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第260节
他自小便是个“神童”,可几个儿子,除了三子精通些文理,其他都显得中规中矩。
然而,张家也不是没有“神童”的,这不是出了个张允修么?
可张允修光芒太盛了,似乎将几个兄弟的学识抱负都给吸了个一干二净。
天才过了头,就变成了妖孽。
特别是这长子张敬修,于礼部担任主事,可相较于几个弟弟来,就平庸太多。
最令张居正感到不满的是,长子太过于温吞,不善于钻营交际,在官场属实是难以混开。
昨日便有礼部侍郎前来告状,说这张敬修近日魂不守舍,怕是沾染了不好的东西。
相比较之下,这个中规中矩的长子,似乎还更要令张居正操心了。
张允修则是笑着摇摇头说道:“爹爹这么说便太过偏颇,大哥虽说于四书五经之道上,不尽人意,可在算学之上可是天资聪颖。
孩儿仅仅是稍稍点拨,大哥便一点就通,实在是百年未有之算学天才呀!
依照孩儿来看,大哥只要潜心研究,于算学之道上,必定与魏晋时刘徽、南北朝时祖文远,交相辉映啊!”
本想给大哥说两句好话,却不想张居正脸色立马就黑了下来。
他顿住脚步,扭头看向幼子,咬着牙说道。
“嗣文之算学是你教的?”
“孩儿稍稍进行了一番点拨。”张允修嘿嘿一笑说道,“先前让大哥研究账目,他便显现出惊人之天赋。
孩儿觉得他读四书五经实在是屈才了,便是参照《九章算术》《缉古算经》等算术古籍,给大哥讲解了一二。”
他歪着头想了想,露出一丝笑容,一脸欣慰地说道。
“前次已然研究到了割圆术的极限概念,比之刘徽还要更进一步,现今想必是在研究无穷级数理论大有可为啊!”
“你!”
这下张居正明白了,合着长子张敬修没在干其他的,跟着幼子在研究什么算学呢!
他顿时有些生气了。
“孽子!尔自个糊涂也就罢了,却何故误导汝之兄长。”
又怕有些太过言重,张居正跺脚急切说道。
“嗣文今后乃是要登上仕途,为国效力的!”
作为家中长子,张居正对张敬修还是有所期待的,希望今后他在朝堂上有所建树,可如今去研究算学,算是怎么回事?
“误导?”张允修则是有些意外地说道。“爹爹何出此言?此乃是因材施教之理!”
“张士元!”
张居正本来还奇怪,平日里长子不论如何,皆是会时常来与自己讨教功课与政事,可近日却完全不见踪影。
现在明白过来了,原来是给张允修这臭小子给“带坏”了。
老实说,张居正已经免疫了幼子自己瞎胡闹,可涉及到其余几个儿子,由不得他不在乎。
他声音略微有些颤抖,瞪着张允修说道:“其余几个呢?尔其他几个哥哥,也着了你的道?”
“爹爹何故说得如此难听?”
张允修皱起眉头,很是认真地说道。
“此乃因材施教也!大哥敬修不善言辞不善文理,何不研究这更为擅长的算学。
还有二哥嗣修,万历五年的榜眼,多好的人才啊。
孩儿想来他在翰林院也是屈才了,见他平日里擅长舞文弄墨,且对于话本小说戏曲很是感兴趣。
便让他平日里在《万历新报》编辑部担任个主编,一边撰稿一边审稿,也算是陶冶情操.”
“你!”张居正脸色涨得通红,活像是个关公。“还有谁!”
张允修继续摇头晃脑地说道:“四哥简修,平日里不学无术,就是会舞枪弄棒,还十分好色,在兄弟里头几个难堪大任。
好在他为人踏实,极重情义,孩儿便传授他一本《纪效新书》,想着今后他可与戚元敬一般上场杀敌,为国建功立业啊!”
张居正没时间去想,幼子是怎么搞到《纪效新书》,这种戚继光的独门兵书,他指着对方愤然说道。
“惟时乃是状元之才,尔总该不会对其下手吧,今后为父要培养他”
可张居正话还没有说完,便被张允修给打断说道。
“嗳——三哥懋修于文道之上颇有建树,可若无爹爹之福泽,如何能够成就状元之名?
