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213节

  陈奇瑜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他虽然与洪承畴是同年的进士,但与洪剃头不同的是,陈奇瑜还是有些良知的,第一时间便想到了城内的百姓。

  当年明军引水灌城,整个银川城的百姓几乎都死绝了。

  如今要是再来一次,他该如何面对百姓?如何面对青史?

  然而,洪承畴听了,脸上却没有丝毫动容。

  他望向陈奇瑜,摇了摇头:

  “玉铉,皇命紧急,岂可妇人之仁?”

  “再说了,此城百姓,自从贼寇入城以来,不思抵抗,反而开门揖盗,引狼入室。”

  “如今,更是为虎作伥,不仅不开门以迎王师,反而帮助贼寇运送物资,打制军械。”

  “助纣为虐,这群人与贼寇何异?”

  陈奇瑜闻言,脸色涨得通红,立刻反驳道:

  “洪督师!城中百姓,大多是手无寸铁的平民,在贼兵的屠刀之下,他们除了顺从,又能如何?”

  “他们只是被逼无奈罢了,怎么能一概而论,以贼视之?!”

  陈奇瑜说着说着,又下意识地看了看帐内的其他将领,希望他们之中,能有人站出来,替百姓说上两句话。

  可帐内,却是一片死寂。

  要是马世龙在此,他肯定会替家乡百姓争辩两句,可现在这位宁夏总兵和巡抚都已经殉国了。

  剩下的总兵参将们,也只能听命行事。

  他们纷纷低下头,眼观鼻,鼻观心,不敢和陈奇瑜对视。

  更有甚者,像是曹文诏这等人,更是冷哼一声,不耐烦地转过头去。

  在他眼里,只有军功和皇命,银川城内百姓的死活,跟他毫无关系。

  洪承畴看着还想再说话的陈奇瑜,不耐烦地皱了皱眉,他现在,可没有功夫和陈奇瑜争论。

  洪承畴索性便不再废话,直接以三边总督的身份,强行推行他的计划。

  他猛地一拍桌案,站起身来,目光扫过帐内所有将领:

  “为国朝,除此心腹大患!些许代价,何足挂齿?”

  “本督,只要一座没有叛军的银川城,至于城里的百姓,是死是活,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传我将令!”

  “从明日起,征发宁夏民夫,在城北筑坝,本督要引水灌城!”

第198章 遴选死士

  随着洪承畴一声令下,数千民夫被陆续征调到了银川,住在了城北郊外。

  在监工的皮鞭和咒骂声中,一场规模浩大的掘河筑坝工程开始了。

  数千民夫如同工蚁一般,在巨大的工地上不断来回穿梭,他们肩挑手扛,将从各处拆毁的民房中运来的土石、木料,源源不断地搬运到河岸。

  江瀚站在城北德胜门的城楼上,用千里镜望着不远处热火朝天的的工地,面色阴沉。

  官军的筑坝行动让他寝食难安。

  他知道洪承畴够狠,但万万没想到洪承畴竟然如此丧心病狂。

  万历年间平定啺葜沂保恼虻陌傩栈姑闱磕芑钕氯ィ约幢闶茄土艘ǎ⒁材艽悠渌胤角ɡ窗傩眨钩淙丝凇�

  可现在是崇祯年间,旱灾、蝗灾轮番上阵,整个宁夏,根本就没剩下多少户人口了。

  洪承畴要是真放水把银川淹了,宁夏百姓可就十不存一了。

  于公于私,江瀚都绝不能坐视洪承畴淹了银川,是时候主动出击了。

  五日后,天空阴沉,月色晦暗,浓厚的云层遮蔽了星光,他等来一个夜袭的绝佳时机。

  是夜,三更时分。

  城西的镇远门被悄悄打开,邵勇带着五百精骑鱼贯而出。

  骑兵们个个衔枚裹蹄,只披一身轻便的黑色劲装,悄无声息地融入了黑暗当中。

  邵勇之所以从城西的镇远门绕道而行,主要是考虑到城北有洪承畴的重兵把守,就是为了防备他偷袭工地。

  银川作为宁夏镇城,占地面积很大,周长足有十八里,并且还有六个城门。

  官军兵力再多,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洪承畴只能重点防御北门和南门,防止贼兵偷袭工地或者南下逃窜。

  借着夜色的掩护,邵勇领着五百骑,轻松地从城西绕过了官军的防线,直奔北面的筑坝工地而去。

  经过数月的连续的攻城,城外的官军,早已是心神俱疲。

  三更时分,正是一天当中最困的时候,即便是负责在外围值守的探哨,也挡不住浓浓的困意,根本没注意到这支悄然出城的骑兵。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北面的筑坝工地已经遥遥在望。

  工地旁的临时营房里,一片漆黑。

  数千名民夫在经历了一整天的繁重劳役之后,早已沉沉睡去,此起彼伏的鼾声,成了这片营房里唯一的声音。

  只有工地外围的哨岗附近,点着数十个巨大的篝火,用来照明和警戒。

  但负责在此守卫的官军,也同样是筋疲力尽。

  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篝火旁,烤着火,说着闲话,更有甚者,已经抱着长枪,沉沉睡去。

