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兵圣 第213节
遇到打仗怎么办?
招募民兵来凑数,野战不行,守城还是没问题的,这是地方大多数的情况,特别是东南,没有什么敌人,维持治安靠衙役和地方大户就够了,地方大户就是帮忙朝廷稳定地方的延伸。
别家的总兵手里才几千人马,自己一个游击将军就养活了两千五百人,而且各个都是当精兵培养,光骑兵就高达三百,而且配备的一人双马,加上托马牲畜庞大的车营。
所以自己一直对朝廷忠心耿耿,真心希望朝廷能接手。
每年发个十万两银子下来,保证朝廷指哪,自己就打哪里,哪天朝廷不高兴了,一封调令就可以让自己明升暗降高高挂起。
可朝廷是谁?谁是朝廷?
王信真希望有个人出来说自己是朝廷,可惜朝廷就是朝廷,朝廷并不是谁。
河西集市每年的收益达到九千两,加上河西营的租金,一年能凑个近万两银子,代州每年可以供的粮草价值在一千多两银子。
随着河西营的战斗体系越来越成熟,开支也越来越大。
河西营并不是没钱,而是钱都变成了资产。
比如好几百匹马,几百头牲畜,这些个就价值两三万两银子,还有几百套铁甲,两千套棉甲,又是个两万两银子,等等累积下来,河西营的固定资产不下十万两。
现在的缺口,每年高达六七万两,而河西营的公库才不到三万两银子,加上朝廷的军饷粮饷也只够勉强维持一年,到了明年没有改善,河西营就破产了。
以前的时候,大同是朝廷的大同,单于部和大板升地区同样属于朝廷,王信就算看到了机会,也无法下手。
对于贸易,王信相信自己的眼光,在这个时代哪怕不是顶尖,也必然属于一等之列。
东南亚的犀牛角、玛瑙、珊瑚、珠宝、宝石等特产贸易,王信认为是负面的,东南亚的香料特产贸易,这种属于正面的。
北方边关贸易的马匹、牛羊、兽皮、牛角等特产贸易,王信认为是正面的。
马匹可以增加社会的运力和信息的传播速度等,牛羊可以为人类提供食物,兽皮可以为人类增加保暖,牛角可以制造武器,这些物资对于社会是非常很重要的。
相对于大周目前的国情和地理特产,以及商品特点,现阶段的北方,才是大周真正需要深化贸易的地区,而不是海外贸易。
因为北方的贸易与大周才是真正的互补,可以做到良性的循环发展。
北方有大周需要的,大周也有北方需要的,并且都是双方的特产,能够持续性的产出。
原本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王信绝对不会去打破,哪怕有自己的想法。奈何单于部和大板升要作乱,王信就不得不动手了,是他们先动的手,自己属于还手,理直气壮,天经地义。
大板升和单于部加起来的实力的确很强大,可谁说打仗是拼数字呢。
自己的兵少,但自己有自己的优势,博弈就是用自己的优势去对抗别人的短板,同时避免自己的短板被攻击,第一步先打乱对方的脚步。
不久。
朔州、马邑、山阴、应州、左云五州县的守备和佐击皆到了雁门关,除了威远关的守将。
人们都不知道王信想要做什么,但是没人敢得罪此人,此人可是连冯庸都给掀翻了,而且还升了官,并且独领一路,虽然朝廷的公文还没下发,可没人怀疑王信说谎。
很多人反而知道此事是真的,比如张文锦就知道,不光王信在朝廷里有人,很多人在朝廷都有人。
有了这样的认知,王信的要求又比较简单,他不过是要带领河西营前往团山口,团山口的将领不敢反对,各地沿途的将领当然也不会反对。
就算反对也无用,冯庸的铁甲奇兵都栽了。
各地守将带领的是本土民兵,平日里守城都懒洋洋的,看起来好像是多此一举,其实却很重要,哪怕张文锦不满,自己也能和他扯皮。
等王信带着军队离开雁门关,前往团山口,很多人都在观望,不知道此人要做什么。
“难道他要远征?”
张文锦皱着眉头猜测道
翟文也猜不透,苦思良久,摇了摇头,“此人性子并不莽撞,不会胡来。”
张文锦内心并不希望王信出征,相比较胡立勇的越来越嚣张跋扈,其实王信要“懂事”很多,做事至少在规矩之内令人放心。
想到这里,张文锦忍不住吩咐:“你去团山口见一见他。”
翟文和王信的关系不错,张文锦认为派翟文去团山口,已经表达出了自己的诚意。
朝廷的意思,自己已经明白了。
根据李成贤所言,张吉甫认为自己搞不定如今大同的局势,所以要以稳为主,先安抚住欧彦虎和单于部,刚刚看到书信的时候,张文锦承认自己的确松了一口气。
可随之而来的羞愧,令张文锦觉得自己被侮辱了。
张吉甫凭什么认为自己搞不定,有了他的这个盖棺定论,虽然没有明言,可朝廷没有秘密,背负这样的名声,自己这辈子的前程就完了。
几日来犹豫不决,张文锦左右为难,想要豁出去,又忍不住担心,按照张吉甫的方法去做,又实在难以咽下这口气。
王信的动作,张文锦隐隐看到了希望,万一这人真搞定了呢?就算没有彻底解决,能沉重的打击胡人,也有利于自己接下来安抚胡人。
最担心的是此人盲目胡来,没有打击到胡人,自己却损兵折将,这样的话可就不利于自己了,张文锦不得不谨慎对待。
翟文没有犹豫,下午就出发前往团山。
等到了团山扑了个空,河西营已经出关了。
“这么快?”
