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547节
如此想着,纥石烈志宁蹬着马镫,迎着日光,向战场的最东端眺望。
彼处烟尘滚滚,只能看到旗影翻飞,人潮涌动,至于战场究竟是如何情况,他就一点都看不清楚了。
纥石烈志宁唯一知道的是,徒单海罗与乌延查剌二人几乎用了同一套战术,用一部分骑兵纠缠住汉军甲骑,随后主力兵马一拥而上,自南北绕行而来,如同一支大钳子一般,钳向了汉军中军所在。
这是近七千精锐甲骑,行动起来声势浩大,根本瞒不住任何人。
而作为被巨型钳子夹在中间的坚果,刘淮只是下令让王世隆、王雄矣、庞如归等人列阵以待,随后从马上跳下来低头看着地上倒伏的禾苗,难得有些出神。
总数十余万的大军对决,战场宽度绵延二十余里,自然没有如此大的官道与空地。
所以大军终究还是会踩踏庄稼,踹平田垄,占据村镇,并且对周围百姓的民生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在这方面,汉军还是比较好的,还分发了一些粮食,让周围村民到远处躲避,另外还有军法官来回巡视,整肃军队纪律,避免残民害民。
金军则是保持了中古时代军队的正常水准,以兵过如篦的姿态来对待治下的百姓。
虽然纥石烈良弼等宰执已经三令五申,不允许再征签了。
但那是对后方大范围宏观上来说的,具体到大军行军路线上来说,某个村子男子全都充作签军民夫,女子全都充作军妓,老者到营中做饭,孩童被做成饭,那也是屡见不鲜的。
面对大军,没人会管,也没人敢管。
敢管这事最近之人是在河间府的皇帝完颜雍,其次则是在亳州的纥石烈良弼,你们有种就去告状,看他们管不管!
当然,金军可以不把百姓当一回事,但是刘淮不成。
而刘淮此时走神,也不是因为被金军军势吓傻了,而是在他看来,金军主力精锐只要将矛头指向自己,那这场大战汉军就已经有八成胜算。
如果金军甲骑配合步卒,对汉军步卒大阵进行围攻,金军还有三分胜算。因为到时候刘淮必然会率领中军前压,也就有了被金军击破的可能。
然而如今金军竟然想要直插中军,难道真的以为自己是没牙的老虎不成?
刘淮伸手扶起禾苗,对梁肃说道:“梁先生,此战得胜之后,将会踩踏多少禾苗,大名府秋收之后会减产几何,参谋部可有规划?”
身为刘淮的军师将军,梁肃干的一般都是参谋长的工作。对于战后处置,虽然还没有形成完整文书,却也早就有了讨论与腹稿。
可此时梁肃身在大军之中,面对如潮水涌来的金军骑兵,额头生汗,口中干涩,思绪更加混乱,竟然一时间难以回答这个简单问题。
刘淮见禾苗再次跌倒,摇头叹了口气:“最起码大名府与博州之间的村镇与县城都会遭到摧残,今秋减产是一定的了,到时候还望梁先生作个统计,莫要在秋后闹了饥荒,出了人命。”
梁肃终于苦笑说道:“大郎君,这是七千金贼甲骑,即便大郎君胸有成竹,我一个腐儒文士却终究没见识过这般战场,先处置了他们,再说救济百姓之事吧。”
刘淮摇头笑道:“这有何难?以我军训练有素,阵型坚固,甲士众多,金贼别说七千甲骑了,七万又能奈我何?”
梁肃听完刘淮的豪言壮语,心中安定了一些,却还是有些忐忑。
刘淮见状高声对二十余步外的王世隆喊道:“王五郎!梁先生觉得我军三个统制部,共计八千兵马,其中五千甲士,对上金贼精锐甲骑会有危险,你可有办法安梁先生之心?!”
王世隆思量片刻,随后朗声回答:“我看到金贼有六面行军猛安旗帜,开战三刻钟之内,我为大郎君夺来一面,如何?”
刘淮点头,随后对身侧的员琦说道:“员三郎,王五郎既然有如此雄心,则必然少不了一员悍将,你且去助他吧。”
“这……喏!”
员琦原本还有些犹豫,因为王世隆让他这三百精锐甲士护卫在刘淮身侧,明显是为了保护这位大郎君的安全。
但是他转念一想,若此时拒绝,岂不是给了自家主君一种只认王世隆而不认刘淮的感觉?
