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121节

  缅军正忙的不亦乐乎地往外面射击,燧发枪升腾而起的烟火,阻挡了他们一部分的视线。

  王连趁机从壕沟中一跃而起,踩在木头上跳进缅军营寨。

  缅军的肉搏兵慌忙手持长枪前来围攻,王连身材高大雄壮,武艺高强。

  他大吼一声,用藤牌护住要害,直接撞进缅军肉搏兵中,随后扔掉藤牌,双手持鬼头大刀,抡开了猛砍。

  缅军身材矮小,肉搏能力不佳,王连身穿棉甲,被桶中十余枪都不过只受了点皮外伤。

  而他则势大力沉,每砍中一个缅军,就定然能让对方失去战斗力。

  是以虽然缅军越围越多,但却反而被王连杀了血流成河。

  此时,王连的老乡朱射斗等人也翻墙进来了,他们结成战阵猛冲猛打,十余人就把缅军数百人杀散。

  光是王连一个人,就砍死缅军十余人,砍伤三十余人,简直堪比战神!

  王连的同乡朱射斗也趁机打开缅军寨门,放大军入寨,缅军再败。

  而经此一战,清军的士气彻底起来了,王连等人随军再攻,以势不可挡之势再次连下两个营寨。

  双方一直从凌晨战斗到入夜,缅军主将马哈.希修连续组织十余次主动进攻,希望能夺回前面这几个最关键的营寨,但都没成功。

  打到最后,缅军一万五千人竟然组织不出一支两千人的预备队了,军心崩散只在旦夕之间,

  马哈.希修不敢再呆,干脆连夜撤退,清军趁势追击,一直追杀到第二日凌晨,方才收兵。

  战后统计,缅军被杀两千余人,受伤超过五千,损失了大部分枪炮和辎重。

  马哈.希修统带的缅军精锐被打的心理防线完全崩溃,以至于不得不直接退到阿瓦城休整。

  这一战,缅军大败亏输,阿瓦震动,缅军占尽优势,兵力比清军还多三千,结果却被打的大败,使得白象王极为惊恐。

  此时他才知道,缅军的战斗力跟满清精兵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而也正是这一战,让他认识到了此前布置多有疏漏。

  白象王遂亲近领军北上,到阿瓦城以北的数个卫星堡垒城市鼓舞军心士气。

  随后,白象王命沿途官将立刻执行更为严格的坚壁清野战术,把阿瓦城以北一两百公里几乎搞成了无人区。

  无数粮食被烧毁,带不走的牛马鸡羊全部扑杀,不肯撤走的缅人百姓被处决者多达千余。

  同时,白象王严令缅军各部,不许他们再派任何一兵出城野战,都在几个关键城市中死守。

  擅长游击作战的大将登贾.敏康也被勒令迅速开始破袭战。

  同时,清军这边也发生了争执,此战清军虽然大胜,但缅军诱敌深入辅以坚壁清野的战术,已经很明确了。

  且蛮结之战中,清军主帅明瑞被一颗铅弹擦则额头划过,眼眶受伤,右眼肿的几乎睁不开,差点就直接战殁。

  于是悍将观音保、扎拉丰阿等人以此劝谏明瑞,认为补给困难,前路难行,不如退回木邦城休整再做打算。

  此时,已经有许多清军将领意识到,对面的缅军绝不是什么木梳土司,应该是一个大国。

  不然蛮结一战,清军绝不会缴获那么多的燧发枪和大炮。

  但恰恰是这个指出,惹恼了明瑞。

  如果这个推断为真,那就表示明瑞此前在云南的四个月中,包括他递交给乾隆的奏疏是在自己打脸,被他上书惩治的文臣武将意见是正确的。

  破了防的明瑞大怒,他决不能承认自己的无能,恚怒中戟指观音保,大喊:“汝见强敌就气馁否?非大丈夫也!”

