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回忆录 第319节
乱世之中,既充满了风险与死亡,也有着希望和生机。不搏一搏,如何能挣脱这困局!
“末将愿往!”
宇文泰站了出来,拱手而道。
可尔朱天光还没有说话,尔朱显寿便斥责道:
“你是恒州刺史,不在恒州待着,去朔州作何!”
尔朱天光挥了挥手,让自己的弟弟退了下去,看着宇文泰,道:
“黑獭,你可想好了?”
“末将愿往!”
尔朱天光点了点头,道:
“你本部有一千二百兵马,我给你补足五千之数,他们都是你来恒州之后归顺的,你带着去盛乐吧!”
“多谢大都督!”
——
洛阳。
天柱大将军府。
尔朱世隆兴冲冲的跑到了尔朱荣面前,道:
“天柱大将军,你听说了么?”
尔朱荣瞥了一眼尔朱世隆,脸上带着笑意,问道:
“听说什么?”
“晋阳那边传来了最新的军报,柔然人南下了,先攻打的是朔州。”
尔朱世隆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道:
“等到阿那瓌和于谨、斛律金他们拼得两败俱伤的时候,我们可以趁势占据朔州、河西之地,将大野爽在灵夏朔三州的鹰犬一网打尽。到时候,关中腹地将直面我军兵锋。”
说着,尔朱世隆凑近了,在尔朱荣耳边轻声道:
“慕容绍宗到了晋州后,河东的情势已然稳定。如今柔然人没有进攻恒州,尔朱兆的那支兵马,约莫可以南下了,我等若是在洛阳拿下了大野爽,那关中便可以传檄而定了。”
尔朱荣看了一眼尔朱世隆,面色严肃,道:
“我与大野爽进洛阳之前,已然盟誓,定了休战之期,如今如何可背盟?”
尔朱世隆听了,劝道:
“天柱大将军,大野爽一死,他在长安的诸子年幼,如何能震慑那些骄兵悍将?这半壁江山,便是我尔朱氏了!”
尔朱荣听了,一脸尔朱世隆太年轻的模样,笑道:
“大野爽是什么人你不知道么,你看他在洛阳的布兵,是能轻易拿下的么?”
尔朱世隆并不怎么通军事,甚至不如尔朱兆。他想了想,问道:
“那将大河以北的军队秘密调来洛阳呢?”
尔朱荣摇了摇头,道:
“渡津在我们手中,可金镛城防御坚固,要神不知鬼不觉拿下,根本不可能。”
尔朱世隆听了,叹息不已。
“可这么好的机会,若是错过了,不知要到何时?难道真的要看着大野爽从洛阳离开,我们却什么都不做么?”
尔朱荣看着跳脚的尔朱世隆,道:
“你且休了这心思,勿作他想,此刻北地情势未定,若是与大野爽翻脸,一旦有变,于我等不利。一切当以大局为重!”
听了尔朱荣的话,尔朱世隆一脸兴致缺缺,提不起劲来。
“记住,大野爽要什么,你不能怠慢。”
“诺!”
尔朱世隆应了一声后,没有多久便告辞了,看着他的背影,尔朱荣脸上的笑容缓缓隐去。
便在此时,尔朱荣的近侍王相走了过来。
他风尘仆仆的,显然刚从府外赶回来。
尔朱荣的面色一肃,问道:
“贺拔胜如今到了何处?”
“已撤至洛阳之南伊阙关。”
“告诉他,不要懈怠,等着我的命令,一旦时机至,让他立刻北上,与大河之北我军合兵,攻占新安、宜阳,断了大野爽的归路。”
“诺!”
王相离开后,尔朱荣的笑容绽放了。
“大野爽,金镛城坚固,却将是你的牢笼。你一死,大魏这半壁江山,便是我尔朱氏的了!”
