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天可汗回忆录

天可汗回忆录 第337节

  皇帝不崩,这些世家怎么好找茬闹事,趁机扩大地盘呢?

  元彧这话,算是连卢柔也骂进去了。

  元彧看向了卢柔,问道:

  “你为何要对本王说这些?”

  “陛下一叶障目,可大王为何还要待在一艘必沉的船上呢?”

  元彧站定了身子,问道:

  “你看中了谁?”

  卢柔拱手道:

  “秦王!”

  元彧看着卢柔,目光深沉,问道:

  “李爽定功策勋,另起炉灶,会认你们过往的功绩么?”

  “秦王有澄清玉宇,一统天下之志,则必有海纳百川之心。我等世家子弟,必非全然是依山靠海守尸之辈,亦有栋梁之才。”

  元彧想了很久,道:

  “本王老了,难离洛阳,朝廷要派使者去见秦王,本王将这差事揽下来吧!”

  ……

第331章 只要大野爽不与我为难

  陕城。

  尔朱兆大张旗鼓南下,洛阳的元子攸慌了,派遣使者要找李爽。

  洛阳派出使者团队规模不小,由南阳郡王元宝炬带队,大大小小百余人,其中便有卢柔和他的妻子元氏。

  只是,到了陕城之后,元宝炬等人才得知,李爽已经从潼关回了长安。

  “秦王为何如此急切回长安?”

  元宝炬对于自己这位妹夫的行动,感到有些不可理解。

  明明不久之前,他还嚷嚷着要给自己老泰山要一个说法。那份奏疏元宝炬也看过,按照道理说,真要讨个说法,李爽应该从潼关回到陕城,而不是反向去长安啊!

  可惜的是,元宝炬这个问题陕城中没有人回答他!

  元明月虽然是秦王妃,可她这个哥哥从来都不是长安秦王府重要成员。因此,陕城中人对其礼遇,却没有人对他说句真话。

  直到卢柔打探许久,元宝炬才知道此事的底细。

  “萧赞病重,秦王赶回长安便是为了此事。”

  “萧赞?”

  卢柔这么一说,元宝炬一时间没有想起来这人是谁?

  “便是萧宝夤的侄子,秦王立的齐帝!”

  这么一说,元宝炬想了起来,随即更加疑惑。

  “他病重了,秦王为何要这么着急赶回去?”

  元宝炬话里话外只有一个意思,就这么一个南朝的皇子,还是前朝的,值得李爽这么重视么?

  卢柔看着眼前的棒槌,实在不想和他多说话,可无奈,元宝炬的身份摆在这里,又是他的领导。

  “萧赞虽是旧齐的皇子,可却牵动着如今梁帝之心。旧齐虽亡,这块招牌还是有些用的。萧宝夤败亡时,那些追随他的人都转投到了萧赞麾下,人数不多,可不乏有才之士。”

  “有才之士?”

  元宝炬听了,有些不屑,却听卢柔道:

  “这帮人中有精通水战之士,这样的人在大魏,可是不多见。”

  元宝炬对此,不甚在意。

  “在咱大魏,精通水战有什么用?陈庆之的白袍军也精通水战,可还不是被尔朱荣的契胡骑兵打得差点全军覆没。”

  说着,他问道:

  “咱们该怎么办,陛下交代,要我见到秦王,请他派出援军救援。至少,也要让陕城的兵马往前动一动,说不定能唬住尔朱兆。”

  卢柔拱手道:

  “秦王去了长安,我们自然也去长安,总要见到秦王,才能完成陛下的托付。”

  元宝炬想了想,道:

  “就如此吧!”

  ……

  长安。

  明净的屋室之中,萧赞躺在病榻之上,脸色苍白,毫无血色。

  病榻之前,跪坐着百余名家臣,如今,都低沉着脸,不发一言。

  直到李爽的到来。

  李爽穿着一身黑色的服饰,风尘仆仆从外而来,走进了屋子中,快步奔向了病榻前,握住了萧赞的手,轻呼一声。

  “陛下!”

  萧赞看着李爽风尘仆仆的样子,道:

  “如今中原板荡,朕实有累大王!”

  “陛下说的哪里话,便是天塌了,本王也要来此啊!”

  萧赞本是干涸的脸颊上流下了一行清泪,嘴唇干涸,撑起了力气,握住了李爽的手。

  “朕有两件事情,想要拜托大王。”

  “陛下请说!”

  “萧衍篡齐建梁,兰陵萧氏中人多归之,唯我与叔父萧宝夤北上投魏,屋中之人,随我叔侄多年,皆为忠臣义士,还望大王照拂。”

  “陛下放心,本王自当为之。”

  说着,萧赞在李爽的搀扶下坐了起来。

  一旁的侍从拿来了一个精致的盒子,里面装着一方玉玺。

  萧赞强撑着一口气,捧着这玉玺,呈到了李爽的面前,道:

  “大齐至此,天命将终,还望大王奉承旧器,砥砺新志,他朝振臂,涤荡腥膻,驱逐胡虏,还我汉家河山!”

  这方玉玺并非传国玉玺,萧赞却是很郑重。

  屋中的旧齐之臣见此,全部俯首,等待李爽接过这方玉玺。

  李爽接过了这方玉玺,萧赞却依然虚弱的不成样子,可他强撑着精神,对着屋中众臣吩咐道:

  “尔等身为齐臣,自朕以后,当奉秦王为主,若有异心,苍天不佑!”

  屋中众臣齐齐叩拜,道:

  “臣等自当效命秦王,若有异心,苍天不佑!”

  萧赞看见这幅画面,心中舒了一口气,身子一软,倒在了病榻之上。

  李爽接住了他,却见萧赞挥了挥手,让屋中家臣都退了出去。

  静室之中,只剩下了两人,萧赞脸上带着忧虑,道:

  “大王,朕快死了,还有一件事情,愿与大王说!”

  “陛下请说!”

  “大王身边的那位韩陵先生,与我萧氏有大恨,大王用之,亦当防之。独孤王妃、刘女侍中,曾处北地,与之亦有旧……”

  萧赞说着,握紧了李爽的手,提醒道:

  “——金刀之谶,不可不虑!”

  “本王知道!”

  李爽只说了这几个字,萧赞看着,松了一口气。

  “是朕聒噪了!”

  此刻的萧赞已然虚弱无比,了却心中之事,他并没有就此变得平静,李爽从他的目光之中看到的是一股难以磨灭的怨恨。

  自然,这股怨恨不是对着他。

  “萧衍……萧衍……朕恨不能见你霸业崩灭!”

  萧赞高呼一声,而后气绝。

  李爽轻轻的摇了摇头,手在他脸上轻抚,使其瞑目。

  空荡荡的屋室之中,唯有留下了萧赞一人,李爽走了出去,向着屋外等待的一众人,道:

  “发丧!”

  ……

  南郑。

  老树之下,树叶飘零。

  韩陵在树下,打着五禽戏,正慢悠悠的晃动着臂膀。

  李神轨刚刚睡醒,穿着睡衣,打着哈切,走了出来。

  看见院中的韩陵正好打完了一套拳,问道:

  “先生,听说萧赞死了,这事你知道么?”

  “当然!”

  韩陵擦了擦额间的细汗,回了一声。

  “我听说他临终之前还放不下对萧衍的恨,虽说他是遗腹子,可也是被萧衍养大的,萧衍对他也不算差,他叛离后,还优待他的子嗣和生母,又有什么深仇大恨解不开。”

首节 上一节 337/4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