逢与袁树的势力。

  属于他们这边的武装力量除了各自府上的家丁护卫之外,只有一个长水营八百人,加在一起能凑出一千多人来,与袁逢这边的兵力比起来,不能说占据优势,也是完全落在下风。

  就算袁逢当时会回到司空袁府内,离开虎贲军和羽林军的直接保护,他所在的地方只要出事了,袁府内的护卫肯定不会坐以待毙,很快就能找来执金吾和城门校尉的部队前来支援。

  不到一个时辰,虎贲军和羽林军包括北军都能赶来,甚至城外那些听从袁树号令的一心会的人也会赶来,届时,他们这些起事的人反而会落入包围之中,难以自拔。

  万一袁逢死不松口,就是不认同他们的要求,就是不让出权力,那袁基和袁绍又能怎么办呢?

  袁基看向了袁绍。

  袁绍咬了咬牙。

  “现在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诸君须知,一旦尘埃落定,继承人之争消弭,兄长与我都会彻底失势,沦为袁子嘉手中玩物,而诸君也不会过得太好。

  袁子嘉有他自己的部下,再加上袁氏门生故吏,他的人手绝对够用,诸君想要翻身,想要回到党锢之祸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那是诸君想要的结果吗?”

第360章 春秋大梦

  党人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陈翔作为领头人,还是做出了决断。

  “举事,尚有一线生机,不举事,三日之后,吾辈将彻底沉沦,沦为袁氏掌中玩物,今后再也不得自主,与死又有什么区别?既然如此,何不奋力一搏?”

  陈翔的意见最终得到了大部分党人的接受,只有蜀郡人张休表示难以接受。

  他觉得就算当不了高官,退守家业还是能做到的,如果失败了,很有可能如同太原王氏一样被袁树连根拔起,整个家族都不复存在,这种未来,他不想要。

  于是张休决定退出这群人的谋划,选择坐观成败,接受失败之后的平庸,只求保全家族,获得平安。

  他起身想要离开。

  结果“噌”的一声,袁绍忽然暴起发难,拔出佩刀横在了张休的脖子上,惊得一屋子人全都惊讶不已。

  袁基立刻跳起来怒斥。

  “本初!你要做什么?”

  袁绍面容不改,怒视着面色发白的张休。

  “兄长!他已经知道了吾辈的谋划,现在却要退出,若就此放他离开,谁敢保证他离开之后不会立刻就去尚书台将吾辈谋划全部告知叔父,以此换取他一人的荣华富贵?”

  袁绍一句话说出,包括袁基在内的在场所有人都是一愣,然后纷纷皱起眉头,看着张休的眼神也充满了猜疑。

  张休被吓得浑身发抖。

  “我绝不会透露出去一个字!我对天发誓!绝不会!”

首节 上一节 282/2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下一篇:民国:打下东北,暴兵当球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