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虎贲郎

虎贲郎 第235节

  此前公卿们没得选,只能出兵虎牢,向东索食。

  而现在,汝颖、南阳大姓都在向朝廷靠拢;仅仅是张绣、李通这里就有近三万人。

  荀彧手里也有两万多人,汝颖下游、淮水上游处的汝阴战场,夏侯渊、曹洪也有两万多军队。

  再加上陈宫手里两三万军队,这足足十二万大军!

  别说赵基、张杨,就是赵基、张杨、陈王、吕布四方联手,又能如何?

  现在最怕什么?

  就如桓典说的那样,就怕朝廷在荥阳这里转向直扑颍川时,赵基、张杨却大跨步撤兵!

  桓典没必要把话说透,在座诸人会意,现在必须隐瞒赵基,争取联合荀彧、张绣的时间。

  当朝廷入驻许县后,粮食、军队充足,自然能做主招降、赦免曹洪、夏侯渊,并调动陈宫这支军队。

  十二万大军就在面前,唾手可得。

  可若是走漏消息,赵基勒兵不动,放任曹操自由行动,那么许县这里就会先爆发一场大战。

  荀彧的胜败、生死并没有那么重要,关键是今年许下新收的粮食!

  谁拿到颍川军屯的新粮,谁就能撑到最后!

  赵温观察周围人的神情变化,莫名与孔融对视,两个相对懂一点军事的人都看到了对方眼神里的恐惧。

  但又不好站出来反驳什么,这种反驳行为,就是与公卿集体作对,是赵氏走狗的行为特征。

  别的一些小动作还能瞒住赵基,可两万多人的军队突然调头,拿什么瞒?

  荀攸也看出了隐患,可他不了解赵基。

  公卿在赵基那里吃了很多见不得光的亏,更是没有主动嚷嚷的。

  何止是赵基,他们还忽略了被曹操反复围攻、殴打的吕布。

  至于陈王,从始至终,公卿计算朝廷可以掌握的军队数量时,有意识的将赵基表奏的大将军陈王排除在外。

第272章 令人心寒

  公卿决议完毕,当夜就有几波使者向东而去,也有向南边宛口张绣报讯的。

  次日天空阴沉,秋雨将至。

  四更过后,营地内炊烟弥漫,赵基巡视营地。

  三名斥候簇拥两名使骑直入辕门,见赵基巡营,遂驱马到这座小营区前,齐齐下马。

  两名使骑也是艰难下马,都是留在朝中的河东虎贲。

  赵基走出小营,认出其中一人:“宋杲?”

  “是卑职。”

  宋杲左脸颊有一道粉色疤痕,瘢痕很浅,拱着手:“侍中,朝廷将往颍川而去!卑职听闻张绣已自宛口,也就叶县、昆阳提兵向北,与汝南豪帅李通合兵并进,足有两万之众!”

  跟随宋杲而来的虎贲郎也紧接着说:“朝廷昨日迁荀攸荀公达为左中郎将,卑职等河东旧人已被荀攸革出左郎署。”

  赵基笑问:“还有什么?”

  宋杲回答:“汝颖之众欲背离曹操,欲迎奉天子于许县。卑职听闻许下军屯,今岁入百万石米麦。我等离开时,朝中百官无不振奋。”

  赵基点着头:“你们先用餐、休息,这不算什么大事。”

  说着赵基去看一名卫士,卫士出列展臂邀请,宋杲二人向赵基拱手,赵基也拱手还礼。

  这时候一名军吏阔步而来,递上一封有泥封的木牍:“侍中,张将军信使所呈。”

  赵基伸手接过,拇指搓碎烤干的泥印,拉开绳结,就见信中也是类似的内容。

  张杨在信中表达了愤怒情绪,有一种被朝廷出卖的羞怒。

  紧巴巴跑过去吃颍川人的米,这跟投降有什么区别?

  “笔墨。”

  赵基开口,很快张瓒就将一支蘸了墨的毛笔递来,赵基就在两片木牍空白处书写回信。

  赵基感觉这是针对朝廷的一场诱杀,就这帮乌合之众跑到颍川去,敲不到粮食,极有可能被荀彧一口吃了。

  不打掉、重创曹操,荀彧这伙人敢轻易投降?

  再说了,太原人、上党人就是前车之鉴,自己已经明明白白告诉了荀彧,投降没有好下场!

  荀彧那么聪明的人,怎么可能不清楚!

  朝廷,根本保不住荀彧,也保不住汝颖大姓!

  不是自己要动手,是吕布要动手,那位陈王也很讨厌汝颖士人这些老邻居。

  所以野战击败、驱逐曹操后,下一步就要深耕汝颖地区。

  今年粮食这么紧迫,吕布不想动手,就要解散军队。

  对吕布来说,这不是什么令他为难的选择题。

  自己这里真的吃不下汝颖,很适合交给吕布去吃。

  想要建立新秩序,汝颖士人这样的顽固群体必须摧毁。

  奈何这帮旧日公卿过于短视,借吕布的手把汝颖地区打扫干净,吕布也没多少可靠人手治理郡县。

  县一级的行政权,还不是落在朝廷百官手里?

