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兵圣

红楼兵圣 第148节

  众人纷纷笑了起来。

  王信也笑了。

  这也等于是把人设立住了,大家知道河西营是精锐,河西营的价值就出来了,最怕的是没有价值,只要有价值,那么就有谈判的机会。

  “我河西营是兵部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王信说了一句。

  众人笑声更甚。

  王信提出了要求:“但也不能差饿兵啊。”

  官员们笑的欢乐,就是没人接话,王信盯着陈言,陈言无奈,只能问道:“你又要什么?”

  王信也知道过犹不及,倒也没有狮子大张口。

  火药、铅子、铁条等等军资。

  “你们营不是储备了不少么?”陈言直接说道:“听说你还让户部挂名的薛家商号去采购军备,我可是睁只眼闭只眼,如今你又要,你要如此多的军备作甚?”

  军队里有私下贩卖军甲武器的,也有私下采购的,这并不是秘密。

  陈言能当众说出来,王信见众人也习以为常,可见家丁制已深入人心。

  家丁制最初是将领私兵,到了明朝中后期的时候,反而形成正式制度,逐渐成为朝廷的“正规军”,还会给家丁发放粮饷和提供武器装备,因为需要将领去打仗。

  这个时空因为意外,土木堡之变,导致大明亡国了。

  取而代之的是大周。大周很早采取营兵制,又随着营兵制的崩溃,家丁制已经广为流传,到如今的气氛,朝廷也到了给家丁发放粮饷和提供武器装备的地步。

  因为大周也需要将领去打仗。王信心里有了底,笑道:“诸公赞我百战百胜着实过誉,我也不过是准备充分罢了,所以我作战的前提,历来是物资充沛。”

  有些人恍然大悟,有些人面露迟疑。

  王信心里暗笑,总不能当着人家的面来说,自己不相信文官吧。

  如果自己有权把耽误军队后勤的文官抓住砍掉脑袋,犹如隋唐之前,自己才能相信文官,没有这个权利,自己永远也不会相信文官。

  以文制武四个字的意义,是非常庞大的社会体现,而不是单一的方面。

  陈言深深看了眼王信,不久后,兵部送来了王信索要的物资,看到兵部送来的物资,后营的卓志最高兴,王信摸了摸下巴,明白自己没有退路。

  王信向晴雯透漏,晴雯得知王信又要出门打仗,内心很是担忧。

  并不是秘密,贾政也有关照府里的管家。

  紫鹃从晴雯处得到消息,连忙告诉了自家的小姐。

  林黛玉最近在读王信亲笔写的算术大全。

  杂乱无章,虽然每篇都很厉害,但是没有脉络可言,王信把自己还记得的数学知识左一篇,右一篇的写下来,但是没时间整理,一股脑的丢给了林黛玉。

  林黛玉一边学,一边整理,倒是过得充实,脸色都好看了许多。

  “小姐,信爷要带兵出征了。”紫鹃急着进门,匆匆说道。

  “啪。”

  听到紫鹃的话,许久没出潇湘馆的林黛玉,手里握着的毛笔掉到桌面上,在白纸留下一滩墨迹,惊讶道:“叔叔回来才几个月,如何又要出征?”

  紫鹃喘着气,平息下来,摇头道:“谁知道呢,只是信爷虽然用兵厉害,可老话说.”紫鹃迟疑起来,感觉不吉利,没有说下去。

  林黛玉猜到紫鹃未说的话,并没觉得紫鹃说错,从听到叔叔要带兵出征的消息,心里就开始慌了起来。

  却也知道,此事没有办法。

  总要有人领兵出征的,虽然此人偏是叔叔。理解归理解,担忧还是担忧。

  良久。

  “请叔叔吃一顿酒吧。”林黛玉想到。

  “啊?”

  紫鹃惊讶的问道:“到凸碧山庄还是我们潇湘馆?”

