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虎贲郎

虎贲郎 第138节

  伏完正在观望,见北岸而来的匈奴各部头目就那么席地而坐,似乎正在跟赵基从容交涉,顿时就不知所措了,但神情依旧沉稳。

  这匈奴未免也太不像匈奴了,只是没了马,怎么就如此的不堪、软弱?

  左右打量,忽然不见了身边跟着的裴茂,就问:“裴侍中呢?”

  一名黄门郎回答:“伏公,裴侍中适才失足于台阶,跛足难行,已出城寻军医去了。”

  “也好,赵侍中最善治疗腿足之疾。”

  伏完左右打量又不见了毌丘毅,询问:“羽林中郎将何在?”

  “伏公,毌丘将军护送裴侍中就医去了。”

  伏完听了后呵呵做笑,反正情况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

  天子作证,赵基可是他琅琊伏氏的女婿。

  他对赵彦又有扶助之恩,情况对他来说真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现在难受的是杨氏等其他公卿,包括新来的司马氏,外戚董氏。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作为桓帝女婿,伏完真有些看不上裴茂、毌丘毅。

  这两个人,缺乏顶级贵族的关键素质,那就是能屈能伸,以及一把压上!

  裴茂放不下本郡冠姓的自尊,毌丘毅质疑赵基的军事能力。

  可能是毌丘毅打过很多烂仗,了解军事,才质疑赵基。

  也有可能是毌丘毅缺乏自信,盲目跟随裴茂。

  至于毌丘毅父子来朝廷这里给赵基当耳目?

  或许赵基会勉强相信,反正他伏完不信。

  权当看了一场戏,眼前这点变故,对见过大场面的伏完来说,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

  对于裴茂、毌丘毅的离去,这肯定不会直勾勾去依附赵基,纯粹是在躲避伏完。

  是怕伏完安排什么为难的差事,去干扰赵基。

  如蛹化蝶,此刻正是赵基蜕变的关键时刻。

  别说裴茂、毌丘毅,就是裴秀、毌丘兴跑过去,也会被赵基严惩!

  绝大多数人,一生之中,能有几次化蝶的机会?

  谁敢此刻作梗,不杀满门,实在是难解心头之恨!

  哪怕是伏完,此刻也只希望赵基能顺利搞定这些事情。

  否则乱起来,什么都就完了。

  比起河内张杨、重修雒阳的董承,他其实更喜欢赵基。

  起码他不犯底线,赵基不会杀他,也不会敲断他的腿。

  而张杨、董承这两个人,反而会主动找茬,把他往死里弄。

  这是本质区别。

  伏完观望之下,陉城匈奴大小头目百余人也驱马而来,齐聚于赵基面前。

  四个大部,大致分成四个团伙,坐的时候也是根据地位尊卑,有序落座。

  就秩序、风俗来说,匈奴与汉有高度的一致性。

  就连审美也是一样的,许多匈奴头目自己灰头土脸,落座后见主位赵基面容俊丽,英武之气迎面而来。

  顿时内心中的反抗、敌对情绪就消散了很多。

  败在这样英武之人手里,也不丢分。

  当然了,赵基面前桌案左右两端,各摆着一颗头颅,分别是黑狼王太阿厚、羌渠王刘成。

  至于一个月前被虎贲斩杀的小王刘什么来着,已经没资格算在赵基身上了。

  就连坐在赵基身边的去卑,此刻形象都开始高大起来了。

  不再是丧家之犬,或汉军忠实的鹰犬,而是识时务的王族天骄。

  赵基也审视这些匈奴贵族,游牧生活并不好,哪怕是贵族,多是歪瓜裂枣,也不乏变异而姿颜俊逸的。

  只是普遍有较好的礼仪修养……在场过半的匈奴贵族,年龄大的,都有太学留学经历,礼仪、汉学造诣远比赵基高出太多。

  甚至普遍都有一个时兴的汉名、表字。

  才华造诣深厚的,还能写汉赋、短歌,比绝大多数豪强子弟要强。

  起码,他们是真的在雒阳太学里混过。

  因此这些人跪坐在面前,赵基有一种奇怪的感官,好像在打内战一样。

第161章 同血伙伴

  没等多久,裴秀、贾逵抵达。

  随他们而来的,还有两车一共八大坛烈酒。

  这些烈酒没有经过窖藏陈酿,赵基也不喜欢烈酒,总觉得口感不好。

  同时还有一台四四方方的粮车,车厢是密封的,也能运水。

  粮车就被推到赵基侧前方,虎贲协力,将八大坛烈酒倒入车厢内,酒味弥漫。

  等虎贲退到两侧之际,赵基才开口说:“据我所知,近世百年以来寒暑无常,四时不正,灾害常生,不分汉胡贵贱,多受其难。大旱连年,更是苦不堪言。”

  他声音平静,盯着眼前这些人:“今年旱情已显,我等相互仇杀,也是难逃。但我相信,大旱不过三年,明年必然是个好年。难道明年后年,十年百年之内,我们还要相互仇杀?”

