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兵圣

红楼兵圣 第204节

  刘通心里一沉,平日里将军在的时候,大家不知不觉,结果将军不在,离开了才一个月,众人像是缺了主心骨,各个变得心思不宁。

  自己在京城跟着将军没有察觉,等回到雁门关,明显感觉到了变化。

  陡然间,刘通想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一直被他们所忽略。

  河西营成军才多久?而且几千人的队伍,来源却复杂的不行,有原来的京营,有原罗明部,有原扬州营等等。这样的条件,内部不合,矛盾重重才是应该发生的事,也是兵家大忌,根本不会有将领如此带兵,唯独河西营在将军的带领下,成军之初就团结一心。

  将军在的时候,大家都不会多想,而将军不在了,每个人的想法就活跃了起来,并没有消失的矛盾开始浮现出来。

  刘通只能转移话题,问起了雁门关的事,并且带回了将军的吩咐。

  第二日。

  刘通抵达广武城。

  在城外的空地上,围着山脚有一圈跑道,跑道上安插了许多半截木桩,木桩的上面又立着一个稻草人,与人一样的高度。

  “嘚嘚嘚。”

  许多身穿号衣的汉子骑着马,绕着跑道跑,一手握着缰绳,一手握着木剑,快速的骑马中砍到每一个稻草人,因为是训练用的,并没有砍实。

  “好多人不熟练啊。”刘通看到后说道。

  “才练了多久,熟练才奇怪。”张灿也穿着号衣,一则越来越热,二则只是操练,所以都不戴甲。

  “别的事情将军不是很担心,唯一不放心的就是骑兵,叮嘱我回来一定要告诉你,让你不要松懈,趁着空闲的时间,把骑兵赶紧练起来。”

  河西营最初只有一百骑兵,而且是一人一马,持续作战力不强,平时无所谓,等上了战场,打一仗下来,恐怕许多骑手没有马可用。

  如今有了七百匹马,并不是所有的马适合当战马,但是五六百匹还是可以供应的,按照将军的要求,骑兵数量要扩张到三百人。

  一部分从铁甲骑兵俘虏中挑选,一部分从自己的队伍,步兵中挑选精锐出来培养为骑兵。

  铁甲骑兵俘虏的挑选,是将军临走前亲自安排的,这些人经验丰厚,不需要培养,保证平日的操练就够了,最麻烦的是从自己队伍里挑选的步兵。

  很多人没有骑马的经验,需要从头培养,非常的耗费精力和资源,事倍功半。

  “唉。”张灿叹了口气,忍不住道:“将军太过谨慎了,要是我的话,那些个铁甲骑兵俘虏,剔除原来的军官,留下的士兵都可以招募进来。”

  这些人本身是精锐,留下来只会精益求精。现在他们要自己把步兵从头培养成骑兵,张灿认为太得不偿失了。

  刘通虽然也无法理解,却说道:“将军有将军的安排,我们要是能看懂,本事可就大了。”

  这倒是。

  张灿服气,点头认可。

  “你们骑兵好是好,就是太贵了。”刘通看着空旷的山丘,繁盛的草绿,心情大好,还能看到山腰里一群吃草的马匹,不禁感慨。

  张灿露出得意的笑容,自信道:“这么贵,将军还要维持骑兵,不更说明骑兵的重要性。”

