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走偏锋的大明 第688节
第821章 威胁
皇帝只是转个身的功夫,回头便看到案上出现的纸条,他悚然一惊,立即抬头,殿内伺候的宫女内侍全无反应,门外守着的禁卫也未察觉异常。
皇帝出离忿怒,不仅对潘筠,更是对禁卫军。
皇宫门禁如此,让他如芒在背。
皇帝脑海中瞬间闪过唐染工攻殿事件,若大明的门禁也和后唐一样,他岂不是住在宫里也随时可能会被杀死?
皇帝在惊怒之下宣见禁军统领时,潘筠正和王振面对面坐着。
王振僵直的将手中的茶放下,沉声道:“你好大的胆子,擅闯皇宫,就不怕我与皇帝告状治你的罪?”
潘筠自己翻出一个茶杯,自己给自己倒茶,轻笑道:“我刚从陛下那里过来。”
王振心一提,攥紧了手中茶杯,仔细打量潘筠的脸色,好分辨她话中的真假。
看着,看着,王振脸上的表情逐渐裂开:“你,你不会是和闯我的房间一样,私闯了皇帝的上书房吧?”
潘筠抬头冲他微微一笑。
王振砰的一声砸下茶杯,沉声道:“你知道,这会死多少人吗?”
“坏了你多年的布置吗?”潘筠歪头看他。
王振出离愤怒,他经营多年才获取皇帝的完全信任,在他身边安插自己的人,他并不是想要对皇帝不利,只是想做事方便一点;
但上次潘筠出现,便让皇帝怀疑起他的人品来,不仅让这份信任出现裂痕,为了把自己捞出来,他用掉了好几个暗棋;
而为了重构信任,他足足花了一年的时间,这一年来,他比刚到小皇帝身边时还要辛苦,好不容易才重新取得信任,留了几个人手在皇帝身边……
王振面色扭曲,潘筠这一入宫,他这一年来的布置便可能归零。
王振咬牙切齿:“你到底想干什么?”
潘筠倾身盯着他的眼睛看:“这话应该我来问,你到底想干什么?”
王振整个人愣住,反应过来后目光微闪,而后目光平移躲开她的视线。
潘筠轻哼一声,坐直身体:“这是一个警告,王振,你不犯我,我不犯你。”
“哼,你不犯我?你在泉州和吉安搞那么多事……”
“我只对事,不对人,”潘筠讥嘲的看他:“你觉得我在针对你,不过是因为你正巧在这两桩事上都做了不少的事罢了。”
“休得胡说,两案与我何干?”
“既与你无关,王掌印为什么要说我在针对你?”
王振一噎,不吭声了。
潘筠一口将杯中茶饮尽,砰的一声放下茶杯,起身道:“王振,这是我最后一次进宫警告你,再有下次,贫道悄无声息弄死个人,还是不难的。”
潘筠眼中闪过冷芒,低声问他:“王掌印,你好不好奇,你死了,会有人替你伸冤吗?你的妻儿,或是皇帝,他们可会为你查清真相,又是否能查到我身上?”
王振浑身一震,沉声道:“我定会留下遗言,我若身死,头一个怀疑的就是你!”
潘筠笑了笑道:“你大可以试试。”
试什么,她没说清楚,王振却明白,试她敢不敢杀他,试他能不能留下遗言……
作为一个权势爱好者,尤其是已经成功的权势爱好者,活着,是他们最基本的欲望。
就跟吃饭喝水一样,必不可少。
因为惜命,所以恐惧。
潘筠从房中消失十息之后,王振才动了动僵掉的手脚,扶着桌子站起来。
他知道潘筠为什么进宫来警告他,不止是他正想把她拉下水对付她,还想把潘洪也拉下水。
薛瑄是肉中刺,那潘筠便是喉中刺,只是吞咽口水便疼痛难忍。
偏她出现的频率太高了,明明是个道士,明明皇帝心中不喜,但她就是能不断的出现在朝堂和皇帝的眼中。
而且,不管皇帝多不喜欢她,他都是认可她的能力,甚至是赞赏和期盼她能力的。
甚至,皇帝很信任她。
皇帝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这一点,但从小抚养皇帝长大的王振却知道。
一件事,即便是他和锦衣卫共同上报,皇帝也会有所疑虑,怀疑他和锦衣卫中有人私心作祟;
可若是潘筠上报,他嘴再硬,心里也会相信。
当意识到这一点,王振恨不得潘筠立刻从这世上消失。
他绝对不能让皇帝意识到这一点,为此,他不断加深皇帝对潘筠的恶感,还不断的打压她在倭国银山和开海禁中的功绩,就是不想她到皇帝身边来。
她一旦来,一定会被皇帝重用,一旦重用,皇帝就会对她越发信任,他唯一的优势也就失去了。
不过,此时皇帝什么也没意识到,他现在心里只有对潘筠的厌恶。
王振匆匆赶到上书房时,皇帝刚大发雷霆的处罚一批人,从禁卫军到内侍,全都换了一批新的。
王振好不容易才让皇帝习惯的一个内侍,一个禁卫军,全都被换了。
偏他还不能表露出来,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他在门口顿了顿,做好表情管理,这才急急忙忙冲进上书房:“陛下,出了何事?”