  任谁也想不到,城内的贼兵,竟然已经悄悄的摸到了他们身侧。

  这并非是官军轻敌大意。

  一开始,洪承畴还曾三令五申,下令各军严防死守,小心贼兵夜袭。

  可一连几个月过去了,这群贼兵只知道龟缩在城里防守,从未主动发起过一次进攻。

  久而久之,不少下面的兵将,都放松了警惕,认为贼兵早已被大军的气势吓破了胆,不敢出城接战。、

  邵勇停在了百步之外的一处小土坡后,探出脑袋,仔细观察着值守的官军动向。

  发现官军守备松懈后,他当即便对着身后的部下招了招手。

  几十名斥候随即悄然下马,拔出了腰间的短刃,悄无声息的朝着那帮打着瞌睡的哨兵,摸了过去。

  随着几声短促的闷哼声传来,四周哨兵们便在睡梦中暴毙当场。

  眼见外围的探哨被清扫一空,斥候们熟练地搬开拒马鹿角,为骑兵清除堵在营地大门外的障碍。

  随着斥候们奋力推开寨门,邵勇猛地拔出腰刀,向前一指:

  “随我冲锋,点火焚营!”

  “杀!!”

  寂静的夜晚瞬间被打破,邵勇一马当先,领着身后的精骑,径直冲入了营地。

  五百名骑兵,就像一柄尖刀,狠狠插进了官军腹地,他们点燃手中火把,奋力的朝着守军的营帐里扔了过去。

  直到轰隆的马蹄声和喊杀声响彻夜空时,工地上负责守卫的官军,方才如梦初醒。

  “敌袭!敌袭!”

  一声声凄厉的喊叫声骤然响起,但此时却为时已晚。

  官军士兵们衣衫不整地冲出营帐,眼前的一幕让众人惊恐万分,只见无数的火把如同星陨一般,从贼骑手中抛出,精准地落在了他们的营帐和堆积如山的草料之上。

  熊熊的大火,瞬间冲天而起,将整个夜空,都映照得一片血红!

  而在火光中游曳的贼骑,就像是索命的恶鬼,不停地朝着四处放箭。

  官军的士兵们惊慌失措,根本来不及组织反抗,一心只想逃命,却被身后紧随而来的骑兵追上,撞倒在地。

  战马的铁蹄轻轻一踏,便将倒地的官兵踩得胸膛塌陷,骨骼尽碎。

  整个营地,瞬间化作了一片炼狱,烈火裹挟这浓烟,四处都是被踩踏的、被劈砍的官军.

  惨叫声、求饶声、战马的嘶鸣声,撕碎了宁静的夜空。

  眼见守军已经溃散,邵勇并没有恋战,他当即吹响骨哨,收拢骑兵,直奔营地不远处的堤坝而去。

  这才是他此行的目标所在。

  直到贼骑打算离营,负责守备的靖虏参将马守义,终于从混乱中反应过来。

  “拦住他们!快拦住他们!!”

  马守义嘶吼着,集结起身边的数百名亲兵,企图挡住邵勇的去路。

  这可是数千民夫,埋头苦干了五六天才修起来的堤坝,现在还是个半成品,要是被贼兵给毁了,那他罪过可就大了。

  延误了工期不说,甚至这一片营地都会被堤坝淹没,数千人都将葬身于黄河的泥沙之下。

  马守义不敢怠慢,他今天就算死也得拦在贼骑面前。

  然而,在数百骑兵全速冲击之下,这群仓促集结起来的步兵防线,脆弱得就跟纸糊的一样。

  邵勇甚至没有减速,他猛地一夹马腹,径直朝着马守义冲了过去。

  在战马恐怖冲击力面前,马守义根本不是一合之敌,他眼前一黑,被邵勇连人带甲径直撞飞了出去。

  马守义猛地喷出一口鲜血,徒劳的挣扎了两下,随即便倒地不起。

  随着主将阵亡,本就摇摇欲坠的防线再也维持不住,亲兵们四散而逃,却被骑兵轻易追上,接二连三的斩于马下。

  解决完守军,邵勇率领着部队,顺利地冲上了那座巨大的堤坝。

  “快,下马,把炸药包全给我塞进去,往坝底塞!”

  随着邵勇一声令下,几十名亲卫翻身下马,迅速从马背上解下一个个沉甸甸的,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炸药包。

  一行人抱着炸药包,打着火把找了半天,终于把炸药包安放在了堤坝的承重结构和泄洪闸门附近。

  邵勇站在高高的堤坝上,俯瞰着银川城北,只见官军的主力大营方向,已经点起了火把,伴随着急促的金鼓声,一条火龙正朝着营地方向全速赶来。

  “快,官军主力动了!”

  “接好引线,赶紧上马!”

首节 上一节 213/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