这可是重大政治问题,不仅仅会坑了王世隆,还很有可能会把自己也陷进去。
因此,员琦只是微微犹豫,就大声应诺,随后带着三百甲士来到王世隆身侧。
王世隆见状也没有说什么。
因为刘淮身侧本来就有姚不平所率的三百飞虎甲骑作护卫,只要继续待在方阵之中,安全问题就是无虞的。
“员三郎,既然你来了,那就继续养精蓄锐,以作撒手锏,如何?”
员琦上次救援天平军的时候,也立下些功劳。但一来是侧击之功,二来击溃的终究不是金国正军,而是天平叛军,所以他的官职依旧是统领官,只不过麾下兵马换成了一些精锐。
员琦的功名利禄之心还是十分重的,否则他也不会放着宋国的统制官不当,来到山东建功立业,扬名立万。
因此,这厮闻言大喜,立即下令麾下三百甲士在阵后就地坐下歇息,等待着金军甲骑发动进攻。
乌延查剌率先抵达了汉军中军位置,仅仅一看犹如钢铁刺猬一般的甲士阵型,心中就凉了半截。
这特么哪里是轻易攻下的阵势?面临如此多的甲骑,汉军竟然没有一丝恐惧,这莫不会也是精锐吧?
汉军哪里来的这么多精锐步卒?
乌延查剌心中连连暗骂,可事到如今,正面战场已经开打,该分兵的也分兵完成,大量的鲜血与生命已经扔了出去,精锐骑兵更是以不成功便成仁的姿态突围而来,难道还能有其余说法吗?
开战吧!
很快,十二个谋克的甲骑从骑兵大阵中分裂出来,数人为一组,骑着战马在汉军阵前逡巡,时不时突然抵近,用手中弓箭或者短矛,对汉军甲士发动袭击。
汉军自然也不甘示弱,神臂弩手迅速聚集起来,以长枪劲弩将射杀来犯金军。
双方一开始只是互相试探,但战斗的烈度很快提升,仅仅两刻钟后就趋于白热化。
第732章 迟疑步战厮杀紧
乌延查剌亲自带着亲卫,混在普通军卒之中,在汉军中军大阵前绕行了两圈,不止没有缓解焦虑,而且更加头疼起来。
一般来说,一支军队即便训练再有素,战力再强,也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弱点。
这甚至是不可抗力造成的,因为将领的本事有高有低,每个军卒的素质也有上有下,有勇武悍烈的,自然也有怯懦混日子的。
这些弱点就是金军最好的突破口。
而试探这些弱点也十分简单,用骑兵围绕着敌方射击恐吓即可。到时候就可以根据敌军的反应而判断出哪里战力较弱。
以往无论是契丹、蒙兀、西夏还是宋国,他们的军队强悍之处比金军主力也不遑多让,但是弱点就太多了,金军只要能抓住一点猛攻,就可以以点带面,使得敌军整个崩溃。
但是汉军不一样。
这并不是说汉军一点弱点都没有,而是汉军军卒素质十分平均,即便再弱,也没有弱到不堪一击的程度。
此时徒单海罗也从大阵南侧赶来,乌延查剌没有藏私,直接述说了当前的难处。
徒单海罗拨马在汉军大阵前转了两圈,随后就认可了乌延查剌的说法,也有些无奈起来。
“查剌,元帅那里要应对三万山东贼,两翼兵马也都在互相纠缠,才为咱们寻到这个机会,不打是根本不成的。”
乌延查剌闻言同样无奈,又有些气急败坏的样子:“海罗,这是我不想打吗?咱们带着全军精锐甲骑,等待许久,不就是在等这个机会吗?可关键是……”
乌延查剌指了指汉军大阵,手指最后停在了那面硕大的‘漢’字大旗上:“就山东贼摆开的这番阵势,如何能轻易而下?到时候要死多少人?还有别忘了,我军的兵力虽然已经耗尽,但山东贼最起码还有几千人的后军,不管这些兵马战力如何,到时候从东边包过来,该如何是好?!”
徒单海罗啧了一声,随后默然不语。
这些问题难道他不知道吗?就是因为他没解决方法才在这里发愁的。
乌延查剌见徒单海罗不说话,言语郑重的出了个馊主意:“要不要换个目标?进攻山东贼的前军或者后军,不成就去将那些甲骑都收拾了?总不能在这里耗着吧?!”
徒单海罗连连摇头:“这么多的甲骑,此时已经有许多开始袭扰山东贼,哪里是那么好收拢的?即便收拢好,又得用多长时间?可就算时间足够,一来一回之间难道不耗气力,不耗士气吗?”
