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第62节
所以,不少宋臣听说,辽军要大举南下,顿时就慌了。
更麻烦的是,夏军也在集结,似乎有跟辽军一块伐宋之意。
这个时代,交通和通讯都极不便,兵力在不同战场间调动困难,如果同时与两国开战,军队需要分兵两处,使原本有限的兵力更加分散,在每个战场上都有可能因兵力不足而陷入劣势。
而且,如果赵宋王朝与辽、夏两国同时开战,还会使边境防线漏洞多,难以防守。
另外,两个战场作战,武器、粮草、马匹等物资消耗都会加倍。
这又涉及到了后勤保障问题。
再有,因为这个时代运输技术落后,长途运输损耗大,如果两线作战,会使国家经济负担沉重。
两线作战也会使补给线变长且易受攻击,一旦被切断,前线军队将陷入绝境。
更麻烦的是,同时与两国作战会使自己处于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难以集中精力应对一方,还可能被敌人联合夹击。
总之,同时跟辽、夏两国开战,绝对不是聪明的选择,尤其是对于现在问题重重的赵宋王朝而言。
可赵俣却选择听取章惇的建议,追封了王绍、李宪等开疆的功臣,又进一步奖励了平夏城之战的功臣章楶、郭成等人。
接着,赵俣下圣旨,以章楶为帅,继续加强西北边防,修筑城寨,巩固对横山地区的控制,削弱西夏的军事威胁,同时秣兵历马,随时准备跟西夏开战。
赵俣又钦点郭成为主将,声称自己将亲自担任统帅,开始向河北方向集结兵马,准备御驾亲征,用来回应辽国的耀兵。
见赵俣采纳了章惇等新党强硬派的建议,摆出不惜同时跟辽、夏两国开战的架势,以曾布为首的新党保守派和旧党全都坚决反对。
韩忠彦说:“今河北军心已浮动,倘若辽军南下,交战必不可免。而辽军向来气焰嚣张,锋不可当,我军若出,望敌必溃,此兵家所忌。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曾布说:“京城乃天下之本,本既摇动,何以支撑天下乎?若辽军再兵临城下,我大宋二百年基业危矣。”
章惇反驳道:“昔日,辽国拥百万之师,直抵澶渊,仰赖祖宗威灵,社稷之福,寇莱公坚持请求皇上御驾亲征。銮舆渡河,我军士气大振,敌将挞揽即被射杀,辽军士气大丧,遂遣使请和,河北得以收复。若辽军真敢南下,请陛下仿效真宗皇帝御驾亲征,必可再得百年天下太平。”
蔡卞跟着一块反驳:“以和求和,不得其和;以战求和,方可得和。夫和者,非屈己以媚敌而致,乃恃武备之强,以战止战,使敌畏威而不敢犯,和自至焉。”
赵俣坐在御座上,看着这些大臣争吵,无动于衷。
并不是他们的主张,赵俣全都没看上。
在赵俣看来,几位宰执中,蔡卞说得最有道理,一上来就求和,别说求不到和,就算能求到和,估计也是又得给辽、夏两国增加岁币,丧权辱国不说,还将增加赵宋王朝的负担,所以必须先亮剑。
当然,只是亮剑,能不打,肯定还是不打。
没办法,虽然辽、夏两国也是菜逼,但赵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在这摆着,打起来,真是胜负难料。
而且,赵俣觉得,要是给自己一二十年时间,不论是辽国,还是西夏,亦或是在东北蓄势待发的女真,包括还没有统一的蒙古,自己全都能把它们灭掉。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说赵俣心里已经打定主意,先猥琐发育几年,但表面上,自己必须强硬,绝不能让耶律洪基和李乾顺这两只纸老虎给唬住。
为了彰显自己的强硬,赵俣让章惇东拼西凑,弄出来了两百万贯,其中一百万贯拨给西军,三十万贯拨给河北禁军,七十万贯拨给京畿禁军。
另外,赵俣派张叔夜、王禀去河北自古出强兵的相州等地招募敢勇,派宗泽、何灌去陕西招募关中豪侠,招足一万精锐补充自己的亲军,把自己准备御驾亲征的戏演足。
朝堂上,曾布和韩忠彦没能吵赢章惇和蔡卞。
下朝后,曾布和韩忠彦又联袂跑到垂拱殿来见赵俣。
曾布又矮又瘦,韩忠彦则高大伟岸,两人现在一个是尚书右丞,一个是尚书左丞,常常并立于廷下争论问题,由于他们外形长相反差很大,时人戏称他们是“龟鹤丞相”。
两人在垂拱殿再次言辞激烈地跟赵俣阐述两线作战的危害,劝赵俣千万不能同时跟辽国和西夏开战。
没了其他人在场,赵俣对曾布和韩忠彦“推心置腹”:“朕刚继位,若对外软弱,何以对臣民,又何以君天下,不瞒二位爱卿,此次若辽、夏两国不展示出诚意,教朕对臣民、对天下难有交代,朕何惜一战?”
