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102节

  江瀚闻言,如同被蝎子蛰了一下,猛地转过头,冷冷地地盯着浑天猴,

  “糊涂!”

  他厉声道:

  “咱们都是汉人,你记住了,有句话叫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江瀚的声音充满了愤怒,

  “那帮建州女真,对我汉人犯下的累累血债,罄竹难书!”

  “自从老野猪皮占据辽东之后,他就开始疯狂的屠杀汉人。”

  “最开始他还找点借口,杀那些所谓的奸细,杀富户。”

  “可到后来,他为了节省粮食,竟然下令将治下所有‘无谷之人’,无论男女老幼,统统杀光!”

  “成千上万的手无寸铁的汉人被杀,剩下的则沦为了女真人的奴隶,当牛做马,劳作不息。”

  江瀚指着浑天猴,也指着帐内所有人,厉声质问:

  “告诉我!”

  “这样一群视我汉人如草芥、恨不得将我等斩尽杀绝、永世为奴的畜生!”

  “怎么可能会是我们的盟友?”

  “我再问问你们,你们愿意放下刀枪,去给那帮野猪皮当奴才吗?”

  “愿意看着自己的妻女被他们蹂躏,自己的子孙后代永世为奴吗?”

  帐内众人,被江瀚这番话激起了同仇敌忾之心,纷纷怒吼起来!

  “不愿意!”

  “杀光那帮狗鞑子!”

  好男儿顶天立地,又怎么能做别人的奴才?

  但浑天猴还是有些忧心忡忡:

  “可可大王,听您这么说,那帮鞑子如今已经在辽东站稳了脚跟,如今兵强马壮,还号称‘女真不满万,满万不能敌’。”

  “而咱们现在才刚刚起步,发展得这么晚,将来将来怎么跟他们打呢?”

  江瀚深吸一口气,眼神恢复了冷静和自信:

  “不必过分担忧。”

  “女真人最大的弱点,就是他们的人口不多,这是他们的硬伤。”

  “咱们的优势,在于人多、在于地广!在这片土地上,有太多数不清仁人志士了。”

  “只要能够按照我说的,先打退明军,建立起稳固的根据地,发展壮大。”

  “将来与女真人对上了,就算是硬碰硬,跟他们兑子,用人命去填也不怕。”

  “他们那点人口,是经不起咱们这样消耗的。”

  “更何况,到那个时候,或许是我平推了女真人呢?”

  但浑天猴还是有些不放心:

  “可是,如果女真人招纳了汉人降军,用汉人来打汉人,咱们又该怎么办?”

  江瀚点点头,承认道:

  “这确实是个难题。”

  “这就好比话本小说里写的那样,高手对掌,比拼的是内力!谁的内力更深厚,谁就能笑到最后!”

  “而这‘内力’,对于咱们来说无非就是四个字,刀甲钱粮。”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要我们自己争气。”

  “只要咱们能够站稳脚跟,不被那皇太极一波捅穿,我就有信心,能够赢过他!”

第112章 邓阳:我去打王嘉胤?

  这堂课一直讲到深夜,众人久久不愿散去。

  一群人围着江瀚问东问西,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唯独只有邓阳一人,他只觉得如芒在背,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好不容易等到天色泛白,江瀚讲得也是口干舌燥,终于大手一挥,示意众人各自散去。

  邓阳这才如蒙大赦,几乎是连滚爬带地第一个冲出了大帐。

  带上了还在外面不明所以的亲兵,一溜烟地跑回了窟龙关。

  “他娘的!打死老子也不来石楼山这贼窝了!”

  邓阳一边跑,一边在心里发着誓,

  “再多来几次,老子可就真成反贼了!到时候黄泥巴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

  他回到自己房间,卸掉甲胄,一头栽倒在床上。

  他现在只想赶紧睡上一觉,把昨晚听到的东西统统忘掉。

  可事与愿违,邓阳的屁股还没把床板焐热呢,外面就传来了亲兵急促的拍门声:

  “将军!将军!大事不好了!”

  邓阳本就心烦意乱,此刻又被吵醒,顿时一股邪火直冲脑门。

  他猛地坐起身,朝着门外怒吼道:

  “吵什么吵?!奔丧呢?!不知道老子在补觉吗?”

  门外的亲兵喘着粗气,急切道:

  “按察使司衙门派人来了,说是要巡视军务!”

  按察使司?!巡视军务?!

  听到这几个字,邓阳如遭雷击,瞬间没了睡意。

  他猛地跳下床,连鞋袜都顾不上穿,光脚冲到门边,一把拉开了房门。

  “谁来了?!巡视什么军务?!”

  邓阳瞪着布满血丝的眼睛,厉声问道。

  那亲兵急得直跺脚:

  “是兵备道衙门里来的人,说是奉了许道台的钧令,前来检阅咱们窟龙关的兵马!”

  “人已经到大堂了,将军您快去吧!”

  邓阳听罢,不敢有丝毫耽搁,转身冲回屋内,手忙脚乱地穿上衣服鞋袜,也顾不上梳洗,急匆匆地就往大堂赶去。

  一路上,他心跳如擂鼓,脑子里乱成一团,这穷乡僻壤的,怎么会有人跑来巡视军务?

  难不成是他谎报军功的事情露馅了?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邓阳赶到了军堡的大堂里。

  只见堂内坐着一个身穿青色官袍、面容精瘦的中年人,正慢条斯理地喝着茶。

  邓阳连忙上前,抱拳跪地行礼:

  “末将窟龙关守备邓阳,参见上官。”

  “不知上官尊姓大名?驾临鄙处,有何吩咐?”

  那人见邓阳进来,放下茶杯,对着邓阳点了点头,脸上带着一抹微笑:

  “邓将军不必多礼。”

  “在下侯彬,现任本省兵备道参议。”

  “此行是是奉了许道台指派,前来窟龙关巡视一二。”

  邓阳一听顿时明白了,这他娘的是省里来人了啊。

  明代地方设有三司,分别是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三司分管民政财务,司法监察以及军务守备,长官又称藩台、臬台、指挥使。

  其中都指挥使司由于各种原因,在明末逐渐的职能已经大大削弱,几乎成了摆设。

  其权利逐渐转移到了,提刑按察使司下面的兵备道。

  道台,便是这一级机构负责人的称谓。

  而这个侯彬口中的“许道台”,正是现任山西兵备道的道台,许鼎臣。

  许鼎臣,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崇祯初年任山西巡抚,在任仅十个月便被弹劾去职。

  现任山西提刑按察司副使,分管兵备道。

  邓阳有些不明所以,这省里来的大人物,怎么跑到他这窟龙关这穷乡僻壤里来了?

  他这窟龙关要兵没兵,要饷没饷,有个屁的军务好巡视。

  邓阳心中一凛,连忙陪着笑脸:

  “侯参议一路辛苦!”

  “末将这窟龙关兵微将寡,数年来就是个无人问津的关隘罢了,怎么许道台突然派您来了?”

  侯彬闻言,轻叹一声:

  “邓将军,实不相瞒,这次我来,不单是为了巡查,还带来了许道台的调令。”

  说罢,他从袖中抽出一封公文,递给了邓阳。

  “调令?!”

  邓阳听了这两个字,心中顿时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连忙接过公文,装模作样地上下打量了两眼,随即又讪讪地将公文还了回去:

  “额,侯参议,麻烦您给念念,咱不识字。”

首节 上一节 102/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