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392节
“移特辇……”完颜亮挥手打断了完颜元宜的言语,正色说道:“俺的恩德,他此番已经报答了。既然人各有志,那么就……就各走一方吧。”
“谢陛下!”李通再次重重叩首,如是者三。
完颜亮同样拱手作揖,重重行礼,如是者三。
以三次行礼,算是了结了十载君臣之义。
双方同时起身,李通回到了靖难大军之中,而完颜亮则是带着被靖难大军放回的百余合扎猛安俘虏,外加自己的亲信重臣,一起登上了渡河的舰船。
夕阳西下,完颜亮站在船头,看着宛若熟透橘子般的太阳,吹着初夏的微风,享受着自由的气息,不由得眯起了眼睛。
在上一次渡过淮河的时候,完颜亮有忠臣相伴,大军在侧,此番回去,却只有数名臣子,一百甲骑罢了。
这次南征,他失去的太多了。
……
淮东。
一处不知名的山村中。
一名脸上皮肤干瘪犹如风干葡萄的老农呆呆的坐在门槛上,望着犹如熟透橘子般的太阳,久久不言语。
肉香味已经在整个村子中蔓延开来。
同样干瘪的女人坐在屋子中,看着沸腾的大锅,不断往炉灶中添着柴火,间歇之时,女人也如同老农一般,目光空洞,向前看着什么。
“当家的。”
“嗯?”
女人掰着手指头开口说道:“俺刚才算了算,咱们换亏了。咱家的三丫头,可是有十五斤呢。”
老农已经凝固的眼球终于一轮,随后又再次止住,只是望着太阳喃喃说道:“是啊,亏了。”
“三丫头……三丫头可是有十五斤呢……”
轻微的言语散在了飘满肉香的风中,随即就消融不见了。
经历兵灾的两淮虽然有靖难大军全力维持,但在大军陆续撤走,回到山东之后,青黄不接时期的饥荒还是开始了。
靖难大军拼尽全力了,却依然救不了所有人。
……
辽东,辽阳府。
日落西沉,圆月东升。
原来的留守府,今日的皇宫之中,完颜雍正在批阅奏疏,完颜福寿拿着一封捷报,匆匆赶来。
“陛下,陛下,大喜啊!”完颜福寿连连高呼:“塔塔儿部的兀格被击退了!”
完颜雍盯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抬起头来,脸上浮起了笑容:“志宁他们竟然如此之快吗?”
完颜福寿将捷报奉上,随后说道:“陛下,塔塔儿部所有青壮都出来劫掠契丹人了,身后的老家根本就不稳当,前些时日似乎被其他部落威胁,兀格那厮想要撤退,却被志宁将军看破行踪,集中了精锐兵马,一举将其击溃,斩杀一千五百人,俘虏两千人……唉,可惜志宁将军兵力不足,否则就将这些蒙兀人全都捉了当咱们的牧奴了。”
完颜雍一边听着,一边看着手中的捷报文书,片刻之后方才长舒一口气,笑着说道:“如此就好,如此就好,塔塔儿部毕竟是大金的忠犬,现在有野狼在,忠犬即便对主人呲牙,也只是教训一场就可以了事,哪能真的杀了吃肉呢?志宁教训的火候刚好,既让这条狗感到了疼,却又让他们还有与野狼搏杀的力气,当真是国家的忠臣良将,当赏!”
完颜福寿在一旁同样喜笑颜开。
自契丹人大起义开始,折腾了将近两年的辽地边防此番终于消停了,如何不让人欣喜若狂?
……
草原,斡难河。
月上中天,月朗星稀。
得胜归来的勇士们在篝火旁搂着敌人的妻女举杯畅饮,从大锅之中捞出带着血丝的羊肉,放在口中大嚼起来。
有人在高歌,有人在欢呼,却也不断有一二处地方发出微弱的惨叫声。
帐篷犹如草原上的蘑菇一般层层排开,最中央,也是最大的一个蒙兀包周围却是异常安静,大汗的亲兵与心腹头人正围着一丛一丛的篝火,低声交谈着什么,间或用畏惧的目光,看向了那面代表大汗权威的大纛。
十几名巫祝披头散发,光着脚,脸上身上用颜色画着晦涩难懂的符文,手中拿着各式各样的法器,唱着同样晦涩难懂的歌谣,在蒙兀包周围不断唱跳祝祷。
他们的歌声时大时小,与蒙兀包中女人的惨叫声交相呼应,如同唱和一般,此起彼伏。
不知道过了多久,蒙兀包中女人的惨叫声方才停止,随之而来的则是婴儿响亮的啼哭声。
夜风呼啸,血味渐起,头人们仿佛感受到了某种不安的情绪,纷纷起身,看向了蒙兀包。
一名魁梧如山,戴着金冠的高大男子掀开帘子,抱着婴儿走出。
他环顾着四周,那些头人与勇士不敢与他对视,纷纷低下头来,以示臣服。
大汗从腰间摘下了一颗人头,举了起来:“这是塔塔儿部的兀格,他是金人的狗!这条狗曾经带着金人,来到草原上,抢走俺们的牲畜,侮辱俺们的妻女,俺当日就对着长生天发誓,必当报仇,今日长生天看着俺们,斩下了兀格的狗头!明日,长生天将会护佑俺们,打到辽阳府,擒杀金人皇帝!”