……
第320章 你来的太晚了
盛乐。
宇文泰率领五千兵马至,同行的还有于谨。
一别多年,当年宇文氏离开武川时,云中、盛乐等地被破六韩拔陵率领的六镇兵劫掠,几成白地。
可如今,映入眼帘的情形却已然不同。
坚城广陌,百姓殷实。城不大,城外田地广阔,兽栏牲畜肥硕。来来往往的行人之中,多为佃农,正在将城外粮仓中的粮草运往城内。
盛乐本是拓跋氏起家之地,北魏鼎盛之时,曾经在盛乐建立了不少的宫殿。
经过了六镇劫掠一番,宫殿几成废墟。到了如今,拓跋氏曾经留下的痕迹,一点也无了。
宇文泰带兵入城的消息很快传回来了,城中的军户都聚集到了议事的地方。
城主府的大堂。
宇文泰带着宇文护等一众亲信,跟随着于谨走了进来。
“这是恒州刺史宇文泰,此次特意奉北讨大都督之命,前来增援!”
于谨这么说,不过在场的军户们并不领情。
“我们知道,不就是被尔朱氏排挤的那一个,尔朱天光让他过来,多半也是为了打发我们!”
宇文泰听了这话,并没有不满。因为他清楚,他们说话不好听,不过却是实话。
这些军户大部分都是当年李爽带来安置在朔州的,这些年来,养得身躯健硕,家家有马,户户有奴。城外的田地、兽栏,多是他们的产业。
朔州军户本就是军事化的存在,又在于谨的带领下,经营有方,家家户户几乎都拥甲,乃是职业化的士兵。
“柔然人突入白道,大肆掳掠,白道城的兄弟们还在坚守,我们该如何,要不要救?”
于谨看了一眼宇文泰,而后道:
“白道城是我亲自监督修建的,凭柔然人的本事,一时攻不下。城中的粮草,也够支应,不必如此忧虑。”
于谨当朔州刺史这些年,重点修了三座城。
云中、盛乐和白道。
这三座城犹如一个三角,拱卫着朔州的核心地带。
于谨并不担心城池会被攻破,担心的是坚壁清野的工作做得不彻底。
“刺史放心,咱们兄弟做事能便宜了柔然人?”
于谨听完,心中一定,道:
“我来时收到了斛律金的可汗令,他带着沃野、河西等地的兵马共万骑,已经向着云中而来。”
说着,于谨询问宇文泰的意见。
“黑獭,你以为该如何打?”
宇文泰是武川人,对于柔然人的习性很了解。
“阿那瓌亲自率领三万骑而来,大掠朔州,意图很是明显,便是为了立威。”
于谨听了,道:
“黑獭的意思是我们避他锋芒,伺机而动?”
宇文泰道:
“不,他硬,我们要比他更硬。让他知道这朔州不好啃,阿那瓌才会有所顾忌。”
在场军户们听完,纷纷一笑。
“这小子有些意思,你就说吧,该如何打?”
“柔然人打仗,不用担心后勤供给,但是一个白道,显然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我推算时日,便是白道城拿不下,柔然人掳掠完毕,此时应该已然继续深入了。我们聚集兵力,伺机与他们决战!”
宇文泰说完,在场的军户们都沉默了。
他们的目光齐齐看向了宇文泰,充满了不信任,宇文护在旁,道:
“诸位,有什么不对么?”
于谨站在宇文泰一旁,道:
“有什么就说吧!”
“我们都是粗人,说话直,就凭我们这里两千余人,便是加上你带来的兵马,也不过七八千人,和柔然人的主力硬碰。你莫不是和尔朱氏商量好了,打算将我们都卖了,然后接手朔州吧?”
宇文护一听,当下就怒了,道:
“你们别不识好人心,我们要卖你们,还用来此地,看着柔然人将朔州劫掠一番,将你们灭了,不更好!盛乐城之坚,不及云中、白道两城,柔然人若是一直在这里拖着,你们又能挺多久?”
宇文泰挥手,示意宇文护退下,他拿出了那把龙雀剑,横在身前。
“众兄弟若是不信,某愿与众兄弟盟誓,绝不相负!”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