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回忆录 第331节
外面的契胡人一日了也没有给他送餐食,他心中非但不愤怒,反而充满了忧愁。
尔朱荣是不是要动手弑君了?
元子攸心怀恐惧,在这大帐之中,犹如惊弓之鸟,根本不敢动一动。
先前在太极殿中元子攸本就受了惊吓,行刺失败之后,本是虚弱的身体更加虚弱,脸颊凹瘦。
不知何时,军营之中响起了厮杀声,可元子攸听闻动静,却是蜷曲着身体,紧缩在一处,直想着将头埋在沙地之中,不想要去思考外面的动静为何?
直到他的军帐之前,响起了呼喊之声。
“陛下!陛下!”
熟悉的声音响起,临淮王元彧掀开了大帐帐门,他的身后,则跟随着杨津、李彧等人。
“臣等来迟,陛下受惊了!”
元子攸肚中饥饿,几乎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可帐外一阵刺骨的寒风吹来,终究让元子攸冻醒了。
“你们……怎么来了?”
元彧极度兴奋,几乎是喊出来的。
“陛下,尔朱荣死了!”
元子攸听了,整个身体都僵住了,不可置信的问道:
“你说什么?”
“尔朱荣死了!他今日去辟雍,遭到太学生的围杀,已然身死!”
元子攸听后,刹那间,本来消瘦毫无光泽的脸颊上忽然露出了笑容!
止不住的笑容!
元子攸肚子咕咕的叫,拿着面前的胡饼就着冷水就吃了起来,吃得异常的香甜,仿佛眼前的食物是山珍海味一般。
元彧的女婿卢柔就在自己岳父不远处,看着元子攸这样子,心中不觉得叹息。
天子竟然如此,大魏的江山社稷真的能振兴么?
元子攸吃完之后,身体松垮,但理智很快就回来了。
“李彧!”
“臣在!”
“朕封你为领军将军,命你接替尔朱世隆,掌控禁军。”
“诺!”
“杨侃!”
“臣在!”
“速写诏书,发给新安的贺拔胜、北中城的司马子如、柏亭的斛斯椿,告诉他们尔朱荣已死,让他们归朝!”
“诺!”
“杨津!”
“老臣在!”
“朕命你为车骑将军,你速带大军前往虎牢关,扼守关隘,严禁尔朱度律、尔朱羽生入关。”
“诺!”
刺杀尔朱荣之后的预案,元子攸本来就有。如今洛阳城的情况有些不同,元子攸还是按照已经定好的框架发号施令。
一口气说完了这一切,元子攸站了起来,看向了元彧。
“临淮王,你率一众义士护朕回宫,再召集公卿百官,以安定人心。”
“诺!”
在尔朱荣的恐怖压力之下,元子攸只有行刺一条路。
杀死尔朱荣,那么朝政大权必然会回到他的手中。
这是元子攸和他麾下一众朝臣的设想!
因此,元子攸想要做的是当初王允没有选择的另一条路。
诛杀董卓之后,选择赦免他的凉州部众。
至于当年王允遇到的状况和如今一不一样,元子攸就不管了。
不管这条路能不能通,他也只能走下去,因为他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
……
北中城。
作为扼守黄河浮桥,连通洛阳南北的枢纽,北中城的地位相当重要。
尔朱荣让司马子如镇守,可知他对司马子如的信任。
司马子如乃是西晋南阳王司马模的后代,初入仕途,担任怀朔镇省事。后来六镇之乱后,司马子如见势不好,就和孙腾等人南下投奔了尔朱荣。
可以说,司马子如目光毒辣,早在尔朱荣还没有发迹之前,便选择投靠。
河阴之变后,司马子如被封为平遥县子,是怀朔一系中有数的大佬。
夜已深,司马子如还没有休息,前日里太极殿中那一场,宣告了李爽和尔朱荣再度翻脸。北中城虽说不是他们两人争斗的焦点,可司马子如也不敢大意。
与元子攸想象的不同,司马子如在城中派遣了自己的耳目。他得知尔朱荣被刺杀的消息,甚至要比元子攸还早些。
“天柱大将军死了?”