  刘通点了点头。

  以前在东南作战的时候,没有感觉骑兵的重要性,因为遍布河流,马匹不容易过河,所以很多时候,骑兵还没有步兵方便。

  等到了北方,哪怕是大同这样以山岭地势为主的地区,骑兵的作用也极其关键。

  犹如之前在关外作战,虽然打了胜仗,其实也很憋屈,完全是被动的挨打,靠着局势让别人主动来攻,就算击败了对方,也无法做到歼灭对方。

  幸亏将军在东南作战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培养骑兵。

  有和没有之间,哪怕只一百骑兵,态势也是天壤之别,如果不是当初有一百骑兵在手,局面会被动到底,伤亡很可能超过两位数。

  将军与倭寇作战两年,总共的伤亡数也才和前番出关后,与敌方骑兵作战的伤亡数持平。

  想起离开京城时,将军提出的忧虑,刘通只觉内心烦闷。

  胡骑最大的优势是居无定所。

  无边无际的大漠才是胡骑最大的凭仗,靠着游牧的生活方式,能做到独特的作战战术。前番打击了单于部,震慑力大板升诸部,如今是最好的时机。

  利用大同目前的威信,重新在草原上定下规矩,形成人人遵守的格局,只要稳定了下来,一切都简单了许多。

  最怕的是不稳。

  就像承平百年的东南不可怕,可怕的是战乱百年的东南,战乱年代里,老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可另一方面,人命不值钱了,打起仗来就不要命,总会杀出几个盅王。

  京城的纷争,大同的内斗,乃至河西营的思想松动,刘通生出了浓烈的危机感。

  朝廷应该让将军早日回到大同才对。

  让将军为朝廷打下一个太平盛世不好么。

  ——

  六月,团山。

  边关互贸的关隘,牧民们驱赶牛羊,带着牛角、皮毛等货物来到此地,接下来要到九十月份才会重开贸易,最后一波的集市,那些还没有来得及贸易的牧民不敢错过。

  商人们在集市上与牧民交易,仗着掌握了市场,控制了定价权,而且又是接下来几个月最后一次的贸易,所以把价格压的极低。

  茶叶、盐巴、棉布、丝绸、棉袄、麻油、梳子、铜镜、胭脂、香料.每一样都是牧民或者台吉们需要的,丰富的商品,令他们又爱又恨。

  一群骑手离开团山,穿着普通牧民服的欧彦虎勒住了马。

  “周人的贪婪,会害了他们。”

  欧彦虎冷笑几声,回头看向手下们,大声说道:“周人坏得很,骨子里就贪婪,一直欺负我们,我们要杀了他们,抢光他们的货物,杀光他们的男人和小孩,骑他们的老婆女儿,才是最快乐的事。”

  众人精神大震。

  大周的女人皮肤白,又爱干净,身上是香的,想想都按耐不住,奈何大周的军队太强大,没有人敢乱来,眼神复杂的看向台吉。

  欧彦虎看到了手下们眼睛里的欲望,越发露出得意。

  莫必胜肯定不是胡人,他老了,像周人一样的保守,害怕失去这个,担心失去那个,有什么好怕的,他们生在马背上,居无定所才是应该的。

第213章 突变

  大板升诸部和单于部的盟会上。

  莫必胜主持会盟,在诸多台吉的见证下,莫必胜拉着硕尔辉的手走向单于,硕尔辉满脸羞愧,单于的弟弟阿尔岱恶狠狠的盯着硕尔辉,如果不是哥哥拦着,他定要把硕尔辉大卸八块。

  莫必胜真诚的向单于说道:“我们关外诸部应该团结起来,否则容易遭受欺负,只有我们团结一心,才能逼迫大周商人让步。”

  今年的互市,诸部损失惨重,大周的边市比往年压价甚至高达一倍。

  莫必胜看准时机,拉拢诸部,同时和大同谈判,约定好互市价格,不能轻易变化,莫必胜的提议,获得了很多台吉的支持。

  为了安抚单于部,也为了获得单于部的信任,莫必胜把原来单于部叛逃,投靠自己的硕尔辉换还给了单于,同时要化解两人的恩怨。

  “硕尔辉,你应该向单于道歉,献上你的忠诚,恳请单于原谅你。”莫必胜回头严厉的说道。

  硕尔辉单膝跪在地上,双手手掌向上,泪流满面的说道:“伟大的单于啊,我犯了大错,当时的我变成了胆小鬼,竟然从战场上逃跑,辱没了您赐予我雄鹰的威名,请太阳下的单于责罚我吧。”

  单于沉声说道:“我应该杀了你,洗清部落的屈辱,不过莫可汗说得对,我们应该团结。”单于看向莫必胜,拉起莫必胜的手高高举起,向周围数不清的胡骑高呼三声:“可汗!可汗!可汗!”

