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走偏锋的大明 第653节
玄妙:“二师兄有她的心思,但没她的胆气,他但凡多几分胆气,钦天监监正都做到了。”
她叫住妙真几人,道:“这些杂事交给他们,你们带上红颜和小红跟我们走,一会儿来的人会越来越多,其中不乏道门中人,被他们发现红颜和小红就不好了。”
妙真应下,去找小红和红颜,妙和和陶岩柏则转身去把屋里剩下的东西带走。
玄妙目光一扫,眼睛微眯,问道:“棒槌呢?”
陶季叹息一声道:“小师妹一直随身带着呢,说是闻一闻都能精神百倍。”
玄妙微微点头:“登岸之后人多眼杂,他还是留在小师妹身边最安全。”
货舱一直有看守的人,每五步俩人,底下的门,三人一组,四组轮流看守,而钥匙只在王璁身上,可以说,尽了最大可能防守。
王璁打开锁,推开门,门里还拉了鱼线。
银色的鱼线在昏暗的货舱中几乎不可见,人若贸然而进,触动鱼线,鱼线上系的铁珠就会滚落,猛的撞在底盘的锣鼓上,声音通过内部的孔洞传出,到时候整船都能听到。
王璁小心翼翼地取下机关,这才侧身请众人入内。
曹吉祥微微点头,不掩饰对他们的欣赏,低头走进去。
货舱不高,但很大,里面此时垒了不少箱子。
王璁请随行的年轻官员帮忙,抬下来一个箱子。
箱子上贴着封条,还有一个机关锁。
每口箱子上都有。
机关锁也很简单,只要转动木条,只要密码正确,榫卯就会弹起卡住,然后便可打开箱子。
箱子一掀开,银白色一片,昏暗中,在灯光的照耀下甚是耀眼。
曹吉祥心悸动,走上前去,伸手去抚摸铺得严丝合缝的银砖。
潘筠无视他的痴迷目光,直接取出一块来。
银砖是四方体,像半块板砖那么大,拿在手里沉甸甸的。
潘筠将银砖递给曹吉祥,他入手一沉,差点没拿住。
曹吉祥压住心中的高兴,拿在手里仔细打量,问道:“这一块多重?”
潘筠:“三十斤。”
曹吉祥:“多少?”
他声音差点劈叉。
潘筠重申道:“三十斤,长一尺三寸,宽四寸,厚三寸一。”
曹吉祥深吸一口气,就着灯光仔细一看,看到银砖的一宽面,四窄面好像都刻着字,他对着灯光仔细辨认,有些不肯定:“这是‘君恩’二字?”
王璁回答道:“是,宽面是‘君恩’,四窄面则刻着‘民生’二字。”
而且,四窄面加起来的面积正好比君恩大一寸,这是薛韶当初特意设计的模具。
王璁当时不怎么理解,但他知道时心里很爽,此时看着曹吉祥手里握着的银砖,他一下明白了。
曹吉祥显然不知其中深意,笑道:“潘道长费心了,莫非每一块银砖上都刻了这样的字?”
潘筠瞥了他一眼,无语道:“刻模具就好了,谁还一块一块的刻过去?”
这得多费时间啊,银山本来就缺人手,她怎么可能干这种事?
潘筠道:“这里每一块都有这样的印迹,且不止现在,将来朝廷从大森乡运回来的银砖都会有这样的印迹,既是防伪,也是防备有人偷盗。”
曹吉祥赞叹道:“好法子!”
他看了好几块银砖,又挑了几个箱子打开,一一看过去,心底的喜悦如泉水般涌出,脸上的笑容怎么也压不住:“就是可惜全是银砖,若为银锭,便可直接使用。”
潘筠:“银锭的船运体积会增加,而且也更易损耗。”
银锭多好摸啊,最大的银锭是五十两,市面上的银锭五两、十两的居多。
要是做成银锭,显然是想直接使用,那肯定是做五两、十两和二十两的居多。
到时候,随便谁都能摸一锭藏怀里。
她做成三十斤的银砖,有本事他们就偷!
她倒要看看,他们怎么平这个账。
潘筠这么一提,曹吉祥瞬间反应过来,连连点头:“那的确是银砖好。”
他们开了十几口箱子,随机挑了几口箱子,将银砖全部搬出来检查,一一称过,确认重量和质量都没问题,曹吉祥便颔首道:“很好,我这就让人上船来清点。”
曹吉祥只是抽查,账房上船来清点,则是每一块银砖都要拿出来称过,确认重量和含银量都没问题才会造册。
潘筠也没意见。
曹吉祥就朝一个锦衣卫挥手,很快,市舶司的官差就把两条船给围起来。
船上的人,除了还在看守的,全部检查过后下船,两条船也与其他船隔离起来,被官兵团团围住。
岸上,泉州知府陆明哲和水师参军龚夏站在一起,看着被围起来的两条船,他忍不住好奇:“龚将军,你说潘筠从倭国带回来多少白银?”
龚夏:“我如何得知?”