“属下当时正在尔朱世隆军中,亲眼看到了天柱大将军的尸体,那帮契胡人当时就已经疯了,属下见机抢了匹马才能返回给主公报信。”
司马子如得知了这个消息后,连连问了三遍,直到他派去的耳目回答了三遍,他才终于信了。
可司马子如依旧有些恍惚,要不是眼前的耳目值得他信任,他几乎以为这是谁在算计他。
冷静下来后,司马子如并没有为天柱大将军过早的离开大魏人民而有所惋惜,反而在思考着未来的局势和他的应该做的抉择。
“天柱大将军一死,尔朱世隆恐怕不是陛下和洛阳一众公卿的对手,说不得陛下宣我入朝的诏书没几个时辰就要来了!”
“那主公要入朝么?”
面对给自己报信的手下的询问,司马子如靠在案几上,沉思了一会儿,摇了摇头。
“我若是去了,尔朱氏的人尤其是尔朱兆那个蠢货肯定会认为我和陛下是一伙的。天柱大将军虽死,可尔朱氏在外还有着十数万大军,陛下和洛阳的公卿不是对手,我不能去!”
司马子如在这一刻,已然选好了队伍。
他还是选择站在尔朱氏这一边。
司马子如很明白自己的分量,也清楚尔朱氏的力量。
起码,在尔朱氏的天下还没有彻底崩塌之前,他不能公然站在元子攸这一边。否则,尔朱氏的天下崩塌的碎片就会将他砸死。
“可如主公所说,陛下的诏书来了,主公该如何,不接么?”
司马子如也不想要明着得罪元子攸,他还有着更深的一层顾虑。
“我就算不想要接诏书,可天柱大将军这一死,人心动荡,说不得北中城中就有人想要接这份诏书。”
司马子如得出了一个结论。
“我不能再待在北中城中了,否则怕是会被人所害啊!”
“那该如何,北上么?”
司马子如眼中精光一闪,瞬息间得到了最理想的方案。
“不,南下去接应尔朱世隆!”
司马子如的亲信不明白自己主公的举动,认为这不是自投罗网么,却听他解释道:
“尔朱世隆如今身后还有着天柱大将军的三四千晋阳甲骑,如今他必然心神沮丧,失了分寸,我等南下接应,他必然感激。”
司马子如正要点齐自己的部曲南下,步伐忽然一止,想到了一个人。
“劳烦你再去一趟相州,务必要将如今洛阳的情势告诉贺六浑,让他早做准备!”
……
柏亭。
洛阳的快马到了柏亭,找到了正在此地的斛斯椿。
一如司马子如,斛斯椿听到了尔朱荣身亡的消息之后,他也是不可置信。
再三确认此事后,斛斯椿看着元子攸的使者,终于还是信了。
当然,他不信也得信。
毕竟,元子攸的使者能到这里,本来就是不同寻常的事情。若非尔朱荣身死,斛斯椿也猜不出有别的原因了。
元子攸不可能费这么大的功夫,只为了将他骗回去。
“主公,我们该如何,入朝么?”
面对手下的询问,斛斯椿点了点头。
“入朝!”
斛斯椿没有选择,他麾下三千兵马,除了他部曲之外,绝大部分都是禁军。
尔朱荣这一死,人心思异,这些禁军肯定不会再听从他的指挥。
如斛斯椿所料,元子攸派来的使者并没有止步于给斛斯椿宣旨,而是将这消息下发到了基层。
没有多久,那些本来还听话的禁军将校,便聚集了过来,询问斛斯椿的意见。
斛斯椿哪敢有意见!
在得知了斛斯椿准备入朝时,他们才心满意足的返回。
斛斯椿分明看见,这些将校磨好的刀拔出了一半,又收了回去。
送走了这些将校,斛斯椿的属下返回,问道:
“主公,你真的打算入朝?”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