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430节
“军粮还剩许多,但是城中百姓却有些乏粮,是否要……孔先生?”府衙之中,张楠抱着一本文书,说着城中粮食状况,见到孔端起神游天外,不由得轻声呼唤。
孔端起回过神来:“哦……你继续说……”
张楠却没有继续刚刚的汇报,而是看了看身后的一些官吏,见他们离得比较远,而且正忙着手中活计后,立即上前一步,低声说道:“孔先生,莫要因为金贼抵达而担心,须城是坚城,又有大军镇守,哪里是那么容易被攻下的?”
孔端起微笑摇头,却因为这个动作而牵动了伤口,不由得疼得龇牙咧嘴:“阿楠,我哪里是担心这个……”
他刚刚想说城中流言之事,张楠闻言却再次向前一步,几乎贴着孔端起的身前案几:“至于宋国是否有援军之事,孔先生也莫要忧心了,事到如今已经是一团乱麻,谁还会追究这些事情?而且……”
说着,张楠的声音进一步压低,几乎如同蚊呐:“而且,咱们又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
孔端起悚然而惊,心中却猛然想起了城中的流言。
他的目光在张楠脸上扫过,随后又缓缓看向了府衙中的其余官吏。
不知道何时,十余名官吏已经减缓了手中的工作,同时抬头看向了孔端起。
往日一个个熟悉的面容,此时在孔端起的眼中竟然犹如鬼魅般凶恶可憎,以至于在如此温暖的府衙之中,他竟然微微战栗起来。
“你们且继续商议,我回一趟府中换药。”孔端起强笑着起身,拒绝了张楠的搀扶,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走出了府衙。
他抬头望着天空,只觉得阳光惨白刺眼,一时间竟不知道何去何从。
片刻之后,孔端起登上了马车,对马夫说道:“回府,快一些!”
回到孔府之后,孔端起第一时间来到后院去寻移剌道。
移剌道虽然依然在院中晒太阳,却没有闭目养神,而是手中拿着一本书卷,眯着眼睛不知道是在看书,还是在假寐。
“哦?孔先生来了?”移剌道将手中书卷放在了一边,对孔端起笑道:“伤口可见好?”
孔端起拄着拐杖,冷哼一声:“我来找你,不是为了这个。”
移剌道笑容不改:“那就是因为我大金主力兵马兵临城下,城中流言四起,并且城中豪强大户也不稳当了?”
孔端起沉默了,片刻之后方才叹了一声:“有时候真的不知道是我孔府漏成了筛子,还是你果真是智几近妖,竟然次次都能一眼勘破局面,并且说的分文不漏。”
移剌道这次则是畅快大笑了,直笑到上气不接下气后方才止住:“孔先生啊孔先生,在井底是见识不到江海之大的。你说我洞若观火,智极近妖,却不知此事易如反掌,若是我大金朝臣在此,早就看出我的小伎俩了。孔先生,我且问你,当时我在东阿拦下你时,我只有一人一仆罢了,使节团的其余人,你可曾想过都去哪里了吗?”
孔端起再次沉默良久,方才说道:“都已经到了须城是吗?”
移剌道摇头:“自然不是,而是去联络东平府的豪强大户,并且给他们做出了承诺。”
“如同我跟着孔先生到须城一样,这都是闲子罢了,目的就是给诸位另一条路。”移剌道伸出了两根手指,示意此时有两条路存在了:“天平军得势之时,诸位自然不会走我们这条路,可如今……”
孔端起叹了口气:“事态艰难了,无论是我们个人前途,还是说天平军的前路,都艰难了。”
说着,孔端起竟然落泪,片刻之后,泪如雨下:“全……全都是因为我……因为我贪恋权位,为了掩盖宋国不能出兵这一个谎话,只能不断用别的谎言遮掩,到最后……最后害了天平军,害了耿节度……”
说到最后,孔端起瘫坐在地上,掩面而泣。
移剌道缓步向前,来到孔端起身前,他虽然依旧是个囚徒,却像座大山般压迫感十足,居高临下的看着孔端起:“孔先生难道想为天平军殉死不成?”
孔端起擦了一把眼泪,缓缓站起来说道:“自然不是……”
说着,孔端起狞笑起来,他的脸上依旧挂着泪水,使得表情分外诡异:“就算是当叛徒,我也要当领头的那一个!我要彻底掌管东平府!”
