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剑走偏锋的大明

剑走偏锋的大明 第612节

  找了半天,最后撬开了墙角的一块地砖,从里面找出被封得很严实的坛子。

  坛子很小,只有两掌大,一入手潘筠就觉得重量不太对,当即放在耳边摇了摇。

  潘筠:“……”

  妙和目光炯炯地盯着:“怎么了?”

  潘筠:“听声音,只有半坛不到了。”

  妙和:“不打紧,大师伯说了,这酒极毒,一口就能把人放倒,但我们要怎么控制他的幻觉?”

  “用暗示法,”潘筠肯定地道:“消失的半坛,一定是大师兄偷喝了。”

  妙和一脸不理解:“有毒,大师伯为什么要喝?”

  潘筠一脸怜爱的看她:“你还小,不懂酒的奥妙,尤其是大师侄这锅意外熬出来的药酒,那是可遇不可求。”

  妙和若有所思:“难怪当时明明熬出了毒酒,大师兄却那么兴奋,还要照着方子再来一锅,连玉面桃花都不想炼了。”

  “可惜啊,没能复刻。”

  妙和却沉思起来:“小师叔,这东西很好吗?”

  潘筠:“看怎么用吧,用得好了就是好东西,比如我们即将用它救出很多人,这就是好;但若落在坏人手里,那可能就坏事。

  所以东西本身没有好坏,只看用的人。”

  妙和缓缓点头:“既然是好东西,那我应该可以炼出来,当时大师兄炼玉面桃花,是我给烧的火。”

  潘筠摸了摸她的脑袋:“你加油。”

  说罢,她把地砖给填回去,把缝都给抹平了,踩严实后道:“你要是能炼出来,大师兄和大师侄一定会爱死你的。”

  潘筠把酒丢进灵境空间,抄上潘小黑就回县城。

  王费隐对她放心得很,睡得死沉,所以她偷拿酒没有立即事发。

  否则以王费隐的嗅觉,一定第一时间闻出桃花醉的味道。

  潘筠放下妙和,抬头看了一眼天色,觉得天快亮了,实在没必要睡,于是压低声音道:“你回去睡觉吧,今晚累了,准你明天睡懒觉,想睡多久睡多久。”

  妙和眼睛大亮:“真的?”

  潘筠摸了摸她的脑袋,笑道:“真的。”

  妙和就高兴的回屋去,潘筠等她关上门,拎起潘小黑就跳上屋顶,三两下就跑没影了。

  她悄无声息的潜入县衙后院,找了主屋和侧屋,最后在书房找到了蔡晟。

  蔡晟睡在书房的小床上,睡得死沉。

  潘筠走上前低头看他,看到他眉宇间乌黑的一片,不由冷嗤一声:“要不是你死了会牵联许多人,我是真想袖手旁观。”

  潘筠随手拿过桌边的茶杯,打开桃花醉,倒出一杯酒来。

  等天边出现了一抹朝阳,她就在他脸前打了一个响指。

  睡梦中的蔡晟,啪嗒一声,然后一阵轰隆声响起,他好像在梦里被雷劈了一下,他吓得当即从床上坐起来。

  他眼前晕了一下,迷迷蒙蒙,一时未适应眼前的昏暗,突然一个茶杯递到面前……

  茶杯散发出迷人的香甜气息,他甚至没抬头看一眼手的主人是谁,直接接过一饮而尽。

  他好像喝到了这世上最美味的浆液,整个人飘飘然欲飞升。

  一定神,他发现自己跪在金銮大殿上。

  威严却又显稚气的君王坐在龙椅之上,朦朦胧胧的看不真确,但对方的声音清晰的传到他耳边。

  “蔡晟招安有功,当重赏。”

  夸赞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的确厉害,福建的叛乱至今未平,蔡晟却能招安,一兵未发就平叛。”

  “听闻他冒险亲自去匪窝见叛军首领宋大林和王小井,说俩人寡恩薄义,趁福建有人作乱便起兵威胁君王,直把俩人说得痛哭流涕。”

  “宋大林也的确可恶,邓茂七稍一挑拨就造反,全不顾君恩。”

  “所以才说蔡晟厉害,如此刻薄寡恩之人,硬是被他说得痛哭流涕,招安了。”

  “听说宋大林还主动出面和百姓们解释,说蔡大人这半年所为都是为了玉山县好,唉,罪在当下,功在千秋啊。”

  “可不是,那官道修好了,商贸才通,难道受益的不是商人百姓?

  更不要说水利工程了,哪一项不是利民之策?”

  “蔡大人顶着骂名做这些事,受百姓误解,心中不知如何伤心呢……”

  “苦极,苦极,是该重赏。”

  潘筠坐在椅子上看着渐渐兴奋癫狂起来的蔡晟,沉声道:“爱卿为朕平息叛乱,弘扬君名,擢升为广信府知府。”

  蔡晟冲着潘筠扑通一声就跪下,抬手深深一拜,脸色潮红的大声回道:“谢陛下隆恩。”

  潘筠手指微动,嘴巴翕动,落在蔡晟耳里就是朝臣们散不去的议论声:“也就是说,现在玉山县百姓的民心都定了?”

  “自然,蔡晟不仅放了宋大林和王小井等人,还厚待之,有他们二人为例,民心怎会不来?”

