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552节

  这个问题应该不大,八百料的轮船和四百料的轮船就没多大区别,至于两千料以上的巨舰,大不了多加点蒸汽机和水轮。

  王徵连连点头道:“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吗?

  好像还有问题。

  万历细细想了想,恍然道:“对了,那锅炉你不一定要做得跟立柱一样直耸耸的立在船上。

  其实横躺在船上也可以,甚至,锅炉都不一定要是圆的,方形和长方形那都没问题。

  总之,锅炉就是烧蒸汽的,做成什么样子都没关系,你完全可以根据船舱的结构来决定锅炉的模样。

  反正这会儿我们有橡胶密封,你把锅炉做成什么样那都不会漏气。”

  对啊,锅炉就是烧蒸汽的,做成什么样子都没问题!

  如果把锅炉做低一点,重心就稳了,船体狭长的蜈蚣船都能直接改造成轮船啊。

  王徵闻言,连连点头道:“万岁英明,微臣明白了。”

第584章 准备清洗都察院

  万历带着一大家子人去避暑山庄了。

  朝堂之上的官员貌似都松了口气。

  清流和东林甚至都觉得那令人窒息的压力已然没了,尤其是李三才和韩爌等心里有鬼的。

  他们都以为,这次清洗就要结束了。

  这会儿刑部虽然还在审问贪官污吏,但京城朝堂的贪官污吏差不多都已经惩治完了,剩下的都是地方上的了。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万历一旦跑去避暑山庄那基本上都是几个月不回京,京城朝堂的事也不会怎么管。

  这朝堂之上的事都不怎么管了,那自然就不会再继续清洗了。

  他们都认为这一劫应该是躲过去了。

  甚至,他们都不觉着自己是在心存侥幸。

  因为这次清洗的就是贪官污吏,浙党那也是贪官污吏。

  至于什么豢养海盗、私通倭寇、通敌卖国等罪行,那都是因为浙党官员贪赃枉法被抓而牵扯出来的。

  他们可不是贪官污吏,什么豢养海盗、私通倭寇、通敌卖国等更是没干过。

  清流那是真没干过,李三才和韩爌则认为万历压根就不知道他们跟干过这些的蒲州三大豪族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种情况下,万历自然不会再清洗下去了,也没有理由继续清洗下去了。

  至少他们是这么认为的。

  万历真不会继续清洗了吗?

  当然不是。

  朱国祚已然回来了,他准备清洗都察院了!

  都察院左都御史高文荐也是清流里面最后一个六部七卿了。

  他之所以一直没动手清洗都察院,那就是因为没有合适的人选来替代高文荐。

  都察院可不是一般的衙门,这个左都御史不但要听话,要有能力,还得够狠才行。

  他思来想去也就朱国祚适合来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这家伙看上去文质彬彬的,动起手来那可不是一般的狠,监察百官还就需要这种敢下狠手的人。

  所以,他们命李国助将这个狠人带了回来。

  朱国祚还不知道自己就要执掌都察院了呢。

  他还以为万历就是招他回来问问美洲那边的情况。

  谁知道,万历把李之藻、王徵和李国助都打发回去了,却唯独把他给留下了。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第二天一大早辰时许,万历便将他招至密云行宫原来的县衙大堂之中。

  这会儿宋应星正坐在大条桌的左手边教小朱常洵呢,万历貌似已经闲下来了,他正拿着一本大明律例在那里看呢。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指着右手边的座位道:“兆隆,来,坐下来说话。”

  朱国祚闻言,连忙小心的坐了下来。

  万历又看了看手中的大明律例,随即问道:“兆隆,都察院的事你怎么看?”

  啊?

  都察院!

  万岁爷怎么突然间问起这个来了?

  朱国祚细细想了想,这才小心道:“万岁爷,微臣以为,现在的都察院对百官的监察不够严厉,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的贪官污吏。”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你果然适合来管都察院。

  万历继续问道:“你觉得都察院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这个问题也太复杂了吧?