  “凸碧山庄那,是叔叔请我,还是我请叔叔。”林黛玉摇了摇头,淡淡道:“借宝钗姐姐的宝地。”

  潇湘馆在大观园的最南边,凸碧山庄在大观园的最北边,中间有几位小姐的院子,请叔叔来不方便,而宝钗的蘅芜苑就在凸碧山庄的隔壁。

  前段时日大家一起抄写,讨论过不少叔叔的事,宝钗姐姐的言语里,很是敬佩叔叔。

  想来宝钗姐姐不会拒绝,林黛玉如此想。

  紫鹃不敢确定宝钗姑娘会不会同意,但也挂念信爷,于是去了蘅芜苑。

第148章 脸皮厚的王信

  凸碧山庄对应凹晶馆。

  凸碧山庄在山上,凹晶馆在山下水池边,两栋建筑距离较近,而蘅芜苑到凸碧山庄的距离要更近,只是蘅芜苑讲究藏而不漏。

  插天的大玲珑山石为中心,四周环绕各式石块遮挡住房屋,园中不种花木,却布满藤蔓异草,杜若、蘅芜、茝兰等,枝叶垂檐绕柱,果实似珊瑚豆子,香气馥郁非寻常花香可比。

  薛宝钗住在此处,想安静的时候就留在蘅芜苑,不想安静的时候就去前面找妈妈。

  女儿心思细腻,宝钗更胜一筹,前几日在潇湘馆帮忙,一连几天没去妈妈处,薛姨妈担心起来,派人来园子里找,薛宝钗第二天来了。

  “你舅舅点了头,这门亲事算是成了。”

  屋里的丫鬟不在,薛姨妈拉着女儿的手,边说边有些眼红,眼睛已经湿润。自己的哥哥同意了,自己的女儿又是这般品貌,薛姨妈心里已经认定了此事。

  薛宝钗不好意思细问,听到妈妈的话,看到妈妈眼泪要掉下来,也跟着眼圈湿润,母女两相对无言。

  薛蟠再不成成器,不敢在家里耍泼,而母女俩相依为命多年,薛姨妈舍不得女儿,薛宝钗又舍不得妈妈,又迷茫自己的未来。

  薛姨妈也是从女儿过来的,如何不懂女儿的担忧,主动宽慰:“王信无父无母,最担心是个没规矩的混账,偏是个极温和的人,倒成为最好的。”

  没有公婆需要伺候,过去了就是女主人。

  男子的性格又好,不会受虐待。

  “以你的品性,别的我倒是不担心,只担心王信年轻,年轻气盛,一时得意就起了懈怠之心,人最怕懈怠,所以你要好好规劝才是。”

  薛姨妈刚说完,又担心女儿因为规劝,惹了王信的厌弃,连忙嘱咐道:“年轻人又没有耐心,你说话不能过于直接,总要顺着他才好。”

  薛宝钗虽然害羞,当着妈妈的面却没必要掖着藏着,不满道:“这么说也是妈妈,那么说也是妈妈,女儿到底要怎么做。”

  薛姨妈犹豫了片刻,突然笑了。

  伸手挽了女儿落在鬓角的发丝,露出女儿白皙无暇的面孔,眼神满是得意:“你自有分寸,我何必瞎操心。”

  女儿的品性美貌,薛姨妈如何不得意,自己关心则乱,反倒是乱了分寸。

  薛宝钗脸色一红,扑在薛姨妈的怀里。

  睁开大眼睛,想着的却是王信,那人长什么样,都说他好,也不知道好在哪里,自己真的要嫁给他了吗.越想越痴,越想越好奇。

  薛姨妈两手抱着女儿后背,像小时候一样哄着。

  哥哥要回京了,等他出面来说此事,又或者他来请人去说亲事,不过老宅子要命人去打扫出来,否则等亲事说定,再去整理老宅就来不及了。

  要请懂规矩的内院妇人去做针线活,还要采买锦缎等一切物件。

  市面上店铺卖的虽好,却是平民小户用的,她们这等人家如何能用,必然要用可靠手艺好的人来单做,只是听说那王信还没有自己的宅子。

  这可如何是好,难道要送他一套宅子。

  送也不是不行,可未免太过补贴了,倒不是不愿意补贴,可好像搞得薛家的女儿嫁不出去似的,总要有些说头才好。

  哪怕薛家的确有些麻烦。听大揽总说,宣府的李家和曾家不太满足原来的份额,虽然没有直接说出口,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薛家拿多了。

