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第40节

  张纯瞬间醒悟:“既然向太后已经对赵佶绝望了,那我就不能再画蛇添足了,不然搞不好会适得其反。”

  想明白这些,张纯赶紧将已经到嘴边的话又给咽了回去,改成高深莫测地摇了摇头。

  见张纯也说赵佶不行,向太后长长一叹,然后有些意兴阑珊地挥挥手,示意郑显肃、王懿肃和张纯可以下去了。

  不想,郑显肃和王懿肃动了,张纯却没有动。

  见此,向太后问张纯:“你还有事?”

  张纯沉声说道:“奴婢夜观紫微星暗,劫数远未消散。”

  向太后瞳孔一缩,脱口而出:“陛下那里还有大事发生?!”

  还未走远的郑显肃和王懿肃也是一脸震惊。

  张纯微微点头,确认了向太后的猜测。

  向太后、郑显肃、王懿肃一同看向赵煦的寝宫方向:“还会有甚么灾厄出现?”

  四天过后,一个宫女不小心打翻了铜盆,刘清菁为赵煦生的小女儿扬国公主被惊吓到了,也暴病而亡。

  扬国公主是赵煦最喜欢的一个女儿,她的离世,让本来就没从悲伤中走出来的赵煦,再次痛彻心扉,放声大哭。

  赵煦又为之辍朝三日。

  三日后,悲愤交加的赵煦,召集御医,要治御医的罪泄愤。

  一众御医战战兢兢地跪在殿下,大气都不敢出。

  赵煦指着他们怒骂:“朕养尔等庸医何用?先是太子,继而是公主,朕的一双儿女,皆丧命尔等之手,尔等有何面目享朕之俸禄,何配‘御医’之名?!!!”

  医丞钱乙硬着头皮辩解:

  “太子患有先天心疾,起于胎中,心脉乖舛。症见喘促难息,唇色青紫。药石罔效,沉疴难愈。恕臣等无能。”

  “公主忽染惊疾,手足舞动,难以自持,牙关紧咬,白沫微泛,臣等到时,为时已晚,药石难医,臣等罪该万死。”

  赵煦小时候患泄痢,经众多御医治疗无效,钱乙被长公主举荐入宫,他用黄土汤治好了赵煦的病,后成为御医。

  因为有这层关系,钱乙才敢辩解两句,说明赵茂患的是先天性心脏病,根本就没办法医治,扬国公主也是心脏不好,被惊吓致重病,根本就没给他们发挥自己医术的机会。

  说穿了,钱乙的意思就是,赵茂和扬国公主都是得了该死之病,跟他们无关。

  赵煦指着钱乙,怒道:“庸医,还敢狡辩,朕……朕……”

  旋即,赵煦就一口鲜血喷了出去,人也栽倒在地!

  “快救陛下!!!”

  一众御医纷纷上前抢救赵煦,皇宫中立时就乱成了一锅粥。

  很快,赵宋王朝的第七位皇帝宋哲宗赵煦病倒了的消息就传出来……

  ……

第60章 皇位争夺战开启

  …

  太子死了,皇帝病了,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赵宋王朝仿佛一夜之间被秋风卷起了满地的黄叶,凄凉而萧瑟。

  这时,一个难题萦绕在所有人心头。

  万一皇帝突然驾崩,谁将执掌这风雨飘摇中的江山,率领问题重重、内忧外患的赵宋王朝继续前行?

  民间亦是谣言四起,人心思变。

  十月底,端王府突然来了两只鹤鸟,被视为祥瑞。

  朝中大臣闻讯,纷纷前来祝贺。

  赵佶见此,非常开心。

  不久,端王府寝阁又突然长出灵芝。

  大臣们又纷纷赶来祝贺。

  赵佶更为开心。

  端王府的一些聪明人见此,纷纷摇头,私底下都说:“若杨总管还在,必会劝告大王低调行事,以免引起陛下猜忌。”

  只可惜,前段时间,端王府的都总管杨震,走夜路时,失足落水而亡。

  如今的端王府,由新任都总管张迪以及高俅等一批溜须拍马之辈管理,他们不仅没有低调处理祥瑞之事,还到处找人为赵佶卜卦查看福祸凶吉。

  后来,一个叫“陈彦”的算卦先生,说赵佶命里注定该当天子。

  赵佶兴奋不已,重赏了陈彦。

  与此同时,汴梁城中突然盛传,每天傍晚,从四邻八乡遥望莘王府方向,只见红光满天,如赤鸟翔翥。红光经夜不熄,一直到天亮。村人入城才知,并非火光。有识之士认为,红光乃宋火德之符,如同周武王当年即位时出现赤乌之瑞一样。

  也有大量的官员因此前来祝贺赵俣。

  可黄经臣和梁师成却代表赵俣出面,表示那红光照耀的是皇宫,而非自家王府,诸位请回,大臣们带来的礼物一概不收,赵俣更是一个大臣都没见。

  其实,不止赵佶、赵俣家有祥瑞诞生,赵似家也出现了所谓的祥瑞。

  很多时候,当不当皇帝,真不是你想不想当的问题,而是一旦有机会,你不想,你底下的人也会推着你上去,谁不想混个从龙之功?