  朱国祚琢磨了好一阵,这才缓缓的道:“微臣出任过总督也出任过巡抚,对这两个职位的职权深有体会。

  总督和巡抚职权可以说大到没边了,而这两个职位一般都是由都察院的右佥都御史和右副都御史来出任的。

  这两个职位虽说名义上都是挂职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和右副都御史,但是巡按御史升巡抚兼右佥都御史已成官场惯例,而且总督基本都是从巡抚里选取的。

  微臣觉得,现在都察院的御史大多把目标都放在巡抚一方甚或总督几省了,从七品御史升到四品右佥都御史那也是朝堂之上唯一一个一步登天连升六级的机会。

  问题总督和巡抚并不常设,每年最多也就外派几个,他们为了谋求这两个职位那肯定会想方设法钻营。

  这一钻营就从监察百官变成结交百官了,他们也渐渐忘了自己的职责了。”

  你这个看法还真独特。

  总督和巡抚权力的确大得没边,凡是辖区内的事务那几乎都能管,还能调度和指挥大军,甚至还能掌控生杀大权。

  谁不想拥有这么大的权力?

  等等,不对。

  万历又翻了翻手中的大明律例,竟然没有看到总督和巡抚这两个职位的描述!

  都察院的常设职位其实是巡按御史,而不是总督和巡抚。

  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所按籓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这权力也有点大,但是还没大到没边,大事奏裁,小事立断,这尺度还是比较合适的。

  总督和巡抚却是大事小事都能管,军民事务都能管,就跟土皇帝一般。

  所以,总督和巡抚在民间都被称为封疆大吏,他们管辖的疆域那都等于分封给他们了一样,他们的权力之大可想而知。

  大明怎么会出现权力这么大的职位呢?

  这两个职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又是怎么出现的?

  洪武朝好像偶尔会派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一方,不过,那就是专为处理某个棘手的事务,并不是总揽一方军政大权。

  那时候洪武大帝是想收回军政大权,但凡掌控军政大权的公侯勋贵那几乎都被洪武大帝给咔咔了,洪武大帝自然不会又让文官去掌控军政大权。

  永乐朝的时候好像也是如此,巡抚并不常派,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权力,总督更是鲜有出现。

  到了洪熙朝和宣德朝总督和巡抚好像就慢慢多了起来,到了英宗正统朝,总督和巡抚好像就变成常态了。

  这帮文官为了争权夺利真是想尽了办法啊!

  很明显,巡抚和总督虽然是以当皇帝的名义派到地方的,但是,这两个职位越派越多绝对是文官刻意引导所致。

  比如,文官忽悠当皇帝的,这件事很棘手,没有巡抚的权力处理不了,那件事很棘手,没有总督的权力处理不了。

  其实就是个屁,洪武朝和永乐朝就没有这么多处理不了的事,文官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将巡抚和总督变成常态而已。

  看样子他以后外派总督和巡抚要注意了,不能变成常态。

  这样会使得都察院御史都不务正业,只想着有朝一日能当上如同土皇帝一般的总督和巡抚职位。

  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那都察院的御史真会从监察百官变成结交百官,因为得罪了百官就没人举荐他们去当巡抚乃至总督了。

  朱国祚这看法虽然有点独特,但却说到点子上了。

  都察院御史那就是七品而已,说到职权,那也就有风闻言事的权力。

  说白了就是查到了哪个官员有问题甚至听闻那个官员有问题,那就上奏弹劾。

  这个权力如果是用来党争那还是有点利益的,党争大多就是用这手段来排除异己。

  如果纯粹为国为民,这个权力就没一点利益可言,甚至还是个纯得罪人的活计。

  都察院御史不为党争不为利益天天挑人毛病去弹劾别人,那不就是纯得罪人吗?

  这个也得改一改才行。

  万历想了想,又问道:“兆隆,你觉得都察院怎么才能变回专门监察百官的衙门呢?”

  啊?

  这个您也问我!

  朱国祚沉思了不知道多久,这才小心道:“万岁爷,微臣以为,如果想让都察院变回专门监察百官的衙门,那就得多派御史去巡按。

  所有御史都轮流去巡按,不但巡按地方,还巡按两京各衙门,然后我们再根据他们巡按的功绩来给与擢升。”

  你果然适合来管都察院。

  万历闻言,连连点头道:“嗯,说得有道理,以后我们就按巡按的功绩来擢升都察院御史。

  兆隆,以后这都察院就交给你来管,你给朕好好想想,怎么监察百官,让所有官员都忠君勤事,不要天天想着贪赃枉法乃至跟朕作对。”

  啊?

  您让我来管都察院!

  朱国祚闻言,愣了一愣,这才小心提醒道:“万岁爷,高大人乃是清流名宿啊。”

首节 上一节 552/6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下一篇:红楼兵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