曾布和韩忠彦听明白了,赵俣不是一心一意支持新党强硬派,更不是非开战不可,而是不得不展示出自己强硬的一面,而他们要是能跟辽国和西夏谈出来一个让赵俣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和约,赵俣肯定会支持他们。
有了赵俣给他们的底,曾布和韩忠彦一扫之前的担心,分别派得力干将去找辽使和夏使谈判去了。
把和谈的事交给曾布和韩忠彦,赵俣回到后宫。
刚进入后宫大门,赵俣就看见李琳在门口徘徊。
见赵俣回来了,李琳赶紧迎过来,拼命地给赵俣使眼色,求赵俣跟她谈谈。
见此,赵俣一伸手,身后的人就没再跟过来。
陪赵俣走出去了也就十几丈远,感觉别人应该听不到她和赵俣的谈话了,李琳小声问赵俣:“敢问官家,那一万敢勇,可否按照臣妾之法练成新军?”
赵俣不置可否地问:“轰天雷及虎蹲炮研发得如何了?”
李琳答:“臣妾及娇娇负责的部分已完成,只待火药作拿来依照臣妾之法改良的火药,便可一试。”
这个时代的火器制造已初具规模,在汴梁城中就设有广备攻城作,工匠五千余人,下辖十作,其中就有火药作和专门制造火器的火作。
人口繁盛和建筑材料耐火等级不高,导致这个时期的汴梁城火灾频发,甚至到了,小火灾无数,大火灾每年都至少有一二起的地步。
而造成火灾的原因有很多,像意外失火,人为纵火,雷电劈引,等等。
其中,危害最大、最难以扑灭的火灾就是由火药引起的大火。
可以说,只要火药一着,就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宋真宗时期,火作的一个“作手”(技术员)装填火药时用力过猛,溅出了火花,刹那间炮声震天,地动山摇,火作里的工人全部被炸死,方圆三里以内的民宅不是被震塌,就是被烧毁,粗略统计,在那场大火里丧生的总人数高达一千三百多人。
而研发火药,肯定得囤放着大量的硝石、硫磺和木炭甚至是火药,全都是易燃易爆物品,很容易引起火灾。
当初,李琳是想自己研发火药来着,可问题是,谁敢让她在皇宫中研发火药?
后来,还是赵俣让童贯去火药作将最好的匠人找来,让李琳对他们面授机宜,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如今,李琳和麻晓娇已经制作出来了虎蹲炮和轰天雷,只要装上李琳主持研发的火药,赵俣的神机营的主武器可能就有了。
左右今天下午也没事,赵俣说:“你及娇娇准备一下,朕教童贯去取火药,试试你所说的这两种神器威力到底如何……”
……
第90章 西游记看过没有?
…
在赵俣给袁倾城准备的,巨型农业研究基地,一个离民众居住区最远的角落。
赵俣带着李琳、麻晓娇、黄经臣、梁师成、童贯、李彦,以及一众研发人员、一众亲卫,在这里试验虎蹲炮和轰天雷。
虎蹲炮是明朝时期的一种极具特色的火炮。戚继光在东南沿海与倭寇作战时,发现鸟铳虽准但力小,难御大队敌人,而佛朗机炮则过于笨重,难以扛行,移动不便,于是计划创造一种比鸟铳力大、比佛朗机炮轻且便于携带的火器,虎蹲炮应运而生。
这种炮造起来并不难,尤其是对于很了解铸造法和锻造法的麻晓娇来说。
更何况,麻晓娇手上有大量技艺精湛的各类匠人。
关键,还有熟悉古今中外各种武器的李琳帮忙拾遗补缺。
甚至可以说,麻晓娇和李琳他们造出来的虎蹲炮,应该强于历史上的虎蹲炮。
整体来说,虎蹲炮,炮身首尾两尺长,周身加了七道铁箍,炮头由两只铁爪架起,另有铁绊,全重三十六斤(折算为现代约21.5公斤),看起来如猛虎蹲坐,威风凛凛。
此炮是由熟铁制成,每次发射可装填五钱重的小铅子或小石子一百枚,上面用一个重三十两的大铅弹或大石弹压顶,其射程不算远,大约也就三四百步,但也远超弓弩的射程了,发射时大小子弹齐飞,轰声如雷,杀伤力及辐射范围较大,能有效抑制敌人的密集攻势。
历史上,戚继光在南方平倭作战时,明军每五百官兵中配备三门虎蹲炮,可有效对付倭寇的密集冲锋。北方对抗蒙古贵族时,戚继光的骑兵营每一营两千七百人一般装备虎蹲炮六十门,当蒙古骑兵逼近时,先发射鸟铳等火器,再放虎蹲炮;双方近战时,明军摆“鸳鸯阵”迎敌,敌人撤退时,也可以追击轰击。
一些性能优越的虎蹲炮还能攻坚,在明军抗倭援朝时,就曾用虎蹲炮发射石丸或铁丸,对敌方的城墙等防御工事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当然,虎蹲炮最大的优势是轻便灵活,由于其炮管薄,既可以大仰角发射,又便于在山岳、森林和水田等复杂地形机动,能够大量装备在基层部队,基本上相当于迫击炮的作用。
