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164节

  所以江瀚这个主帅必须亲自出马,身先士卒。

  再说了,现在军中就那么点人能用,还没到江瀚能够安稳端坐于帐中,发号施令的时候。

  军情紧急,他该上也得上。

  江瀚扫了一圈众人,深吸一口气:

  “此事无须再议,我意已决!”

  “三日之后,你们率军佯攻白浪渡;而我亲率八百精锐,趁夜偷渡陌底渡!”

  “此战一定要搏出一线生机!”

  6K,不可以说我更新少了!真的尽力了,我还要查资料!

第160章 陌底渡见闻

  陌底渡和白浪渡,都是黄河三门峡段的重要渡口,平日里都有大小船只往来。

  当然了最大的渡口当属茅津渡,不过此时的茅津渡被左良玉牢牢把守住。

  江瀚需要来一招声东击西,顺便把对岸的左良玉也一起调走。

  兵法嘛,反正来来回回就是那么几套,想必当年兵仙韩信这一套声东击西,木罂渡河的法子应该够用了。

  主意既定,帐内众人领命而去,各自返回营中开始准备接下来的行动。

  江瀚更是大张旗鼓的在各路首领的营寨里,搜集征用羊皮、木桶、木罂等一切可以增加浮力的物件。

  随后便让辅兵和工匠们,把这些物件都制成皮筏。

  而江瀚这种毫不避讳的举动,自然也引起了叛徒许可变的注意。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上山虎,估计是想要渡河了,而且看这架势,不像是虚晃一枪。

  果不其然,两日之后,上山虎便再次召集了诸位首领,并且将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堂而皇之的告诉了众人。

  “诸位首领,如今官军势大,我等不可久困于此。”

  “我思虑再三,打算趁夜奔袭,夺取下游的白浪渡,而后全军渡河南下,进入中原!”

  “今晚回去之后,便请各位立刻收拾行囊,整顿兵马。”

  “明日二更时分,大军即刻拔营起寨,不得有误!”

  “白浪渡距此地大约一百五十里左右,最多不过两日,我等便能抵达白浪渡口。”

  许可变一脸平静,和诸位首领共同抱拳领命,但此刻他的内心却无比激动。

  终于,终于让我等到立功受赏的机会了!

  许可变按住心中狂喜,等回到自家营寨后,他当即便将上山虎准备夜袭白浪渡的计划,以及这两日各营赶制皮筏的情况,都写成了密信,随后派遣心腹亲兵,连夜呈送给了曹文诏。

  曹文诏接到这份密报,大喜过望。

  他立刻调兵遣将,命艾万年、左光先二人,各率六千精兵,火速赶往白浪渡口附近设伏,准备趁着贼兵半渡之时,一举将其彻底歼灭。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特意派人通知了黄河对岸的左良玉,希望左良玉能够出兵协防,共同围剿贼兵。

  而他自己,则是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依旧每日带着白广恩,在营地附近招降纳叛。

  第二天晚上二更时分,上山虎大军果然趁着夜色拔营起寨,悄无声息的朝着黄河下游进发。

  许可变领着自己麾下的七百多人,混在其中,心中暗自得意。

  行军途中,他的队伍被安排在了大军的中间位置。

  在他前方,是上山虎麾下的把总邵勇;而在他后面,则是另一员悍将李老歪。

  许可变被这两支精锐夹在中间,心中莫名地感到一丝不安。

  他骑在马上,不时地回头,望向上山虎那杆中军帅旗,想要从帅旗下面找到上山虎本人的踪影,以求心安。

  借着晦暗的月色,他隐约看见了中军处的上山虎,依旧披着那身标志性的金漆山文甲,被众多亲兵扈从紧紧拱卫在中央。

  见此情形,许可变那颗有些忐忑的心,这才稍稍放了下来。

  殊不知,此刻那中军处的上山虎,其实是董二柱乔装假扮的。

  董二柱换上了江瀚那身惹眼的甲胄,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头部用兜鍪与面甲遮掩,四周被亲兵死死围住,摆足了架势,任何人不得靠近。

  而此时,真正的江瀚,已经提前钻进了中条山里。

  趁着所有人把注意力都放在大部队上的时候,江瀚才带着人悄悄从山里出来。

  陌底渡距离江瀚的驻地只有七十多里路程,八百精锐沿着黄河河岸一路疾行,只需一日便能抵达。

  陌底渡,又称浢津渡。

  北岸的中条山有一条浢水河流出,并在渡口处汇入黄河,故而得名浢津。

  《穆天子传》中记载:“天子自窴軨乃次于浢水之阳,丁亥,入于南郑。”

  浢津地处水陆交通要道,唐宋以来特别是明末,盐运业十分发达。

  山西没闹贼之前,每天都大批驮队,满载着解州出产的池盐,翻越中条山,由此渡河南下,直抵长江流域。

  因此,渡口周遭聚集了大量的百姓,为此地南来北往的商贩转运货物,其中最多的便是粮食、棉花、食盐以及各种日用百货。

  一路走走停停,江瀚等人终于在次日傍晚时分,抵达了陌底渡下游的一处隐蔽河湾。

  望着面前奔流不息、浊浪滔滔的黄河,即便是素来胆大包天的江瀚,此刻心里也不免有些发怵。

  尽管已是初冬,黄河进入了枯水期,但这个河湾最窄处的河面,放眼望去,依旧有十丈左右。

  看着这眼前宽广的大河,不少士卒都面露难色,下意识地吞咽着唾沫。

  这帮来自西北内陆的汉子,大多数时间都在对着毛乌素沙漠发呆,哪他妈见过这么宽的一条河?