  你娘的,一军主帅不用分析和谋略说服下属,而是直接破防搞人身攻击和道德胁迫。

  但更离谱的是,观音保是科尔沁蒙古人,虽然还娶了康麻子的义孙女,但平日里对着满洲上三旗的女真人,骨子里有点点自卑,最怕别人说他不是满洲人大丈夫。

  此时听到明瑞这么说,火气也上来了,傲岸曰:

  “吾乃堂堂满洲丈夫,与将军同当,将军今日如此说,观音保无非就是随将军共死而已。”

  真是抽象啊!这两位满洲大将,不像是统带万余精锐的将军,反倒像是铜锣湾的浩南和山鸡。

  一个破防死鸭子嘴硬,一个血气上头跟着就莽。

  于是两人计议已定,沿途修建兵站,继续向南往阿瓦城推进。

  而且速度极快,带着枪炮粮食六天狂奔近两百公里。

  十二月十三日抵宋赛(缅甸送速),十七日到邦亥,前锋十八日至象孔(缅甸辛古),距离阿瓦仅三十公里。

  但一路上明瑞军连一个人影子都没碰到。

  清军找不到人夫帮忙运送辎重,许多缴获的火炮都被舍弃。

  找不到粮食,只能让士兵吃随身携带的保底干粮。

  也找不到人可以弄清方向,清军从云南带来的向导,都几次迷失方向。

  等到了阿瓦城北的象孔,明瑞等面对的是一座座仿欧式建造的堡垒要塞。

  扼住关键水路要冲的象孔城墙上,架设着从法国军舰上拆下来的三十二磅巨型舰炮,由少量法军炮兵操作,还有七百多葡萄牙火枪手以及两千缅军火枪手严阵以待。

  主将则是莫子布身边布鲁诺中校曾经的手下,前法军海军炮兵上尉,现缅甸禁卫大将,舍瓦利耶.米拉尔。

  嗯,他老婆孩子还被莫子布给‘救’走,现在被扣在本地治理呢。

第142章 你不会不行吧

  不过,虽然明瑞的上头,很可能要葬送他自己,但对于莫子布和郑信,则是极大的利好。

  刚过完八月十五,见证着父母把姐姐鄚灚和义兄的李献文的婚礼定在了年底后,莫子布就被郑信给召回了尖竹汶。

  因为郑信终于勉强摸清了缅军的现状,毕竟只要是正常的暹罗人,就没有愿意在缅军统治下当奴隶的。

  当阿瑜陀耶城周围的缅军大量撤走后,大量的暹罗百姓,甚至就是在各个泰奸军中任职的暹罗士兵,也不断逃亡。

  其中大部分人逃到了郑信这边,小部分逃到了拥立阿迦达王之弟贴披碧的披耶柯叻之处。

  于是,郑信在得到第一手情报之后,就决定抢在披耶柯叻之前,进军阿瑜陀耶城,驱逐缅军,克复旧都,把大义名分抢到手。

  嗯,其实郑信不用这么着急,因为披耶柯叻看着地盘和人口比郑信差不了多少。

  但是这家伙原本是阿迦达王的宠臣,帮着阿迦达王干了很多惩治华人的事,因此得不到华人的信任。

  而在暹罗,特别是现在的暹罗,得不到华人的信任和支持,就意味着他在经济活动中一败涂地。

  是以披耶柯叻现在,竟然连一万人的装备都凑不齐。

  与已经战舰百五十艘,士兵三万五千,火炮数十门,燧发枪数千杆,火枪手万余的郑信,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了。

  尖竹汶王宫内,郑信还为莫子布搞了一个小小的欢迎仪式,郑信身边的亲近人物都有出席,等到了内宫之后。

  郑信母亲洛央,妻子吴萱,以及女儿诗诗都在。

  诗诗笑眯眯的坐在莫子布身边,众人一起吃了一顿家人之间的浓茶和甜点。

  以至于莫子布都有种奇怪的感觉,他跟郑信一家在一起的时候,竟然比跟鄚天赐在一起的时候,更感觉轻松一点。

  这或许是莫子布因为与父亲鄚天赐之间路线不同,带来的忧虑吧。

  岳母吴萱对莫子布是越看越满意,特别是莫子布收了披耶罗勇的女儿后,却一直放在郑莫赛府上的举动,更得吴萱的欢喜。

  郑信也对莫子布这番操作特别满意,喝了一会茶之后,郑信笑呵呵的说道:

