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396节

  “诸位,这就是修改军制的全部了,举手表决吧。”

  说到这里,刘淮顿了顿,竟然没有提忠义大军,只是催促所有人表决是否同意议题。

  看起来他并不想损害魏胜的权威,将此事交于魏胜自己来作主。

  魏胜却是立即言道:“忠义大军也要精简到三千兵马,此事由鱼元与罗谷子负责。”

  一万两千的常备军,若是出征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但是驻扎在地方消耗就要大大减少了,而且那些回家的士卒还可以协助农事,有助于恢复生产。

  也因此,如同张孝祥、崔蛤蟆之类的地方官第一个举手响应,随后各路总管将军同样举起手来。

  刘淮的第一个提案竟然是全票通过。

  “第二件事,正是要恢复民生。”刘淮继续说道,并示意新任秘书陈亮将一摞文书分发在众人面前:“我这里有一揽子计划,诸位且细细看一下。”

  这是李通给拟定大略,由陆游、朱熹、张孝祥等人补充了细节,再由刘淮审阅通过的一系列计划。

  当然,这套计划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还没有让罗谷子等人因地制宜的补充,只能算是个空泛的大略。

  然而即便是这种空泛的大略,也让山东文武开了眼了。

  之前山东的问题在于没有什么大政方针,只是知道抗金,上阵杀敌各个在行,怎么恢复民生也只是本能的在做。

  农业社会中重视农桑嘛,做的再多也不会错。

  而刘淮虽然有超越时代的见识,却往往会被这些见识所限制。

  就比如说,这次他原本想要进行摊丁入亩,用土地税来代替人头税,就被李通所阻止了。

  好政策也是要因地制宜的。

  现在山东到处都是荒地,人口远没有那么多,如果按人头收税,反而有助于开荒。但是若是按照土地收税,土地越多税越高,就会打消开荒的热情。

  李通甚至明言,若是刘淮能一统天下,到时候应该立即在江南实行摊丁入伍,借机把那些大地主打散了发配到北地,充实北方人口。

  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李通根据山东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三个针对性的政策。

  第一个是老生常谈的发展农桑,休养民力,只不过不能单单只是种地。

  那些荒地一时半会也开发不出来,还不如由官府组织,种一些苜蓿,这种豆科植物可以在沙质土壤和盐碱地中生长,既可以肥田,又不挤占耕地,而且不用怎么侍弄,长上几个月就可以收割当饲料用。

  这套想法倒是与罗谷子不谋而合,只不过施政范围更大了一些。

  第二个则是发展海贸,由节度府组织,与宋国展开交易。

  至于拳头产品则是朴实无华的食盐。

  仅仅海州朐山县就有十几个大型盐场,现在依旧马力全开的生产食盐,如果不找销路,将山东人全都齁死也吃不完这么多的盐。

  区别于金国那边放了大羊的治民方法,宋国则是对盐铁贸易掌控力度惊人,两淮盐价十分高昂。

  这也就导致了一番奇景,在金国治下,百姓吃盐竟然比宋国百姓要便宜许多。

  属实是经济奇观了。

  一般私盐贩子搞不过宋国地方官府,现在是山东义军元帅府官方组织去卖私盐,有组织有计划,自然能畅通无阻。

  第三个就是开展矿业。

  捉了那么多金国俘虏,都是些精壮汉子,哪里能让他们闲着?原本是要到盐场劳动改造,但如今盐场已经接近满负荷,所以要将他们发配到矿场当矿工。

  淄州、沂州、莱州都有许多铁矿,从北宋时期就已经有了纯熟的开采工艺,正好适合这些俘虏来发挥余热。

  铁器多了,不仅仅可以制造兵器刀剑,更是可以打造农具与铁锅之类的物什,对外售卖。

  民事说完了就轮到军事了。

  在对外扩张方向上,应该是山东北部主守,只要金军不打进来即可,万万不可攻入河北。

  到时候完颜亮与完颜雍二人放弃成见,一并打过来,事情就大条了。

  主攻方向应该放在邳州、徐州这一线,也就是被黄河夺了河道的泗水。

  徐州易守难攻,人口众多,产业齐全,有了徐州在手,就可以以此为根基,背靠宋国,去争夺中原了。

  现在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徒单贞的那三万户兵马依旧猬集在这一线,根本不是靠忠义大军或者靖难大军就能仓促拿下的。

