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529节

  这家伙上奏了?

  万历直接把服软求饶的奏折放一边,翻出赵南星的奏折一看,不由冷笑一声。

  这家伙明面上是说朝廷无人可用了,实际上就是隐隐威胁他,清流不能动,动了就真要无人可用了。

  他琢磨了一阵,随即问道:“朝廷真要无人可用了吗?”

  这个倒不是假话。

  沈鲤缓缓点了点头,小心解释道:“万岁爷,礼卿都把五品及五品以上的贪官污吏查完了。

  现在他都开始查六品主事和七品知县了,但凡没有贪腐的进士我们几乎都用得差不多了,甚至六十以上年老致仕的都招回来不少了。

  问题,还是不够,现在知县被查出来贪腐之后我们都只能用举人去接替了。

  举人能出仕的还不多,因为大部分正值壮年的举人都还想参加会试考取进士功名,而剩下的大多都是年老体弱的。

  我们这么查下去,估计举人都要不够用了,到时候地方州府县的推官、判官、县丞乃至朝廷各衙门的经历、提举、照磨等都要选用秀才了。”

  这意思,继续查下去秀才都要选出来出任八品甚至七品的正式官员了?

  秀才考不上举人那都是有原因的,原因大多都是因为不行,读书读不过别人。

  读书都不行,当官能行吗?

  这个说不好,可能行也可能不行。

  也就是说,任用秀才出任八品乃至七品官员那纯粹就是在赌运气。

  比如,让秀才出任七品知县,运气好,能行,那这一县之民还能过的去。

  如果运气不好,任用的秀才不行,那这一县之民就倒霉了。

  他可不能拿平民百姓来赌运气,明显因为能力不行而考不上举人的秀才最好还是不要予以重任。

  问题,不用秀才就无人可用了,这可如何是好?

  难道他们就此停手,不继续查下去了?

  又或者等几年,等举人和进士数量够了再说?

  这样也不行,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次一定要一鼓作气查到底。

  万历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问道:“乡试还要等两年是吧?”

  这个还用问吗?

  沈鲤连连点头道:“是的,万岁爷,乡试还要等两年,会试还要等三年。”

  乡试称为秋闱,一般都是在会试前一年的八月份举行。

  现在还不到七月呢,还来得及。

  万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那就开恩科吧,今年开乡试恩科,两京十三省选取举人数量都提高三倍,明年开会试和殿试恩科。”

  啊?

  乡试也开恩科!

第564章 再开先河乡试恩科

  万历又开了个先河。

  他竟然下旨,今年八月,开乡试恩科!

  这会试和殿试开恩科并不奇怪。

  很多皇帝都开过会试和殿试的恩科。

  洪武大帝就开了九次恩科。

  不过,乡试开恩科却是没有过的。

  万历竟然乡试恩科都开,而且,他还规定大明两京十三省选取举人数量都要比以往多三倍!

