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464节

  徒单贞立即察觉到了事情不对。

  天平军此时还在须城以北折腾,他们又不能飞过来,就算有些游骑摸到了这边,又怎么会如此准确的知道金军的行军方向,并且事先做出了准备?

  不过事到如今,徒单贞倒也没什么多余选择,大军兵马沿着那座孤零零的石桥,向南进军。

  徒单部族兵虽然只有不到三千人,可战马牲畜众多。所以这条小河依旧迟滞了金军。

  这还没完,金军只有一半人渡河时,又有游骑前来通报,前方有人掘开了一条小渠的河堰。

  即便冬日河水枯竭,不至于成水淹七军之势,却也将前方道路搞得一片泥泞,只能绕道通过。

  移剌道已经头大如斗,他此时已经反应过来,这是须城左近的豪强们开始捣乱了。

  然而他向徒单贞出言提醒的时候,却被徒单贞当面呵斥了一顿。

  到了如今,还能如何?难道要凭着这两千多兵马,将天平军与东平府豪强一起收拾掉吗?

  一定要想办法逃出东平府!

  大约金军焦头烂额的同一时间,辛弃疾也见到了前来拜见的须城豪强头子。

第631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

  “因为你们的背叛,耿节度已经战死了。”

  辛弃疾看着跪在自家马前的十几人,冷冷说道:“我只有三句话的耐心,你们几人莫要浪费。”

  “我……我们知错了!”有人哭嚎出声。

  辛弃疾将手放在剑柄上,冷笑说道:“这算是第一句。”

  为首之人立即一个后蹬腿,将那哭嚎之人踹翻,再次叩首,斟酌了一下词句说道:“我们这些人还有用,我们都知道飞虎郎君的政令,愿意为大郎君鞍前马后,愿意分散田地,尽散家财,只求留我等一命!”

  辛弃疾不置可否:“这是第二句。”

  眼见这话都不能将辛弃疾说服,为首的豪强彻底慌乱,却还是继续说道:“金贼!金贼已经难逃,但是被我们拖住了!这是三千金贼精锐甲骑,为首之人是金国的左监军徒单贞!

  辛将军即刻南下,就可以立下大功!”

  辛弃疾看着那人,脸上终于浮现出了一丝笑容:“然后我大军就会扔下须城的庄园,让你们有机会逃跑,是吗?老赵?”

  被唤作老赵之人也是一家赵氏豪强的领头人物,闻言心下一横:“正是如此,我家中有些平日里作恶的子弟,虽然不容于飞虎郎君的规矩,却终究是我家的亲信子侄,我还是想要给他们找一条活路的。”

  辛弃疾笑着说道:“你这厮倒是坦荡,只不过你可曾想过,我是不会放你回去的?”

  老赵再次重重叩首:“辛将军,我们做了此事,哪能还能全身而退呢?我只是深恨,当日的骨头为何平白软了下来,为何没有坚持到底。所有决策都是我做的,愿请死。只不过还望辛将军莫要屠灭我赵氏宗族。”

  辛弃疾冷笑两声,不置可否,心中却是再次盘算起来。

  金军近三千精骑,这是一支说多不多,说少也绝对不少的兵马。

  指望他们打一场战略会战,那是不可能的,但只要在恰当的时机出击,就足以改变战争的胜负了。

  最重要的在于,这是一支完完全全由女真人组成的骑兵部队。如果能予以歼灭,对于人口稀少的女真人来说,也将是个巨大打击。

  但是正如面前的赵姓豪强所言,这些须城大户虽然已经私兵丧尽,能战的庄户全都在北清河畔被一战而溃,已经做不出什么大事来,然而其中的核心子弟逃过这一遭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如果天平军放弃围攻这些豪强庄园,转而南下追杀金军,那么这些豪强子弟肯定会趁机逃跑。

  辛弃疾很快就下定了决心。

  这些地主豪强又不会五行搬运大法,无法将土地人口全都带走,区区几十丧家之犬罢了,重要性如何能与金军主力相比?

