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第29节
不出喜多意料,门外已经聚集了不少侍女。
见喜多出来了,一众侍女立即就围了过来。
有人问道:“喜多……姐姐,大王昨夜真在你家过的夜?”
喜多将房门拉开了一个小缝隙,炫耀道:“你们听,这都第四次了,可怜我家娘子,初经人事,便得大王如此恩宠,我这年纪又小,实在帮不上我家娘子。”
接着也不等别人再问,喜多就自顾自地炫耀起来:“你们可知,昨夜大王亲自送我家娘子回来,又亲自助我家娘子盥洗,香皂都是大王给我家娘子打的,荣宠至极。大王还跟我家娘子说了,后院那排工房及里间的匠人皆教我家娘子管理,那里你们都知道罢,香皂便是在那里制作的,我王府最大财源的产出地……”
喜多总算是扬眉吐气了,所以,她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说得一众侍女羡慕嫉妒死她了。
因为太兴奋也太投入了,赵俣那边都完事了,喜多还在这边说个不停。
没办法,筋疲力竭的麻晓娇,只能自己爬起来,帮赵俣梳洗穿衣。
等赵俣走出房门,就看见喜多还在那兴致勃勃地跟一众侍女吹嘘麻晓娇有多受宠。
赵俣走过去。
见赵俣来了,一众侍女赶紧一齐拜道:“拜见大王!”
喜多回头一看,赵俣已经穿好衣服出来了,意识到自己闯祸了,忙行礼道:“大王好起了,奴婢……奴婢……”
赵俣哪会跟一个下人计较,他可不想像嘉靖皇帝朱厚熜那样正在熟睡中差点被一群宫女给勒死,所以他说:“行了,下次注意。”
接着又交代:“一会去膳房给你家娘子要碗莲子羹,再找黄总管要些使用,你家过于简陋了。”
喜多大喜,脆生生地应道:“谢大王赏赐!”
赵俣说:“好了,别谢了,快回家去照看你家娘子罢。”
喜多应道:“诺!”
犹豫了一下,喜多壮着胆子问:“大王今夜还来我家吗?”
说完,喜多就一脸期待地看着赵俣。
赵俣看了一眼周围的侍女,知道喜多想给麻晓娇争点地位。
怎么说呐,虽然这时的麻晓娇跟赵俣印象当中的大雷娇相比小了点,但赵俣的感受还不错。
而且,赵俣也需要巩固跟麻晓娇之间的感情,以便麻晓娇全心全意地为自己效力。
所以赵俣很痛快地说:“来。”
喜多听言,就像打了大胜仗一样看向一众侍女。
而一众侍女则全都眼巴巴地看着赵俣。
见此,深知不能太过纵容某个侍妾或者某个侍女的赵俣,对其余侍女说:“我卧房桌上有些糖果糕点,你几个去分了罢,切记,谁都不许多拿多占,按人头平分。”
一众侍女听言,全都喜笑颜开地谢恩……
……
其实——
赵俣也不想自己的生活全都是女人和家长里短。
奈何,北宋时期的亲王,被绑住了手脚,不能参政,不能从军,甚至就连经商,都有可能被参与民争利。
不过赵俣并不担心这点。
因为所有宗室都在经商,这不仅仅是赵俣的个人行为。
而且,赵俣已经把自己赚到的第一笔钱给了赵煦,交足了保护费,谁能奈我何?
但话又说回来,这已经是赵俣在目前的亲王身份的禁锢下所能做的全部了,再做,就是画蛇添足了。
所以,当前阶段,赵俣只能维持这样的局面,等时间来破局。
在这期间,麻晓娇主动说出,她会制作玻璃,想帮赵俣建个玻璃厂。
赵俣自然全力配合,并且派黄经臣去军器监又挖了一大批能工巧匠回来帮麻晓娇建玻璃厂。
到了十月初,赵宋王朝迎来了一场重大的政治事件——不到三个月的赵茂被赵煦立为太子,其母刘清菁也因此被赵煦封为皇后。
赵俣终于迎来了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
……
第43章 赵俣:我给你养老
…
历史上,赵茂活着的时候并没有被封为太子,而是等他死后,甚至是等赵煦死后,由继承了赵煦皇位的赵佶赠的皇太子,改谥献愍。
这一世,是因为赵俣挡了刘清菁一道,让刘清菁生出了强烈的危机感,她才不断游说赵煦立赵茂为太子。
另一方面。
赵煦知道他自己的身体很不好,关键他爷爷宋英宗、他父亲宋神宗身体都比他好,也只不过三十多岁就驾崩了,他真怕自己熬不到赵茂长大。
而在关键时刻,为了保护赵氏的江山社稷,赵俣能挺身而出,欲要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身后没有政治势力,但仅凭一腔热血都敢得罪朝堂一半的人,另一半也只是中立,性子特别直,还是一位地位崇高的亲王,太适合托孤和担任宗正了。
这也是当初,赵俣猛怼了刘清菁,又当众打了他的脸,赵煦很轻易地就放过了赵俣的原因之一。
可在与赵俣深入地接触过后,赵煦发现赵俣太厉害了,文韬武略见识智慧无一不是宗室第一,甚至是当世首屈一指,他都远远不是赵俣的对手,更何况他年幼的儿子?