  这一下,整个大明的穷秀才那都差点喜疯了。

  他们是做梦都想中举啊。

  问题,他们绝大部分还都只能在梦中中举。

  因为秀才考举人的难度比举人考进士的难度都大。

  大明两京十三省,州府县足有一千多个,哪个州府县不是几十个秀才。

  也就是说,大明的秀才足有几万乃至上十万。

  但是,每一次乡试大明两京十三省最多就选取千余举人。

  这个选取比例那最少是三十取一,五十取一乃至一百取一的都有。

  比如,北直隶,那录取比例就差不多是一百比一。

  京城贡院可是有一万三千多间号房,这些号房主要就是为乡试而建。

  每次北直隶乡试,前来赶考的秀才那最少都是上万。

  但是,北直隶一次乡试那也只选取举人一百名左右。

  这个选取比例大致就是一百比一。

  由此可见,秀才考上举人有多难。

  可以说,秀才考举人就是科举的海选,海量的秀才里选少量举人,但凡差一点的那都选不上。

  这秀才还分三六九等。

  官宦世家里出的秀才想要考上举人是比较难,但希望还是很大的。

  有钱人家里出的秀才想要考上举人那都很难很难了,

  穷秀才考上举人那更是难上加难。

  《儒林外史》里面穷秀才范进中举之后就喜疯了。

  那并不是什么夸张的描述手法,事实就是如此。

  穷秀才考上举人实在是太难了。

  这一下,选取举人的数量竟然要提高三倍,穷秀才那真是要喜疯了。

  他们考取举人的机会来了啊。

  这次还是恩科,两年后他们还有一次机会呢。

  穷秀才那是喜疯了,贪官污吏却是绝望了。

  当今天子这意思就是要彻查到底啊!

  原本他们都以为,查到无人可用那就差不多了。

  毕竟,朝堂上下的官员太多了,真干掉七八成,那根本就没这么多进士和举人来顶替。

  难道让秀才来出任八品乃至七品的正式官员?

  这个是不大可能的。

  所以,大多贪官污吏还都心怀侥幸,感觉当今天子查到无人可用就查不下去了。

  谁知道,当今天子竟然玩这招,直接开乡试恩科!

  这乡试恩科一开,清流也扛不住了。

  他们之所以敢跟万历玩法不责众那就是仗着这会儿万历无人可用。

  无人可用的情况下还收拾他们,那朝野上下官员就要空缺一大片了。

  乡试恩科一开就不一样了,这次选取的举人数量足有四五千之多啊。

  而且,现在并不缺正五品以上的官员,皇党加上老牌士族又或年老致仕的官员那就足够填满正五品以上的缺了。

  现在缺的就是五品以下的官员,而五品以下的官员举人那都当得。

  也就是说,这四五千举人一选出来,万历就能收拾他们了。

  这一下,清流官员那是纷纷上疏回话,服软求饶,生怕上疏迟了万历真把他们收拾了。

  朝中东林那也纷纷偃旗息鼓,老实了。

  万历压制住清流之后,好事也接踵而至。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他刚抱着小朱常洵来到御书房里坐下,沈鲤便捧着一叠奏折满脸喜色的走了进来。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忍不住问道:“仲化,这是有什么大喜事吗?”

  这次的确有大喜事。

  沈鲤躬身将奏折呈上,满脸喜色道:“万岁爷,子先、子进上疏,奴儿干都司开荒初见成效。

  三百余万户屯卫军户每户皆开荒二十亩,加起来就是六千多万亩,瓜果蔬菜也种了不少。”

  原来是奴儿干都司的好消息。

  万历接过奏折打开最上面那份一看,那都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徐光启和王象晋果然是难得的人才。

  他们都将玉米、小麦、红薯和土豆等全部在奴儿干都司试种出来了。

  而且,每一户屯卫军户都开出了二十亩荒地,把粮食都给种下去了,地里的粮食幼苗长势还相当的喜人。

  这或许就是他们拖到这个时候才上奏的原因。

  因为光把荒地开出来,把粮食种下去了还不行,如果粮食幼苗都长不活,那地就白种了。

  粮食幼苗长势喜人那就没问题了,这一下就是六千多万亩地啊,按那边黑土地的产量,那最少是一千八百多万石的粮食。

  也就是说,今年秋收之后,那边的粮食足可供三百多万户屯卫吃一年半以上。

  而明年那边就要开始全面种植粮食了,而且,到了明年秋季那边出产的粮食就会超过三亿石。

  到时候就不是他出钱买粮食过去给那边的屯卫军户当口粮了,而是那边的屯卫军户卖粮食出来供给整个大明了。

  还有大白菜、红薯和土豆等,那边屯卫军户的菜地也种满了,大白菜甚至都差不多长成了。

  至于红薯和土豆,他还专门让那边的屯卫军户把吃剩的鱼骨头、猪骨头、羊骨头等全部收集起来制成了骨粉当肥料,估计产量会大幅上升。

首节 上一节 529/6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下一篇:红楼兵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