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第104节
这要是还没有概念的话。
赵俣修建延福宫的预算也只不过才一百万贯。
可见,赵俣对她的投资到底有多大!!!
那赵俣这么大的投资有用吗?
当然有用了!
要知道,袁老刚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时,就只有他一个人,而且他在研究杂交水稻的前十年手上都没有多少人,更没有多少钱。
如今,她有这么充沛的人力和财力,关键她可以站在袁老等巨人的肩膀上,这她要是还没有建树,那纯粹就是她个人的问题了。
从不把话给说满的袁倾城,头一次打包票道:“臣妾绝不教陛下失望!”
赵俣点点头:“你也不用有压力,更不必担忧这些人的管理问题,所有你不便处理之事,皆可吩咐司农寺去做,若将来,人或钱不够用,你再来找朕,朕会酌情再给你加人、加钱。”
赵俣这番力挺她到底的话,让袁倾城有些恍惚。她感觉,自己面前的赵俣,变成了她看的言情小说里的霸道总裁,把她壁咚在墙上,跟她说:“小妞,你放手去干即可,我会为你扫清所有障碍。”
等袁倾城回过神来,赵俣已经走了。
袁倾城忙问一旁的侍女:“陛下刚才说什么了?”
侍女答:“陛下说,他相信娘娘,还说,他已然派人去大理、占婆、高丽、日本等邻国索要特产秧苗、种子、土壤,再助娘娘一臂之力……”
袁倾城听完,不知道为什么,心里竟然有点失望,‘都是工作上的事情吗?’
……
第129章 搞钱和减税
…
袁倾城生得花容月貌,既有着古典美人的温婉含蓄,又有着现代女性的独立自信,她身形纤细柔美,本应该是个标准的天仙美人,可她却常着粗布麻衣、梳麻花辫,整体风格变得自然质朴,进而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田园仙女”印象,其外在形象与田园生活完美融合,毫无违和感。
身处忙碌的宫廷,袁倾城却能构建一个宁静、祥和、自给自足的田园世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让身处快节奏皇帝生活的赵俣不由得心生向往,满足了他对诗与远方的憧憬。
老实说,有时候赵俣真想跟袁倾城去过两天她这种田园生活,尤其是当朝务冗繁、人心浮躁之时,赵俣幻想着自己能暂时抛开龙袍加身的束缚,换上粗布衣裳,走在田间小道上,脚下是松软的泥土,两旁是郁郁葱葱的庄稼,鼻尖萦绕着稻香与野花的芬芳,耳畔是清脆的鸟鸣与远处潺潺的溪水声,心灵得以真正的休憩与净化。
然而,现实总是比梦境骨感。
身为帝王,赵俣很清楚自己有什么样的使命,更清楚自己如果不努力有可能会被金人捉去东北留学,生不如死。
所以,跟袁倾城去过田园生活,赵俣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再者说,当皇帝,也不只有逃避不了的责任,还有满满当当的收获。
别的先不说,在女人方面,仅仅当了小半年的亲王和大半年的皇帝,赵俣虽然还没拿到“百人斩”的成就,但也已经完成了大半。
这可是穷大多数男人一生都达不到的高度。
而且,赵俣敢保证,自己经手的这些全都是原装货。
这更是上一世绝大多数男人都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了。
更何况,赵俣得手的这些女人,还有皇后,有史上第一才女,更有四个穿越者。
如果不当皇帝,赵俣哪能染指她们?
不过话又说回来,也正是因为得到的多,有时候赵俣也不得不做一些妥协。
所有人都以为赵俣是被蔡璇搞出来的由三十多个美人组成的“海天盛筵”给香迷糊了,才一连多日在她那里流连忘返。
好吧。
所有人都猜对了。
哪个正常男人又能拒绝得了“海天盛筵”的快乐?
但话又说回来,赵俣之所以连着宠信蔡璇多日,直至让蔡璇怀上孕,其实也是有政治上的考虑。
这个政治上的考虑,无疑就是蔡璇的父亲——蔡京。
众所周知,赵俣登基之前,就设计了很多改革的方案,登基以后,又面临诸多难题,像治理黄河,像建造延福宫,像打造神机左军和神机右军,像发动灭青唐吐蕃的战争,像轮训军队,像建立巡检系统解决冗军的问题,又像这次给袁倾城拿的每年一百万贯的农业研究费用。
要实施这些,无疑需要雄厚的财力作为支撑。没钱,不管赵俣有怎样的政治理想,也只能是什么都干不了。
可在赵煦一朝末期,赵宋朝廷都快穷到尿血了。
就是赵俣继位之初,赵宋朝廷的财政也是捉襟见肘。
为何仅仅只过了大半年时间,赵宋朝廷和赵俣就能维持这些庞大的开支了?
