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523节
关键小朱常洵也在啊。
诏狱的酷刑着实很恐怖,他不知道小家伙能不能扛得住啊。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咬牙道:“抽筋!”
接下来的场面属实恐怖,不可描述。
小朱常洵那都吓得脸色大变。
沈一贯更是疼得晕死过去。
万历见状,还是冷冷的道:“给他来桶水。”
沈一贯被凉水一泼,悠悠醒来。
万历又冷冷的问道:“朕再问你一遍,招是不招?”
小皇帝是真的狠。
不过,你再狠我也不会招!
你以为弄死我就能一了百了是吧?
沈一贯深深的吸了口气,随即幽幽的道:“万岁爷,钱是个好东西,能让人享尽荣华富贵乃至为所欲为。
所以,这世上很多人很喜欢钱,有些人为了钱什么都能干得出来。”
这话什么意思?
你威胁朕?
这意思你还留下了很多后手是吧?
你贪来的钱收买了很多人是吧?
朕会怕你用钱收买的人?
万历闻言,冷冷的道:“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你们这些读书人,四书五经都白读了,满脑子都是钱,仁义道德抛一边。
钱的确是个好东西,像你们这样想不以其道得之人也有很多,孔圣人都拿你们没办法。
不过,有一点你错了,就算你不以其道得了再多的钱那也别想为所欲为。
你以为大明律例是干什么的,你以为朕手下几百万大军是干什么的?
朕还治不了你们这些乱臣贼子了吗?
现在你自己什么结局你不知道吗?
你还敢威胁朕!
北虏南倭朕都收拾了,朕还怕你用钱收买的宵小之辈?
朕也送你一句话,贪再多钱你得有命花!”
你以为我就收买了几个宵小之辈?
沈一贯沉默不语。
万历见状,冷冷的道:“今天就到这里了,陆绎,以后你们每天提审一次,弄晕就行了,别弄死了,朕看他能撑多久。”
沈一贯闻言,那眼中都不由得露出一丝惊恐之色。
这小皇帝太狠了!
不过,他还是不会招。
万历看了看小朱常洵,随即挥手道:“拖下去。”
他是怕把小朱常洵给吓坏了,今天让小家伙见识这么多就已经够了。
沈一贯能说出威胁他的话来,那就证明这家伙是准备打死不招了。
他也不能确定沈一贯到底能不能扛住所有酷刑,所以干脆就交给陆绎去审算了。
这年头还真有能扛住诏狱所有酷刑的人。
历史上的东林七君子就是明证。
沈一贯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559章 浙党覆灭
沈一贯的心智着实坚定。
诏狱的酷刑都拿他没办法。
不过,浙党其他人却没他这么能扛。
诏狱酷刑之下,大部分人那都招了。
他们虽然没捞沈一贯那么多,但却比一般的贪官污吏捞的多。
这帮家伙,一个个那最少都是几十万两,上百万两的都有。
万历虽然没有把户部亏空的钱全抄回来,但光是浙党这一窝就抄出了上千万两,内库那也渐渐开始充盈了。
锦衣卫正在抄家之时,王象乾也把老父亲接到了京城。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万历才刚来到御书房不久,他便带着老父亲来觐见来了。
王之垣激动得,竟然趴地上磕头道:“微臣多谢万岁爷恩典,王家誓死追随万岁爷,忠勤报国,赴汤蹈火。”
看样子你并不是那种迂腐的官员。
不错,不错,这话深得朕心。
万历假意抱着小朱常洵起身道:“免礼,免礼,快起来,快起来,不必行此大礼。”
原本他是应该假假意思去扶一下的,毕竟人家都七老八十了。
不过,他也就起身做了个样子,并没有去扶。
他也就是想看看,这位老人身体是否真健旺。
王之垣那是麻利的从地上爬起来,连连拱手躬身道:“多谢万岁爷,不敢有劳万岁爷起身。”
这身体着实健旺,而且他的手跟其他文官还不一样。
其他文官的手那基本都是光的,最多有点褶皱,他的手上却长满了老茧。
还有衣服,一般能做到六部侍郎的文官,不穿绫罗绸缎做的衣服好像都不好意思出门。
他这就是一身普通的棉布衣服,看上去也穿了很久了,只是没有破损的痕迹而已。
万历缓缓坐下来,欣慰的点头道:“尔式,你这年纪身体还能如此健旺,不容易啊。”
这都是干农活干的,干农活也不是没好处,起码身体壮实。
不过,这多少有点自吹自擂的嫌疑,万岁爷肯定不爱听。
这次可是他们给老王家光宗耀祖的好机会,他就算豁出这张老脸不要了,那也要把万岁爷拍舒坦了。
王之垣连连点头道:“听闻万岁爷还想让微臣效绵薄之力,微臣这身体不敢不健旺啊。”
这话说的。
谁说清廉的官员就不会拍马屁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直截了当道:“朕是想让你入阁辅政。
现在很多官员那都不知道什么叫忠君,更不知道什么叫勤事,他们都是口口声声为国为民,眼里却只有钱,只有利益。
这种争权夺利的官员多了,朝堂之上就乌烟瘴气,乱七八糟。
朕就是希望你这股清风能吹散朝堂之上的乌烟瘴气。”
啊?
入阁辅政!
王之垣,那都不由得一愣。
他不是翰林出身啊,按官场上的规矩他就不能入阁辅政。
这个要不要提醒一下万岁爷呢?
他想了想,还是小心道:“万岁爷,微臣并非翰林出身,入阁辅政恐惹非议啊。”
这又是文官定的臭规矩。
万历淡定道:“大明律例规定了非翰林出身不得入阁辅政吗?
有的官员,自己不遵守大明律例,还给别人定一堆的臭规矩,其心可诛。
内阁本就是朕选出来辅政的,朕说行就行,你不要怕什么非议,谁敢非议,朕收拾谁。”
当今天子果然非同凡响。
王之垣连连拱手道:“万岁爷英明,是微臣多嘴了,微臣谨遵万岁爷旨意。”
嗯,不错,不错。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又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尔式,你有没有想过,忠勤之道何以授人?”
他如此恩宠王重光之后那也只是树立榜样而已,他还得让王家人来宣扬忠勤之道。
这个才是重中之重,要不然,他一时的恩宠那也就是三分钟热度而已,朝堂上下的文官估计也就看个热闹。
王之垣闻言,连连点头道:“这个微臣考虑过了。
微臣本就想出本《忠勤说》,以大明忠勤官员为例,来教导子孙后人,时刻牢记忠勤二字。
不过,这书微臣如果自己想出就出,那就有点吹嘘家父功绩的嫌疑了,微臣还一直在考虑要不要出呢。
现在万岁爷需要,那就不一样了,微臣奉旨出书,授人忠勤之道,天经地义。”
《忠勤说》?
不错,不错。
这法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