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剑走偏锋的大明

剑走偏锋的大明 第647节

  杨善提着剑杀掉扑到眼前的匪寇,双目血红:“不能上岸,不能上岸,岸上有埋伏!”

  他话音才落,争先恐后跳到岸上的士兵才跑出去不到百米,就被埋伏在两边的刀斧手砍倒在地。

  杨善看着心中滴血,大声道:“所有官兵结阵围拢,三人成阵,有序后退,不要乱,不要乱——”

  他扭头大声吼道:“玄妙,陶季——”

  玄妙和陶季从后舱房中杀出,恰在此时,一枚炮弹远远射来——

  这一切发生的都极快,从潘筠他们看到大明的旗帜到扫到船上的这些情况,不过五息而已。

  眼看炮弹袭来,玄妙正要提剑迎面而上,空中一声激哨,一块石头比玄妙更早一步飞射而出,直击炮弹。

  两者在半空中碰撞,嘭的一声爆炸开来。

  玄妙旋身飞速离开,落到船上时蹬蹬后退两步,抬头看,三宝鼎从他们头顶飞过。

  玄妙立刻放下心来,大声道:“他们一共有五门大炮!”

  潘筠已经看到,手指一掐打开结界,小红和红颜瞬间飞身而出,两道红色身影在空中飞过,一落地便用绸带扭住炮兵的脖子,一扯,脖子咔嚓一声,歪了下来。

  三宝鼎以极快的速度在一门大炮上飞过,潘筠丢下妙真四人,棒槌惊慌失措,也跟着妙和一起蹦下。

  妙真四人早提剑在手,一落地便抹掉一脸懵的炮兵……

  潘筠则朝另一门大炮冲去,长剑飞出,直接从炮兵们的脖子下抹过,她未曾落地,人便死了大半。

  她从三宝鼎跳下,接住飞回的长剑,杀入人群。

  不过片刻,余下的人便都被杀死,潘筠转身正要去清理其他大炮点的人,路过大炮,脚步不由一顿,手一抚,大炮和地上的炮弹瞬间消失。

  红颜和小红速度也极快,杀完大炮点的人,转身要走,小红就盯着大炮不动。

  红颜脚步停住:“走啊,去船上救人。”

  小红:“你把这大炮收了。”

  “不行,我的肚子装不下。”

  “潘筠不是给你空间玉了吗?装那里面去。”

  红颜勉为其难的收了。

  妙真他们把人杀完,同样把东西搜刮干净时,潘筠已经把剩下两门大炮清理干净了。

  没有大炮作为威胁,几人几妖飞到大船上,立即开启了屠杀模式。

  不,是拯救模式。

  海寇人数众多,且另外两条船驶出海岸七八里,一般人飞不过去,但现在有潘筠和玄妙。

  这边船上的局势得以控制,俩人立即带着人飞跃而上,直杀到天边明亮,海寇才清理干净。

  逃了多少人不知道,但俘虏了二十八人,被剿杀的有二百三十人。

  于海战而言,这是一份很大的战报了。

  杨善一脸的血,在看过那些海寇的尸体之后,他脸沉得好像要滴出墨汁来:“这不是海寇,这不单单是海寇……”

  玄妙仔细看了看自己的宝贝剑,插入剑鞘,沉声道:“这些人不想你们活着回大明。”

  杨善转身就走:“来人,将所有俘虏提上来,我要亲自审问!”

  被俘虏的人才被拖上来,纷纷眼睛圆睁,口吐鲜血而亡。

  锦衣卫立即上前掐住一人的嘴巴,将牙齿掰开,片刻后放下软掉的人,沉声道:“毒囊,全都死了。”

  “哈!”杨善气笑了:“海寇会自杀?还是用毒囊这玩意,海匪何时也如此忠贞不渝了?”

  潘筠和薛韶默默地走过来,沉默不语。

  杨善气得原地转圈圈,船上一片静默,只有他的脚步声不断传来。

  大家都知道,这不止是海寇抢劫,甚至都能猜到这些人有什么目的。

  无非是不想大明开海禁。

  “这样说来,开海禁之事起码有八成以上的可能了,不然他们也不至于如此丧心病狂,直接在海上截杀使团的船只吧?”潘筠摸着下巴,越说越高兴,还和杨善道:“杨大人,这是好事啊。”

  杨善这才停下脚步,去看潘筠:“因为他们的私心,我们伤亡这么多人……”

  潘筠嘴角扯着冷笑:“只怕之后还会死更多的人。”

  薛韶叹息一声:“私欲起私心,之后纷争不会停止的,但不能因噎废食,海禁不开,同样要死很多人。”

  杨善微愣,想到沿海一带的贫民,还有去年因倭寇上岸而被屠杀的百姓,沉默许久:“他们想以开海禁,引狼入室,百姓不保为借口,却不知道,正因为海禁,海匪才如此猖狂。”

  “你说得对,不能因噎废食,”杨善喃喃:“我要回京,我要面见陛下,我一定要开海禁!”

  他费了这么大劲为大明和倭国谈下这么多东西,为此还把三分之二的人手留在了倭国,绝对不能半途而废。

  薛韶意有所指的道:“若朝中有人提议半开海禁,大人又该如何应对呢?”

