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虎贲郎

虎贲郎 第133节

  正常认知里,最先蒸馏出来的一定是酒液的精华,舍不得丢弃。

  经常喝瞎喝死一些人后,酒水蒸馏酒保持在一个风险相对可以接受的度数范围。

  喝酒时,还要温酒、烫酒。

  而赵基每次蒸馏都会去掉酒头,余下的酒液虽然烈、辛辣,但苦味少了很多。

  实际口感也就那样,可架不住容易喝醉,对伤兵或压力很大的军医、学徒来说,喝点烈酒很很快稳定情绪。

  贾逵来迎赵基:“侍中。”

  “梁道兄,里面说话。”

  赵基右手指着左侧储酒的小屋,贾逵当即跟他进入。

  赵基坐在一座酒坛上,就问:“今日伤者如何?”

  “多系箭伤,易于治疗。”

  贾逵说着将随身携带的竹简翻开,扫一眼就说:“营中药材已用去五分之一,照现在这样消耗,五天内必须补充最少一半。”

  药材这种消耗品,别说官府,就连豪强宗贼,其实储备的都很有限。

  赵基伸手接住竹简看一眼,就说:“我已去信稷山,遣使聚集山民,以求购药材。五天内一定能运来药材,不要节约,救治伤员时该用多少用多少。”

  又看了看周围堆积摆放的酒缸,赵基嘱咐说:“烈酒酿造不要停,伤员不便饮用烈酒,可酌情给予一些新酒。绷带之类,一定要热水煮沸后清洗,当日晒干,不能过夜阴干。给伤员分来的肉食,必须吃到伤员肚子里。否则吏士哗变,我不会留手。”

  “侍中安心,我在这里昼夜不理,不会延误伤兵治疗。”

  “嗯,这里很重要,就比前线杀敌弱一些。告诉军医、学徒,每救好一个轻伤吏士,我给赏金三百,军医二百,学徒一百;重伤吏士,给赏金七百,军医五百,学徒二百。哪怕伤好残疾,赏金也有,不过是减半。”

  赵基说着长叹一声:“给多少赏金我都不会心疼,药材是公家的,切不可节省。还有军医、学徒的衣袍,若是不够换洗,就再补发两套。”

  贾逵目光落在赵基右手包扎的绷带,反而问:“今日鏖战,侍中受伤了?”

  “只是小伤。”

  赵基见他转移话题,就是不想听自己唠叨,让贾逵负责伤兵收治,贾逵自然有自己的管理办法。

  自己这样反复督促,反而有一种不信任、不放心的质疑情绪。

  可伤兵收治决定着全军士气,决定着后续老兵归队的效率。

  也就换个话题,赵基说:“最近几天不能再打仗了,等下雨吧。什么时候下雨,就是决战之时。”

  再拖一段时间,匈奴人将附近青苗吃的差不多了,也会谋求决战。

  干旱少雨的黄土地面一脚下去就是一团浮尘,双方举行决战,战场必然被尘土淹没。

  如果能选择的话,双方都会避免这种干扰。

  贾逵也扭头看门外,眯着眼:“也就十二天前降了一场小雨,水深不到四寸。照着前两年来看,今日又起南风,三五日内应能降雨,最迟不过七日。”

  “梁道兄还懂风角、天文?”

  “生于斯,长于斯,有所感悟罢了。”

  贾逵回头看赵基:“适才司徒赵公又来这里询问伤兵,我看不出他的心意。但总觉得侍中临阵与贼白刃相搏,实在是有些轻率。”

  赵基也扭头两人对视,贾逵没有多说,但忧虑之情就写在脸上。

  不是说主将不能冲阵,而是现在内部的形势不是很妙。

  赵基缓缓歪头看贾逵,打趣:“梁道兄这是怕我被匈奴俘虏啊。”

  “或许吧。”

  贾逵笑了笑,不由想到了赵基当时开的那个玩笑,随即笑容收敛,极端严肃起来。

  真有人出卖,赵基偏偏又没死,那事情真就好玩了。

  想到赵基被匈奴人五花大绑,又说服匈奴人听从赵基的指挥,赵基换个匈奴人名字,再调头回来打汉军。

  那场面,贾逵已不愿深想下去。

  赵基也收敛笑容:“我会注意的。”

