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145节
“不敢不敢。”
“白将军盛情相邀,不知有何指教?”
白安哈哈一笑,拉着邓阳入座:
“邓将军说笑了,都是同僚,我哪敢指教您。”
“只是你我同守平阳府城,如今贼寇势大,那贼首更是凶名在外,我们自当同心协力,多加沟通才是。”
“今日便是聊天吃酒,互相联络联络罢了。”
邓阳心中警惕,面上却不动声色,点了点头,随口附和了几句场面话。
哪有这么巧的事?
前脚张宗衡找过他,如今白安又来找他,想必是来套自己话的。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刚刚还在打趣闲聊的白安,话锋陡然一转,不经意地问道:
“邓将军,说起这贼首上山虎,我怎么记得,你在窟龙关时,就与他打过不少交道吧?”
此话一出,邓阳端着酒杯的手微微一颤,心头猛地一紧,戏肉来了!
他强自镇定,点头道:
“白将军所言不差。”
“在下也是为了保境安民,这才与那贼首对上了。”
白安目光灼灼地盯着邓阳,继续道:
“我还听说,邓将军在石楼战绩斐然,一度快要将那上山虎全歼。”
“只可惜功亏一篑,还是让他跑了。”
邓阳听罢,十分诧异。
这不是先前张宗衡问过的问题吗,怎么这白安又拿出来问了一遍?
难不成是想前后对比佐证?
他故作遗憾的叹了口气:
“唉,白将军有所不知。”
“当时眼看就要拿下贼首,奈何军令如山,上峰急调。”
“我一个小小守备不敢违抗,这才给了那贼首可趁之机。”
邓阳不知道这白安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反正把锅往许鼎臣这个死人头上扣就行了。
他一边打着哈哈,一边频频举杯劝酒,试图将话题岔开。
但白安却不依不饶,一直在有意无意打听,邓阳在石楼剿匪的种种细节,问得极为仔细。
邓阳被问得冷汗直流,生怕自己哪句话说错了,露出破绽,这营帐后面便会立刻冲出数百刀斧手,将自己当场拿下。
他越想越怕,到得后来,索性心一横,开始装醉,言语渐渐含糊,举止也变得颠三倒四。
最终,邓阳“不胜酒力”,一头栽倒在了酒桌上,这才堪堪躲过了白安的连番盘问。
白安看着醉酒的邓阳被抬出去,脸上的笑容也渐渐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阴晴不定。
一旁的亲兵低声道:
“将军,看这邓阳的言行举止,似乎并无不妥之处。”
“不像是那养寇自重的将领。”
白安冷哼一声:
“无论如何,谨慎一些总没错。”
“如今平阳府防务,全部系于我们两人之手,我自然要好好探探他的底。”
“要是他真有异心,就必须趁早将其拿下,以绝后患!”
那亲兵点点头,追问道:
“既然如此,要不咱们就在他的营地附近多布置些人手,以防万一?”
白安摆了摆手:
“那倒不必。”
“张总督临行前,已经在他军中掺了不少沙子,想来他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我们这边不宜逼迫太甚,免得弄巧成拙。”
“只要那贼首不来攻城,就无需太在意。”
“我就不信,他邓阳堂堂的一个朝廷参将,放着锦绣前程不要,转而去玩什么养寇自重的把戏。”
张宗衡和白安对于邓阳的怀疑,还仅仅只停留在了养寇自重这一层面。
他们万万没想到,邓阳哪里是养寇之人,他才是被寇养的那个。
邓阳这边,刚被亲兵抬回营帐,原本“酩酊大醉”的他便一跃而起,不见丝毫醉意。
“这张宗衡和白安,到底想干什么?”
邓阳脸色阴沉,
“一个往老子队伍里安插眼线,一个变着法儿地套话,真当老子是傻子不成?”
黑子在营帐内全副武装,早已等候多时,他连忙上前询问邓阳,到底发生了何事。
邓阳也不废话,一五一十的把酒宴的细节都讲给黑子听。
黑子听罢一脸凝重,他们这一路走来,似乎没什么破绽,怎么突然会被盯上了呢?