“好!!!”
“杀!!!”
头人们鼓噪起来,但是大汗却将兀格的人头扔到一边,双手捧起刚刚出生的婴儿:“兀格虽然只是一条狗,却还是有个好名字。这是俺的儿子,是你们来日的大汗,是来日统一蒙兀各部之人,是带着你们灭亡金国,去取中原花花江山之人!今日,俺要用塔塔儿部大汗兀格的名字来给他起名!”
大汗环顾四周,目光如电,随后仰起头来,仿佛既是在宣告,又是在向长生天祈祷般大声嘶吼起来:“从此之后,俺的儿子就叫孛儿只斤……”
夜风忽然停止,乌云瞬间遮月,天地异象之中,巫祝们也惊慌失措,停止了歌唱。
头人们更是骇然,然而大汗却言语不停,喊出了那个名字。
“铁木真!”
夜风再起,篝火摇曳,火花升腾而起,飞散在空中。
新的时代到来了。
(第三卷:满川龙虎辇,兀自说军机完)
第544章 家乡春日风景异
六月初一,丁大兴终于随军回到了海州,并且在第一时间告了假,回家探亲。
虽然理论上来说,身为统领官,丁大兴无法如此自由自在,可谁让他确实是老资历呢?
他在忠义军攻下海州之后就参加了军队,并且跟着飞虎郎君南征北战,打满了全场,近一年没有回家,堪称劳苦功高,即便罗慎言想要在军中轮换,也得对他有所优容才对。
丁大兴并没有耽搁时间,只是从随军商贾那里买了近百斤的马肉,随后就揣着各种赏赐,找了匹老马驾着车,向着家乡苇沟村的方向狂奔而去。
与两淮百姓看见军兵就躲不同,海州作为忠义军率先收复的地方,相当长的时间内充当着北伐军根据地,忠义军军纪森严,加上都是自家的子弟兵,所以这里的百姓也不是十分害怕士卒,碰到相熟之人,还会放下手中活计,以作调笑。
丁大兴回乡的过程中,竟然还真的遇上了个熟人。
“安保正,你为何会在这里?”就在一个路口处有所迟疑的时候,丁大兴却发现有几个公人打扮之人从右侧走来,为首满脸络腮胡子之人竟然有些眼熟,细细辨认一番之后,不由得大吃一惊。
这人竟然是苇沟村的保正安奎。
安奎正骑着一匹劣马,带着几个皂衣公人匆匆忙忙的赶路,听闻有人在叫自己,连忙回头。
他也是上下打量一番丁大兴后,方才兴奋说道:“丁老大,你这是回来了!走走走,俺正好往村子那边走,一起上路。”
丁大兴还没有回应,安奎就对着身后的弓手衙役说道:“这就是俺跟你们常说的那丁家大小子,已经当了将军的那个。”
原本有些紧张的弓手见到这一幕皆是肃立,随后拱手行礼。
“唉,安保正说的言重了,我现在就是个统领官。”丁大兴连连摆手,虽然是在谦虚,但已经快咧到耳朵的嘴角已经彻底出卖了他的心情。
又寒暄了几句之后,丁大兴方才问道:“安保正此番是要有公干吗?”
