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回忆录 第238节
“若真的如此,杨绍先所言,阳平关到剑阁之间的通道,梁军控制薄弱,应是真的。”
听李爽这么说,于谨道:
“要击败梁州的氐人不难,命一大将率领三千重甲步兵便可做到。可要拿下阳平关,进攻汉中,恐怕这点兵力不够。”
如今的阳平关乃是汉时的白马塞扩建而成,当初张鲁建造的阳平关已然被废弃。
与张鲁建造的阳平关相比,白马塞只能监控金牛道,而不能同时监控陈仓、祁山、金牛三道。虽然控制的地方少了,但是如今的阳平关关隘险峻,也更加方便补给。
只需要更少的兵力,便能扼守汉中门户。
要进攻汉中,难的是补给。
“让李远率领两千府兵,进驻散关,调拨一应军粮辎重,等待命令!”
于谨听了,拱手问道:
“大王准备何时进军?”
“不急,先派人给杨法琛送信,问他这个梁州刺史愿不愿重新归降大魏?”
——
秦州。
新任的吐谷浑首领呵罗真,也是南梁的宁西将军、护羌校尉,西秦、河、沙三州刺史,带着兵马来到了秦州。
此时,侯莫陈悦带着大军拦在了他的面前。
“他们如何说?”
吐谷浑的使者在阵前穿梭,呵罗真摸着胸前的玉石雕刻的佛像饰品,听着战马临近,睁开了眼眸。
“对方如何说?”
使者下了马,回道:
“可汗,魏国的秦州刺史并不相信我们只是要借道,还说如今梁军、氐人军都已经撤出了关中,我们如今去关中也晚了。”
这话说完,呵罗真身边的两派人马也争吵个不停。
一方认为既然已然错过了时机,还是撤兵吧,另一方则认为大军至此,耗资靡费,怎能轻易撤兵,打哪不是打!
最终,双方都看向了呵罗真。
“可汗,你觉得如何?”
“天子送与我等佛经,传授佛法,我等既已答应出兵,又怎可半途而废,辜负天子之恩?”
说完,呵罗真开口道:
“再派使者,前往秦州军阵中,让他们让道!”
使者奉命,前往阵中,可呵罗真等人远远望见,侯莫陈悦似乎被说的烦了,抽出刀就斩了这使者。
呵罗真一下子就站了起来,斥责道:
“无礼!”
呵罗真真的有些生气了。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听闻秦州之兵都是六镇罪人,今日一见,果真粗蛮。”
呵罗真正要下令进攻,可大军之后,忽然传来了骚乱之声。
“又怎么了?”
“可汗,秦州大将李弼率领一支偏军,绕道我军阵后,对我等发动奇袭。”
此时,阵前的侯莫陈悦也开始进攻了。
呵罗真急了。
“快挡住他!”
侯莫陈悦与李弼联手发动了进攻,毫无防备的吐谷浑军陷入了混乱之中。
乱军之中,侯莫陈悦冲杀至呵罗真面前,却听这位可汗道:
“两军交战,自当堂堂正正,我还没说要打,你怎么就打了?”
侯莫陈悦翻了个白眼,一刀斩了上去,眼看人头落地,不禁道:
“这都是跟谁学的!”
……
第255章 出来混最重要的是讲义气
梁州。
仇池山。
阴了杨绍先,得了他的部众,暂时解决了内部的危机,杨法琛却没有一点愉快的心情。
战争失败的阴霾笼罩在自己的头顶,杨法琛要面对的不只是自己部落之中氐人的压力,还有外围一众投奔梁州的胡人带来的麻烦。
便在此时,秦州那边也传来了吐谷浑大军战败,可汗身死的消息,杨法琛就更加被动了。
梁州这地方,之所以氐人的影响力能这么大,不只是因为氐人擅长在山岭之中作战,更因为这块地方山区纵横,无论是北魏还是南梁都没有太大兴趣。
南北两朝对峙,梁州拥有关陇通往巴蜀的两条铜通道的重要区域,就有着自己独特的战略意义,氐人处在其中,便能两边得利。
可如今,那些奔逃的梁州的胡人数量太多了,如果不能对外取得战争胜利,那么他们会在梁州内部爆炸开来的。
杨法琛对此忧心忡忡,便在此时,关中的使者到了。
对于李爽的使者,杨法琛还是保持着表面的礼仪的。即使,在不久之前的战争中,杨法琛吃了大亏。
“秦王欲使我等重归于大魏?”
