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剑走偏锋的大明

剑走偏锋的大明 第633节

  薛韶便冲她笑了笑:“所以你决定随我去见曹吉祥了?”

  “我还要谢你给我牵线搭桥呢,曹吉祥要管泉州市舶司,我们以后免不了要和他合作。”

  一行人快马加鞭的赶往泉州。

  还未到泉州,他们就感觉到了不同。

  以前冷清的泉州官道上断断续续便能看见人、马、车。

  等进了泉州城,这种不同就更明显了。

  街道至少比之前热闹了三分,就是带刀带剑的人太多了,且说话都大嗓门,一看就是江湖人。

  几人没有去平安客栈,而是就近找了一个摊位坐下,要了一些吃的。

  因为人多,他们只能跟人拼桌。

  虽然他们六人不带刀剑,年纪也不大,但一人一匹马,而他们四个还一身道袍,一看便是混江湖的,所以桌边的父子俩低着头缩在一起,把碗扒拉到自己面前,把绝大部分空间给他们使用。

  潘筠和妙真对视一眼,默契的在他们父子俩左右两边坐下,气息温和。

  或许是没感受到恶意,加上她和妙真又都是女子,父子两个终于不是把头缩进碗里,微微抬起头来。

  喜金机灵的给他们倒茶,潘筠喝了一口茶后问父子俩:“老乡是泉州人?”

  听她说话也带两分泉州口音,父子两个抬头快速看了她一眼后点头:“对,泉州人。”

  潘筠将两碗干净的茶水推给他们,好奇问道:“这泉州江湖人怎么这么多?”

  “你不知道啊?”老人问:“难道你不是为倭国银山来的吗?”

  潘筠:“我在外听说了一些,急忙往回赶,还以为是谣传呢。”

  “不是谣传,”老人道:“京城都来人了,听说还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呢。”

  潘筠:“所以这么多人都是冲着倭国银山来的?衙门不压吗?”

  老人微微摇头道:“这么多人怎么压?再说了,外头还有一群叛军呢,听说也是看上了泉州港,要来争夺泉州呢。这个时候朝廷当然要以安稳为主。”

  潘筠微微颔首:“原来如此,依老丈来看,倭国银山是好事还是坏事?”

  一旁的青年嘀咕道:“当然是坏事,倭国与我们隔着一个大海呢,别说银山,就是有金山我们也拿不到,而叛军就要攻城,还有这么多江湖人闯进来,乱哄哄的,我连走路都要贴着墙根走……”

  他还没说话,想再数落几条发现倭国银山的坏处就被老父亲一巴掌拍在脑袋上。

  老丈恨铁不成钢的骂他:“倭寇能来我大明,我大明的军民为何不能过去?你不长个子,连心志也不长,真是白长这么年轻。”

  老丈道:“我但凡年轻十岁,我都要下海搏一搏!”

  青年:“您老人家也就是嘴上说一说,是谁一大早,还没进城就念叨让我低头垂眼,不要跟人起冲突的?”

  “蠢猪,你要是为夺倭国银矿死了,那是荣耀,你要是走大街上跟人逞凶斗狠死了,那是招横祸,是窝囊,”老丈道:“你知道泉州以前有多繁华吗?这些江湖人来了虽然嘈杂不断,却也让泉州有了生机。”

  他对潘筠几人道:“你们年纪都小,没见过,以前泉州可热闹了,而我祖父见过的泉州更繁华,听说当时港口上海船一眼望不到头,排着队进港,而城中商旅不绝,人走在大街上,一分神,脚尖就踩中别人的脚后跟,我不渴望能见到如此繁荣景象,但能恢复到我年轻时见过的热闹,我也心满意足了。”

  薛韶肯定地道:“老人家,你会看到的。”

  潘筠更是道:“前朝泉州的繁荣景象,也未必见不到。”

  老丈叹息:“就看朝廷肯不肯赦免蒲家了。”

  潘筠皱眉。

  一旁的青年不服,声音不由大起来:“那蒲氏不忠不义,两次出卖皇室,太祖皇帝铁令在,谁要是敢赦免他们,那就是不忠不孝!”