  “六郎!”辛弃疾对着族弟兼部将辛元英说道:“与你二百人,守住我军后路,看住这些人。”

  “阿远!派遣军使,传令各军,别管其余,速速南下,一定要将金贼的尾巴给我咬住!”

  辛弃疾以看死人的目光,看了一眼跪在马前的十几名豪强,随后驱马,当先向南杀去。

  千余兵马随之而动。

  而伴随着军使向着其余四支兵马传递消息,天平军已经被完全发动起来。

  军卒基本上都是本地出身,对于东平府的地形十分熟悉,很快就绕过了须城周边的村落与市集,向着徒单贞包去。

  这时候徒单贞才刚刚行进了不过五里罢了。

  而且更为悲惨的是,在遭遇一系列的迟滞手段之后,徒单贞绕路将自己给绕进去了,竟然偏离了向南的行军方向,渐渐向西,靠近了曾经的梁山泊,如今的泥泞沼泽地。

  说句马后炮的话,如今这种局面纯属是意外。

  因为此时东平府豪强也没有组织,更没有兵力,只是各怀鬼胎,胡乱折腾一气,想要将金军留下来罢了。

  如果徒单贞刚刚在几个岔路选择偏东的方向,或者在几条小河上选择不同的地段强行渡河,就可能已经脱离了地方豪强的破坏范围,从而逃出生天了。

  可世界上没有如果。

  “这里是……这里是石盏斜也死的地方吗?”移剌道身子骨较弱,骑着战马一路狂奔,又强行泅渡了几条小河,衣服下摆已经湿透,被冬日的寒风一吹,只觉得浑身都变得僵硬起来。

  然而更让他感到遍体生寒的则是那片广阔的芦苇荡。

  移剌道在劝降孔端起之后,曾经来到此地祭拜过石盏斜也,记得十分清楚。

  徒单贞勒住了战马,脸色有些阴晴不定。

  他也被这帮子东平府豪强搞得有些发毛,根本不知道前面还有多少阴损招数在等着自己。

  “传令下去,不要靠近芦苇荡!”徒单贞一声令下,让行军阵列的兵马稍稍转向,随后就在原地等待游骑探马的回报。

  很快,一个好消息与一个坏消息就前后脚的传到了徒单贞面前。

  好消息是只要再往前走上五里,道路就会正常起来。

  坏消息是身后天平军的游骑探马已经抵达了左近,并且与金军的游骑展开了厮杀。

  换句话说,就这么耽搁的工夫,天平军就已经咬了上来。

  这并不是说明金军已经彻底难以撤退,而是金军撤退的过程中,如果再遇到道路不畅,队列分散的情况,面对天平军的攻击时,很有可能连最基础的反击都做不到,就会被彻底击溃。

  军事行动要留出时间与空间的余裕的。

  看来必须要打一仗了。

  “左监军!不能在这里与天平贼交战!”徒单永年也赶了过来,听罢游骑汇报,看明白局势后立即说道:“连个辗转腾挪的地方都没有,到时候就是跟石盏斜也那厮一个下场了!”

  徒单贞点头以对:“我自然知道这个道理,移剌道,你可知道周围哪里有大片平原吗?”

  移剌道也顾不得徒单贞的失礼,点头说道:“既然到了这个地方,我就晓得了,往东五里左右有一大片盐碱地,足以让咱们施为了!”

  徒单贞只是思量了片刻,就立即下定了决心:“是得打一仗,不能给天平军一下狠的,否则咱们就要被追死了!”

  三名金国高阶官员议定之后,全军转向东方,在游骑的指引下,向东行进了三里左右,找到了那一片平原空地。

  徒单贞只是大略环视了一下战场,就点了点头。

  这里应该是二十多年前,黄河决口之后漫过一次,随后就因为泥沙覆盖,而形成了南北长十几里,宽数里的盐碱地。

  想要治理这种盐碱地,就得建设大量水利工程,用一次次漫灌将地中的盐分洗走。但以原本齐国与后来金国的基层治理能力,根本干不成。

  本地豪强也懒得在梁山泊旁使劲,因为黄河成了这副模样,还指不定哪天又决口,再淹过来,那一切的努力就全都成无用功了。

  此时徒单贞倒也懒得管这些民生问题,不过这片盐碱地给了金军骑兵极大的发挥空间倒是真的。

  甲骑披上盔甲,换上主战战马,刚刚列阵完毕,第一支天平军就出现在了徒单贞视野的尽头。

  为首大将身后大旗上书一个‘李’字。

  正是李铁枪。

  虽然这厮麾下只有一千多兵马,可见到金军甲骑已经列阵完毕后,他反而兴奋起来。

  “告诉辛五哥!我咬住金贼了!让他快些来!”