杨法琛似乎没有预料到,李爽的使者会是这个目的。
使者也不着急,就这么静静的看着他,直到他想明白了其中的得失。
要重归于北魏,最大的阻力不是来自内部。毕竟,左右逢源这种事情,他们已然习惯了
问题在于重归于北魏,氐人能得到什么,以及梁州的胡人和梁军会作何反应?
说不得通过投降北魏,便能解决梁州内部那些胡人的问题。
杨法琛想到了这里,直接问道:
“我若归顺,秦王能够给我什么?”
“我王可授刺史为羁縻府都督,赐吊民伐罪证!”
杨法琛心中有些无语,他要了这证能抢谁去?
东面的梁军还是陇西的秦州兵?
他要是抢的了,如今还用如此忧心忡忡,担心内部的胡人反噬么?
事实上,周围势力,他是一个也打不过。本以为关中的府兵是软柿子的他也在不久之前好好被上了一课。
“不够,若秦王能将杨绍先的头颅给我,那么我便答应效命。”
“在下会将首领之意传回长安的。”
——
长安,秦王府。
“武兴王,请!”
夜晚,李爽将杨绍先请到了自己会客的偏厅,里面,早就准备好了美食美酒。
杨绍先对于李爽这突如其来的招待,颇有些受宠若惊。
准确的说,有些不安。
毕竟,那一日见面之后,李爽就将他晾了许久。
如今请他来,杨绍先有些搞不懂。
不过,这不妨碍杨绍先与李爽在酒宴之上高谈阔论。杨绍先也是在洛阳待过多年的,加上氐人本就汉化程度高,他的见识并不逊色于一般的士大夫。
两人相谈甚欢,李爽突如其来的一句话,本让酒意上头的杨绍先一下子惊醒了。
“武兴王,喝完了这杯酒,就上路吧!”
杨绍先心中一紧,可接下来,并没有等到刀斧手冲进来,暂时放下了不安,笑道:
“秦王何意?”
“不瞒武兴王,关中穷困,不久之前又遭了兵灾,实在是艰难啊,本王派遣使者去了梁州,见到了阴平王杨法琛,本想要调和你们两家的关系,可谁知道,他上来就要你的人头,还扬言,若是本王不交,他就岁岁侵扰关中。”
杨绍先听了,骂道:
“这个孽畜!”
不管李爽话中之意是真是假,这一刻杨绍先的怒气却是真的。
李爽拿起了酒杯,看了一眼杨绍先,道:
“本王也知道那小子不地道,可又能如何呢,你一颗人头,换我麾下数千将士的人头,使他们免受刀兵之苦。换了是你,你会不干么?”
杨绍先听了,拱手道:
“秦王若欲取小王人头,小王自当奉上。可有一言,不吐不快。”
“武兴王请说!”
杨绍先挥了挥袖子,骂道:
“他杨法琛算什么东西,不就是仗着背后有梁人撑腰么,论出身,论威望,他哪一点比得上我!”
杨绍先是上一代武兴王杨集始之子,很早时候就被其两位叔父拥立为王。武兴国一开始的立场是亲魏的。不过因为北魏先后平定了梁州、益州等地的叛乱,导致武兴国的大臣们害怕会被吞并,因此叛魏归梁,结果被北魏大军攻灭。
杨法琛并不是上一代阴平王杨定之子,而是趁着杨定死后,阴平国内乱,趁机占据了王位。杨法琛能走到今日的地步,所靠的多是自己的能力。
李爽端着酒杯,看着杨绍先这模样,笑了。
“可人家手里有兵啊!”
杨绍先听了,快步向前走了几步,伏到了李爽的桌案前,面色激红,道: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