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虎贲郎

虎贲郎 第241节

  南阳人底线很明确,就是废弃失德旧后,迎立新后。

  其实这只是一个谈判的筹码,是可以退步的。

  奈何赵岐接受委托,与杨琦、伏完交涉时一脸愁苦:“今南阳各军也知形势凶险,若是陈留决胜,彼辈宁肯退返南阳,也不肯屈就于眼前。”

  阴县娄圭、堵阳韩暨、安众宗先、涅阳张博等南阳士人代表陪伴赵岐参与这场谈判,他们即便娄圭岁数最大三十几岁,可他不曾举孝廉,没有仕途履历。

  其他几个人也都是一样的白身履历,根本没资格与朝廷对话。

  规则面前,他们安分守己的话,就是南阳之士;若是犯上,那就是贼、宗贼。

  邓济督兵于外不参与会议谈判,受他们请托而来的赵岐负责协商。

  赵岐的愁苦神情略显浮夸,这不过是谈判技巧。

  士人本性崇尚强硬,赵岐这里态度强硬不肯退让,反倒让南阳人感觉可以信赖。

  否则的话,赵岐大可在谈判时出卖南阳人利益。

  反正南阳人也知道不可能强行扶立一个皇后,在后宫缺乏这方面根基,在皇帝身边也缺乏南阳籍贯的宦官。

  桓灵之际,皇帝身边不缺南阳籍贯的宦官。

  也是这些宦官资助之下,才有了何氏的飞黄腾达。

  不说其他时期,仅仅是桓灵之际,出名的大宦官主要以南阳、颍川、汝南、沛国为主,因桓帝、灵帝少年生长于河北,所以也有一些河北口音的大宦官。

  除此之外,其他地方的士人引刀成一快,拜入宫中也大概率会被压制。

  你不切,正常仕途被这些地区的士人压制;你咬牙切了,还是被这些地区的士人压制。

  身为帝乡,南阳士人见多识广,很清楚宫廷运转的规则。

  没有可靠的宦官,强行扶上去一个皇后,转眼间就能病死。

  而现在这样的乱世,必须有一个强力人物统合南阳各家,拧成一股绳,从军队、朝臣、宦官、后宫全方位安插人手,才能稳定控制局面。

  所以未来道路才开始,南阳人也不想与朝廷交恶。

  他们想要重新崛起,恢复往日光荣……第一件事绝不是夺皇后之位,而是扳倒刘表,换一个南阳人的门生故吏占据这个位置,然后再控制颍川、河南尹,一点点的向朝堂、后宫渗透。

  扳倒刘表是个大计划,甚至不能泄露。

  所以南阳人想要达成的第一步,就是找可靠的人担任南阳郡守,再拿颍川、河南尹中的一个。

  可惜雒阳政变,长安政变,以及天子东迁,让大量的南阳高阶资深官员死亡。

  以至于抢占官位这种美事,南阳人衰落到找不到资历合适的人。

  所以南阳人将这个难题交给了赵岐,谈好最好,谈不好就撤兵离开这个漩涡。

  不然朝廷恢复后,会当场复仇;赵基、曹操那边决胜后,说不好也要来找南阳人的麻烦。

  暂时打不过,撤离即可。

  “皇后失德实乃谣言,系太原逆臣余党污蔑。”

  杨琦必须为这件事情背书,对赵岐说:“待赵侍中返回并州,自会遣兵护送皇后、诸贵妃入朝。台卿公也知道,赵侍中乃皇后妹婿。若是更立皇后,此言论让赵侍中听闻,必然攻伐南阳。太原、上党之事相去不远,诸位当引以为鉴!”

  说着杨琦去看娄圭这些人,皇后的靠山已经不是伏氏,而是伏氏的女婿赵基,以及并州、徐州、河东人。

  真要打,你南阳扛不住。

  伏完这时候干咳两声,也威胁南阳人:“我婿元嗣性情刚烈率直,若听闻此间事,怒而兴兵,老夫也难规劝。”

  杨琦立刻就说:“我等也非搬弄是非之人,今颍川之士受损,若有一二怀恨在心,以讹传讹误导赵侍中,到那时并州精骑入南阳,将有大不忍之事呐。”

  旁听的南阳士人相互观察,娄圭却对同乡轻轻摇头,不是不怕赵基,而是没必要怕这些威胁、恐吓的言辞。

  反正南阳人还有最后一条路,索性直接投了赵基,你又能怎样?

  看不起赵基是一回事,借赵基力量复仇则是另一回事。

  刘表入荆州六年,连荆南四郡都没能理顺,就刘表那么大岁数,怎么看都不像是能重蹈高祖、光武旧事的人。

  最让南阳士人恼恨的是三辅难民十余万户迁入南阳,各家迅速壮大之际,张济率领饿狼一样的凉州兵抵达。

  结果倒好,刘表勒兵观望,放任张济攻掠各家,可能是在等张济摧破各家,也可能是在等南阳大姓求救。

  最终还是南阳人自己射死张济,让企图占领南阳的张济集团不得不停下来。

  缺粮完全可以借、勒索,以张济军团的战斗力,以张济的车骑将军身份,怎么可能沦落到抢粮?

  抢粮时被守军射死,不过是刘表的官方声明。

  实际上张济就是去抢南阳的,南阳有那么多三辅难民,从南阳大姓手里解救出来,立刻就能武装成军队。

  如果张济没有被意外射杀,那么现在南阳就姓张了。

  张济死了,张济军队就要瓦解的时候,刘表假惺惺的为张济之死感到遗憾,转手就扶植张绣,让张绣站稳了脚。

  抵御曹操只是一个对内、对外的说法,真正、立刻能起到的作用就一个,充当拳头,加强刘表对南阳的统治!