  “哟嘿嘿。”

  “哟呵呵呵呵”

  犹如平静的油锅滴入了清水,刹那间炸开了锅,五花八门的高呼声四起,逐渐合成了一个声音。

  “可汗!”

  “可汗!”

  “可汗!”

  胡骑身下的马儿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虽然开始了不平静,却在主人娴熟的控制下保持了镇定,此时天地间只有比一个声音。

  这是大板升诸部和单于部的共同认可,近百年来第一位可汗。

  莫必胜脸色通红,眼睛都红了,努力保持着平静,声音里仍然有一丝颤抖,高举双手,“我必然让河套地区繁荣富强起来,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

  周围近的台吉们纷纷点头,莫必胜是实力最大的一支台吉,原本就代表大板升诸部和大周接触,如今加上单于部,众人都相信莫必胜可以办到。

  欧彦虎亲自倒酒,莫必胜掏出匕首,从手心划开口子,向酒杯里挤出鲜血,最后拿起酒杯,高举向众人一口饮尽。

  最外头的牧民们也看到了,苍老的脸上露出笑容,犹如树皮一般,因为常年的风吹日晒,像一颗百年的老树似的,混浊的眼神里,露出了一丝期望。

  日子实在过得太苦,他们希望过得好一点,不敢和周人比,明年的物价不要像今年就好。

  “莫必胜好像是周人。”

  “他值得信任吗?”

  “大板升诸部,有多少人都是周人,恐怕我们中也有周人的血脉,只要莫可汗能带领我们把日子过好,能做到他的承诺,我就服气他。”

  “说得对,管他是哪里人。”

  胡人们脸上纷纷露出笑容,讨论着今日的会盟,无论怎么看,河套地区的统一,对他们而言都是大喜的日子,哪怕是最穷苦的奴隶也感受到了伟大。

  到了傍晚,莫必胜肚子越来越疼痛,回到了自己的帐篷里。

  “快,把莫大莫二莫三送去大周。”

  莫必胜叫来自己的亲信,忍着肚子里的剧痛,满头大汗的吩咐,那亲信吓了一跳,关心问道:“可汗,你怎么了?”

  “有人害我。”莫必胜不清楚是谁下的手。

  单于?欧彦虎?又或者是谁。

  酒有问题。

  自己大意了,为时已晚,自己死后,儿子们恐怕连欧彦虎都对抗不了,敢向自己下毒,要么是欧彦虎,要么强过欧彦虎。

  没有愤怒,只有遗憾,莫必胜知道,只有把儿子们送去大周,儿子们才会有活路。

  那亲信见事已至此,多说无用,乘着夜色离开。

  夜空里,套马绳落在了他的脖子上,狠狠的从马背上掉下,周围赶来的骑手,打量了他一眼,把他带了回去。

  不久,那人睁开眼,发现自己已经被五花大绑,不怕死的挣扎。

  “不用挣扎了,快说莫必胜死了没有?”

  听到问话,那人这才看清楚帐篷里的人影,帐篷里挤满了人,许多人都认得,是诸部的台吉,说话的人是欧彦虎,“果然是你!”

  那人呲牙,恨不得生吃欧彦虎的肉,又看到他身边一个熟悉的面孔,看了一会,猛然一惊,“单于!你竟然也是骗子!”

  “你们周人不是有句话叫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么,各为其主,我怎么会是骗子。”单于冷笑道,早就找好了理由,洗清自己骗子的名声。

  那人愤恨道:“莫头领做事一向公正,从来没有对不起谁,你们这样做,摸一摸自己的良心,能不能问心无愧。”

  有些人低下头。

首节 上一节 204/2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