  没人回答,都等着赵基做出决断。

  死了那么多人,真的不缺土地,缺的是一个秩序,与让各方大致能满意的分配方案。

  赵基目光扫视,没人敢跟他对视,生怕被他揪出来质问某些危险问题。

  见匈奴人斗性不强,赵基就说:“我与右贤王多有讨论,也知塞外寒苦、干旱、暴雨远超往年,而鲜卑凶顽强横,匈奴各部不得已内迁躲避。现在强驱各部出塞,无异于羊入虎口,迫使诸部为鲜卑所有。”

  “寻常牧民、奴隶还能受鲜卑人所用,而诸位北投鲜卑,早晚必然见害。”

  赵基扭头看去卑:“右贤王,我所言可对?”

  去卑如实回答:“诚如侍中所言,东胡容不下我等。”

  赵基又问:“如今汉匈相互争杀,男丁寡少,那鲜卑举族入塞时,又该如何?”

  去卑沉声回答:“我等妻女将为东胡所有,我等子弟也将沦为东胡奴隶,为东胡牧马。”

  其他匈奴人也不反驳这个观点,匈奴内迁是不得已,客观上也的确充当了抵抗鲜卑入塞的屏障。

  这些观点迅速立住脚,这些匈奴贵族也松一口气。

  在这个大观点下,在共同敌人鲜卑的兵锋前,双方自然可以重拾传承百年的附庸传统。

  随即,赵基又说:“自各部内迁以来,相互争斗,荼毒边民,不论汉胡贵贱,多受其害。今日我施展巧计,迫使诸位来此赴宴,就是想立下誓言,拨乱为正,使我等皆能和睦相处,一致对外。”

  说着赵基站了起来,盯着众人:“若是同意赵某的提议,就与赵某坦诚相见。若是不同意,立刻回去整顿兵马,与赵某再战。”

  说话间,赵基摘下皮盔随手抛到案前,伸手抓皮铠侧襟绳扣。

  见他开始脱甲,去卑也站起来将头盔丢在面前,带着身后十几个匈奴小王、贵族开始卸甲。

  弃械赴会的匈奴贵族相互看看,也纷纷开始脱解上身的皮衣、皮甲、毡衣。

  很快,赵基袒露上身,他除了脸、脖子、手腕以下晒成麦色外,上身肌肉饱满,洁白如羊脂。

  匈奴贵族也都袒露上身,露出臂膀,脱了外衣,很多人里面就穿着丝帛里衣。

  也有十几个匈奴贵族是白皮,却有各种红斑,远不如赵基肌肤白皙、无暇。

  赵基察觉一些人看向自己的眼神有些不同,也不甚在意,狗想来咬,到时候一棍打死就行了。

  除了少部分匈奴贵族身形壮硕有肌肉线条外,大多数人匈奴贵族都是圆滚滚的身形,肌肉都藏在脂肪下面。

  南风吹刮,赵基坦然坐在上首,露笑:“既然诸位与我志同道合,那就听听赵某的意见。今日此处,计有右贤王独孤部、贺赖部、大楼部、羌渠部、黑狼部,每部今后辖有千落,多一落,我就率众诛讨。”

  去卑侧身拱手:“小王愿从。”

  这能直接强化他的独孤部,他没道理反对。

  就连存活的贺赖王、大楼王闻言也是面露喜色,迎着赵基目光立刻拱手:“小王愿从。”

  赵基代表的是汉室朝廷,是上国,得到上国的背书与武力支持,他们自然可以兼并离散的同族、亲族小部,强化本部。

  赵基又看向人群中有一面之缘的羌渠部小帅刘昆:“你与我有一面之缘,又出自匈奴王族,今后就是黑狼部之主。”

  “小王谢侍中公再造之恩!”

  刘昆起身出列长拜,又跪下行叩首重礼,起身后侧头去看黑狼部的一众贵族。

  黑狼部规模并不大,就三十多个小帅,此刻也都低着头。

  赵基就问:“黑狼部可愿服从新王?”

  “小人愿意。”

  立刻有人俯身行叩拜之礼,对着赵基所在磕头。

  其他人纷纷效仿,只是换个新王,否则的话,现场拆了黑狼部,他们即便不死,也会沦为奴隶,失去一切。

  刘昆这才坦然坐在黑狼部前排,算是成了黑狼王。

  赵基抬手轻轻落在桌案一端羌渠王刘成头颅上:“羌渠王与右贤王有死仇,我已斩杀此人。其王位,就由右贤王同母弟接替。念其年幼,成年之前羌渠部事务由右贤王代管,如何?”

  羌渠部强盛,又是王族直管的大部,此刻十几个小王去看去卑,去卑面无表情盯着他们,仿佛狼盯上了猎物,巴不得他们立刻站起来反对。

  这种气氛下,一个年老的贵族叩拜:“愿听赵侍中节制。”

  其他人陆续叩拜行礼,表示服从。

  赵基就看去卑:“右贤王,可先遣一人代管羌渠部。”

  “喏。”

  去卑扭头去看身后跟着的呼延果:“你去。”

  “是。”

首节 上一节 138/2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下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