两人仔细商议一番,都觉得此事非同小可,必须要找人拿个主意了。
是夜,就在众人呼呼大睡之时,一道黑影便从营地里偷偷溜了出去,直奔洪洞县的江瀚而去。
第146章 害民贼
江瀚这边,自从他打退了贺人龙之后,便再也没有官军来找他麻烦。
眼看洪洞县附近没了阻碍,江瀚便大手一挥,令麾下各部散开,四处打粮,以充军需。
然而,没过几天,江瀚便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自从进了平阳府腹地,他派出去的队伍,遇到的抵抗越来越多了。
不再是官兵,而是来自乡野间、来自普通百姓的敌意。
江瀚本想故技重施,就像在汾州府一样,打出仁义之师的旗号,联合平民百姓,共同对抗地主豪绅。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洪洞县附近的百姓,一见到他的队伍,便如同见了瘟神一般。
二话不说,掉头就跑,唯恐避之不及。
不少带兵的队长、哨长见状,纷纷追上去,想和百姓们攀谈,解释他们并非寻常流寇。
可无论他们怎么解释,百姓们都充耳不闻,眼里尽是恐惧与不信。
而这些百姓在被放走之后,就再也没有露过面,纷纷躲进了山里。
见此情形,江瀚也不由得有些纳闷儿。
这法子,在汾州府不是挺好用的吗?怎么到了平阳府却不好使了?
江瀚虽然是一头雾水,但也只能将这事暂时放在一旁,专心寻找起了附近的地主豪绅。
在他看来,只要打破几个地主的堡子,然后再分些粮食给百姓,自然会有人投效过来。
这些地主们修筑的坞堡,对于寻常流贼来说,或许是块难啃的骨头。
但对于手握重炮的江瀚来说,这些夯土的围墙,跟纸糊的也没什么区别。
现在唯一的麻烦,就是不能发动当地百姓一起搜寻,所以这打粮的效率,便大大降低了。
洪洞县附近的百姓们,一听到有贼寇入境,便早早地拖家带口,躲进深山之中,根本寻不到人影。
就在江瀚发愁之际,他的驻地外却来了两个不速之客。
这两人一个自称翻山鹞秦磊,另一个唤作及时雨王康,是平阳府本地的土贼。
他们领着七八百人的部队,跑到了江瀚的驻地外,说是仰慕上山虎的威名,特意前来投奔。
江瀚看他俩是本地人,也没有多想,就把他俩叫到军中,准备仔细了解了解洪洞县的情况。
据秦磊所说,在县城东面的广胜寺附近,有个道觉村,村里就有一家姓王的大户。
这王家背靠广胜寺,平日里鱼肉乡里,欺压良善,乃是地方一霸。
秦磊和王康造反后,便一直想要带兵去找王家的麻烦。
可他俩手底下都是些饥民流寇,装备也差,屡次攻打王家庄都没能得手。
这次来也是想请江瀚搭把手,借他们几门重炮使一使。
并且承诺,事成之后,所得缴获,分出一半献给江瀚。
江瀚思索片刻,想着打下王家也算为民除害,便没有多疑,点头应允。
于是他便让李自成带三门重炮,跟着秦磊、王康去了道觉村。
其他几位首领则是各自分开,继续寻找附近的庄子。
李自成,张天琳等人都很守江瀚的规矩,一向是严格军纪,绝不轻易扰民。
但谁也没想到,新来的秦磊和王康等人,却是一帮不折不扣的害民贼。
李自成带着麾下兵马,押着三门重炮,与秦磊、王康合兵一处,共计两千余人,朝着王家庄的方向就去了。
行军途中,李自成还特意叮嘱这两人,等攻破庄子后,务必要约束手下,不得滥杀无辜,更不许劫掠寻常百姓。
这些都是江瀚定下的规矩,如今既然一同打粮,那就必须遵守江瀚的规矩。
秦磊和王康听罢,满口应了下来,还拍着胸脯保证,绝不会坏了上山虎的规矩。
有三门重炮开道,王家庄的土墙根本不堪一击。
随着几声巨响,烟尘弥漫中,土墙便被轰开了几个口子。
上一篇: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