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589节
德谢拉闻言,脸上不由又露出一丝兴奋之色。
不过,很快他又蔫巴道:“皇帝陛下,这么多的货恐怕要十艘以上的远洋巨舰才能装得下。
我们是有办法调集这么多的远洋巨舰,但是,我们的舰队不敢经过吕宋海域来大明。
如果是一艘两艘,我们还能偷偷溜过去,如果是十多艘,那恐怕会被西班牙人发现。”
你们的舰队还不敢过来。
那你们嘉靖朝的时候怎么敢过来的?
哦,对了,嘉靖朝的时候葡萄牙还没被西班牙吞并。
葡萄牙人的舰队现在不敢过来其实是好事。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又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这个问题不大,朕可以派舰队去送货,你们只需派人做向导就行了。”
呃,这意思,大明到果阿的航道我们也得告诉你们?
我们就靠航道赚钱啊!
问题,不告诉你们我们就赚不到更多的钱。
这个着实让人纠结。
德谢拉纠结了一阵,随即小心的问道:“皇帝陛下,这么多的货,你准备分多少利润给我们?”
这利益对我们来说并不多,但对你们来说却是多得能让你们拼命。
万历郑重道:“我们能分你们一成的纯利。”
一成?
这个怎么算的来着?
德谢拉闻言,又不由的看向黄程。
黄程连忙又低声解释了一番。
这意思是四五千万两的货能分得四五百万两的纯利!
他们现在所有的生意全加起来一年都赚不到这么多的钱啊。
德谢拉连连点头道:“好,我派向导带你们去果阿,你们只要把货送到果阿,我们就能安排远洋巨舰拉去卖了。”
你以为朕真的白送你们钱啊?
万历突然又问道:“这生意你们想做吗?”
啊?
这话又是什么意思?
我们不是说好了吗?
你又问我这生意我们想做吗?
德谢拉愣了一下,还是连连点头道:“皇帝陛下,这生意我们想做。”
你们想做那就拿地来换。
万历微微点头道:“你们如果想做这生意,那就把麻六甲归还给大明。”
啊?
你还要我们好不容易打下的麻六甲!
德谢拉闻言,颇有些为难道:“皇帝陛下,这个我做不了主。”
你们不给朕其实也可以自己去拿。
不过,这样就没人给朕去做生意了。
万历闻言,微微皱眉道:“你觉得以大明的实力收复不了麻六甲吗,你们不给,朕就派兵去夺回来。”
别啊!
德谢拉慌忙道:“皇帝陛下,这个我真做不了主啊,我得去请示我们总督阁下。”
那就快点去,这一来一回还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呢。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行,朕派水师快船送你过去。”
第618章 谁主海上贸易
时间匆匆而逝,转眼又是一月有余。
水师将士带着德谢拉日夜兼程,紧赶慢赶,终于从果阿回转。
此时,京城的天气都有点热了。
德谢拉和黄程赶到皇宫的时候还是正午时分。
两人那都被火热的太阳晒得直冒汗珠子。
不过,当他们进入乾清宫的廊道时,瞬间便感觉凉飕飕的,当他们来到那奢华的殿堂时,那都感觉有点冷了。
这会儿小朱常洵和宋应星那都在午休,陪同万历接见他们的是从辽东赶过来的李元盛。
德谢拉学着黄程的样子拱手躬身行了一番礼之后,竟然还满脸热络的打招呼道:“甲必丹,好久不见啊。”
很明显,这家伙心情相当好。
李元盛闻言,却是尴尬无比。
万岁爷面前你跟我打什么招呼啊?
再说了,我在南洋才是海盗头子甲必丹,在大明我可是水师将领,你当着万岁爷的面叫我甲必丹干嘛?
万历见状,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德谢拉就不懂什么大明礼仪,他也没必要计较这些。
他抬手招呼众人坐下来,这才问道:“元盛,你们很熟吗?”
我跟这家伙不熟。
李元盛小心解释道:“万岁爷,以前末将跟他们买过一些火器。”
哦,那还是你当海盗时的事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德谢拉,你们总督怎么说?”
那自然是同意了。
我们不同意你们就会派兵去打啊。
你们大明的实力我们根本就扛不住。
关键一旦开打这天大的好事就跟我们无缘了。
我跟我们总督阁下稍微解释了一下他就同意了。
德谢拉颇有些兴奋道:“我们总督阁下同意用麻六甲来换取与大明的贸易权,他还想大明能尽快给送一批货过去,这是清单。”
这家伙这么爽快的吗?
万历命一旁的小太监将清单呈上来看了看,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疑惑之色。
葡萄牙人要的货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无外乎就是布匹、丝绸、茶叶、瓷器、香料等常见货。
这些货的总价也不高,大致也就是个五六百万两而已,对于现在的万盛堂来说那就是笔小生意。
他想了想,又将单子递给李元盛,这才问道:“你们总督急着要这批货吗?”
德谢拉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是啊,我们总督阁下说越快越好。”
这是怎么回事呢?
万历想了想,干脆问道:“为什么?”
他之所以这么问,那是因为后世有人总结,跟这些殖民强盗谈什么最好直接说,不用拐弯抹角。
果然,德谢拉一点都不以为异。
这家伙还细细解释道:“我们总督阁下说,荷兰人和英国人好像都组建了什么东印度公司,准备来跟我们抢生意。
而且,荷兰人和英国人都来远东了,他们的商船都开始在这边做生意了,他们好像能从南洋进到很多货,我们的生意都有点不好做了。”
哦,原来是荷兰人和英国人开始来抢生意了。
这会儿历史好像已经改变了。
荷兰人好像还要过一两年才会在南洋建立据点。
英国人在历史上这一时期好像专门就在为殖民莫卧儿帝国做准备,并没有跑南洋来。
万历想了想,随即问道:“元盛,这会儿大明在南洋做生意的商贩是不是很多?”
呃,这个好像有点违禁。
李元盛想了想,还是小心道:“是的,万岁爷,因为现在没有海禁了,船也好买了,所以,跑船去南洋做生意的商贩也多了。
不过,千料以上的风帆巨舰这会儿还没得买,他们买的差不多都是八百料的蜈蚣船。
他们一般都是在浙直一带进了货,然后沿着海岸从福建和两广南下,经安南进入南洋。
这条航线是要绕得远一点,但相当安全,八百料的蜈蚣船就能跑,遇到大风大浪靠岸躲一躲就没事了。”
哦,明白了。
原来是有很多商贩在往南洋拉货,从而引得殖民强盗蜂拥而至。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你的意思他们没买市舶司堪合是吧?”
这话怎么说呢?
李元盛又细细想了想,这才小心道:“万岁爷恕罪,末将其实早就知道了,我们那边去跑船的就有不少。
但是,末将看他们做点小生意也不容易,就没有上奏。
末将斗胆,市舶司的堪合着实有点太贵了,几万两银子一艘船,那得是千料以上的大帆船才有得赚。
他们划船去南洋本就辛苦,需要雇很多的人不说,花的时间还长,需要携带的粮食和淡水也多。
这样就带不了多少货了,一年下来一条船能赚个几千两就算是不错了,他们根本就买不起市舶司的堪合啊。”
你们那边人就喜欢往外面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