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第154节
“你这西山工坊,陛下也投银子了?”
朝堂上没人敢提,可上次徐学谟事件后,所有人心里头都门清。
那仁民医馆里头,便是有皇帝的一份干股。
想来这西山工坊,以张允修的三寸不烂之舌,定然也能够让抠门皇帝掏出些银子吧?
张允修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世伯与我交好,我也不瞒你,仁民医馆经营有加,既救助了京城百姓,又赚到了微末银子。
前几日我与陛下算了算,便觉得那盈余出来的银子,放着也是放着。
不如投产建设这西山工坊,解决流民青壮生计问题,也可再赚到点微末银子。”
微末银子
张溶脸上表情僵硬了一下。
他猛地想到,仁民医馆赚取的银子,那可都是京城勋贵和大小官员的银子啊!
现在又来这个西山工坊,不知又会惹出什么事端来。
张溶嘴角有些抽搐地说道。
“汝这西山工坊,不靠千里镜,也能够赚取银子?”
张允修压低了声音说道。
“自然不会靠个千里镜,千里镜即便开售,那也是个噱头,能够赚什么银子。
西山工坊想要赚银子,一是在挖取土煤,二是在炼制琉璃。”
“琉璃?”
张溶紧紧皱起眉头,非但没有感到惊讶,反倒是嗤笑着说道。
“士元莫不是在说笑?这琉璃虽贵重,可也非是什么稀罕物件。
京中皇宫便有设琉璃工坊,专门烧制一些琉璃窗子,还有些琉璃珠子、簪子。”
他摇摇头脸上神采奕奕的样子,似乎对抓到张允修错漏,很是开心。
“士元,世伯要好好教训你一番了,这在西山开设琉璃厂,岂是会赚钱的买卖?”
显然,张溶对于这里头的门道,还是有些了解的。
“若是能赚到银子,京城里挖空心思赚银子的勋贵们,早就去西山开了。
最为关键的乃是,这琉璃厂开起来,你这窑炉如何制作?又能够请到什么工匠?每日可产琉璃多少件?
这些你可想清楚了?”
张溶转了转腰间玉带,一副卖弄学问的样子。
“汝可知,那西山上的树木早已砍伐殆尽,靠着山头几株树苗,可造不出琉璃。
烧制琉璃,所需木炭可是一笔大数目!”
在他的眼里,于西山建什么琉璃厂,就跟在夏日里卖棉衣一般可笑。
第150章 无烟煤乃是根本!老夫的儿子怎么在这里?
实际上,张溶不是没有道理,甚至是从一个明朝人的实际角度,计算出来的经济账。
中国古代有琉璃工艺么?
在隋唐,乃至于西周春秋,就已经有制造琉璃的记录了。
一直到了明朝,这琉璃工艺也仍旧在继续精进。
晚唐和宋辽时期,东罗马琉璃器皿风靡国内,主要原因还是工艺所致。
当时,西方传来的钠钙琉璃制品,比起国内铅钡琉璃来,色泽要更加透明,所以显得贵重。
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制作透明的钠钙琉璃已是可以实现的技术了。
故而,在张溶看来,于大明朝想要制造玻璃,不单单赚不到银子,反倒是令人招笑。
特别是燃料方面。
琉璃烧制的温度要求较高,且比起瓷器来,工艺也更为复杂,烧制周期相对较长。
想要烧制出一件琉璃器皿,所需的燃料几乎是瓷器的好几倍。
一个很反直觉的事情,后世许多人认为,古代环境没有遭受破坏污染,定然是山清水秀。
实际上恰恰相反,古人对于环境的破坏,同样堪称灾难,甚至因缺乏约束,而更加肆无忌惮。
历史以来,从汉武帝于黄土高原北部实施军屯开荒,到宋时都城开封的宫殿、宅第修建,所需一干木材,还有诸多提供燃料的木炭。
后来,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有气温线南移的成分,过度开垦砍伐同样也难辞其咎。
到了明清时期,相关开垦砍伐达到巅峰。
《皇明经世文编》记载:“自永宁至延绥,即山之悬崖峭壁,无尺寸不耕。”
当然,你让古人去讲什么保护环境,乃是不现实的。
许多百姓饿着肚子,命都要没了,还要顾及怎什么环保?
