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606节
宋应星很是干脆的点头道:“微臣都弄明白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提点道:“你想想,水中的火船能自走,陆上能不能行舟呢?”
陆上行舟?
宋应星闻言,不由双眼放光。
如果把飞梭船开陆上来会怎么样呢?
这个问题他还真没考虑过,因为按以往的惯性思维,船那就是在水里走的,谁会想着把船开陆上来。
他细细想了想,又有些无奈的叹息道:“万岁爷,陆上行舟怕是不行。
因为锅炉加上蒸汽机最少上千斤,锅炉里面再加上水那就是几千斤了,如果再算上煤和船体本身的重量,那就是上万斤了,如果再带上人马和粮草辎重,那最少是几万斤。
这么重,那轮子肯定得全换成百炼钢的才能承受得住,问题,轮子承受得住这么重的东西,地面承受不住这么重的东西啊。
马车拉几千斤的东西那轮子都会陷进地里动不了,更何况飞梭船本身就带有几千斤重的蒸汽机和锅炉。
百炼钢的轮子一上路那就会陷进地里,除非我们修筑铁板路,也就是把路上都铺满厚铁板。
万岁爷,如果要承重数万斤以上,那铁板最少得两寸厚啊,那一块丈许方圆的估计就有几千斤上万斤。
而一里是一百五十丈,我们要修这种铁板路那最少也得修个十丈宽,这么算起来,一里就得上千万斤的铁。
万岁爷,我们不可能拿这么多的铁来修路吧?
而且,我们现在一火熟铁的产量一天也修不了几里。”
你真是个天才。
铁板路你都能想到!
万历微微摇了摇头,随即继续提点道:“长庚,我们不用把地上铺满两寸的铁板。
我们只需把铁轮子下面铺上铁轨道就行了,铁轨道你知道吧?
避暑山庄那边锻造五百斤和一千斤炮管的作坊你还记得吗,那钢梁就相当于铁轨道,只不过上面的小车是用人力拉动的。”
哦,我明白了!
宋应星闻言,那又忍不住双眼放光道:“万岁爷英明,那钢梁一丈长也就千来斤,一里长也就需要十五万斤,两根也只需三十万斤。
如果用一火熟铁铸造那种铁轨,我们一天产的一火熟铁那最少能铺上百里的铁路,这办法的确可行。”
其实,铁轨没那么粗。
万历微微摇了摇头,随即细细解释道:“你看到的钢梁是悬空的,下面没有东西垫着,所以得铸那么粗,要不然就会被压弯。
我们铺铁轨是铺在地上的,下面有东西垫着,根本就不用铸那么粗,一半粗都不用。”
有道理啊!
宋应星闻言,不由得兴奋道:“万岁爷,您的意思,我们一里路大致铺上十万斤重的铁轨就行了?”
这个朕可没去称过。
万历缓缓点头道:“应该差不多够了。”
那这铁路完全可以修建啊。
宋应星闻言,激动的搓手道:“这样一来我们一天产的一火熟铁就能修筑几百里铁路了,一年就是上十万里啊。
这铁路修起来,陆上行舟一天最少上千里,两三万里也就是二三十天就到了,太方便了。”
那当然。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取来纸和笔,边画边细细解释道:“这铁轨我们不能直接铺地上,为了固定,我们要把铁轨铺木方上。
这木方就不用埋地里了,只要埋碎石中间就行了,这样也方便更换木方。
还有,这轮子我们得做成一边凸出来的,而且,两侧轮子凸出的一边都要朝内侧,这样内侧卡在两根铁轨之间,上面的火车就不会跑出铁轨范围了。
这上面的火车也不是如同飞梭船和威远战舰一般,就做成一个整体的,我们可以做成一节一节的,前面这一节带蒸汽机和锅炉,后面再带个十来节的车厢,拉人拉货都可以。”
他就是按照印象中的铁路和火车画的,虽然画的不是很好,但意思却是表达清楚了。
宋应星看着画出来的草图,不由双眼放光,连连点头道:“万岁爷英明,微臣明白了。”
你明白了就好。
万历放下笔,郑重道:“这铁轨和火车就交给你来研制,我们明天就去避暑山庄,开始研制铁轨和火车。”
好啊,太好了!