爹爹不懂,可孩儿却与三哥时常谈心,三哥性情温文尔雅,骨子里正直刚强,有古君子之典范。
可这样的性子,真能够于官场生存么?怕又是下一个海刚锋罢了~”
他神情坚定地说道:“想来三哥于翰林院也是不快乐的,孩儿近来新开发一个项目,乃是化学之道,这化学承袭冶金炼丹之术,乃是归纳五行万物之理。
若想要再造出如火药一般的神器,必然需要研制化学不可。
近来三哥也有所明悟,多有去西山走动。
想来不消几年时间,便可与赵士桢一同,成为我西山化学领域的中流砥柱啊~”
“捅你的麽嘛!”
这一番话下来,给张居正气得荆州卫方言都脱口而出了。
他抄起一个砚台便朝着张允修砸去。
“尔要毁了众兄弟不成?”
只是不知是舍不得,还是力气不够,砚台“咚”地一声砸在了书案之上,根本不能伤及张允修分毫。
张允修却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无他,已然是轻车熟路了。
在惹老爹生气这条赛道上,比之众兄弟来说,他已然是一骑绝尘了。
张允修梗着脖子高声说道:“爹爹何故如此迂腐?在教子一途上,你已然是失败透顶,一味让我等兄弟研习四书五经,却是不能够因材施教,如何能够教导出真正之人才?”
“张士元!”
张居正身子像是打摆子一样大声说道。
“汝是父亲还是吾是父亲?父之教,尔无所敬听,无所顺承,越俎代庖.实在是.实在是.”
气得张居正都有些语无伦次了。
他曾经还想着极为周道。
幼子张允修善于“奇营巧技”,与皇帝相交莫逆,今后朝着锦衣卫武官而去,自然是绝了科考入仕之途。
那便令长子二子三子入朝堂从政,三兄弟并立于朝,可效仿宋朝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同朝为官之佳话。
就算此三人再不成器,总归能出个部堂高官吧?
可现在倒是好了,原先谋划全部都给张允修打乱了,变成了幻梦泡影。
曾经乖巧懂事的儿子,通通皆成了不务正业之“逆子”。
不是去学了什么“化学”“算术”,就是去学了什么撰写话本。
相比较之下,倒是那个最为不成器的四子张简修,符合张居正原本的安排,成了一名武官。
这番操作下来,他张居正倒是成了局外人,张允修这个幼子倒是安排几个哥哥今后的前途。
简直是倒反天罡!
可张允修却是有理有据的模样,叉着腰义正辞严地说道。
“父者,惟有德者居之!
爹爹不能因材施教,那便只能孩儿来替父管教了,今后几位兄长定然能够成才,还请爹爹不用操心,好生推行万历新政即可!”
第237章 爹爹我来教你!
“大逆不道!大逆不道!”
张居正捂着自己的胸口,感觉人都要厥过去了。
“张士元!尔要乱了纲常伦理不成,天地君亲师.老夫老夫”
他都有些语无伦次了。
幼子的狂言越发离谱了,从前仅是忤逆自己,现在连老爹的身份都要抢过去了。
也就是张居正不会武,不然非得取出一把大刀来给张允修砍成两半不可。
他嘴里还在骂着。
“为人子者,当以孝悌为本,谨遵父教.汝悖逆而行肆意妄为家法家法”
可喊着喊着,却发现自己有些词穷了。
再多的大道理,也比不上幼子一句“父者,有德者居之”,来得杀伤力强大了。
张允修眼见老爹这模样,知道自己玩得稍微有那么一些过火了,摸了摸下巴提醒说道。
“爹爹可不能出事啊,爹爹若是气急攻心.”
这话倒是提醒张居正了,他若是就此被幼子气死了,那他还不反了天去?
“老夫不气!老夫能忍一时之辱!”
张居正喊着口号,却开始深呼吸起来。
继续念叨着什么——“老夫不生气,老夫不生气,老夫要长命百岁!”之类的话语。
他也是熟能生巧了。
毕竟生气多了,也知道如何去应对,靠着仁民医馆教授的法子,竟然不出半柱香的时间,就渐渐平静下来。
眼中的怒火渐渐消散。
张居正回到书案之前,将一杯茶水一饮而尽,端坐着又念叨着什么——“非澹泊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
一来一去之间,竟然奇迹地将眼中的怒火渐渐消退下去。
眼神里头也渐渐清明起来。
上一篇: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