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504节
这也太多了。
地方官员的确多,但是,李戴这家伙抖出来的最少是知县一级的啊。
大明才多少州府县?
州府县重重叠叠全算上那也才一千多个啊。
这家伙一次就抖出来几百个!
而且,看这家伙的表情还远不止这个数。
因为人太多了,这家伙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全记起来,一次能记起几百个就算是不错了。
惊天大案。
绝对的惊天大案!
大明贪官污吏的数量属实多得吓人。
这些还只是州府县负责的官员而已,这些家伙下面还不知道有多少贪官污吏呢。
他明显准备不足,光是李戴现在招出来的这些他都没有准备足够的官员来替换,后面那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贪官污吏那一般都是拔出萝卜带着泥啊,一扯就是一大把。
这下如何是好?
万历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继续问道:“还有些你记不起来了是吧?”
那当然,谁能一下想起这么多人来啊。
李戴连连点头道:“是的,万岁爷,时间太长,人太多,微臣一时半会真有点记不起来。”
那行,你慢慢去记吧。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又命人把供词拿上去给李戴签了字画了押,随即挥手道:“押回去,给他笔墨纸砚和条桌,让他边记边写。”
这家伙是押走了,不过,万历还是坐那里没起身。
他想了想,又抬手命人把供词拿来看了看,随即问道:“礼卿,你觉得这家伙招供的都是真的吗?”
这个怎么说呢?
袁可立满脸凝重道:“万岁爷,如果他真不想死应该不敢胡乱招供,微臣觉得,他招供的应该是真的。”
这么多的贪官污吏啊!
而且,这还只是拔出李戴这个萝卜带出来的泥。
这些贪官污吏还不知道牵扯了多少贪官污吏呢。
大明的文官那都烂到根子里了。
这股贪腐之风从嘉靖朝刮到现在已经变成横扫朝堂上下的飓风了,再不刹住,大明朝廷所有利益都要被这股飓风刮得一干二净,国库不但剩不下一文钱,还要倒欠!
怎么刹住这股贪腐之风呢?
现在唯有学洪武大帝的,杀!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李戴招供的官员名单你抄录一份给朕。
这上面的官员,你一个一个抓,一个一个审,从上到下,一个一个来。
有一点你要注意,贪官污吏那一般都是一窝一窝的,这次你不但要审名单上的官员贪了没有,贪了的还要让他们把一起贪赃枉法的官员全招供出来。
这些官员牵连出来的贪官污吏也一样,一个一个抓,一个一个审,这次我们要趁机把朝堂上下的贪官污吏清洗一遍。”
这得审多久?
张朝可是审了十余天都没招。
这名单上的官员就多达数百啊,若是这名单上的官员都跟张朝一样,那估计审十多二十年都审不完。
如果再加上牵连出来的官员,那恐怕几十年都审不完!
袁可立闻言,小心道:“万岁爷,他们若是不招怎么办?
他们若是都跟张朝一般审十天半个月还不招,微臣怕审几十年都审不完啊。”
这些官员的确有可能不招。
毕竟招了那就完了,不招还有希望。
贪官污吏那大多都有侥幸心理。
万历琢磨道:“他们如果不招那就大刑伺候,大刑伺候还不招那就先关着,继续审下一个。
这上面官员属实有点多,不招的你不要浪费太多时间,每一个你就审半个时辰左右,半个时辰还不招,那就审下一个。
你一天怎么也得审十个八个的,不招的你警告他们,提审的时候不招,后面被其他贪官污吏牵连出来查实罪证的,罪加一等。”
罪加一等?
大明律例贪赃枉法罪有几等?
袁可立细细想了想,还是小心提醒道:“万岁爷,微臣斗胆,这罪加一等可能没什么用。”
罪加一等都没用!
万历略带吃惊道:“为什么没用?”
这个怎么说呢?
袁可立又细细想了想,这才小心解释道:“万岁爷,《大明律》惩治贪官污吏之法曰枉法脏。
枉法脏,一贯以下杖七十,一贯以上四十贯以下杖一百流放充军,满四十贯即处斩刑,满八十贯则绞。”
这样惩治,罪加一等还真吓唬不到那些贪官污吏。
贪官污吏能只贪这么一点吗?
四十贯?
八十贯?
开玩笑呢!
谁会只贪这么一点?
这个不用想,只要是贪官污吏,那绝对不止贪八十贯。
他们还怎么给人家罪加一等?
人家全是最高那一等啊!
这枉法脏就有问题。
万历闻言,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缓缓点头道:“那行,今天就这样。
你先准备一下,明天再开始审问名单上的官员,朕也回去好好想想,如何惩治贪官污吏。”
第542章 如何惩治贪官污吏
如何惩治贪官污吏,这是个问题。
历朝历代的皇帝好像都没解决这个问题。
或者说,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没把这个问题处理好。
如果处理好了,那就不会每到一个王朝末期就贪官污吏横行了。
或者,反过来说,贪官污吏横行就是导致一个王朝步入末期乃至衰亡的诱因。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贪官污吏横行,一个王朝开始衰落,直至灭亡。
这就如同一个死循环一般,不知多少王朝因此而亡。
可以说,如何惩治贪官污吏就是影响一个王朝兴衰更替的关键。
那么,到底如何惩治贪官污吏呢?
午时将至,红日正中。
乾清宫,御书房中,万历还是抱着小朱常洵坐那里一动不动,一点起身去用膳的意思都没有。
他跟前就摆着一本《大明律》,而且已然翻到惩治贪官污吏那一页了。
枉法脏,一贯以下杖七十,一贯以上四十贯以下杖一百流放充军,满四十贯即处斩刑,满八十贯则绞。
袁可立说的一字不差。
这么惩治贪官污吏简直就跟开玩笑一样。
大明王朝也很久没有这样惩治贪官污吏了。
因为这枉法脏就不合时宜。
一贯才多少钱?
这一贯还得看用什么来算。
如果用铜钱来算,一贯就是一千文,折银一两左右。
这本就已经是个笑话了,哪个贪官污吏会只贪一两银子?
如果以大明宝钞的一贯来算,那更是个天大的笑话。
大明宝钞那贬值速度可谓一泻千里,洪武朝的时候宝钞一贯就只值一百多文了。
永乐朝强推宝钞都止不住宝钞的贬值速度,土木堡之变更是让宝钞价值彻底崩塌。
《明实录》,英宗正统十三年,“每钞一贯,折铜钱二文”,到了宪宗成化年间,“钞一贯不能直钱一文”!
如果按《大明律》枉法脏,那贪一文钱就得杖七十,贪四十文就得问斩。
这不开玩笑吗?
大抵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枉法脏自宪宗成化年之后就没有执行了。
这真就跟开玩笑一样,哪怕就按大明宝钞刚发行时硬性规定的比价来算,宝钞一贯也就值铜钱一千文或白银一两。
或许,洪武大帝定下这酷法就是为了防止官员贪腐。
这里的“酷”是残酷的酷,是带着贬义的。
酷法之所以名为酷法,那便有因为太酷了而执行不下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