  各家占多少,是丈夫和他们商定的,多年来一直如此,薛家最得意的时候,也没有说多占。

  如今丈夫不在,薛家衰败了些许,他们就如此做派,薛姨妈心里不满也无可奈何,只能让大揽总张德辉去维持罢了,难道自己一个妇道人家出门不成。

  本来应该是儿子去处理,可又舍不得儿子吃苦,也没必要让女儿知道,薛姨妈想着心事。

  薛宝钗在妈妈这里呆了半日,然后和丫鬟回去蘅芜苑,没再去潇湘馆,时不时望向东边的山。

  紫鹃来蘅芜苑逛了逛,回去后告诉黛玉。

  黛玉然后再来。

  薛宝钗看到黛玉来,脸上露出笑容,心想黛玉叫王信叔叔,如果她岂不是要叫自己小姨,黛玉道:“这人好奇怪,盯着人家笑,心里不知道打什么主意。”

  “林妹妹神仙似的人儿,我早就打你的主意,咬上一口,说不定能长生不老。”

  说罢,薛宝钗去拉林黛玉。

  林黛玉做势欲推,故意慌道:“快来人,这宝钗丫头疯了。”

  紫鹃和莹儿等丫鬟被逗笑了,一屋子的女儿笑声。

  笑闹了一阵,林黛玉才提出自己的来意,虽然料定宝钗姐姐不会拒绝自己,心里却忐忑,薛宝钗迟疑了片刻,林黛玉不安了起来。

  难道自己料错了?林黛玉刚才与薛宝钗胡闹,此时鬓云乱洒,脸色红晕,又心里不宁,倒是西施之状,一副我见犹怜。

  薛宝钗不知道该不该答应,明明知道自己应该拒绝,可还是忍不住好奇,半晌才点了点头。

  林黛玉不知道薛宝钗的想法,虽然有意,可不愿强迫人,解释道:“也不是多大的事,原想着姐姐与别人不同,才来冒昧相求,姐姐此处要是不便,大可不必为难,否则就是妹妹的罪过了。”

  此话说的不明不白,薛宝钗却懂黛玉的意思,知道黛玉是高看自己,而且有了主意,因而笑道:“你好说我,我已经答应,你却要多想。”

  既如此,林黛玉无话可说。

  林黛玉出钱,薛宝钗出地,紫鹃和莹儿去请平儿。

  王熙凤管着府里的事,平儿算王熙凤的半个帮手,请厨房的人购买食材,单做一桌子菜,此事不大,用不着惊动王熙凤,请平儿出面最合适。

  平儿听到紫鹃和莹儿的话,别说关乎王信,就只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位姑娘的事,平儿也不会拒绝,何况还关乎王信呢,当然是连声答应。

  敲定了诸事,林黛玉认真的写了请帖,让紫鹃送去凸碧山庄。

  晴雯收到紫鹃送来的请帖,也没这般正式过,认真的收下,等王信回来。

  王信和兵部已经确定了轮守的日期,虽然没有具体,最多也就半个月,因此营里放了假,士兵们趁着这段时间,抓紧处理自己的事。

  他也不好多留在营地,回来庄里的时间多。

  又因为去危险的地方轮守,还要抓紧操练的事,所以安排的紧密,白日何时出现,落实哪些事,然后离开,每晚都会回来。

  回来后,晴雯告诉了林黛玉请客的事。

  “我还没感谢她,她倒要先请我吃饭。”王信觉得好笑。

  晴雯也笑道:“林姑娘自从帮信爷的忙,大家都能看到林姑娘脸上的笑容多了些。”

首节 上一节 148/2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