  “那他们被抓的家人呢?”

  潘筠手指轻轻地敲击桌面,发出咚咚的声音,蔡晟脑海中好似天雷滚过,他脸色煞白,猛然想起,王小井的家人还被他关在土地庙了呢……

  一道声音在心底告诉蔡晟:“你若不放了王小井的家人,必前功尽弃,今日的功劳会被收回,陛下还会认为你欺君,愚弄于他,到时候别说知府,你连县令的乌纱帽都保不住……”

  那道声音如同恶魔般敲击他的大脑:“从知县跳到知府,从七品到五品啊~~”

  蔡晟瞪圆了眼睛,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

  潘筠轻轻地走到他身边,在他耳边轻声道:“我要放了王小井的家人,我要放了王小井的家人,我要放了王小井的家人……”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三遍过后,蔡晟亦喃喃:“我要放了王小井的家人,我要放了王小井的家人……”

  他大踏步就要开门出去。

  潘筠却又绕到他左耳边低声道:“面见君王,当正衣冠……”

  蔡晟想起来,连忙转身去穿衣服,戴上官帽。

  在他出门前,潘筠又在他右耳边强调了三次:“我要放了王小井的家人……”

  蔡晟嘀咕着开门走出去,此时外面已天光大亮,县衙里开始有人声,大家陆续起床。

第716章 出狱

  蔡晟一脸兴奋的跑出县衙,直接到土地庙要释放王小井的家人。

  看守的衙差们也刚起没多久,一脸懵的跟在蔡晟身后打开栅栏,把王家五口人往土地庙外拉。

  蔡晟亲自来放人,衙差没觉得有问题,但把人放了以后却隐隐觉得不太对,当即让人去通知吴师爷。

  蔡晟却还在兴奋中,拽着王老丈的胳膊道:“走,我们一起去见王小井,你们得和他说,他不能再作乱。”

  王老丈脸色发白,以为他们是被拿去威胁王小井,正想拒绝,就瞥见街角站着一人。

  他定睛看去,因为眼睛老花,那人离得极远,他却看得很清楚,是潘筠。

  潘筠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答应他,先离开,我在城外等着你们。”

  王老丈顿时不挣扎了。

  王家其他人也听到了潘筠的话,他们慌张的四处张望,发现只有他们能听到潘筠的话,其他衙差,包括县太爷都没反应。

  王家人默默地答应蔡晟,然后跟着两个衙差往城门走去。

  衙差们隐约觉得今天的县令有些怪,所以刻意压慢速度。

  俩人还当着王家人的面凑在一起咬耳朵:“总觉得怪怪的,连手令也没有。”

  “县令亲自来放人,当不用手令和公文吧?”

  他们这几个都是新招的衙差,一上任就被丢到土地庙看管犯人,这两天才跟着轮班出去赈济灾民,衙门里的办事准则根本就没学。

  但他们知道,有事不决找吴师爷。

  念头才闪过,一双鞋子挡在他们身前,俩人抬头,便对上一身道袍,笑容满满的潘筠。

  两个衙差立时扬起笑脸,热情且友好:“潘道长,您怎么也起这么早?”

  潘筠笑道:“今日送来一批药材,我打算请几座道观寺庙的师傅们和我们三清山一起义诊,给来领赈济粮的乡亲们看一看身体。

  大水过后易有疫,尤其乡亲们还饿了一段时间,身体不好,更得小心。”

  两个衙差星星眼看着潘筠:“潘道长,您真善良。”

  “玉山县全靠您撑着了。”

  潘筠微笑道:“你们也回去告诉一下家人,早早去县衙边排队,可以第一个看,还可以选我大师兄看。”

  两个衙差心动不已,但看向王家五人,没动。

  潘筠温和的道:“钦差要到了,朝廷要招安叛军,县太爷既然选择放人,可见他想在钦差到来前办定此事,他们就交给我吧,我把他们带出城去。”

  两个衙差搭拉着脑袋,心中复杂不已,看着瘦成竹竿,凄惨不已的王家人,他们也说不出怨恨的话来,只能隔着潘筠和王老丈道:“请你们转告王小井,将来他和宋大林最好小心些,若再犯事犯到我们手上,我一定为我二叔报仇!”

  另一个道:“我为我哥报仇!”

  王老丈脸色发白,冲着两个衙差深深鞠了一躬,王家其他人也连忙躬身。

  两个衙差侧过身去,脸色臭臭的,却没拦着潘筠把人带走。

  他们只恨宋大林和王小井,不,他们甚至不那么恨他们。

  彼此心里都明白,他们是被逼得没办法了,而他们的叔叔和兄长是职责所在。

  一个衙差咬牙切齿的道:“怪来怪去,还是县令最可恨!”

  “明县令怎么就升官走了,他要是能一辈子当我们玉山县的县令就好了。”

  “唉——”

  蔡晟太讨他们厌了,于是,他们觉得那点异常也没必要放心里。

  他一直不是正常人,蔡晟做出什么事来,他们都不奇怪。

  于是俩人也不急着回去禀报,直接一转,先回家告诉家人义诊的事,然后才回土地庙。

首节 上一节 612/7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

下一篇:亮剑:我在伪军内部当卧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