  吩咐了军使一句之后,李铁枪直接下令全军披甲,只是草草列阵,就指挥着步卒甲士向着金军甲骑主动发动了进攻。

  徒单贞根本不敢让步卒冲到骑兵的身前,立即让几名心腹率数百骑兵进行反击。

  这正中李铁枪的下怀,因为他的目的就不是能正面击败金军,而是拖延时间。

  只要能拖住一时三刻,天平军主力就能来合围,到时候金军想要跑就难了。

  徒单贞同样知道这个道理,见数百骑兵环绕这千余天平军来回袭扰突袭,却丝毫不起作用后,立即加大了筹码,又是近千骑兵从李铁枪的两翼绕了过去,试图从天平军的军阵侧后方找一些缺口。

  战斗在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第632章 金贼欲遁不得回

  “……如此说来,李铁枪已经接战?”

  “正是!”军使大声说道:“俺家将军让俺向辛五哥求援!”

  “你回去……”辛弃疾想了想铁骑四出的场面,军使很难在这种形势中将军情带回去,他立即改口说道:“你莫要回去了,随我一起进军。”

  说罢,辛弃疾继续下令:“辛经纬,全军击鼓,响亮一些,让大铁枪知道,援军马上就能抵达!”

  “传令给张安国、时白驹二人,他们麾下牲畜多一些,大车也多一些,让他们立即向南走,莫要直接参战,绕过战场,去断了金贼后路!”

  “传令给贾瑞,让他向我靠拢,两军合军,一起向前压过去!”

  天平军兵分五路,齐头并进,张安国在最西侧,沿着梁山泊泥沼地边缘行军,时白驹则是在最东侧。也因此,从理论上来说,他们是可以绕过战场,出现在金军后方的。

  然而辛经纬传令完毕之后,却是皱起眉头来,在他看来,自家族兄做出了个出乎常理的战术动作。

  辛弃疾竟然试图用步卒包围骑兵。

  其中的不靠谱之处简直是一望而知。

  当然,辛经纬不知道的是,这种事情在历史上是有战例可循的。

  在元末明初的时候,明军北伐之时,曾经不止一次用长枪轻甲兵,以长途迂回的方式,将元朝骑兵包围起来进行围杀。

  这里面甚至有些科学依据,因为人的耐力要比战马的耐力好得多,路途长到一定程度,马是跑不过人的。

  然而想要执行这种军事行动,关键在于步兵要有良好的组织度,要有高昂的士气,同时还要有充足的营养。

  朱元璋北伐的那支明军自然能满足这些条件,而如今的天平军虽然不如明军,但徒单贞这支部族兵是在撤退途中,仓促又被拉起来作战的,军心士气乃至于体力都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这就给了天平军机会。

  辛弃疾下令之后,一刻也不耽搁,在战场的边缘列阵,随后与赶来的贾瑞合军一处,列成了简简单单的大横阵,以一种横扫战场的姿态,向着金军甲骑压迫而来。

  绕过李铁枪两翼,试图侧后攻击的金军不敢怠慢,分出一部分兵马,在阵前来回奔驰放箭,试图牵制天平军主力的行动。

  但是天平军却依旧在鼓声中迈着步伐缓步前进,弓箭手不时将一些离得近的金军骑兵射落下马,轻甲刀盾士卒在长枪方阵缝隙反复出击,不停拖住抵近射箭的金军骑兵,枪阵随之碾过。

首节 上一节 464/5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烈烈起南洋

下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