  皇宫中。

  赵煦虽然病了,但他并没有病到快死了的地步。

  赵煦也不觉得自己快死了,他认为自己还能抢救一下,也许喝点汤药,或是针灸一段时间,他的病情就能有所好转。

  然而,世事无常,赵煦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的迹象。

  终于,有大臣按耐不住,向赵煦进言,恳请赵煦收养一子以安天下。

  这如同一把把利刃,刺入赵煦本就脆弱的心房。

  赵煦很愤怒!

  他虚岁才二十四,正值春秋鼎盛之年!

  而且,他才刚刚生下了一个儿子,不是没有生育能力。

  赵煦觉得,只要他病好了,肯定能生下自己的血脉,为什么要去领养别人的儿子?

  “朕不过得了小病而已,有些人便按耐不住了!!!”

  赵煦将奏请他收养养子的奏章全都打翻在地,大发雷霆。

  同样气愤不已的还有皇后刘清菁,因为有人暗示她,或交好亲王,或收养一子,当早做准备,不可坐以待毙。

  可刚经历丧子之痛和丧女之痛双重打击的刘清菁,这时哪能听进去这样的话?

  结果,劝刘清菁的人,全都被刘清菁治了罪,以发泄她心中的愤闷。

  后来,刘清菁听说,端王府有祥瑞出现,赵佶频繁地宴请宾客,还有算命先生说赵佶有当皇帝的命。

  关键,之前,也就是赵茂活着的时候,常来她这里走动的赵佶,近来却天天往慈德宫跑,向太后和赵佶的关系似乎修复了。

  倒是之前跟向太后走得非常近的赵俣,最近很低调,有人说他家出现了祥瑞,他也坚决否认。

  刘清菁把这些消息一股脑地告诉给了赵煦。

  赵煦听后,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端王!!!”

  赵煦面色阴沉如水,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他缓缓起身,走到窗边,凝视着窗外深秋的景致,心中五味杂陈。

  寒风穿过窗棂,卷起他宽大的衣袖,仿佛连这风也在哀叹他的处境。

  刘清菁在一旁拱火道:“今局势复杂,亲王各有心思,尤其是端王,他近来动作频频,又与太后修好,只怕不安好心,不如给他点教训?”

  赵煦想了想,道:“来人啊,传朕旨意,查封樊楼,治陈彦妖言惑众之罪。”

  刘清菁不解,收拾赵佶,跟查封樊楼和捉陈彦有什么关系?

  赵煦冷冷地说:

  “诱亲王逛青楼,致使我大宋皇室蒙羞,教外使嘲笑我大宋,此等行径,若不严惩,何以正风气?何以教亲王恪守本分?”

  “那陈彦,胆敢蛊惑亲王,挑起皇室纷争,动摇国本,其罪当诛!”

  其实,赵煦已经顾及兄弟情谊手下留情了,不然,他就不只是杀鸡儆猴了。

  当然,赵煦之所以没下狠手,也是因为,蠢蠢欲动的,不止赵佶一个。

  前两日,赵煦的生母朱太妃来探望赵煦时,话里话外都在说赵似如何贤德。

  虽然朱太妃并没有明说,但赵煦也明白,朱太妃的意思是,一旦他要是感觉自己不行了,赶紧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同母亲弟弟,不要让这皇位落到外人手上。

  这就是皇家,亲情在权力的面前,往往脆弱得不堪一击。

  “朕自登基以来,勤勉于政,未曾有丝毫懈怠,只盼重振朝纲,光耀祖宗。可如今,朕之病体,却成了他人觊觎皇位的借口,呜呼哀哉!”

  赵煦的每一个字都带着不甘与愤慨。

  刘清菁闻言,更是愤慨不已,她对赵煦说:“官家一定要好起来,恁地时,我二人再生一子,绝不能教旁人得了官家的皇位!!!”

  帝位的传承,主要两种,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前者为主,后者为辅。

  过继儿子,符合父死子继。

  赵煦有五个弟弟,按理来说,目前这种情况,赵煦应该从他这五个弟弟中过继一子。

  可问题是,赵俣他们五个都还没有儿子,此路不通。

  弟弟没有儿子,那就只能从堂兄弟们的后代中挑选,类似当年宋仁宗挑选宋英宗。

  可赵煦的堂兄弟们也都没有男丁,此路也是不通。

  如此,就只能从赵煦父亲宋神宗的堂兄弟中挑选孙辈。

  只是,这样一来血缘就疏远了很多。

  这也是个问题。

  不过,问题的关键,还不在于此。

首节 上一节 40/1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融合小金人,加入女神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