乌延查剌仿佛正等待此言,立即睁大眼睛怒道:“这也不成,那也不成,难道就在这里耗着吗?”
徒单海罗有些无奈摊手:“查剌,有什么言语都可以直说,何苦来试探?你是信不过我?还是担心我怕死不成?”
乌延查剌立即平静下来,仿佛刚刚大声嚷嚷的不是他一般:“为今之计,只能是下马步战,只要拆了山东贼的坚阵,甲骑冲进去,一举将刘贼斩杀,山东贼就能平定一半了!”
徒单海罗没有任何犹豫,立即点头:“那就这么办!”
破解强人政治的方法是什么?
最简单的就是将这个强人从肉体上消灭。
依照刘淮过往的战绩,外加其人的性格与汉军的表现,两名金军大将都可以轻易的判断出,刘淮就在阵中。
此时距离汉军政治核心不过五六排甲士而已,这让乌延查剌如何能忍耐得住?!
他娘的死伤再惨重,只要能把刘淮当场弄死,也是赚的!
怀着这种想法,乌延查剌回到北侧的本阵,率领十二个谋克的甲骑下马,对汉军中军发动了猛攻。
在另一边,徒单海罗有样学样,同样派遣心腹悍将带领步行骑士猛攻。
这些精锐女真甲骑其实不能单单算是骑兵,他们是传统的东亚武士,身备三仗,既能马战,也能步战。
东金占据河北、幽燕、辽东、晋地以及一部分草原,还是承着完颜亮的政治遗产,只能凑出二万多此等甲骑,足以见到这些骑士的宝贵了。
这些骑士都是军饷先领,战利品先拿,女人也要先抢,堪称赏赐厚重。
然而平日里为什么要对这些骑士如此恩养?
不就是为了在此时此刻,这些精锐能够赴汤蹈火,不顾一切的冲上去吗?
所谓爱兵如子,用兵如泥,就是这个道理了。
战斗在瞬间提高了一个烈度,双方轮流派遣弓弩手在五步之内抵近对射,又有甲士列成长枪方阵,互相戳刺推搡。
轻卒从长枪丛林之间伏地爬过,用匕首与短刀捉对厮杀。
在战局陷入僵持之时,双方又几乎同时派出手持麻扎长刀与大斧的重装武士,以一种决死的姿态,互相绞肉厮杀在一起。
与此时此地相比,双方之前的厮杀都如同过家家一般。
这一刻钟所产生的伤亡,足以让徒单海罗痛苦的闭上眼睛,也让乌延查剌心惊肉跳,五内俱焚。
刘淮端坐于马上,看着汉军将士不计生死的搏杀,心中同样悲痛。
这些汉军将士是多年战乱历练出来的战士,是跟着刘淮走南闯北经历数场大战的精锐,也是被刘淮一个个授予田地,在山东安家立业的好男儿。
他们更是父母的儿子,儿女的父亲,妻子的丈夫。
在如此惨烈的战斗中,他们却如同塞进火炉中的一片树叶一般,默默的成了灰烬。
“这是必要的牺牲。”
刘淮试图用这种方式来说服自己,然而心中却终究有一团火在涌动。
梁肃仿佛察觉了刘淮的心思,连忙上前,抓住刘淮胯下战马的马缰绳,不顾额头皆是汗水,声音颤抖慌乱,正色说道:“都统郎君,我知道你乃是天下名将,斩杀的大将比我见过的都多。然则此时绝对不是都统郎君出战的时候,此时你以一人之力,无非就是多一名甲士罢了,可若是伤了退了,军心士气都会受损,到时候会死更多人。”
刘淮抚摸着得胜钩上的沥泉枪,艰难点头说道:“梁先生,你说的有理……”
梁肃言语不停,继续劝道:“大郎君,如今你只要将帅旗继续立在中心,就能极大的鼓舞士气,万万不可轻出啊!”
刘淮默然,只是抬头看向了方阵的最北端。
由于刘淮身处一处高地缓坡上,所以对周围战斗情况一目了然,他看到方阵北边乃是金军进展最为迅速的地方,其中有一名手持两把金灿灿大锏的将领尤为瞩目。
而此时,手持双锏的乌延查剌似乎心有所觉,抬头望去。
两人的目光隔着数十步交汇在一起,刘淮脸色依旧冷峻,而乌延查剌似乎是受到什么刺激一般,举起铁锏指向前方,大声怒吼起来。
上一篇:汉风烈烈起南洋
下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