赵煦真怕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赵俣会效仿宋太宗赵光义抢自己侄子的皇位。
所以,赵煦采纳了刘清菁的游说,立了赵茂为太子,感觉这还不保险,赵煦干脆将跟向太后和赵俣不对付的刘清菁立为皇后,抗衡向太后和赵俣。
同时,向太后和赵俣也能抑制并不安分的刘清菁。
赵煦觉得,他搞出来的这个平衡,肯定能将他的皇位安稳地传到他的宝贝儿子手中。
这就是帝王之术。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不想再被向太后和赵俣破坏此事,这次赵煦都没再知会向太后,也没让赵俣到场,就下了封赵茂为太子和贤妃刘氏立为皇后的诏书,将生米煮成了熟饭。
知道此事了之后,赵俣并没有选择息事宁人,而是毫不犹豫地就给赵煦上了一道奏章,首先表明自己支持赵茂当太子,接着就义正言辞地表明自己反对刘清菁当皇后,其言词甚至比上一次还要激烈不少。
赵俣难道不知道,如今木已成舟,自己反对刘清菁当皇后肯定无效不说,还有可能惹赵煦不高兴吗?
肯定知道啊。
但赵俣必需得有这个坚决的态度。
要知道,政治站队,最忌讳两面三刀。搞政治,先淘汰出局的都是骑墙派。不绝对忠诚,就等于绝对不忠诚。
值此关键时刻,值此向太后最虚弱的时刻,赵俣肯定要跟向太后进一步绑定。
这么说吧,要是从始至终,赵俣站队的,都是皇室,都是在赵煦死后最能决定皇帝归属权的向太后。
试问,等赵煦死了之后,向太后和皇室会立谁当这个新皇帝?
前脚把奏章给赵煦送过去,后脚赵俣就叫上麻晓娇、梁师成、童贯装上一大车刚研制出来还没有投入市场的玻璃制品,带上技艺最精湛的能工巧匠,前去慈德宫拜见向太后。
此时,向太后已经收到消息,知道赵俣给赵煦上了一道义正言辞的奏章,请赵煦收回立刘清菁为皇后的成命,赵煦气得将赵俣的奏章扔出去了三丈多远。
与此同时,向太后还知道了,赵佶给赵煦上了一道贺表,将赵茂和刘清菁一顿夸赞。
怎么夸赞赵茂的,就不说了。
只说,赵佶称赞刘清菁“心容具善。言德参和。弓韣祠禖。有柔明之姿。懿淑之德。载育长嗣。垂庆万年。”,其词藻之华丽,令人叹为观止。
向太后悠悠地说:“端王这文采,倒是愈发长进了,这方面,莘王真该跟他十一哥好好学学,他但凡有端王一成八面玲珑,也不至于教陛下扔了他的奏章。”
言罢,向太后轻轻揉了揉太阳穴,眉宇间透露出一丝疲惫与无奈。
向太后不是不知道,赵佶既不得罪赵煦,又向自己和整个皇室示好,这份圆滑与世故,倒也不失为一种生存智慧。
只是,这样的人,能堪当大任吗?
正当向太后沉思之际,杨戬来报:“太后,莘王来了。”
向太后笑骂道:“莘王来了,还用告知本宫?这混小子哪次来,不是堂而皇之地就进来了,我这慈德宫,都快成他莘王府了。”
杨戬笑着说:“若只是莘王一人前来,定会自来拜见太后,然莘王此来为太后带来了众多孝敬之物,还带来了不少匠人,须得太后下懿旨,他一行才入得宫来。”
向太后没问赵俣要给她送什么东西,就说:“带进来罢,本宫倒要看看,这混小子又要闹哪出。”
不多时,赵俣一行就进入了慈德宫。
赵俣还真就跟回自己家差不多,他堂而皇之地吩咐:“将这里的窗子全都给本王换了,一定要精细,若做得好,本王必不吝赏赐。”
交代完,赵俣就留下麻晓娇和童贯监工,他则带着梁师成以及几个小黄门拿着玻璃镜、千里镜、眼镜等玻璃制品,前去找向太后。
赵俣见到向太后之后,向太后问:“院中在作甚,恁地热闹?”
赵俣走到向太后身边,拿起一个梨,边吃、边说:“休问,回头定然给母后个大惊喜。”
向太后更好奇了,但她却耐着性子没再问此事,而是又问起:“你既知无法阻止刘清菁当皇后,又何必多此一举?”
“若儿臣在此事上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以刘皇后咄咄逼人的性子,说不准能干出甚么事来,恁地时,我母子便危险了,故儿臣即便不能阻止她当皇后,也要让她知晓,我母子并非好惹的。”赵俣说。
其实向太后早就猜到了赵俣的用意,她沉默了一会,说道:“若本宫当真失去太后之位,你该当如何?”
赵俣毫不含糊地说:“那儿臣便将母后接到我莘王府颐养天年。”
接着,赵俣又主动表示:“莫说母后没了太后之位,便是儿臣这亲王之位一并没了,又如何,凭儿臣的本事,孝养一老母,易如反掌矣。”
这话向太后信。
向太后早就看出来了,如果赵俣不是亲王,被束缚在汴梁城中,以他的能力,肯定有更广阔的天地。
赵俣的表态,让向太后很欣慰,她笑呵呵地说:“好,若真有这一日,为娘便去我儿家里养老……”
……
第44章 莘王大孝子
…
赵俣将调试过多次的眼镜递给向太后。
向太后满怀期待地接过这能恢复她视力的神奇之物,缓缓架上。
刹那间,整个世界像是被重新唤醒。
向太后眼中先是闪过一丝震惊,随后就被无尽的惊喜填满。
她清楚地看到了玻璃镜中的自己,每一道皱纹、每一根银丝都纤毫毕现;看到了面前胭脂盒上精致的花纹,那细腻的雕刻仿佛在诉说着匠人的匠心;她又望向窗外,远处宫墙下的翠竹,叶片上的脉络都清晰可辨,就连竹枝上停歇的一只小鸟,那灵动的眼眸和五彩的羽毛都尽收眼底。
上一篇:融合小金人,加入女神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