  但是没有关系,现在徐州这一线已经成为了金国的战略突出部,被山东与两淮两面夹住,之后不管金国谁能掌控这支兵马,也绝对不会让他们继续在这种死地待着。

  最起码得往西撤退,从涡口等地建立新的战略支点,这就是山东义军的机会了。

  当然,夺取徐州之后也不是高枕无忧了。

  如果目光再放长远一些,如果不解决黄河问题,那么徐州将会变得越来越残破。

  在真正历史上,徐州彭城之所以从原本四周环山的险峻雄城变成一马平川,谁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平原,就是因为黄河夺淮之后一次又一次泛滥导致的。

  因此,着眼于全国,如果要北伐金国,中原、黄河、山东都不是孤立问题,而是应该高屋建瓴,统筹规划,互相配合着解决。

  看罢手中的文书,在座之人皆是点头。

  这就是曾经金国相公的厉害之处了,只有到了某种高度,接触到全盘的信息,才可以做出全盘谋划。

  就比如黄河问题,即便是刘淮也只是知道这是个大麻烦,却不知道棘手到何种程度,这要是北伐到汴梁附近,突然发大水将大军淹了,那他岂不是比陈庆之还冤?

  “这番只是大略,会发往各地知州知县处,得到补充之后,方才得以实行,现在你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面对刘淮的询问,崔蛤蟆起身说道:“大郎君,时间过于仓促,俺回去之后还得召集幕僚官吏细细讨论才可以,不如也定在三日后,与各地官员一同写来文书,再做定夺。”

  刘淮点头:“崔知州,我知道你的忧虑,但是一切都要快,现在不到一个月就要入伏,也是可以抢种粮食的最后时机,再犹豫些时日,我可以等,节气却不能等了。”

  “晓得,俺晓得。”崔蛤蟆连连点头。

  “快一些,还有其余人有言语吗?”刘淮再次询问。

  而呼延南仙再次起身说道:“大郎君,我知道现在主力皆是在南线作战,但北线这里若有机会,难道不能进攻吗?徐州那里是孤军深入,可到底有三万金贼镇守,面前的济南府却是空虚至极,足以一鼓而下。”

  说到这里,呼延南仙仿佛意识到军粮的问题,立即举起一根手指说道:“一千兵马,我只要一千兵马,就足以拿下济南府。”

  刘淮正色说道:“呼延总管,并不是不让你打,而是黄河故道是个底线,若是咱们突破了这个底线,那么就会威胁到金国在河北的核心大名府。到时候完颜雍就会放过完颜亮,首先来打咱们了。”

  呼延南仙闻言艰难点头,却还是有些不服气:“但只拿半个济南府。绝不渡过黄河故道,如何?”

  刘淮笑了一声:“呼延总管,你真的能控制住裹挟进来的兵马?”

  呼延南仙思量片刻,终于坐下不说话了。

  战争并不是打一仗就能了结的事情,而是会产生链式反应。

  呼延南仙张口就是用一千兵马出击,到了济南府之后肯定会倚重本地人,到时候他们觉得只有半个济南府光复不像话,过了黄河故道该怎么办?

  金军增兵山东义军也得增兵,否则益都府也保不住。

  可这样一来,岂不是又要开始大战了?

  刘淮见呼延南仙不言语了,方才出言安抚,言语依旧是今日说烂了的话:“呼延总管,我知道你的愿望,但现在确实不是与金贼决战之时,否则很有可能造成完颜雍与完颜亮这二人联手对付咱们的局面。

  也只有让他们开战到精疲力竭,咱们山东修炼好内功,再行出战与金贼争锋。”

  呼延南仙叹了口气:“那大郎君让我等待几年呢?”