  “子布年纪也不小了,有些东西,该享受的还是要享受一下,也无需顾忌太多。

  叔父虽然年老,但家里可不止他一个人。”

  郑信说的有些隐晦,毕竟女儿就在面前,但所有人都听懂了。

  莫子布也听懂了,郑信可能以为莫子布不立刻收了披耶罗勇的女儿,是因为这个女人不是郑信送来的原因。

  郑信还觉得莫子布挺忠心的。

  至于无需顾忌太多嘛,当然是指他跟莫子布既是翁婿,又要做连襟的事。

  在这个男人掌握生产资料的时代,这种女人是没多少地位的,也没人会把这种关系当成连襟,所以郑信要莫子布不要太有顾忌。

  “哼!”现场只有一个人不满,那就是诗诗。

  这个还未满十四岁的小女孩,早已经知道吃醋了。

  但她也只能发发小脾气,以莫子布的身份,以后身边的女人不超过二十个,都是很给她面子了。

  莫子布也哈哈一笑,谢过了郑信的提醒,随后看着诗诗说道:

  “马上就要开始克复都城了,我这实在没地方安排,不如让把彼女交给诗诗,让她好好调教调教。”

  “嘻嘻!”一想到会有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女奴’,诗诗立刻就忍不住笑出了声。

  她用标志性的月牙弯弯眼睛看着莫子布,甜甜的说道:“子布哥哥你真好!”

  但,不同于诗诗的懵懂,郑信和正妻吴萱对望了一眼,心里都升起了一点点的怀疑。

  这莫子布,不会真是如同传言那样只喜欢男人不喜欢女人吧?

  或者说他因为上一次情伤而导致心理扭曲?亦或者某个部位伤了,不能正常工作了。

  郑信很隐蔽的冲吴萱点了点头,同意了某个计划,这可关系到女儿的未来幸福,万万不能马虎了。

  但莫子布此刻还不知道,眼见茶水、糕点吃的差不多了,莫子布看了郑信一眼,郑信就把母亲、妻子和女儿送了出去。

  “大人,我父亲可能要对洞里萨湖动手了,义兄尊已经来了几波使者了。”莫子布轻声说道。

  这次鄚天赐对于他什么也没得到,甚至郑信不接纳他的投资,很有些意见。

  而洞里萨湖地区的匿螉嫩(安农二世)原本是暹罗支持的,一直是鄚天赐养子柬埔寨王匿螉噂(帕.乌迭二世)的心腹大患。

  现在暹罗内乱自顾不暇,就是最好剪除匿螉嫩的时机,匿螉噂已经多次请求,鄚天赐也需要拿下这一地区,给蠢蠢欲动的明香人和粤西乡党一个交待。

  此外,满清来使把广南左营兵掌营阮仲明给吓坏了,现在老实得很。

  这可不行,所以鄚天赐决定亲征洞里萨湖,继续给阮仲明作威作福提供空间。

  郑信飞速思考了起来,莫子布亲自来说这件事,那就表明他也劝不住鄚天赐了。

  而他现在也需要与鄚天赐达成默契,以便他收复阿瑜陀耶的时候,鄚天赐不会在后面捅刀子。

  “大人,此时与匿螉嫩接壤的,乃是披耶柯叻。”

  莫子布再次提醒道,此时郑信并非暹罗王,地盘也跟匿螉嫩控制的洞里萨湖地区没有接壤。

  郑信点了点头,“既然如此,这事我就不管了,此外我这些天收到了一批缴获自缅军的珠宝,已让你岳母挑选了一批,过些天给你母亲送去吧。”

  事情,虽然暂时解决了,但两翁婿却同时在心里叹了口气。

首节 上一节 121/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将北伐进行到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