移剌道微微一愣,随后再次哈哈大笑起来,他拍着孔端起的肩膀说道:“说的好!大金已经决定在山东分封猛安谋克,如齐国故事,将东平府与你又何妨?”
孔端起笑容更加狰狞:“我这就去联络其余人。”
移剌道笑着摇头:“莫要主动去联络他们,等着他们主动找上门才行。”
见孔端起目露迷茫,移剌道耐心解释道:“城中流言升起,却哪里是我那些随从的本事?他们人生地不熟的,哪里能如此利索的传流言却又不被擒获?此必然是城中大户所做!且等着吧,最迟今日夜间,就有人来寻你了。”
孔端起呆呆点头,刚要说什么,却听到有仆人在花园外大声说道:“阿郎!有客人来,是张楠张三郎带着县里的官人们。”
移剌道笑容更甚:“啧啧,这东平府地方不大,却是人杰地灵啊!”
孔端起一时间也只能讪笑。
第591章 壮士远出征
天平军撤退的很坚决,同时也很仓促。
完颜守道这几日一直睡在城头,枕戈待旦,原本天平军在夜间时都会发动小规模夜袭,或者敲锣打鼓不让金军好好睡觉,但这一夜却是安静异常。
到了第二日,完颜守道迎着晨曦看向了城外,却发现城下的围城营地已经撤离,而更远的天平军大营则是云雾缭绕,似乎在开火做饭。
完颜守道的军旅经验充足,立即就明白天平军这是要撤军了,立即在城中点燃了数堆烽火。
烽火只能传递少量的信息,可只要中间不断,并且约定好了内容,那么就可以将消息用极快的速度传递到很远。
很快,已经偷偷率两千甲骑潜伏在沧州南皮的夹谷清臣就收到了消息,直接率领兵马,沿着永济渠向大名府进发。
此时的东金能凑出这两千精锐来属实是不容易,其中大约有一千三百骑是完颜雍挤出来的,还有六百余骑是纥石烈志宁从败军中遴选出来,都是能打硬仗的兵马。
说句良心话,现在东金也是满脑门子账,能凑出这些兵马已经算是对得起纥石烈良弼了。
西金完颜亮那里干脆是彻底无力,甚至有了迁都洛阳的打算。
辛弃疾与李铁枪让伤兵、民夫与老弱跟着中军先走之后,两人合军四千兵马,殿后撤军。
虽然须城与元城的直线距离不过二百里,但军事行动却不能按照郊游的规则来,不能仅仅算直来直去的距离。
天平军此次北上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一个大名府,所以将前进基地放在了博州州治聊城,在其中囤积了大量的军资粮草,因此,天平军撤军方向也是先向东行进,在聊城站稳脚跟之后,再转道向南。
在天平军主力撤到堂邑附近之时,辛弃疾也拔营启程,行进不过半个时辰,就迎面碰到了奔袭而来的夹谷清臣。
没有其余言语,双方就地开练。
一边是长途奔袭,一边是师老兵疲,双方堪称半斤八两,厮杀了一个时辰,两边各自退兵。
辛弃疾率兵马缓缓撤退,夹谷清臣而是率领骑兵远远坠着,时不时冲过来作袭扰。
虽然此时须城被围的消息还没有传出去,但临阵退兵还是使得天平军中士气低落,若不是辛弃疾平日里治军严格,说不得现在大军已经彻底崩溃了。
对于天平军这里的形势,刘淮虽然没有了解的一清二楚,心中却还是有些猜测的。
世界是唯物的,人是要吃饭的,是有七情六欲的,军队也是得老老实实走路,而不能真的飞天遁地,这也就导致了军事行动发展到一定程度,全都是打明牌。
益都府,刘淮面对着呼延南仙、雷奔、石七朗、王雄矣等武将,陆游、李通、何伯求、张孝祥等文臣,在地图上比划完毕后,缓缓说道:“军情大约就是这样了,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何伯求当仁不让,直接冷哼说道:“耿大头领这打的是什么仗?简直莫名其妙。”
呼延南仙看着舆图,也叹气说道:“这一仗就不该打的。”
众人纷纷点头。
自己稳固发展几年,等着东金西金打生打死之后,再以堂堂之师出征,岂不是更好?