  刘淮回头看了看魏胜,见他没有多余言语,只能回头说道:“等待两年,三次秋收之后,咱们就有足够的能力,率领大军与金贼发动决战了。”

  “在这之前,只能有小股兵马集结作战,否则就过于影响民生了。”

  说出了一番表决,并将休养生息的调定下之后,刘淮的提议再次全票通过。

  主持完这么一番会议之后,刘淮也是额头生汗,有些疲惫。

  “父亲可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刘淮将纸张塞回到怀里,对主位的魏胜拱手说道。

  魏胜起身,充分展示了武人本色,没有任何废话,大手一挥:“今日是为大郎接风洗尘的庆功宴,大家吃好喝好!”

  说罢,魏胜就在一众瞩目中坐了回去,竟是直接等待开饭了。

第549章 歧途半日择

  吴超有些失魂落魄的走出了节度府。

  他其实并没有参加会议的资格,甚至按照官位只能坐在了十分靠后面的位置,他只是去参加接风宴,恰逢其会才被允许在节度府吃了一顿饭,随后的事情就与他无关了。

  吴超寄予厚望的飞虎郎君连搭理都没搭理他。

  在临沂这座巨大的城市中,虽然已经到了六月,吴超只觉得寒气四溢,一时间不知道该去往何方。

  员琦也从节度府中走出,这名以勇猛在淮东大军中著称的悍将此时也是满脸苍白,难以言语。

  即便早就知道吴超的那番谋划是扯淡,但此时真的面对如此进退两难的情况,终究是乱了方寸。

  难道就这么灰溜溜的回到宋国?

  吴超看着员琦,艰难开口:“你是不是觉得受委屈了?”

  员琦点头,然后摇头:“倒也没有人折辱咱们,也没人说怪话。但这才是最大的羞辱,刘大郎明知道咱们此番这么多动作,竟然毫不在意,甚至管都懒得来管。如同懒得去拍打身上的苍蝇一般,这才是最让人难过的。”

  说到这里,这名猛将沮丧至极:“这群山东人根本没有把咱们放在眼里。唉!”

  所谓无言即是最大的轻蔑,现在吴超等人算是彻彻底底的感受到了。

  吴超思量了片刻,终于咬牙跺脚说道:“我知道该去找谁了,去找张孝祥张相公,让他为咱们主持公道!”

  员琦微微一愣,思量片刻,也只能点头。

  “你们找我也是无用。”

  张孝祥有空招待这两名倒霉蛋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下午,而这位在宋国公认的宰相之才却是摊手以对:“我也是初来乍到,暂时只负责民事,哪里能插手军事呢?”

  见到吴超面露失望之色,张孝祥也只能说道:“而且你那两千兵马也不要渡淮河北上了,这是朝中谁的主意,不是添乱吗?今日你没听刘大郎说吗?山东粮草本来就不多,再来两千多张嘴,谁受得了?”

  吴超彻底无奈,瘫坐在凳子上说道:“那该如何是好?”

  张孝祥饮了一口茶,看着面前这两名武人,心中起了思量。

  他的确暂时没有办法掌控兵事不假,但并不代表着他不想要掌控兵事。

  因为山东是‘用武之地’,是与金军交战的前线,想要攫取威望,获得尊重,怎么能不掌兵事呢?

  然而山东大将都是跟着魏胜与刘淮起家,其中不乏有人是被这二人从死人堆里救出来的,哪里那么容易改换门庭?

  所以,这两名宋国将领自然就成了可以拉拢的对象。

  必须要说的是,这种拉帮结派的现象不只是非常常见,而且是理所应当的。

  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自己的班底,什么事情都干不成。

首节 上一节 396/5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烈烈起南洋

下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