  “什么叫半开海禁?”

  薛韶:“只允官方船只出海,不许民间私船出海,更不许百姓靠近海域。”

  这就有点类似于太宗皇帝时期的海禁政策了。

  潘筠道:“半开海禁,于民无益,到时候海寇会越发猖獗,官船想在海上航行,哼,只怕会比现在还艰难。”

  杨善沉思。

  俩人见他听进去,已经在思索对策,便不再多言,有时候过犹不及。

  潘筠这才欢快的和玄妙陶季打招呼:“四师姐,你们终于决定回去了?”

  陶季点头道:“要过年了。”

  玄妙道:“我的剑卷刃了。”

  “啊?”潘筠目光不由朝她手中的剑看去,这是杀了多少人啊?

  玄妙问道:“你们的船呢?”

  杨善这才反应过来:“对,你们的船呢?你们是怎么来的?我,我怎么好像看到你们是飞过来的?”

  潘筠:“我们轻功卓绝,的确是飞来的。”

  “……什么轻功这么厉害,能飞跃海峡?”杨善想了想后道:“别遮掩了,我知道,你们修者不一样。”

  潘筠“哇”的一声,“杨大人厉害,这就相信了?”

  杨善叹气道:“我这次在倭国已经见识过他们的神道,的确神异。”

  “杨大人不用觉得惊奇,论神鬼,我们大明一点也不弱于倭国,您看看我们山川神秀,便知道我们的神仙不会比别人的差。”

  杨善:“潘道长于这些事上比我懂行,那请问潘道长,像现在这样,我们海上遇难,该请哪位神仙出手?”

  “妈祖啊,下次请记得心中默念妈祖保佑,回去之后还要记得给妈祖上两炷香。”

  杨善听得一愣一愣的,问道:“请妈祖,妈祖便会救我们吗?”

  潘筠:“信则有,不信则无,试一试,或许你们活下来的几率会比别人高呢?”

  杨善见她也和那些和尚道士一样不给出肯定的答案,而是模糊回答,就呼出一口气,挥了挥手,带人下去清点伤亡,处理各种问题了。

  船坏了要修,人伤了要疗伤,掉到海里的也要捞起来……

  官兵们互相搀扶着去找地方休息,彼此帮着包扎伤口。

  妙真他们立刻拿出药箱上前救治伤患。

  潘筠和玄妙对视一眼,一起去开船。

  嗯,他们得把船开回到岸上。

  船出了问题,他们折腾了好久才开出五六里,勉强靠岸,大家立刻下船上岸。

  船上这些人有一半是从天津卫的水师衙门里抽调的,还有一半则是礼部、鸿胪寺和锦衣卫。

  有相当一部分人还不会水呢,他们对大海本就恐惧,此时更是恨不得离大海百米远。

  一上岸,他们就连忙离开海岸,远远的瘫倒不动了。

  杨善组织了官兵上岸去搜寻剩下的海寇,想要搜查出更多的证据来。

  然后,他们发现了潘筠留下的一门火炮。

  杨善不知道那四门火炮是潘筠收走了,他喃喃自语:“撤退之余,竟能搬走四门重炮,看来,他们在此根深蒂固啊,莫非和琉球权贵有关?”

  潘筠听见了他的喃喃声,也只当没听见。

  玄妙看了她一眼,问道:“那四门重炮是一样的?”

  潘筠:“没认真对比过,能留下一门给他们当证据,已经是友好了。”

  玄妙点了点头:“他手上有活口。”

  潘筠挑眉:“四师姐,要不要把人偷出来审一审?难道你不想知道这是谁干的吗?”

  玄妙斜睇她一眼:“何须如此麻烦,等他审出来,直接拿现成的不好吗?把人偷出来,是你会用刑,还是我会用刑?”

  在这点上,他们自然是都比不上锦衣卫的。

  让潘筠意外的是,三条官船上的江湖人还不少,足有十八人。

  全是今年各种巧合跑到倭国去的,因为知道朝廷的官船在堺港停留,所以他们直接到堺港搭船。

  四处游荡的玄妙和陶季也觉得去温泉津町港找潘筠他们太远,所以直接去的堺港。

  只要他们能够证明自己是大明的子民,大明的官兵们还是很愿意带他们回国的。

  本国百姓,岂能不庇佑?

  但好一点的待遇也没有,他们就一直住在底舱,玄妙和陶季除外。

  因为他们太优秀,也太出名。

  出名到杨善这个朝廷官员在出发前都听过他们的名字,知道他们因为去年的倭寇屠村一事出海报仇,因此他对二人很是敬佩,他直接把二人安排在自己的房间隔壁。

  也因此,不擅武艺的杨善能活着等到锦衣卫来救。

  等船上能动弹的伤兵都上岸,他们便看到海上远远驶来的两艘大船。

  这两艘大船上挂着三面旗帜,一面“明”字旗,一面“潘”字旗,一面“王”字旗。

  玄妙猛地回头,问道:“王璁也在上面?”

首节 上一节 647/7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

下一篇:亮剑:我在伪军内部当卧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