  老丈就拍打他的脑袋:“蠢货,过好日子要紧,蒲氏的确品德有瑕,但人家会赚钱,也能带起泉州的经济。”

  青年梗着脖子道:“那也不行!此乃不忠不孝之举,爹,我虽只读过三年小学堂,却也知道此非人臣当做之事。”

  他哼哼道:“不就穷一点吗?又不能穷死!”

  老丈愤怒:“你是穷不死,但别人却会,这次风灾水灾,泉州死了多少人?又有多少人是因为缺衣少食冻死饿死的?”

  他擦了擦眼角的泪水道:“六七月的天气,竟然冻死了人,这难道不是穷困所致?”

  老人道:“你呀你,一根筋,你要知道,一把利刃在屠夫手里是杀猪刀,在我们手里是菜刀,在恶人手中是凶器,权看人怎么用它呀。”

  潘筠他们也不介入父子俩的争吵,一边吃一边听得津津有味。

  等吃饱了,父子两个还在赌气,潘筠就顺手帮他们把账也给结了,笑道:“老丈,你就不要跟你这儿子生气了,他能想到忠义,说明他心正,是个好孩子,反正这事咱也做不了主,权听一个乐呵。”

  老丈脸上的怒气消散,颔首道:“你说的有理,这事我们都做不了主。”

  潘筠他们就去见能做主的人。

  当然,在去见曹吉祥前,潘筠先在城里逛起来,找到了比他们早两日到达的宋大林一伙人。

  他们人多,吃的多,花销也大,所以不舍得花钱住店,六百来号人,直接在城外的城隍庙里扎营。

  吓得衙门都派了两拨人来探问,确定他们真是商号,不仅查看了他们的货,还把潘筠和王璁的名字问出来了,这才略放下心来。

  没办法,六百多人呢,听听就吓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叛贼乔装打扮绕到泉州另一边来了呢。

  哦,对,潘筠他们是城北入城门,而泉州港在泉州东城外,所以宋大林他们驻扎在东城门外。

  潘筠过去看了他们一眼,确定人和货都很安全,她就点头道:“这两日我就送你们上船,你们准备一下,有什么需要买的,尽快买了,两日之后就不能再出去逛街了。”

  又道:“现在城中江湖人多,你们进去的时候苟着点,别惹事,当然,要是有人惹你们也不用特意忍着,咱可是有六百多号兄弟在这的人。”

  兄弟们大声应下,都兴高采烈起来。

  天知道他们这两日有多担惊受怕,来了陌生的地方,潘筠一直不出现,说的海船也是迟迟不见踪影。

  要不是王小井一直安抚,宋大林又一直压着,他们早闹情绪了。

  他们觉得,他们这一辈子最讨厌的就是等了。

  之前挖矿的时候,当官的让他们等;。

  造反的时候要等;

  现在从良做生意了,还是要等。

  唉,他们短短的一辈子,啥也没干,光等了。

  管事、宋大林和王小井一起送潘筠出城隍庙。

  潘筠递给管事一张单子:“这是你们上船需要准备的食水清单,照着买,回头我请人过来教你们怎么在海船上生存,还有海上的规矩。”

  管事忐忑:“小师叔,我也要上船吗?”

  “你不用,”潘筠道:“你留下,在泉州买一个铺子经营起来,等璁儿回来找你。”

  管事松了一口气,他年纪比较大了,且没有出海经验,他还挺怕出海的。

  在场的,除了潘筠几个,没一个有出海经验。

  但他们年轻,耐劳!

  人员安排完,潘筠拎着潘小黑高兴的往城门去,刚走到城门口就被人拦住。

  对方冲潘筠和薛韶一起躬身行礼,含蓄的笑道:“潘道长,薛公子,我们曹大人有请。”

  听见他阴柔的声音,潘筠不由的打量他,问道:“我没见过你,你是新调到曹吉祥身边的?”