安奎拍了拍身上的佩刀,昂然说道:“俺现在已经不是苇沟村的保正了,前几月的时候,俺被罗知州看重,提拔俺当了沭阳的县尉。”
丁大兴有些惊愕,却还是连连恭喜。
虽然宋金的官制都比较混乱,但到了县一级还是比较统一的。县尉一般掌握一个县的武装力量,算是县里面的三把手或者四把手,因为除了县太爷之外,主簿与县丞有时不会同时存在。
别看在知州眼中,县尉也就是个芝麻大小的小官,在寻常百姓眼中,县尉那可是青天大老爷级别的人物。
“此番回咱们村里,也是公干。”安奎指了指西北方向,笑容也消失了:“咱们村子南边,又开了个圩子,安置两淮来的百姓,但他们来了之后,春耕已经过了,只能当佃户,外加开一开荒,种些芜菁罢了。
但这番分给他们的耕牛却不能闲着,苇沟村那边想转借一些,秋后用粮食支付报酬,但这毕竟是官牛,得有官家人物在场,也因此,俺就趁机回到家中看一看。”
丁大兴点了点头,两人并辔而行,又说了几句闲话方才说道:“我记得这条路没有这么宽,岔路也没这么多啊。”
安奎乐呵呵的说道:“丁老大,你是不知道俺们一个冬日干了多少事。本来冬日就只能干耗粮食,在家躺着,但魏公想出一个以工代赈的法子,让青壮们出来帮忙运粮草,挖沟渠,平整道路,并且发放粮食,虽然只能让一个人囫囵着吃饱,却也省了家中的粮食不是?”
丁大兴好奇问道:“我听说魏公在冬日攻打邳州去了,咱们海州这边没有出民夫转运粮草吗?”
安奎摇头,竟是颇为遗憾:“因为沿着沂水一路南下就可以抵达邳州,所以这好差事都让沂州人得去了,唉……”
说到这里,不仅仅是安奎连连叹气,他身后的衙役弓手也有些捶胸顿足之态。
“安大哥,这我就不懂了,民夫如何就是好差事了?”
“丁老大,你这番言语就是见识短了。”安奎连连摇头,两人相熟,言语也不是十分客气:“咱们庄稼汉过得都是苦日子,你说当民夫苦,难道当纤夫,囊农夫就不苦?然而同样是苦,魏公还是能给些甜头的。
魏公那里军纪森严,从来没有打杀过民夫,而且邳州那可是金贼存粮之地,那里有数不尽的民脂民膏。魏公自然没有亏待大家伙,出手大方的紧,听说无论是正军还是民夫,人人都有赏赐。”
扛着一把长枪的衙役弓手凑趣说道:“俺岳丈家就是沂州的,家里有艘渔船,为忠义军运送粮草,听闻到最后赏了半船麦,还有三匹布呢。”
听到这里,其余衙役同样点头感叹起来,仿佛觉得沂州人得了了不得的便宜。
丁大兴笑着说道:“倒也不能这么说,毕竟是战事,会死人不说,前线那么多兵马,人吃马嚼的,转运粮草十分辛苦。”
安奎再三摇头:“哪里辛苦了。魏公一共只出动了几千兵马,加上有沂水相连,大船可以直达邳州。
攻下邳州之后,立即就有了数不清的粮草辎重可供军用,那些民夫各个高兴,身穿新的冬衣,扛着几袋子粮食回家去了。
若说辛苦,还不如俺们海州这里修路挖渠来的辛苦。”
见话题又转回到了家乡建设上来,丁大兴连忙询问:“修整沟渠,咱们村子是不是出了许多人?”
“那可不。”安奎即刻点头:“不只是全村,其他村子中的全都发动起来了,罗知州拿出了数不清的精粮来鼓劲,俺们还吃过几顿白面炊饼呢!”
丁大兴继续追问:“挖渠可是个力气活,就没人反对吗?”
“有,怎么没有?哪个村没有几个懒汉啊。”安奎叹了口气说道:“而且是要轻徭薄赋的,州里的人手也不是那么多,只能趁着冬日抓紧整修。那个地方出力多,就先修那里的。咱们苇沟村可以老少爷们齐上阵,就算挖不动渠的人,也在后方递水运土,自然先修咱们那里了。”
“哼,其余村子里还有观望的,到了春耕的时候全都傻眼了,水闸一开,沭河的水直接咕咚咚漫了整片地,哪里还需要人挑马拉?他们这才知道,咱们是要动真格的,这不,刚刚还有其余村子的耋老到朐山州衙里请愿,想要修水利,可这都六月了,哪里是修水利的好时机?罗知州也只能敷衍过去,等到秋后再说。”
说着,安奎连连摇头,似乎是在为其余村子见识短而感叹,又为了自己手段高而自得。
如此说着闲话,不多时,一行人就已经抵达了苇沟村,并立即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这不是丁家老大吗?听说当上大将军了!”
“丁老大,你就没抢俩娘们回来?”
上一篇:汉风烈烈起南洋
下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