这主要就是因为蔡京。
赵俣放权给蔡京了以后,蔡京立即就开始对各种禁榷项目动手。
经过蔡京的茶法改革。
今年的茶利润直接增加到了两百万贯,而这还只是第一年。
叶诗韵给赵俣算过,用不了三年,这个利润就能达到每年四百万缗。
这已然是五倍于宋仁宗一朝晚期的收入了。
茶法之后则是酒法。
赵煦一朝时,已经将全国榷酒的利润收了三分之一归朝廷。
而到了赵俣这一朝,经过蔡京的变法改革,则又多收了三分之一。
从此酒课的大头也为朝廷所占有。
比起榷茶和榷酒,榷盐的收入向来远高于前两者。
之前朝廷一直将榷盐的大部分收入归于地方政府,即使在王安石变法后亦是如此。
只是,赵煦一朝时出现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解盐的盐池损坏,一度影响到了地方财政的收入。
而陕西与京畿地区百姓的日常食盐多有依靠解盐。
直到赵俣继位之初,也没有解决这个难题。
为此,蔡京便将河北与京东的海盐运往京畿地区销售。
不想,此举竟然只以十四万七千余贯的成本赚到了一百五十余万贯的利润。
蔡京因此彻底打开思路,他干脆停止了河北、京东、江淮几块产盐大区的榷盐专卖,而是让商人统一来汴梁城购买盐钞及盐引后,才能销售食盐。
如此,叶诗韵给赵俣算过,仅今年的盐钞收入就能高达一千两百余万贯,不出三年就能高达每年两千五百万贯。
而昔年宋神宗一朝售卖盐钞钱所得不过三百余万贯。
赵俣这一朝卖盐钞的收入足足多了八倍有余。
可蔡京犹自不满足,他还给赵俣献策,想改交子为钱引,也用他这套手段,那样就可以大量增加朝廷的收入。
叶诗韵得知此事了之后,直接表明不同意蔡京的钱法改革,因为贻害太大。
关键,在叶诗韵看来,没必要现在就用核动力印钞这一招——这是经济已经差到了一定程度,或者有极大的战事,需要庞大的资金来支持,才能启动的经济政策。
旧党官员也屡屡给赵俣上奏章,说稳定的货币,是经济繁荣的基石,亦是民心安定的保障。
而赵俣就是再不懂经济,也知道,货币之稳,关乎国本,不可不慎。
所以,综合考虑过后,赵俣才让赵挺之负责钱法改革,而且,上面有赵俣亲自控制(实际上是让叶诗韵帮赵俣控制),下面赵俣又让赵开和张悫这两个也擅长发行货币的人才负责具体实施,加上赵挺之趋于保守的钱法改革思路,相信赵俣这一朝在钱的稳定上应该不会出现大问题。
虽然赵俣没指望钱法改革的收益,但事实就是,钱法改革也给朝廷带来了不少的收入。
另外,当初叶诗韵献得那三条搞钱策略,以及其后补充的几条经济策略,也都给朝廷带来了不菲的收益。
再加上反腐抄家搞到了大量的收入。
这赵俣才能干这么多事的同时,还有不少盈余。
值得一提的是,赵俣的香皂和玻璃现在也是大赚特赚。
不久前,叶诗韵又给赵俣出了个发行彩票的敛钱手段,以供赵俣养家。
这就使得,不仅赵俣这一朝的朝廷有钱,赵俣个人也很有钱。
与历史上的赵佶在有钱了以后就开始挥霍不同,赵俣首先下旨,减免陕西六路和河北三年的田税,其它今年受灾的地区,减免一年的田税,全国其余地区的田税全都减免两成,与民休养生息。
虽然不说全部,但赵俣也算是做到了部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见此,原本反对蔡京的激进经济改革措施的旧党,见朝廷从商人那敛财,又反哺给了农民,反对的声音立时就小了很多,他们对选择支持蔡京变法改革的赵俣也放心了不少。
而民间,虽然由于土地兼并,大部分的土地都在达官贵胄、士绅望族、豪门大户的手上,但因为赵宋王朝是农业社会,农民还是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田税依旧是农民的主要负担之一。
所以,赵俣减免田税能直接让广大农民受益,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使他们得到切实的实惠,让他们松一口气。
而且,减田税的好处还不能落到达官贵胄、士绅望族、豪门大户的头上——他们原来也不用交田税。
顺便说一句,赵俣特意下圣旨,谁如果贪墨朝廷给农民的减免,抄家问族,刺配千里,绝不姑息。
等广大农民知道了这个优惠政策了之后,不禁对赵俣感恩戴德的同时,也对赵俣产生了不小的期待,希望赵俣能将他们从水深火热的生活中拯救出来。
面对着这样的期待,你说赵俣能去跟袁倾城过田园生活吗?
所以,赵俣收回目送袁倾城走远的目光,继续自己该走的道路……
……
第130章 日有眚
…
其实——
变法改革就是在想方设法把全国各种优质财源进行国有化的尝试。
随着中晚唐以来的变法变革,国家不再掌握土地,这也就使得,国家对于人口的掌握方式,逐渐从土地转向为收取间接税。
在这样的制度下,虽然无法很好的直接在土地政策上抑制兼并,却可以通过其它的经济政策来限制富户的发展。
而王安石变法后的赵宋王朝,便是在这种“国有化”的大框架下,又逐步将财源进行“中央化”的过程。
其根本目的同样是为了做到如汉唐一般,能在掌握核心资源后,可以最大限度地来动员全国民力,将其转化为国防力量而开疆拓土。
只是这个“中央化”与转化国防力量的度应该是多少,一直是新旧两党之间,乃至新党内部之间的路线之争。
这也是赵俣所需要衡量的问题。
上一篇:融合小金人,加入女神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