若是天平军能够稳固发展自身,经营地盘,即便纥石烈良弼能统合徐州三万户也无能为力。
难道他还能顶着天平军主力攻入东平府,冒着被赶来支援的靖难大军围歼的风险围攻须城吗?
不可能的,这是三万大军,不是三万颗大白菜。纥石烈良弼即便再有平定山东的心思,也不可能将这些兵马平白抛洒。
如果纥石烈良弼这个冬日没能发动进攻,那么徐州三万户自己就会内乱,他们内部驳杂,是被强行捏合在一起的,没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自己就会分道扬镳。
这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些人能够改变的,而是被天下大势浪潮推着向前走的。
可现在由于天平军仓促出兵,这一切的谋划都成了泡影,原本将要自乱的徐州金军被激励起了士气,成了不得不正面厮杀的存在。
所有人听完军情之后,就没有不嘬牙花子的。
不过再愤怒,再无奈,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也只能硬着头皮迎难而上了。
李通拱手说道:“大郎君,此时已经不得不出兵了,若是让金军攻破东平府,顺势进入兖州,就可以正面威胁临沂,到了彼时,整个山东东路都会有危险。”
张孝祥接口说道:“这是老生常谈。”
这二人也算是互相看不顺眼,毕竟一个是金国的往日宰执,另一个是宋国的来日相公,没点矛盾才是见鬼。
刘淮却立即制止了两人之间即将开始的争执:“时间紧迫,正如李先生所言,此时咱们已经不得不出兵了!这次是父帅与我独断,卫所兵已经集结,兵贵神速,咱们从益都府只有两个出兵方向。
第一个渡北清河攻打河北,围攻河间府,威胁金贼后路,阻拦金贼河北援兵;
第二个则是进攻济南府,攻下历城后沿着北清河逆流而上,直接去东平府参战。”
“你们还有其余说法?”
“好,既然没有,那就举手表决吧!”
果然,同意第一种方案的寥寥,而同意第二种方案的则是众多。
众人反对第一种方案,除了会直面东金主力之外,还有个更现实的原因。
想要从山东东路进攻河间府必然会经过沧州,这个地方可是从前宋五易回河时黄河神龙摆尾入海的地方,遍地都是盐碱地,人口稀少,根本难以支撑大规模行军。
而且此时刘淮面临的局面与当日支援两淮之前差不多。
断敌军后路与增援可能管用,但天平军可能撑不了那么久了。
“既然如此,莫要犹豫,谁做前锋!”在刘淮的扫视中,诸将皆是跃跃欲试。
呼延南仙立即起身说道:“都统郎君,末将在益都府枯坐良久,也对历城有所准备,武成军也是兵马最齐全的,其余兵马还在汇集之中,于情于理,都应该是末将作先锋才是。”
有人还想要反驳,却见呼延南仙已经对着众人团团一揖:“诸位同僚,武成军总归是要做出些事情,才能在山东立足的。”
此话一出,就连对武成军有些膈应的张青等人也全都偃旗息鼓。
东平军可是与武成军正面厮杀过,结过仇怨的。这种仇恨可不会因为徐文自尽,呼延南仙反正就可以凭空消失。
纵然张青、萧恩等人会以大局为重,却终究不能对武成军如其余大军般亲近。
想要打破这种隔阂,最简单也是最快速的办法,反而是并肩作战一场,互相配合厮杀一次,到时候武成军自然就会融入到山东义军之中了。
见没有其余人反对,刘淮当即拍板:“武成军四千正军打头阵,即刻兵发历城!”
“喏!”呼延南仙大声应诺。
“李火儿!”刘淮看向了忠义大军前军统制,也是他以前的副将:“你率本部两千兵马,进驻浦台,防备河北金贼!”
“喏!”
“张青!你率东平军两千兵马,为武成军后继,驻扎济阳。”
“喏!”
此时靖难大军与忠义大军的卫所兵大多数还在聚集之中,编制齐全能发兵也只能有就近的武成军等数千兵马。
“我自会在此聚兵,为诸位后继。”
“李参军,统筹粮草辎重。”
“何长史,且随我处置军事。”
上一篇:汉风烈烈起南洋
下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