  如果刘协默许公卿百官捅他一刀,那就北渡汾水化身为胡,狠狠收拾这帮衣冠禽兽。

  大概只有落到诸胡手里,与真正的禽兽为伍,公卿百官们才能说话、做事时过过脑子。

  见此贾逵也不再多说什么,这件事情与他无关,他只是根据赵基的性格做出这样的预判。

  没有他的提醒,赵基若沦落到那一步,肯定会假死化胡,狠狠报复汉室朝廷。

  只是有了他的提醒,赵基会提前做准备,能报复的更猛烈,让参与者难以逃脱。

  贾逵不想跟现在的朝廷有太多交集,他就负责伤兵营这里的事务,其他的事情不想管。

  以他的资历、体量搅合进去,两头不讨好。

  他的妻兄柳孚接受尚书郎的征辟,也没有去朝廷赴任,依旧留在侯氏庄园管理后勤。

  别人不清楚公卿百官的落魄模样,柳孚住在安邑隔壁的解县,肯定清楚公卿的落魄、寒酸样。

  若不是赵基果断发动兵谏,鬼知道这帮报复河东大姓、豪强的公卿会把河东祸祸成什么模样。

  别看那么多豪强子弟从虎步军跳出去,积极当了朝廷的郎官。

  不是他们多么喜欢朝廷,纯粹是不喜欢赵基的强势,又怕被军法株连,暂时躲避罢了。

  真论恨,这些人更恨朝廷。

  闲聊几句后,赵基离开小屋,去巡视新旧伤员。

  许多轻伤员都在晒太阳,受伤虚弱、嗜睡,他们饮食供应充足,吃饱后就提着水葫芦休息。

  都是墙角草堆上躺着,赵基对沿途见到他的伤兵也只是摆手打招呼,尽量不做聚集。

  进入帷幕手术区域,各种声响不绝于耳。

  赵基就见一名披着黑巾的虎步军士横躺在木板床上,嘴里咬着木枚,面容扭曲渗汗。

  左臂被两个护工死死固定,军医已拔掉他小臂上的断箭,正用带钩尖刀清理创口内可能存在的铁屑、木刺。

  清理后清洗两遍,才敷药包扎。

  伤兵已经虚脱,赵基靠近看了一眼,翻开对方眼皮,对方定睛看他。

  认出赵基,伤兵立刻激动起来,赵基收回手:“好好休息,两日后伤口结痂,就可以去城中休养。”

  伤兵嘴里咬着木枚,只是点头。

  赵基又巡视别处,伤兵不能长期留在军营里,一些伤兵的低落情绪会扩散、影响其他人。

  还有伤员救治区域,要跟养护区域分开,避免交叉感染、情绪感染。

  将伤兵当自家兄弟、子侄来照顾,这本身就是一种对北绛义兵的攻心计。

  实在是物资不充沛,否则按着赵基的本意,就连匈奴轻重伤员也要一并收治。

  匈奴伤员,客观来说,对提高军医手术能力很有帮助。

  主观上来说,能快速打击、挫伤匈奴人的战意。

  走出手术区域,就见毌丘毅站在小营区门口,下午五六点的阳光洒在脸上,毌丘毅的精神很不好。

  见赵基走出来,毌丘毅快步上前,将一小捆布条递给赵基:“侍中,此战场所得箭书。”

  “哪里的箭书?”

  毌丘毅左右看一眼,低声:“早间我率羽林护卫行营时,在行营外所见。”

  “天子、伏公可曾知晓?”

  “不敢透露。”

  毌丘毅有些不敢抬头,垂首低语。

  赵基左手握着这捆布条箭书,咬牙露笑:“行营外所见,不给天子观看,却拿来给我?早不给我,偏偏日暮时给我?”

  看也不看,抛给毌丘毅:“先让天子看,天子给了手诏,我再看。否则,我就当没有这些箭书。”

  说罢赵基就转身,负气而走。

  毌丘毅脸色反复变化,恨不得抽自己两个耳光,这东西能拿给天子看?

  看了后,他将里外不是人。

  不给看,也不会有人记他的好。

第156章 无路可走

  今日检首时,伏完、司马防都没有来。

  就御史中丞杨众,与裴茂一起代表朝廷检阅首级,并拿走功勋竹简的副本。

  去卑更是展示他抢夺的几杆黑龙旗,羌渠王刘成的首级更是仔细清洗,发鬏重新梳理,隆重邀请杨众等人检阅。

  检阅之际,毌丘毅快步而来,拉着裴茂手臂到一边,将那一捆箭书递给裴茂:“巨光兄,这是小弟晨间率羽林郎入卫天子时,在行营外所得。”

  裴茂拿着箭书要翻看,顿时也停下了,收敛表情:“羽林将军是指这些箭书来自行营吏士?”

  “不敢,或有可能,也有可能是匈奴人离间之计。”

  毌丘毅头都快炸了,他犹豫了大半天,待在行营里,都没敢把这些东西交给天子或伏完。

  这是很打朝廷脸面的事情,天子脸上无光,伏完更是无处安放脸面。

  若在其他时候,自然要对郎卫进行大清洗,宁肯杀错也不能放过。

  可现在暴露出来,极有可能引发哗变。

  事后追究责任时,毌丘毅跑不掉。

  不管怎么平息事端,河东人又会怎么看他?

  眼前又实在不能拖,万一今夜匈奴人大军来袭,郎卫叛乱,那说什么都就迟了。

  见毌丘毅如此没有担当,裴茂反倒欣赏赵基之前的敢作敢为与十分果断。

  不怕掌权的人杀人,就怕昏聩、无能!

  深吸两口气,附近还有很多军吏围观,裴茂尽可能神情稳定,展臂搭在毌丘毅肩膀,带他走远一些就凝声问:“赵侍中可知?”

  “适才给他,他不肯看,非让小弟禀告天子,见了天子手诏,他才肯看。”

首节 上一节 133/2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下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