  内侍没想到她敢直呼曹吉祥的名字,连忙道:“小的从小就跟着曹大人了,只是从前曹大人身边都是其他兄弟伺候着,小的不曾到人前来。”

第741章

  潘筠松了一口气:“吓我一跳,我还以为你是王振安插在曹吉祥身边的人呢。”

  内侍脚一软,差点给潘筠跪下,这是可以当众说的话吗?

  潘筠却一点也不在意,冲他挥手道:“走吧,带路。”

  妙真:“小师叔,我们也去吗?”

  天快黑了,小师叔一看就是不想住平安客栈,他们得去找住的地方吧?

  潘筠一挥手道:“去啊,曹大人相请,你们人都来了,怎么能不去拜见一下?”

  潘筠手挡住嘴小声道:“最近花销大,能省一点是一点。”

  妙真明白了,他们不用找住的地方了。

  曹吉祥住在离知府衙门不远的一栋宅子里,有些老旧,但仔细看,还能看出它曾经的富丽堂皇,因为,这宅子里连柱子上都雕着繁复的祥云降临图,轻轻一拍,声音沉闷,反弹回来的力很敦实,一触便知这木料也很敦实,用料十足。

  潘筠望着宅子里来来回回的人,点了点头赞道:“这宅子真不错,之前是谁家的?

  内侍已经没了一开始的倨傲,变得恭敬了许多,微微躬身道:“从前是市舶司。”

  潘筠恍然大悟:“难怪这么有钱。”

  内侍侧身请道:“几位里面请吧,大人已经在里面等着了。”

  一行人就跟着他入内,但曹吉祥并没有在等他们。

  会客厅里一个人也没有。

  潘筠也不介意,在内侍去请曹吉祥,一去不回之后,她就在会客厅里随意的逛起来,不仅将人家墙上挂着的图赏玩一遍,还把桌椅板凳都琢磨了一遍,最后目光下落,看着地上的青砖。

  薛韶生怕她把人家的青砖给撬了,连忙问道:“你看出什么来了?”

  潘筠:“我看出泉州府有钱,连地砖都给修了一遍,看来,泉州知府是偏向于开海禁的。”

  “潘道长果然利害,身在江湖,心却在庙堂,”曹吉祥带着小内侍笑着走进来,他示意小内侍给他们沏茶上点心,解释道:“因不知潘道长何时到,咱家先处理别的事情去了,两位不会怪我怠慢吧?”

  “不会,我知道曹大人的为人,曹大人也知道我的,”潘筠道:“所以我们直接开门见山吧,曹大人请我来有何指教?”

  曹吉祥笑了笑道:“岂敢,岂敢,毕竟这世上敢像潘道长一样欺瞒、教训皇帝的人可不多,在下岂敢指教潘道长?”

  潘筠一脸惊讶:“像我这样的人是少,但满朝文武,前朝后宫,敢欺瞒皇帝的不是比比皆是吗?”

  曹吉祥脸色一变,沉声道:“可不敢胡说,潘道长慎言。”

  潘筠只是冲他笑了笑便端起茶碗喝茶。

  薛韶也低头喝茶,神情闲适。

  曹吉祥扫了薛韶一眼,又看了一眼潘筠,知道俩人都是软硬不吃的人,他深吸一口气,还是压下了与俩人慢慢周旋的想法。

  他们能耗,他却耗不起。

  他初来乍到,地方官员和水师衙门勾结,对市舶司重建处处阻拦,连当地的士绅和商人都对他爱答不理。

  泉州市舶司已荒废多年,什么都没有,连个书记吏都是现招的,且招进来还不知底细,不知是谁的眼线呢。

首节 上一节 633/7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

下一篇:亮剑:我在伪军内部当卧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