至于轰天雷,其实就是手榴弹。
这个时代已经有轰天雷的雏形了,它叫“火球”(又称“火炮”)。以多层纸、布等材料包裹火药,点燃后用人力投掷,以爆炸时产生的火焰杀伤敌人。
北宋官修兵书《武经总要》详细记录了八种火球的制作方法,包括“引火球”、“毒药烟球”等,用于燃烧、烟雾或毒气攻击。
这些火球虽多以燃烧为主,但已具备手投弹药的特征。
而到了南宋后期,宋军已经开始使用铁壳包裹的爆炸性火器。
例如:外壳为铸铁,内装火药,通过导火索引爆的振天雷,其爆炸时铁壳碎裂为碎片,杀伤力显著提升,成为攻坚和守城的利器,常用于攻城时炸开城墙,或在野战中投掷至敌阵,造成集群杀伤。
李琳和麻晓娇搞得轰天雷,直接把纸、布等材料变成了铸铁,又给它安装了木柄,利用杠杆原理延长投掷距离,使其直接进化到了手榴弹。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放大轰天雷和虎蹲炮的威力,李琳直接搞出来了最佳配比的颗粒状黑火药和做发射药用的栗色火药。
换而言之,这虎蹲炮和轰天雷已经是真正的大杀器了。
不过,在此之前,由于虎蹲炮和轰天雷跟火药是分开研制的,二者还没有合体过,谁都不知道它们到底有什么样的威力。
可话又说回来,赵俣能看得出来,李琳很有自信。她镇定自若地指挥着匠人按照她所说的方法往虎蹲炮和轰天雷中装火药。
装完火药,放好一百枚小铅子,又用一枚大铅子压好顶,李琳很熟练地用大拇指一对,就调好了虎蹲炮的射角。
在这之后,李琳给试炮的童贯讲试炮的注意事项,还有如何安全撤离的路径,确保一旦发生意外,童贯能迅速且有序地撤到安全区域。
童贯听着李琳的讲解,眼中闪烁着既兴奋又期待的光芒。
童贯已经听到李琳跟赵俣描述过虎蹲炮的威力了。
对于李琳所说的,童贯很怀疑,‘这虎蹲炮能有如此威力?’
待李琳讲完,童贯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内心的激动,稳步走向虎蹲炮。他紧紧握住点火的火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但更多的还是即将见证新武器威力的期待。
周围的人全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地锁定在童贯和那门虎蹲炮上,赵俣更是把麻晓娇抱入怀中,帮他捂住双耳,省得她被吓到。
随着童贯手中火把与炮捻的接触,“呲呲”的燃烧声打破了寂静,火星沿着炮捻迅速蔓延。
不少人都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几步,赵俣也带着麻晓娇往后撤了撤,就连点炮的童贯都慌忙跑远了,只有李琳纹丝不动,稳稳地站在原地。
“轰!”一声巨响如惊雷般在空旷的试验场炸响,虎蹲炮猛地向后一挫,强大的后坐力让地面都微微震颤。旋即,一团浓烟裹挟着火焰从炮口喷涌而出,炮弹如流星雨般朝着远处的目标砸去。
在炮弹命中目标的瞬间,只见远处腾起一片尘土和碎石,巨大的冲击力将事先搭建的一片模拟敌阵炸得七零八落。
众人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好一会儿,才爆发出连连地惊叹。
就连之前怀疑过虎蹲炮威力的童贯,此刻都瞪大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
只有李琳微蹙眉头,似乎对虎蹲炮的威力,还不满意。
李琳心想,“配比没问题,密闭性也没问题,没有潮湿,嗯……可能是他们使用的硝不纯吧?”
这时,赵俣来到李琳身边,不吝夸赞:“爱妃这神器,果然不同凡响。”
李琳也不禁在心中吐槽,‘还真是有用叫爱妃,没用叫小名。’
不过,此时李琳也顾不上赵俣的态度了,她忙问:“敢问官家,有如此神器,那一万敢勇可否建为新军?”
赵俣毫不含糊地说:“便依爱妃所奏,朕相信,有虎蹲炮及神臂弓,此军必能所向披靡,嗯……这两支新军,一支为神机左军,一支为神机右军,若堪用,可编为朕的亲军,其余回头再议。”
李琳大喜,连忙谢恩:“官家圣明!”
接下来,又是童贯亲自操作,试验了一下轰天雷的威力。
上一篇:融合小金人,加入女神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