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柴与米在前两位,也对应着砍伐树木和开垦土地。
在缺乏能源的古代,柴甚至被视作极其重要的资源。
不论是烧水做饭,还是冬天取暖,都需要用到柴。
为此,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不惜将一个又一个的山头砍秃!
所以,英国公张溶嗤笑着看向张允修说道。
“小子,不论是京城郊外,还是北直隶诸城,即便是木植茂密的南直隶,城池周边哪还有薪柴使用?
你若想要烧制玻璃,必然要从南直隶运来木炭。”
他眼神有些玩味。
“不过.近得也不是没有,山西晋地多山,还是有些木炭薪柴,可此番下来,若让晋商知道你要办琉璃厂,你猜他们卖你几何?”
张溶十分怜悯地看向张允修,一时间竟然觉得有那么点悲剧。
这小子自己乱花银子也就算了,竟然还要拉着皇帝一起!
无论怎么计算,这比“琉璃工坊”的买卖,都是要亏银子的!
亏得还不止一星半点。
张溶简单计算便知道,想要安置这些流民,建设西山的工坊,起码要个二十万两银子。
这还是在西山的荒地,大都归皇家所有,不计入在内的情况。
简直是造孽啊!
张溶一阵苦口婆心,可张允修却不太领情,他用理所当然的语气说道。
“世伯难道不知道,西山上头有煤矿么?”
“土煤?混小子!汝是要气死老夫么?”
张溶气坏了,跺着脚说道。
“京城里头,便连三岁的孩童都知道,西山上土煤中少有明煤,基本上都是有毒的恶煤!尔想要让这群流民去送死么?还是想哄骗京城上上下下官员、勋贵?”
也就是万历皇帝,这种不太明事理的少年天子,会相信张允修的胡话了。
张允修还是一脸淡定的样子,笑着说道。
“世伯不必着急,若我能制取出无毒的无烟煤呢?”
“无烟煤?闻所未闻,简直是绝.”
张溶下意识想要反驳,可又瞬间止住了话头。
从前对方夸下的海口,每个都是天方夜谭,然而每个竟然都实现了!
张溶也谨慎起来,担心自己妄下断言,随后又被这个臭小子驳倒。
他看了看手中的千里镜,能够发明出这等物件,再发明个无烟煤,想必也是轻而易举吧?
于是,张溶颇为谨慎地询问说道:“无烟煤暂且不提,以汝之谋划,这西山工坊,若投产琉璃,一日能产多少?”
张允修摩挲着下巴,细细估量一番说道。
“听闻京城内皇家琉璃厂,全力开动之下,日产可达一二百件琉璃器皿。
侄儿想来,我于西山工坊之下,再开设西山琉璃厂,依托着这些流民青壮,采用更加先进之技术,想要一日一千余件,也不是什么问题。”
他这还是保守估计了,若是流水线和工匠熟练度上来,日产上万件都是有可能的。
可即便是上千件的数量,已然令张溶有些破防了,他紧紧蹙眉,用质询地眼光说道。
“贤侄此话当真?”
张允修豪气干云地说道:“我可有说过什么大话?”
他确实能有这个底气,自京师瘟疫以来,张允修所说过的话,夸下的海口,无一不是应验成功。
张溶沉默了,仔细想想还真是那么一回事。
质疑张允修?张子维、徐叔明之流的下场,便是最好的明证!
可越是这般,张溶便越加惊诧。
英国公府于京城可是有着不少铺子。
平日里,也经营着一些琉璃生意。
张溶本能的感觉到,若真给对方干成了,那京城的琉璃价格将会迎来一次暴跌!
特娘的!商铺上月才进了一批琉璃,岂不是要血本无归?
不成!定然要赶在这之前出手。
张溶下定决心,脸上却露出有些愧疚的表情,十分纠结的样子,裂开一口黄牙笑着说道。
“那个.士元呐.”
上一篇: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