宋应星兴奋的,那都差点手舞足蹈了。
小朱常洵却是有些懵懵的,他有点听不懂啊。
万历见状,也没有解释。
这东西不懂的人解释起来还是不懂,看了实物那就懂了。
他从来是说干就干,第二天一大早辰时许,他真带着宋应星还有一众嫔妃和皇子公主来到了避暑山庄。
当天下午未时许,他就邀永年伯王伟一起来到了避暑山庄最大的铸造作坊里。
宋应星钻研东西那也积极得很,这会儿他都把铁轨图纸给画好了。
万历直接把图纸递给永年伯王伟,随即问道:“国丈,你看这种尺寸的铁轨能铸多长。”
永年伯王伟接过图纸细细一看,随即估摸道:“这种粗细的铁轨估计一丈就有三百斤左右。
沙田铸这么重的物件已经是极限了,如果还要铸更长,那就得做黏土模。
万岁爷,这东西要得多吗,如果要得不多,那就做几个黏土模,铸两丈乃至三丈长都没问题。
如果要得多就不行了,这么长的物件,造黏土模也挺费时间的。”
这个还得考虑人抬不抬得动呢,这年头在野外铺设铁轨还得靠人抬,一丈三百斤,四个壮汉前后抬着正好,再长再重那就不好抬了。
万历闻言,细细想了想,随即微微点头道:“那就铸一丈长一根吧,每根头尾留孔,方便用厚铁片连接。
国丈,你还得专门建个大点的铸造作坊来铸铁轨才行,我们需要的量很大,一天最少得上万根。”
啊?
您知道上万根是多少一火熟铁吗?
永年伯王伟闻言,小心道:“万岁爷,一万根就是三百万斤左右的一火熟铁啊,光是蜈蚣船,那都得六十艘才能拉过来。
而且,铸造是需要时间冷却的,你说一天铸一万根以上,那我们的沙田里就得能同时埋下这么多才行。
如果再加上熔炉和浇灌铁水的通道,那这作坊恐怕得建几百丈方圆。
万岁爷,避暑山庄里没有这么大的空地了啊。”
这还不算什么呢,造车头和车厢的作坊更占地方。
万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那就在避暑山庄南面再圈一块十里方圆的地吧。
这铸造铁轨的作坊还只是一部分,我们还要造更大的东西,至于那作坊建多大,你跟长庚商议。”
啊?
还要造更大的东西!
永年伯王伟闻言,那都不由得一愣。
这什么铁轨一天就要耗三百万斤的铁啊,更大的东西,那得多少铁一天啊?
如果再加上人工,那又得耗费多少钱啊?
还好,大明现在不缺铁也不缺钱。
第636章 发大财了
这会儿大明的加工建造水平那真不是一般的高。
万历一发话,避暑山庄南面的围墙和作坊那就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往外冒。
不到一个月时间,围墙和铸铁作坊竟然就建好了。
甚至,铁轨道都跟着开始铸造了。
这天下午未时许,万历又抱着小朱常洵来到了新建的铸造作坊之中。
他们是天天来,永年伯王伟和宋应星那更是住这边了。
这会儿他俩正站在沙田旁指挥着匠户把铸造好的铁轨往出抬呢。
万历把小朱常洵往永年伯王伟怀里一塞,随即便蹲下来盯着铸造好的铁轨细看起来。
现在的大明铸造水平那也不是一般的高了,就算是沙田铸造出来的铁轨,四个面那也相当的平整,就差冒光了。
他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对一旁的宋应星道:“长庚,铁轨铸成这样就行了,你只需吧上面和内侧这个跟铁轮接触的面磨光就可以了。”
宋应星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说罢,他又从怀里掏出一叠图纸来,兴冲冲的道:“万岁爷,这火车微臣画好了,您看怎么样?”
万历接过图纸一看,又忍不住微微点了点头。
这小子就是个天才,他只是大致描述了一番,这小子画出来的火车竟然跟后世的火车有点像了。
不过,光画出来没用,还得造出来试试看才行。
他细细看完图纸,随即微微点头道:“嗯,不错,就按这个图纸先试制一辆。”
宋应星那是兴奋的点头道:“好的,微臣等下就带着人去造。”
万历又细细交待道:“你也别光顾着造火车,轨道你也得赶紧让人铺起来。
这造车头和造车厢的作坊都要预先铺上轨道,而且车头和车厢还得在轨道上组装,要不然,这动不动就是上万斤的车头和车厢可不好抬上轨道。
还有,这作坊四周你也得先命人铺上一圈轨道,而且作坊里的轨道还得跟外面的轨道脸上,要不然,火车样品造出来没有足够长的轨道来跑,那可没办法试车。”
对啊,轨道得先铺上才行。
宋应星颇有些迫不及待的点头道:“万岁爷英明,微臣明白了。”
你们俩都不考虑钱的问题吗?
永年伯王伟见状,忍不住提醒道:“万岁爷,微臣斗胆,这一辆火车最少是上十万斤啊,而且,长庚还说很多地方要用百炼钢。
这百炼钢成本就不说了,光是铁的成本都不得了啊,我们虽然算成本价,一百斤一火熟铁那也得一两多银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