  南阳人很不喜欢刘表,为了强化统治,这些年刘表也持续剪除南阳大姓。

  剪灭宗帅这种事情,刘表已经干过一次了;后来陆续更换南阳各县的县令长,挑拨小豪强诬告大姓,也不判刑,抓到监牢里,能低头认错的就饶过。

  脾气硬的,肯定是以后的造反主力。

  对待这种人,直接杀了影响恶劣,那就一直关着,生存环境恶劣,很多人就这样稀里糊涂死了。

  例如韩暨,父兄就是被同乡诬告,下狱待判,活活将韩暨老爹磨死在狱中。

  韩暨也没去找刘表服软,而是组织死士刺杀原告;没了原告,县令也就顺势将韩暨的兄长放出监牢,放出来也没撑多久。

  自雒阳政变至今已有六年,六年时间里许多壮年、中年士人被刘表这样暗戳戳收割,使得偌大南阳,一眼望过去,竟然找不到几个像样的名士、宗帅。

  南阳对刘表来说就是一个时刻需要修剪的绿植盆景,南阳青年士人看着周围长者不断消失,怎么可能不恨?

  再这么修剪几年,可能南阳人就习惯了、适应了,变成刘表希望的样子。

  可现在,这仇正浓,还未消退。

  引赵基入南阳,直奔南郡给刘表来一记狠的……南阳人完全可以接受。

  因此赵岐铁了心搅黄谈判,南阳人也有拉着所有人一起输的觉悟,使得谈判进度迟迟无法推进。

  天子在后方静静等候,毫无着急、催促的样子。

  杨琦、荀攸、司马防、桓典再着急,也是没用。

第279章 别无良策

  次日,全军饱餐。

  赵基、赵云各引千骑上前压住阵脚,张郃督率本部营兵两千余人贴着汴水南岸进发。

  而张杨也督率三千余步骑从睢水北岸营地出发,前来汇合。

  随着秋水涨溢,上游陈留夏侯惇与下游乡邑曹军已可以通过睢水漕运、连接。

  张杨营地就建立在睢水北岸,负责封锁夏侯惇的粮食补给或军事援助。

  大约上午九点半,各军汇合后,又前推两里路程,抵近曹军营地一里外。

  几乎是同时,吕布也督率三千余骑、两千余步兵出葛乡,向西来挑战曹军。

  昨日分拨给吕布的多余战马,吕布军中很快就将那些无马,不得不转职为步兵的骑士重新武装起来。

  吕布这里行动,南边宁陵城的陈国兵也分出两千余人上前助战,声张威势。

  一时之间,仿佛要东西夹击一样。

  曹军各寨也是整兵备战,却不做迎击准备。

  出乎赵基的预料,本以为曹操会接受与自己的斗将,结果曹操拒绝斗将,也拒绝阵前相见。

  彼此虽说没有旧交,难道曹操就对己方不感兴趣?

  阵前对话,套取部分情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赵基感到无趣,身边张杨提议:“侍中,曹操避战,何不捣毁其甬道?”

  张杨抬手指着东南方向,那里曹军甬道向南通向襄邑,每隔五六十步就有两座箭塔。

  见赵基思索可行性,张杨又说:“断其甬道,以甬道栅栏为材料,重建一营,遣兵入驻,断曹操与襄邑之间的道路。”

  张郃感觉这种消耗的任务可能会落在自己身上,就拱手:“侍中公,营垒草创不甚坚固,驻兵又少,不耐曹军冲击。以末将之见,宜多做准备,断其甬道后,建造坚营,再入驻据守,可保万全。”

  “战场相搏,哪有什么万全之事?”

  赵基和声询问,就对张杨说:“曹操不肯出来,我们就逼他出来!张将军既然提议,就由张将军前去断其甬道。我再调韩猛一部前来协助修筑营垒,今夜张校尉部驻守此营。”

  张杨拱手:“明白,还请侍中为我压阵。”

  “这是应该的,张将军与张校尉率兵向南,我与子龙断后。”

  见此,张郃也只能跟着张杨拱手:“喏!”

  赵基又对身边张瓒说:“传令韩猛,督兵前来助战;此外再取十万支箭,以供张校尉部驻防消耗。”

  张郃闻言神情稍稍缓解一下,他麾下弓弩手编制只有三分之一,七百多人的样子。

  每个人也就携带五十枝箭,他全军箭矢、弩矢算上运输备用的,也就五万枝。

  不是说一场战斗就能射光,基本上是能省就省,能凑合就凑合。

  行军休息的时候,还要想办法制作、补充箭矢。

  一次给他补充十万支箭,张郃立刻就有信心了。

  毕竟曹军夜里来夺营,军队不可能太多,军队越多,夜里越容易出配合问题。

  大队兵马参与夜袭,那赵基、吕布从侧翼出骑兵捣一下,曹军误伤而死的比战死的多。

  所以夜袭这种事情,只能是小股精锐曹军……用箭矢消耗即可。

  曹军营地内,曹操其实也想率军出营会会赵基,奈何赵基的风评不是很好,不是个讲究的人。

  不是说赵基会在会面时突然下死手,而是赵基折腾公卿已经有了极大的恶名。

  行事随心所欲,肆无忌惮。

  连公卿都被赵基那样随意折辱,若战场之上赵基感觉有必要,那会不会阵前对话时射杀曹操?

  曹操这里也有神射手,可昨夜赵基袭营,赵基这里神射手展现出来的压制力,让曹军将校忌惮不已。

首节 上一节 241/2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下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