  如今骤然看见横亘在面前的黄河天堑,即便嘴上不说,心里都感觉沉甸甸的。

  他们可没有渡船,有的只是用羊皮浮囊扎成的筏子,最多旁边再捆上几个木罂、木桶。

  面对着这滔滔大河,实在显得太过渺小,因此,很多人都踟蹰不前,迟迟不敢下水。

  见此情景,江瀚知道,他这个主帅必须站出来了。

  他深吸一口气,摘下头盔,将众人聚在了一起:

  “弟兄们,黄河虽宽,但却挡不住我等南下求活之路。”

  “今天,便由我身先士卒,为尔等打头阵!”

  说罢,他便率先走向了岸边的一只羊皮筏子,用力将筏子推进了水中。

  看见自家主帅亲自上阵,麾下那些原本还有些畏缩的士卒们,胸中顿时也涌起了一股血勇。

  他们哪能真的让江瀚打头阵,说白了,只是头一回面对如此大河,一时畏惧罢了。

  眼见自家主帅都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他们哪还能退缩?

  一群人嗷嗷叫着冲了上去,七手八脚地把筏子抬到水边,准备强渡。

  这些皮筏都扎得不大,每一只勉强能容纳七八个人。

  由于时间仓促、材料有限,这些筏子普遍做得不怎么精良,不少地方甚至还在漏气,估计也就能勉强渡河一次。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江瀚不再犹豫,猛地抄起船桨,低声喝道:

  “随我渡河!”

  一声令下,几十只筏子相继被推入水中,士卒们手忙脚乱地抄起船桨,奋力向对岸划去。

  刚开始在岸边时,这群人划船还是有模有样,虽然有些不协调,但好歹还能勉强往前划。

  但随着队伍越来越靠近河中央,水流速度越来越快,意外还是出现了。

  猝不及防下,有的士卒因为重心不稳,一不小心掉进了水里,好在筏子上的同袍眼疾手快,及时伸出船桨,这才将他从冰冷的河水中拽了上来。

  但有的人就没那么幸运了。

  一只筏子在行至河心时,一名负责划船的士卒脚下一滑,惊慌失措之下,竟不小心将整个筏子都给弄翻了。

  霎时间,筏子上的七八名士卒如同下饺子一般,尽数落入滔滔浊浪之中,只来得及发出一两声短促的惊呼,便被无情的河水吞噬,沉入了漆黑的河底,再也不见了踪影。

  好在,这般惨剧只是少数。

  大多数筏子,虽然也是摇摇晃晃,险象环生,但在士卒们的奋力划动与相互配合之下,还是有惊无险地成功渡过了黄河,抵达了对岸。

  率先渡河的士卒,顾不上休息,便各自分工,投入了工作中。

  有的人在河岸边列队警戒,有的人七手八脚的拆下筏子上的浮囊,将其绑在麻绳上,不断地往河面上抛投浮囊,试图接引后续渡河的同袍。

  就这样,陆陆续续一个多时辰后,江瀚这支队伍,总算是渡过了黄河天险。

  江瀚在对岸点齐兵马,一番清点下来,发现方才渡河,不幸失足落水的,竟然将近有四五十人。

  这些人,大多都是因为不通水性,落水之后惊慌失措,胡乱挣扎,反而加速了自身沉没。

  江瀚见状,不由得长叹一声。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他们还得继续走下去。

  稍作整顿后,江瀚便立刻带着全军沿着河岸,一路向上游的陌底渡口摸去。

  据观察,这里应该还驻扎有一支官军。

  小心翼翼地走出河湾,江瀚略一抬头,便轻易地发现了陌底渡旁边的守军营寨。

  借着夜色的掩护,几个探哨上前仔细侦查了一番,根据营寨中稀稀拉拉的营帐来判断,守军最多也就三五百人的样子。

  而且营寨戒备十分松弛,不少哨兵还在打着瞌睡。

  江瀚见状也不废话,立刻指挥麾下精锐,对营寨发起了进攻。

  营寨里,几百官军守卒还在睡梦当中,哪里知道营地外早已神兵天降?

  猝不及防下,根本没做出什么抵抗,便被江瀚的士卒们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宰了个一干二净。

  解决完了守军之后,江瀚等人终于成功占据了陌底渡。

  一番检查下来,发现这渡口的船只果然不少。

  既有官府的巡船、快船十余艘,也有不少民间往来摆渡、运送货物的摆子船和满篷梢船三十余艘。

首节 上一节 164/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