  简直无法想象,这些家伙怎么就被迷住了眼?

  或许也可以这么理解,这帮老头子什么都明白,只是故意装傻,做蠢事。

  所以,这是一场急不可耐的媾和!

  “传令淳于琼、韩猛、张郃三将,命他们率军与我汇合。告诉他们,曹操在颍川张网以待,此去绝无好事。”

  “遣使吕蒙侯,告诉他,秋水暴涨之际,务必提防曹操决堤、水攻。”

  “传告各营,拔营向南!”

  赵基不断下令,身边张瓒捉笔书写,而拔营信息最先传递,身边卫士拿了信物,立刻就去领马匹,出营传令。

  朝廷即将失控,赵基得要做点什么。

  现在从酸枣直扑许县,距离与朝廷那里差不多,赵基有信心先一步抵达。

  可这样的话,要从夏侯惇防区穿过,极有可能被荀彧挡住,遭遇夏侯惇、曹操的联手伏击。

  荀彧把天子、朝廷引到颍川去,自能给曹操争取更多的时间。

  否则天子抵达陈留,夏侯惇这里就会瓦解,碎成一地。

  夏侯惇经营陈留,也是有储粮的。得到部分夏侯惇的储粮,足以解决最少一个月的粮食问题。

  实在是没想到,曹操这里将朝廷引走了。

  越是思索,种种恼恨情绪缠绕心头,赵基都快气炸了。

  这件事情怎么形容呢,就好像五六个贼人破开房东的门,你已经控制住了贼人头目,只是让房东喊人、报官。

  结果贼人丢出一个馒头,恰好房东有些饿了,就扑上去啃馒头,根本不理你的安危。

  这种时候,决不能着急去挽救、阻拦,就该抓着曹操往死里打!

  从荥阳去许县,二百七八十里路,就朝廷的行军速度,要走七八天;自己这段时间步步为营向南移动,距离曹操只有一百六十里,也就三天路程。

  汴水之中也囤积了许多芦苇筏子,可以协助运输辎重,去打曹操的话,其实不需要三日。

  陈留襄邑,曹操前线储粮地。

  曹操野战大营就在乡邑北边偏东三十里处,也位于汴水之南,与吕布相距不足二十里。

  襄邑则在睢水边上,睢水下游就是陈王所部驻屯的宁陵。

  曹操已从前线大营悄悄撤离返回襄邑,望着阴沉天色,一场滂沱秋雨随时可能到来。

  秋雨之后,最后残存的暑气消散,那么双方的重装军队就可以投入战场了。

  赵基、吕布都有重装部队,就连张杨也有,曹操也不会缺。

  而现在午间依旧闷热,不适合重装部队行动。

  重装部队需要凉爽的作战环境……马匹也要。

  大营内聚集那么多军队,现在已经不是轻易能撤走的了。

  随意撤兵,全军惊慌,不仅吕布敢追上来打,陈王的军队也会配合出击。

  所以曹操只能通过甬道撤入襄邑,也只是暂时呆在这里,还要返回大营,巡查各军、处理军务,否则前线吏士看不到他,特别是青州兵各部,就会生乱。

  此刻曹操翻阅司马防的帛书,长舒一口浊气:“甚好啊,陈留转危为安,多赖奉孝奇谋。”

  “明公谬赞。”

  郭嘉坐在侧首只是温和笑笑,这真不是他的主意,是荀彧那里的应对办法。

  只是郭嘉预判了荀彧、荀攸与朝廷公卿的反应,目前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暂时避免了天子抵达陈留,夏侯惇全军哗变、防线瓦解的风险。

  此前曹操麾下还在争执是否迎奉天子,如今都看到了天子的威力,已经没人敢拒绝天子。

  赵基这样山野无名之辈,就因短暂控制朝廷,立刻就壮大起来。

  打的袁绍晕头转向。

  己方若能控制朝廷,奉天子诏令征讨河北,想必也能一口气吞掉河北!

  赵基没有一战吞掉河北的底蕴,可他们有啊!

  曹操放下司马防的书信,又拿起同乡龙亢桓典的手书。

  朝中公卿自有向着他说话的人,只是赵贼势大,暂时无法发声。

  只要他在这里拖着,赵基、张杨的粮食很快就会枯竭。

  拖到他们粮食降到警戒线,那主动权就会来到曹操的手中。

  虽说因为臧洪的原因,陈留、东郡时刻都有豪强小心翼翼给赵基输运粮食,可这点粮食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首节 上一节 235/2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下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