翟文不可思议,喃喃道:“王信,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
草原没有边界,各部落以默契划分各自的地盘,如果没有默契,随之而来的就是争斗,犹如内地为了水源抢水一样,不同的是草原争斗更多,充满了无序。
单于城和团山口,离团山口更近一点的地带被称为兔毛川。
无人的地方无名,有人的地方有名,既然有名,说明有人,有人说明此地比较肥沃,土地才能养活人。
“单于说了,大周现在力有未逮,没有实力远征河套地区,今年的贸易不会受到影响,而且在河套达成一致情况后,不会再有上个月的事情发生。”
一名小台吉向自己的手下头领们解释,以此稳住人心。
“真的吗?”
听到台吉的话,众人纷纷询问。
一年两次开市,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上半年的贸易,他们吃了大亏,周人太可恨了,谁的心里都有火,愿意看到周人吃瘪。
“我们的牛羊马,还有兽皮牛角等,都是周人需要的,只要不私下卖给他们,他们只能出高价,可汗说了,以后团山的边关贸易全交给我们的单于。”
那台吉高兴道:“别的部落需要到团山口贸易的,也需要通过我们单于部。”
“可汗真大方啊。”
人们感慨。
“有了可汗的带领,我们的好日子就要来了。”那台吉认可道,可汗打算北征,正在招募人手,台吉忍不住考虑,自己要不要加入,可惜,单于好像并不是很热衷。
台吉有些不懂。
可汗给了单于那么大的好处,单于为什么不太热情呢。
等可汗征服了生胡,以后就不用辛苦贸易了,在可汗的带领下,正如可汗所言,他们是天生的战士,生来就是欺负人的,奴役别人才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
想到当初在大板升听到的那番话,台吉一直记在心里。
团山口贸易的时候,见到周人的姑娘,那白白嫩嫩的样子,台吉只看到过一眼,再也无法忘记,这样的才是女人啊。
众人正在畅快的幻想,想象美好的未来时。
“嘚嘚嘚。”
远处山坡上,几百名重骑兵缓缓的朝着部落前进。
看清楚部落的时候,骑士们开始加快速度,离部落越近,骑士们的速度越快,等靠近部落的刹那,骑兵们的速度已经达到了巅峰。
重装骑兵带来的地动山摇,其威势无人可敌。
部落早就发现了敌人,已经来不及撤离,部落里的青壮匆忙上马迎敌,女子带着老弱收拾帐篷,想要抓紧机会逃离。
“敌袭!”
不久前在散发幻想的台吉,早和手下们冲了过去。
一百多名胡骑刹那间集结完毕,动作的确很快,带着各自的武器,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人,胡骑们一个个并不畏惧,虽然不知道是哪里来的敌人。
并没有多久,越来越多的胡人看清楚敌人,开始有人惊恐的大喊:“铁甲奇兵!”
恐惧很快蔓延开来。
第225章 野心
张灿最喜欢这种感觉,比起在东南抗倭,带领骑兵杀敌更令他喜欢。
“一个不留!”
对待敌人,要如冬天般的寒冷,令对手绝望和恐惧,并且彻底的消灭对方,这是张灿非常喜欢的话,将军并不是傻子,分得清轻重。
这样的将军,更令张灿喜欢。
太过仁德了,张灿不安心,太过冷血了,张灿也不安心。
“喏!”
张灿身边的将士低喝道。
一百多名胡骑不能退,硬着头皮与铁甲骑兵冲杀。虽然有了必死的觉悟,却因为装备上的差距,心有余而力不足,死不瞑目的摔下马,只留下一具具的尸体。
才几个交锋,这伙骑兵就崩溃了。
剩下的胡骑狼狈的逃离,留下后背给敌人,再也顾不上身后的部落。
“噗”的一声,长矛插入台吉的腹部,台吉被捅下了马,重重的摔倒在地面,眼睛里只看到马蹄,一会儿就失去了意识,鲜血一丝丝的挤出,顺着矛头滴入草地。
见到大势已定,为了最大的战果,张灿大喊道:“各部出击!”
随着张灿的命令,各队骑兵在自己的队长带领下,化整为零的冲击向部落,一顶顶帐篷被踩踏,那些还想要驱赶牛羊,保留财富的胡人死于自己的贪心之下,更多的人只能放弃一切骑上马逃命。
几百人的部落,交战不过片刻被夷为平地。
死伤至少有一半,清点战场,骑兵给胡人伤兵一个痛快,倒也没有虐待,逃跑了至少有百来人,所以部落里的马匹不多了,更多的是牛羊。
为了速战速决,虽然车营就在后面,可时间依然来不及,张灿忍痛下令杀死了大部分的牛羊,只带上马匹,继续沿着兔毛川前进。
队伍里有经验丰富的猎人,可以根据草地的脚印,分辨出牛羊和时间,通过脚印的时间来判断,附近有没有部落。
只要是属于单于部的部落,张灿一个不留。
虽然打不了单于城,可靠近大周一带的部落却不能放过,这些都是单于的实力,消灭一个,就是削弱单于的实力,虽然不知道将军打算怎么做,张灿也不在意,听将军的命令即可。
牛羊被宰杀,牲畜的血流满了草地,来年的时候,恐怕草地会非常的肥沃。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