皇帝面沉如水,反问道:“潘筠呢?”
王振心中一滞,难道皇帝知道他私下见过潘筠的事了?
“她是住在潘宅,还是尹宅,或是住在哪个客栈?让锦衣卫去把人给我拿进宫来!”皇帝咬牙切齿的道:“朕要亲口问问她,她到底想做什么?”
王振悄悄松了一口气,皇帝还不知道……
他低头敛住眼中的锋芒,躬身道:“据锦衣卫回报,潘筠入京后一直住在尹宅,只偶尔回潘家与潘洪父子用饭。”
皇帝冷笑一声:“她倒是和潘洪撕得很开,就不怕连累尹松吗?”
皇帝让王振即刻带人去尹宅把潘筠捉拿进宫。
拿人这种事王振当然不可能亲自做,他都是吩咐南镇抚司的人去做的。
锦衣卫们连夜出宫,把刚把潘筠送走,刚刚才躺到床上的尹松给叫起床。
尹松默默地推开潘筠的门,他和锦衣卫们就一起看到桌子上留的一封信。
别说锦衣卫,就是尹松都没料到。
他正要上前拿信,锦衣卫们先他一步按住信,看到信封上三个大字——皇帝收!
锦衣卫们表情空白了一瞬,面无表情的将信收起来,转身就走。
第822章 伤心
“我还以为我们至少算是朋友的。”这是信的开头,和她留在皇帝案上的纸条一模一样。
皇帝捏着手中的信,半晌无言。
王振站在一边一脸担忧,目光却沉了沉,想要透过薄薄的纸背看到信上的文字。
但此时皇帝正敏感,他再有心,也不敢靠近,只能另寻机会。
“我从未将你当做敌人,即便你总是阻拦在我前进的路上;
我亦从未将你视为仇人,即便我失亲,少小离家,奔波流亡是因为你;
我理解你,因你与我一样,从小失去父母,无双亲庇佑,做皇帝很难,比我做好一个道士要难上百倍,所以我虽不认同你,却忠于你;
我为大明子民,故见不得同胞被屠,我参与剿寇,复仇追至倭国,我以为你嘴上不说,但我们的心是一样的;
我在外看到了宝藏,最先想到的也是我的国君和国家,我总是想要你们更好的;
我生而为人,所以会见不平而愤,目视悲惨而伤心,我的陛下,若你实在不愿再见我,那请治理好这个国家,让大明子民,即便贫如乞儿,卑如人犯,亦可得到其生活在这世上的公平公正,让所有子民努力便可富足,那我们可能便永远见不到了;
总是听到不是朋友的消息,见到不是朋友的人,很难受吧?
虽如此,我依旧将你视为可交的朋友,我的陛下。”
皇帝呆坐在椅子上,半晌才慢慢合上信纸,一点一点的将它折起来,声音暗哑的道:“将人撤回来吧。”
禁军统领一惊,连忙道:“陛下,潘筠私闯内宫……”
“朕说将人撤回来,”皇帝沉声道:“此事朕不追究了。”
王振对皇帝手上的那封信更感兴趣了。
此时,潘筠正迎风站在三宝鼎内,妙真他们也都扒拉着锅沿,吹着阵法放进来的小风,问道:“小师叔,你那样写,皇帝真的就会不追究潘大人和师父了吗?”
潘筠:“应该吧,皇帝是个重情之人。”
妙和好奇的问:“那您信上写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潘筠看着虚空中一闪一闪的星星,沉默不语。
薛韶知道,她的信虽平实无奇,没有文采,却是她的真情实感。
所以她才难受吧?
薛韶和她一起沉沉看着越来越近的星空,心里亦沉甸甸的。
一个不算朋友的朋友,但他却是他们的国君。
国君失格,不啻于失去一瓣心,其痛不亚于失去一个至交好友。
当知道皇帝对两桩案子的态度时,薛韶便沉默了下来,潘筠一直乐呵呵的吃瓜,他以为她看得开,却原来也是会伤的。
“小红,”潘筠轻声道:“我可能不能光明正大的让你得到公正了,有些仇人,得靠暴力解决。”
小红噗嗤一声笑出来。
大家一起转头看她。
小红被拴在红颜身上,见状耸肩道:“我求之不得,能够手刃敌人,可比等衙门判决来得舒爽多了,我都不知道你们在伤心难过什么?”
潘筠精神一振,笑起来:“好吧,是我的不是,忽略了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
小红琢磨了一下后道:“你在损我?”
“没有,绝对没有!”
“我觉得有,你是不是觉得我的想法不够良民?”
潘筠:“我可没那么说,再说了,你都是鬼了,还当什么良民?”
上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
下一篇:亮剑:我在伪军内部当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