第768章 白银只是一堆石头
陆明哲笑了笑道:“我以为龚将军会知道,毕竟潘筠与水师里的千户陈文相熟,听说她船上的舵手都是和陈文借的。”
龚夏脸色微沉,道:“陆知府不也和林盟主关系莫逆吗?潘筠和林盟主的外甥同出龙虎山,关系很好,陆知府没和林盟主打听过。”
陆明哲没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喃喃:“千里迢迢从倭国运回来的白银,至少得在十万两以上才能打动朝廷吧?”
龚夏也不再与他争锋相对,而是垂眸道:“倭国毕竟不是我们的地盘,人少,物少,又才有三个月的冶炼时间,能达到五万就已经令人心动了。”
话才说完,就见曹吉祥和潘筠一起从那条船上下来,那老阉脸上全是笑容,眉梢间带着他们从未见过的喜色。
俩人对视一眼,齐齐推掉刚才的论断。
潘筠运回来的白银只怕不少,不然曹吉祥这老阉不会喜形于色至此。
俩人立即迎着曹吉祥和潘筠走下去。
曹吉祥正热情地和潘筠说话,看到迎面走来的陆明哲和龚夏,他笑容微敛,只是眉梢间的喜色不减。
四人互道辛苦,曹吉祥立即把身后跟着的王璁拉上来,热情的和俩人介绍:“这是三清山的王璁,他家的三条海船将来都由他负责,陆知府、龚将军,你们以后可要多多照顾我这后辈。”
老货,潘筠还在这里呢,用得着你喧宾夺主吗?
陆明哲和龚夏笑着应下,一脸温和可亲的看着王璁。
王璁恭敬地与他们行礼,然后站在潘筠身后。
潘筠可不想王璁被他们当做刀互相捅刺对方,待他行过礼就道:“你到船上去盯着吧,帮曹大人把货都运到市舶司。”
王璁应下,对三人行礼后退下。
陆明哲夸道:“进退有度,三清山后继有人啊。”
龚夏:“我看他步履轻妙,显然功夫也不差,这是文武双全啊。”
潘筠静静地听他们夸,王璁耳朵通红,加快脚步离开。
三人当着潘筠这个家长的面争相夸奖了一通王璁,等潘筠听爽了,脸上露出笑意,俩人这才关心他们路上遇到的海寇。
曹吉祥目光微凝,这才想起来,他还没来得及打听海寇的事呢。
三人都很关切的问道:“他们是冲潘道长的两艘海船去的?”
潘筠微笑:“曹大人说笑了,两艘民船而已,哪用得着海寇出动这么多人前后两次伏击,还用上了大炮,我倒觉得他们是冲使团队去的。”
“唉——”她叹息一声道:“杨大人也是可怜,他是奉圣命出使倭国,不知何人如此大胆,竟敢劫杀天使。”
曹吉祥和陆知府、龚将军对视一眼,当即待不住了。
曹吉祥问:“杨大人还在船上吗?”
潘筠一脸忧虑的望着主船:“应该在吧,他上面押着匪首,此时码头混乱,得等人走得差不多了才下来吧?”
陆明哲当即道:“这些海寇作恶多端,本府定当严惩,本官这就去看看。”
曹吉祥:“听闻使团能安然回国,多亏了潘道长和琉球王的帮助,此次琉球王还派王子护送,身为泉州市舶提举,咱家当亲自去接待。”
潘筠笑着对曹吉祥点头,目送他匆匆而去,然后看向还站在原地的龚夏。
龚夏眼睛微眯,问道:“潘道长,陈文给你的人用的可还习惯?”
潘筠微笑:“龚将军说笑了,贫道一个普通百姓,岂敢用水师衙门的人?”
龚夏目光扫过她身后的大船,没有在上面看到那几人,但他相信自己的情报。
若没有陈文给的舵手,潘筠一个没出过海的道士,岂敢驾御两条海船进出大海?
可他的确没有证据。
潘筠脸上一派轻松,还一脸好奇的问龚夏:“龚将军,海寇在海上劫杀朝廷使团,按说这是水师衙门失职,陆知府都急了,您怎么好像一点也不着急的样子?莫非您上头有人,能够不管外头浪有多大都保下您?”
龚夏定定地看潘筠。
潘筠直视他的目光,微笑。
龚夏便抱拳离开,也去迎接使团队。
主船那边就热闹起来。
潘筠既不去凑热闹,也不离开,就抱着胳膊靠在一棵树上看热闹。
直到那边杨善和琉球王子尚康被众人簇拥着离开,港口上才安静一些。
又过了快半个时辰,薛韶拎着食盒,抱着潘小黑找来。
他将食盒递给她,低声道:“杨善给的人我已经带出去藏好了。”
潘筠问:“藏哪儿了?”
薛韶:“泉州道纪司。”
潘筠嘴巴微张,她想了很多地方,唯独没想过这个地方。
但这个地方……还真妙。
潘筠回味了一下,问道:“妙真他们住哪儿?”
上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
下一篇:亮剑:我在伪军内部当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